那理由写的破绽百出,但没人在意,无论大理寺,还是武周朝堂,都习惯了。
……
陆沉渊走出鸢台,按照情报中的地址,来到洛南余素衣老家。
洛阳以洛河为界,分为洛北和洛南。
洛北集中了宫城、皇城及贵族居住的里坊,而洛南里坊则以平民和胡商为主,居住密度高且缺乏规划,坊内建筑多为低矮民房,生活条件艰苦。
依唐律,宫女不得与外界私通书信、物品,违者按“漏泄禁中语”或“私通外朝”论罪,轻则杖刑、罚没财物,重则处死。
但也有例外,比如高阶女官。
余素衣是宫中六品司药,已在此列,她有权寄送俸禄回家,每逢重大节日,还可向外投递“平安贴”。估计就是因为这个,被突厥的人顺藤摸瓜找上门。
她的家里,或许会有线索……
陆沉渊大脑飞快转动,脚踩青石板缝里渗出的腥臊污水,来到洛南鱼尾巷。
南市飘来的羊膻味混着腐烂菜叶的酸臭,熏得人喉头发紧,巷口蹲着个黥面胡商,正用弯刀剔羊骨,刀刃刮过白森森的腿骨,溅起几点血沫子。
陆沉渊走到查封的余素衣家门前,见门口站着两个把守的白役。
“有人先到了?”
陆沉渊一愣,快步走近,亮出腰牌,两个白役马上恭敬行礼,让开道路。
陆沉渊走进其中,余家不算破败,毕竟宫里有个女官,可也算不上多富有,只能说该有的都有:一间正房,左右两间厢房,左手边一口水井,右手边是马厩,马已经没了,院中一片狼藉,还保留着抓捕时的痕迹。
一个身穿翎目官服的内卫,正蹲在院中央,看着地上痕迹,若有所思。
他的背上背着个琴囊。
当值期间负琴出行,当然不是为了自娱,而是武器。
当今江湖,用琴的门派少之又少,陆沉渊不禁多看一眼。
那人已经知道有人进来,站起身,回过头,见是陆沉渊,有些意外,再看腰牌,更意外了,愣了一下,抱拳行礼:“鸢卫翎目王逸之,见过陆大人。”
他年约二十,面容英挺,一身修为已达三境,无论样貌还是武功,都很出色,怎么看都不像是平民出身,也不该只是七品。
陆沉渊上下打量:“你认识我?”
王逸之笑道:“大人今早在公主府前大发神威,卑职有幸得见,佩服的很。”
陆沉渊看他脸上并无异状,也笑了:“我就当你没说反话。”
他大步走向正房。
王逸之神色一正:“当然不是反话。短短数日,大人练成《金阙经》,并且登堂入室,此等悟性,卑职自愧不如!更让卑职佩服的,是您的升官速度……”
“哦?”
陆沉渊意外回头,认真打量:“太原王氏?”
王逸之眼中闪过精芒,神色认真几分:“大人怎么知道?”
“世人还是孤陋寡闻的多,你能只从出手看出我练成《金阙经》,已经超过很多人,多半是名门出身,再加上背上那张琴,这不是很明显吗?”
陆沉渊饶有兴趣道:“我现在更奇怪了,太原王氏的子弟,怎么混成这样?”
那可是五姓七望。
太原王氏血脉源远流长,先秦以前的事迹不可考,但即便只从两汉开始,也有东汉初年王霸、东汉末年王允、曹魏王昶、东晋王述等,俱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再通过军事、政治、联姻等多维度发展,至今已成大唐顶级士族。
这样的家族子弟,别说七品,就是出仕即五品,都算不成器的。
偏偏王逸之看起来不像不成器的……
王逸之不以为意,笑容不改:“卑职只是旁支,还是很远的旁支,往上倒五辈,能勉强跟太原王氏主家攀上点亲戚。”
陆沉渊看出他有所隐瞒,但也没兴趣刨根问底:“那确实挺远。你怎么会在这?你跟的是哪位百翎?”
王逸之道:“谢大人命我自由行事。我看案卷上有些蹊跷,过来看看。”
陆沉渊推门而入,环目四顾:“可看出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逸之不卑不亢:“卑职鲁钝,尚未有任何发现……”
“呵呵。”
陆沉渊笑了,不置可否,走进正房一看,里面家具简单,陈设简陋,但并没有捉拿痕迹,伸手往桌上一抹,指腹一层灰尘,不禁哑然失笑:“看来丽景狱还有隐瞒啊,这地方至少个把月没人住了。”
刺驾案发生在十天前。
事后余素衣被“满门抄斩”。
问题是,这房子至少个把月没人住,来俊臣那帮人从哪抓的余素衣满门?
怪不得余素衣死咬着不松口,她家里人已经落入突厥之手!
就这胡编乱造的案情,还想破案?
陆沉渊只想笑,估计逼急了,周兴、来俊臣那帮人还会再抓几个人冒充阿史那燕一伙,说不定现在已经在暗中找人了我抓不到真凶,还抓不到替死鬼?
史载,来俊臣先后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组织数百名属下专事告密,又设推事院,大兴刑狱,撰写《罗织经》,制造各种刑具,采取逼供等手段,捏造罪状致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
推事院设于丽景门,这也是丽景狱的由来,时人称之“例竟门”,意为入此门者必死,从无例外。
陆沉渊环顾四周,点点头:“长见识了。”
第11章 祸从口出
王逸之听出他话中嘲讽,意外之色一闪而逝:“大人,还是要小心祸从口出。”
陆沉渊回头看他,笑道:“怎么?公主的面首也要担心被罗织构陷吗?”
王逸之抬头看他:“小心为上。太原王氏千年世家,不也被来俊臣强娶了女儿?这等窝囊气都只能咽下去!因为他背后是武皇,公主再大,也大不过武皇。”
陆沉渊摸着下巴:“听说来俊臣只是街头混混出身?”
王逸之漠然道:“可能是英雄不问出处吧。”
“哈哈哈……”
陆沉渊没忍住纵声大笑。
王逸之面无表情。
陆沉渊咳嗽一声,古怪道:“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
王逸之冷笑:“狗都死了,还怎么防狼?要死也不会全死,得留一两个镇宅!”
这倒是。
武则天登基之后,马上找茬杀了丘神绩、周兴平众怒,但却把来俊臣留到七年之后,中间还帮她干了不少事,杀了不少人,事后再把来俊臣杀了,扶狄仁杰当门面,就又是“严惩酷吏,拔擢贤才”的一代明君了。
陆沉渊摇摇头,道:“你这七品官,跟来俊臣有关?”
王逸之沉默。
陆沉渊继续道:“现在有了现成的把柄,何不试一试?”
“没用!”
王逸之冷笑:“垂拱四年,来俊臣收受贿赂,合黄金三万两,被御史纪履忠揭发检举,下狱判死罪,武皇赦他不死,贬为庶民,三个月后复职;后又因不法被贬为同州参军事,在同州逼迫夺取同列参军的妻子,并奸污其母,再遭贬黜,半年后复职,升任殿中丞;
载初元年八月,来俊臣诬告大将军张虔勖、大将军给使范云仙,张虔勖不堪受屈,到徐有功处上诉,来俊臣设局将张虔勖乱刀砍死;范云仙自称曾伺奉先帝,来俊臣命人割掉他的舌头,两人均即毙命,武皇置之不理……眼下这点过错算什么?恐怕都送不到肃政台!”
王逸之越说越快,脸上满是嘲讽悲凉之色。
陆沉渊沉默片刻:“武皇不是开设了铜匦?可以直谏,碰碰运气。”
“大人还真是让我意外啊。”
王逸之眯着眼,看他脸上表情:“你这是在考我吗?‘三月,戊申,太后命铸铜为匦,置之朝堂,以受天下表疏铭。其东曰‘延恩’,献赋颂、求仕进者投之;南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命【正谏、补阙、拾遗一人掌之,先责识官,乃听投表疏】,且不说能不能在掌官的眼皮底下把这弹劾来俊臣的奏疏送进去,就是送进去了,又有什么用?!”
放出来俊臣这条疯狗咬人的,不就是这位武皇吗?
武皇陛下说是广开言路,欢迎检举揭发,但是实名制我欢迎的是歌颂我的贴子和帮着我折腾别人的情报,我看谁特么敢说我不好!
陆沉渊以前读史的时候,就觉得武则天肯定是摆拍高手,看这多超前!
后世只截一半,把她实名制的部分给选择性遗忘了,只说她开设铜匦,广纳建言,各种夸她贤明,完全不管那些“建言”都是告密罗织。朝臣每次上朝,都要与家人诀别,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玩酷吏统治、滥杀无辜,死后还能得到这名声,陆沉渊由衷佩服。
“唉。”
陆沉渊叹了口气,忽然问道:“那是你姐姐,还是你妹妹?”
王逸之攥紧了拳头,眼中一片血红:“我妹妹……”
陆沉渊沉默片刻,轻声道:“我也有妹妹……罢了,眼下说这些都没用,当务之急是立足现在,先破案吧!鸢卫到底是公主麾下,来俊臣的影响有限,谢千翎不像是一味打压之人,她让你自由行事,也是给你机会。”
王逸之点头:“我明白。大人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陆沉渊继续在屋子里转悠,寻找线索:“有什么可刮目相看的?”
王逸之望着他的背影:“整个神都谁不知道,你是凭一张脸做得公主殿下入幕之宾,现在看来……公主挑面首可比她母亲强多了!”
陆沉渊笑道:“你刚才让我小心祸从口出,你这话可一点不小心。”
王逸之正色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现在你我各有把柄,扯平了。大人,请随我来。”
他迈大步进了里间。
陆沉渊毫不意外,跟上去,就见他在老旧货架上一阵摸索,咔的一声,机括声响起,墙体下陷,露出下方一条暗藏的绳索,他用力向外一拽,床榻中心忽然下沉。
陆沉渊走过去,一把掀开被褥,看到了下面暗藏的地窖。
王逸之翻身下去,陆沉渊紧随其后。
二人走下地窖,看到台阶正对的墙体上嵌着一扇青铜闸门,门上有一把机关锁,上面天干地支环环相扣,组成一个个密码圆盘。
王逸之道:“余素衣是内廷女官,她的家人受坊正重点监管,加之邻里交往,若凭空消失,必然打草惊蛇,突厥人要将其提前带走,要挟余素衣,又不惊动坊中人,只可能是悄无声息偷梁换柱,阿史那燕正是易容高手!神都暗渠广布,最方便的押运方式就是走地道,我在屋中排查过后,发现了这里,可惜,我不懂机关术,打不开这把【千机锁】。”
千机锁,是江湖常见的一种密码锁,想要破解却不容易,其上一百零八组天干地支,如果不知道密语,无法让盘上字符都归到正确位置,就无法打开。
想要不借助密码开锁,则需要凭借超绝的神识,感应锁内结构,在转动锁盘时,让每个锁盘的缺口都卡在钢钥上,但一旦开始旋转,所有圆盘又会以不同转速移动,要算好时间差,时机稍纵即逝!
因为制作精密,别说三境神识,就是四境,也未必能打开。
当然,四境也不需要打开,直接砸开就行。
陆沉渊才二境,既没有强行破开的实力,也没有破解需要的神识,但他也不需要解读,只需要“看”。
陆沉渊以慧眼观照,凝神细看,同时问道:“三间屋子都查过了?”
王逸之答:“是。里里外外。”
陆沉渊点头:“那就没必要再看了。”
王逸之见他对自己的结果毫无怀疑,好感更增几分。
陆沉渊紧盯锁盘,注意力逐渐集中,面板再次浮现。
【道具:千机锁】
【品级:五品下】
【备注:庚八、癸七、子六、寅五、戊四、酉三、辰二、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