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74节

  “田契能放在他们找的人手里最好,行不通便多卖些银子,无非这点小心思罢了。”

  看着云淡风轻的小儿子,宋启山不由笑起来:“你倒是想的透彻,我都没想到这些。”

  就连他自己都以为,对方只是单纯不想放弃田契。

  可听宋念守这么一分析,感觉似乎真有别的意思藏着。

  “那你以为,之后该如何做?”宋启山问道。

  宋念守依然声音清淡:“减银子。”

  “减银子?他们想加,你若减了,他们怕是更不愿意卖。”

  “未必。”宋念守道:“我们放出风去,现在卖,一亩地十五两。佃户租金,与宋家庄其他人相等。之后卖,每两日减一两银子,每三日增加一成租金。”

  “不就是互相施压么,手里拿着银子的人,怎会比不过想要银子的人呢。”

  宋启山听的一怔,这种手段,让他有点似曾相识。

  仔细想想,换成自己是那些村的村民,听说原本能卖十五两,现在过两天就少卖一两,恐怕真会压力巨大。

  宋启山不禁心中感慨,在做生意上,还真比不过宋念守。

  这才多大点,就会利用人心去施压。

  等到了三四十岁,又该是何等可怕的城府。

  “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给你全权负责。大胆放手去做,一切有爹给你撑着!”宋启山道。

  宋念守的手段虽好,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后续进展。

  不过宋启山并不在意,他更希望能借一件又一件事情,让儿子更快成长起来。

  对了更好,错了也无妨,宋家已经有些许底气吃亏试错了。

  这时候,王楚玉忽然抱着宋承业从外面跑进来,慌慌张张的:“爹,承业好像病了!”

  “好好的怎么会生病?”宋启山问道。

  “不知道,刚才还在院子里跟着拓儿学桩功呢,突然就哇哇哭,现在浑身发烫!”

  年仅一岁多的宋承业,所谓的学桩功,也只是扒着哥哥大腿,照猫画虎。

  虽然小,却奶声奶气的呼哈出声,颇为喜人。

  突然生出异样,让王楚玉担心极了。

  宋启山过来把孩子抱住,伸手探入一道劲气,随即面色微微怪异。

  王楚玉在旁边看着,担心不已问道:“爹,是不是要请医师来?”

  “无妨。”宋启山把劲气收回,捏了捏眨巴眼睛掉眼泪的小孙子脸蛋,笑道:“他不是生病了,而是踏入武道第一境启明,气血有所提升,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王楚玉啊了一声,宋念守则在旁边惊讶道:“承业这才多大,又未曾练过武,怎会如此?”

  “怎么没练武?你嫂子不是说了,他刚才跟拓儿学习桩功吗。”宋启山道。

  宋念守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那能叫练武吗?不是瞎闹着玩?

  但父亲既然说宋承业已经达到武道第一境,绝不会有错。

  想想还不到十二岁,就已经武道第五境的宋承拓。

  再看看一岁多点,便初窥武道的宋承业。

  宋念守脑子里,莫名想到那个每日“教”自己练拳的少女。

  “我十七岁便已是武道第三境,厉害吧!跟我学拳,你可赚大发啦!”

  宋念守嘴角轻翘,想着若有一日她来宋家,看到宋承拓和宋承业,不知会作何感想。

  是否还会再昂着光洁下巴,满脸骄傲呢?

  宋启山把宋承业举起来,笑道:“咱们宋家的未来,可是有着落了!”

  小娃娃被举在半空,感受着爷爷大手传递来的温暖,身体的不适迅速淡去。

  伸手抓着宋启山的手掌,发出咯咯笑声。

第73章 急不可耐

  怀安村,一行人满面含笑。

  蒙爷拄着拐杖,虽行走缓慢,却每一步都走的很稳当。

  这么大年纪,头发胡须白完了,精神依旧抖擞。

  “去柳家庄的消息,让人放出风,按之前说的那般。不过事后给柳庄主的好处,你们可别忘了。”蒙爷道。

  旁边几个老头都笑哈哈道:“这怎会忘,该给的,该给的。”

  他们已经去过另一个庄,和庄主装模作样谈了一会。

  用五十两银子,换了对方默认外界消息。

  对这些急着卖地的地主们来说,五十两也不算少了。

  但只要能迫使宋家提价,到时候分摊到各家各户,其实也不算多。

  对于这件事,他们很是有些得意。

  觉得用区区五十两,换来几个村子的好处,就算再过几十年,村里人也得感激他们。

  送着蒙爷回到村里,远远的便看到许多村民聚集在门口。

  蒙爷不由笑道:“瞧瞧这些人,真是猢狲性子,急不可耐。”

  “哪有几人能像蒙爷一样处事不惊。”其他几人恭维着。

  蒙爷乐呵呵的走过去,聚集来的村民看见他,纷纷跑到跟前。

  蒙爷刚想说说自己的“功绩”,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村民便急忙问道:“蒙爷,和宋家谈妥了没有?啥时候卖啊?”

  “对啊,早卖早安心。一亩地十五两呢,不少了。”

  看他们躁动不安的模样,蒙爷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鄙夷。

  果然都是小家子气,这就坐不住了,难成大事!

  他使了个眼色,一同回来的老人立刻心领神会,微微昂头。

  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得意之色:“急什么?区区十五两银子就想买咱们的地,那能行吗?你们放心吧,蒙爷已经和柳家庄商量好了,宋家不买,就卖给柳家庄,人家愿意出十八两一亩呢!”

  一听这话,村民们顿时沸腾了。

  十八两一亩?

  虽说临安县的地,大多是良田,本就不便宜。

  但随着赋税越来越高,田产逐渐成了负担,连地主老爷都撑不住了,何况普通村民。

  若真能十八两一亩,那可比卖给宋家划算多了!

  “还是蒙爷厉害啊,柳家庄竟然愿意出这么多银子!”

  “蒙爷可是做过师爷的,能没两把刷子么!”

  “厉害啊蒙爷,这回辛苦您老了。”

  听着周围人的夸赞声,蒙爷脸上笑容更盛,犹如盛开的菊花。

  自己当然厉害,哪像你们,一个个沉不住气!

  方才问话的那名中年村民,也跟着松了口气,道:“能卖给柳家庄,那就不用担心了。”

  蒙爷笑道:“有什么可担心的,区区小事罢了。”

  中年村民堆起讨好的表情,道:“蒙爷出手,自然轻而易举。您是不知道,刚才宋家派人来,说什么今日不卖,两日后一亩地减一两,三日后提一成租金,依次类推。”

  “蒙爷没看到他们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好像我们村的地不卖给宋家,就卖不出去似的。”

  “怀安村有蒙爷在,当真是福气啊,这下宋家可要傻眼了,哈哈哈哈……”

  村民们喜笑颜开,都在为即将脱离苦海感到高兴。

  却没注意到,蒙爷几人的表情,从愕然,到发青,最后已经有点发白了。

  还是那个中年村民最先发现异样,连忙问道:“蒙爷这是怎么了,流这么多汗,莫不是走路累着了?快快坐下歇息会!”

  蒙爷手里的拐杖直哆嗦,问道:“你方才说,宋家派人来了?”

  “是啊。”中年村民嘿嘿笑着道:“可把我们给吓一跳呢,还好您和柳家庄谈妥了,宋家要是知道这消息……”

  中年村民后面说什么,蒙爷一句也没听清。

  他现在只感觉头皮发胀,好像随时要爆开似的。

  两日减一两,三日提一成,十个字就像锤子一样重重砸在脑门上。

  砸的蒙爷老眼昏花,摇摇欲坠。

  柳家庄的十八两,纯属胡扯,他们自己都想卖点田产补贴家用,哪里还会买别人的。

  若宋家真把一亩地从十五两减到十四两……

  蒙爷抬眼看着那些兴高采烈,议论纷纷的村民们。

  几乎能想象的到,自家门窗一天让人砸烂十八回的场面。

  都说升米恩斗米仇,在村庄里,这种情况尤甚!

  你让他们一亩地多赚三两,可能会感激你三五年。

  让他们一亩地少赚一两,八辈祖宗都能给你骂翻!

  中年村民见蒙爷哆嗦的越来越厉害,刚想说扶去屋里坐下。

  蒙爷便一把将他推开,急不可耐的喊着:“快!快去宋家!”

  旁边村民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见他如此慌张,忍不住问道:“蒙爷还去宋家做什么?”

  与蒙爷同行的一人,低声道:“宋家或许只是为了吓唬我们,未必真会这样做。”

  “万一真这样做了呢?”蒙爷问道。

  那人顿时不吭声了。

  朝廷规定,自举人开始,可免税二十亩。

  官位越高,免税的田产也就越多。

  宋家有宋念丰这样的五品官,加上军中优待,可免税三百亩。

  另外其他赋税,也有相应减免。

  放眼整个临安县,仅此一家。

  因此,宋家真的有底气减银子。

  蒙爷不敢赌,也赌不起。

  他自己名下还有一百多亩地呢,一亩少一两,这就是一百多两的损失啊!

首节上一节74/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