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要精打细算,舍不得乱用的吉光,今日算彻底放开了手脚。
当宋承拓跑到家里,大声喊着“爷爷”的时候。
宋启山已经为田地赐福超过三千缕。
灵谷种子很重要,灵田更重要!
当吉光消耗接近三千五百缕的时候,整个宋家庄都突然剧烈晃动起来。
众人惊慌失措,慌不迭的跑出来。
“怎么回事?地龙翻身了?”
“快!都去麦场躲着!”
就连宋家的人,也赶紧从屋子里出来,互相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一家人互相看了看,唯独没见到宋启山。
谢玉婉连忙跑进屋里,刚要出声,便见宋启山走了出来。
“地龙翻身了,快走!”谢玉婉喊着。
宋启山当然明白为何如此,那四十亩田地,已经尽数化作灵田。
世俗之地,对这样的事物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导致周围地势发生了变化。
现在灵田稳固,震动也迅速消失。
“莫要慌,这不是停了吗。”宋启山笑着看向宋承拓,问道:“你说要去地里看看,怎么回来了?”
这是明知故问,宋承拓却不知情。
想起田里那株奇异的灵谷,兴奋跑过来:“爷爷,我好像真弄出来灵谷了!”
“哦?在哪?”
“就在咱们家四十亩祖产里!”宋承拓道。
宋启山顺势要去看一看,家里人听说有灵谷,加上刚才震动令人心悸,也借此跟着去了。
一行人来到田间,众多佃户惊魂未定,都在议论方才发生的事情。
见宋家的人过来,他们连忙躬身问好。
这还是宋启山特意交代的,不许见到宋家的人就下跪磕头,否则这会早就跪一大片了。
宋家今非昔比,宋启山贵为太师,拜把子兄弟是新朝皇帝。
如此大的官,庄里人从前想都不敢想。
来到围墙围住的祖产中,一进去,就看到了那株灵谷。
宋承拓跑的飞快,过去拉下谷穗:“爷爷,您快看,这是不是灵谷?”
宋启山走过来看了眼,愿景丝带是他完成的,但灵谷还是头一回见。
这么大一株,只结了一颗,抠抠搜搜的。
不过看起来确实奇异不凡,更不由自主的想咽口水。
身体的本能告诉他,吃下这颗谷子,有好处。
好不容易把灵谷弄出来了,宋启山怎可能直接吃掉,便对宋承拓道:“应该是,拓儿,这下你可为咱家立下大功了!”
宋承拓满脸谦逊,道:“我并没有做什么,是它自己长出来的。”
谢玉婉笑着道:“莫要太过谦虚,若非你整日在此管着,它能凭空长出来吗。”
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但宋承拓总觉得,这株灵谷好像真就是凭空长出来了。
前些日子来看,可还没看到呢。
“说明上天对咱们宋家不薄,这颗灵谷作为种子,务必要看管好,保存好。等成熟后,继续播种。”
宋启山拍拍长孙的肩膀,笑道:“咱们家以后是吃寻常稻谷,还是吃灵谷,可就看你的了。”
宋承拓顿时觉得压力巨大,没搞出来灵谷的时候,只想着怎么样才能搞出来。
现在灵谷真有了,反而压力更大。
万一弄没了,弄坏了,或者种下去长不出来新的,可怎么交代?
“莫要担心,上天赐福,不会只有一次。说不定冥冥之中,有福星仙神,一直在照看着呢。”宋启山道。
宋承拓点点头,神情郑重道:“我一定会尽全力守着灵谷,无论如何,都要把它种出来!让全家人,都能吃上灵谷做的饭!”
宋启山哈哈笑起来,有这样一个爱种地的孙子,倒省了他很多事。
这时候,宋承忽然喊道:“这些地,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众人循声望去,看不出太多的东西,只感觉田地间的确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却又说不出是什么。
即便是宋承拓,抓起一把土仔细辨认,也只看出土质好的有点过分。
没有泥土的腥味,反而带着清香。
他下意识捏起一点放进嘴里,在舌尖仔细品味了一下,这土竟然是甜的!
没有那种砂砾在牙齿间摩擦的刺挠声,细腻的好像雪花一般。
众人一听,也都忍不住捏起一点放进嘴里。
个个吃的眼睛发亮,从没觉得,土也这么好吃。
看着众人吃土吃的高兴,宋启山哭笑不得。
所有人中,唯有他能看出田间升腾的淡淡灵气。
很稀少,却真实存在。
此前田地只是接近灵田品质,并未有灵气产生。
足以说明,自己期盼多年的好事成真了!
第126章 灵田的问题
自田间回来后,宋启山看到门口站着两个中年男子。
都是四十来岁的样子,一身彪悍气息,看起来像军伍中人。
见到宋启山,两人都立刻跪下:“江正豪拜见太师!”
“江正亮拜见太师!”
这二人,正是江云庆的孩子。
当年江云庆用一家人的性命,换来宋家护住两个孩子周全。
后来宋念丰把他们带去军中培养,眨眼间便是二三十年过去。
如今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一个做了百夫长,一个做了旗长。
如此成就,只能算中规中矩。
他们的武道天资比不上父亲江云庆,谋略比不上叔父宋念丰。
再加上宋念丰对他们要求严格,绝不允许任何人对其有特殊照顾。
江正豪能做到百夫长,成为正式的武官,已经算是不错了。
宋启山走到跟前,让二人起身。
仔细看了看,道:“越来越像你们爷爷了。”
谢玉婉也连忙走过来,拉着二人问道:“怎这么多年都不回来?可吃饭了?”
兄弟俩离开后,这是第一次回来。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生怕一回来,便不由自主想起爷爷奶奶和父亲惨死的样子。
对宋家,他们充满感激。
知道当年之事,逼不得已。
这次回来,也是宋念丰逼着他们回来的。
战事已经了结,虽说朝廷准备过段时间,派兵出征西北荒漠,一举平定西北王庭之乱。
但宋念丰觉得,是时候让他们回来享福了。
以两人的能力,在军中继续待下去,未必有多好的前途。
倒不如回宋家庄,做个民兵教头之类的。
像汤运良他们几个,已经晋升为兵营守备,千夫长之类的。
但过几年,同样要及时退下来,把位置交给更有能力的人。
宋家对身边亲近人,总想安排的更妥当些。
江正豪和江正亮不敢忤逆他的意思,只好从军中退下,回了老家。
初回宋家庄,所见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匪夷所思。
这里的变化,和儿时记忆完全不同。
道路结实又宽敞,农田里各家佃户辛苦劳作,却满脸笑容。
宋家,这个曾经和他们家并驾齐驱的小家族,如今竟然成了大周王朝首屈一指的豪门望族。
以前他们喊宋启山叫宋爷爷,如今只敢称太师。
即便谢玉婉这样的老妇人,他们也很是拘谨。
毕竟这位乃当朝一品诰命,慈懿护国夫人。
虽无官职,可就算六部尚书来了,也得主动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宋念丰在军中,宋念顺去搞什么武林盟主的事情。
宋念云和宋念守,一个在秋谷城,一个带着宋承奕去管理各地产业。
如今宋家认识这两兄弟的,只有宋启山和谢玉婉夫妇,以及长孙宋承拓。
至于宋承业,宋承等人,虽与他们同辈,却从未见过面。
见二人实在拘谨,说话都不敢说。
宋启山心知,地位变化,带来的人际关系改变,是正常的。
若江正豪兄弟俩如今面对他,还敢像从前那般咋咋呼呼的,才是奇怪。
“拓儿,你与他们兄弟俩相熟,便招待一下吧。儿,你跟我过来。”宋启山道。
宋承拓和宋承连忙应声,一个拉着江正豪兄弟俩去旁边叙旧,一个跟着宋启山进了屋。
即便面对黑黢黢,与老农无异的宋承拓,江正豪和江正亮依然很是局促。
宋承拓拉着他们来到牛棚,伸手拔了一堆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