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23节

  呼喊声愈发响亮,宋启山没再耽搁,走回木椅坐下,与雕像分离开来。

  睁开眼,便见贺周知引着面皮白净,蓄着两缕八字胡,身着七品官服的温修文迎面走来。

  宋启山站起身,温修文抬眼看去。

  只见其身材高大健壮,如磐石矗立。

  虽着布衣,却面容刚毅,目光深邃。

  浑身上下,透漏着一股难言的刚强气息。

  其他家地主纵然华服绸缎,腰缠万贯,可与宋启山相比,总显得矮上一大截。

  温修文不禁讶然出声:“难怪子明非让我来见你,好一个公堂上舌战群儒的宋启山!”

  这两天的追读非常重要,义父们务必看到最后一章,拜谢!

第23章 祖坟冒青烟

  青砖红瓦的新房子,很多地主家都有。

  自从踏入院中,温修文便感觉到,这一家很不一般。

  尤其看到宋启山后,这种感觉更重。

  宋启山喊着谢玉婉和几个儿女过来,宋念丰和宋念顺,老老实实的跟着父亲拱手行礼,称呼一声县令大人。

  宋念云却拉着宋念守,甜甜的喊了句:“县令伯伯好。”

  温修文一怔,寻常地主之家,哪有资格跟他攀亲带故。

  贺周知连忙纠正道:“云儿莫要乱喊,这可是县令大人!”

  温修文随意摆摆手,而后对宋念云笑呵呵的问道:“为何要叫我伯伯?”

  宋念云丝毫不怯场,道:“爹跟我说,为县令者,乃牧守一方,若慈母哺雏,寒则为衣,饥则为粟。”

  “能这样做的,自然都是亲人,所以叫您县令伯伯。”

  这话可谓说进了温修文心坎里去,他为官十年,虽对不公之事有放纵之时,却自认足够清廉。

  不说爱民如子,起码把百姓当人看。

  更不像有些官吏,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搞的民不聊生。

  看着宋念云那俏丽模样,温修文心中有说不出的喜爱。

  不禁微微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应了这一声伯伯。”

  贺周知眼里露出喜色,在后面冲宋念云竖了根大拇指。

  温修文看向宋启山,笑道:“子明今日中举,先想到的便是你。如今浅浅一观,确实不同寻常。”

  七品县令,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可谓有着生杀予夺之权。

  宋启山满脸谦逊,道:“周知能中举,是他苦读二十年的成果,非他人之功。”

  贺周知立刻道:“若无大哥二十年前仗义执言,又常督促我看书,哪有今日之果。”

  两人一番推让时,宋念守不知何时摘了串葡萄,捧到温修文跟前。

  “县令伯伯吃。”

  这孩子聪明伶俐,乖巧可爱。

  温修文伸手要去接,忽然似想到了什么。

  瞥了眼宋启山,他蹲下身,拿过葡萄的同时,问道:“伯伯问你,这葡萄你可愿让外面来的人都吃?”

  “愿意呀。”宋念守点头:“爹说来者是客,不可怠慢,方为待客之道。”

  温修文又问道:“若天下人都要吃呢?这点葡萄,可不够分的。”

  贺周知脸色微变,如此问题,即便是他也很难立刻找到合适的答案。

  一个三岁稚儿,又如何回答的上来。

  温修文此举分明是借机考究,毕竟来之前,自己可是说了这位大哥很有才情。

  宋念守若答不上来,还能说孩子小,不通道理。

  可万一答错了,非惹祸不可!

  然而他却不能说话,只能有些焦急的看向宋启山。

  宋启山也看出温修文的意思,犹豫了下,选择不吭声。

  这时候,宋念守眨了眨眼睛,看着面前的县令大人。

  而后脆生生道:“若天下人都想吃,那便把葡萄榨成汁,做成酒。”

  “葡萄不够吃的,可葡萄酒却能酿很多很多。”

  “这就是爹常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又言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幼儿之声,若玉器初醒,清脆悦耳。

  跟来的村民们听到这话,只觉得宋念守能说会道。

  可在贺周知听来,却是面色大喜。

  这个答案好啊!

  再看温修文,竟是愣住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话通俗易懂,然而道理简单,却少有人能说的出来。

  而那句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则让温修文感觉好似抓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一抹灵光在脑海中飘来荡去,急的他心痒难耐。

  贺周知似察觉到他的异样,忍不住开口:“大人……”

  温修文抬手阻止了他的话语,而后再看向宋念守,眼神认真了许多,语气也郑重了许多。

  “你爹还说过什么?”

  他没有直接问宋启山,而是问起了宋念守。

  宋念守想了下,回答道:“爹还说过,以退为进,方可进退自如。”

  “正所谓舍一鳞而获龙,弃片瓦而得厦。”

  温修文浑身巨震,眼里露出浓浓的惊喜之色。

  那一抹灵光,在此刻终于被他抓在手里。

  十年县令,怀才不遇。

  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总以为是天下蛇鼠一窝,尸位素餐。

  现在才明白,是自己欠缺了东西!

  无舍,哪有得!

  不退,又如何进!

  温修文满面红光的站起来,看向宋启山,问出了今日第一个问题:“何为葡萄酒?”

  宋启山已有准备,当即回答道:“是以葡萄连皮带籽打成浆,入瓮后覆麻布,置阴凉处静置月余即可。取之色如赤霞,香若麝凝,味如甘露。”

  “好!万丈赤霞,麝香扑鼻,待你酿了葡萄酒,本官定要尝一尝!”

  温修文高声赞叹,心情激荡。

  想通了此前不明之事,如茅塞顿开,一通百通。

  再看宋启山一家子,怎么看怎么顺眼。

  心中竟对贺周知有些气恼,如此人家,为何不早日举荐!

  贺周知也不知道县令大人瞪自己一眼是为何,心中直打鼓,到底哪里做错了?

  有了这一遭,温修文和宋家的关系瞬间拉近了许多。

  甚至心情舒畅,留下吃了顿午饭。

  对宋启山自酿的郎酒,更是赞叹不绝。

  临别的时候,还特意带了一坛走。

  这可把其他家给羡慕坏了,跟县令大人一块吃饭,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祖坟青烟,扶摇直上三千里!

  原本他们对宋启山的酒还没什么想法,只有江宝瑞没事会跑来喝上两口。

  如今温修文一走,顿时许多人都跑来,想讨一杯酒喝。

  尝尝能让县令大人都爱不释手的杯中物,到底多好喝。

  见此情景,宋启山心里不由冒出个念头。

  要不然趁机在镇上开个酒铺,拓展一下家族资产好了。

  有县令大人帮忙背书,想必会很好卖。

  而且从吉光收集的方式来看,人脉拓展也属于家族资产之一。

  认识的人越多,层次越高,吉光自然也就越多。

  在宋启山认真考虑开酒铺的时候,温修文也回到了县衙。

  主簿卢子桥似等候多时,见温修文回来,连忙凑上去拱手行礼。

  “大人,下官有要事禀报!”

  “何事?”温修文问道,心里却只想着从宋念守那听来的几句话。

  韵味悠长,让他念了许多遍,愈发觉得意义非凡。

  卢子桥立刻道:“月前固安村七人身死,主谋齐开山远遁千里,不知所踪,但下官查到了他的同谋!”

  “哦?何人?”温修文转头看来。

  七个人死掉,可是大案。

  虽说已经用张伯保畏罪自杀作为结案,但并不完美。

  若能抓几个同谋犯,才算功劳一件。

  卢子桥立刻道:“此人正是固安村地主,宋启山!”

  温修文听的一怔,卢子桥立刻接着道:“陆家三口死前,将所有田产地产,贱价卖给了宋启山。没过两天,便被齐开山灭门。”

  “此事太过蹊跷,下官派人仔细查验,发现宋启山竟与张伯保是同宗。所以断定此人必是同谋,应立刻缉拿归案!”

首节上一节23/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