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144节

  小谢目前的进度,还处于间隔一厘米,贴着坐都难,牵手遥遥无期的状态。

  薇姐就不说了,她那性格,只能继续慢慢来,一点都急不得。

  林霜姐姐稍好一点,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她尤其“偏爱”和“照顾”何书墨。

  玉蝉目前属于见第二面都费劲的情况。

  何书墨吃饱喝足以后,便自己坐在台阶上,让酥宝坐在他的腿上。地上脏,他自己坐地面没事,可舍不得让酥宝也坐在地面上。

  何书墨就这么一直抱着寒酥,什么话都不说。

  最后,还是寒酥推了推他的胸口,道:“你该回去了。”

  “姐姐舍得吗?”

  寒酥摇了摇头,说:“但你要回去,你不止有我,你还有父母,部下,朋友,亲戚,你还有你的事业和任务。你是大丈夫,要做大事业,不能把心气全都消磨在我的身上。”

  “姐姐。”何书墨蹭了蹭酥宝的侧脸,道:“如果你只是个普通女子就好了,我现在就想娶你回家。”

  “你以后娶我也没关系,我会一直在这儿,一直等你。”

第142章 让尸体说话

  下午。

  御廷司,司正小院。

  何书墨再次尝试轻手轻脚地靠近院中的堂屋。

  他摸到堂屋门边,探出头,往屋里看去。

  只见一位青春漂亮的白衣女郎,端坐在书案边,百无聊赖地剥着橘子。

  她先是用嫩如水葱的玉手扒开橘子皮,然后再用一双桃花美眸,仔细分辨橘子肉上的白色橘络。

  她神情专注,仔细清除所有橘络,留下一个新鲜饱满的橘肉之后,却并没有一口吃下,而是把这些橘肉整整齐齐地摆在盘中,一个不落。

  这碟费心费力的橘肉,不知是打算留给谁的。

  “咳咳。”

  门口的何书墨轻咳了一声。

  屋内的女孩瞬间回头,见到门口的男人后,她本就美丽的桃花眸子,此刻尤其光亮璀璨。

  “表兄!你来啦!”

  女郎清甜如甘泉般的嗓音,冲洗着何书墨的身心,让他方才赶路的燥热,都不由得为之大为消减。

  “你叔祖说啥了没有?”

  何书墨一上来,便关心起案子的事情。

  “嗯,叔祖他说了……”

  谢晚棠仔仔细细,认认真真,一字不落地复述着谢耘对她说过的话。

  与此同时,她还不留痕迹地将那一盘她事先剥好的橘肉,推到了何书墨的面前。

  解热的凉茶,她也事先备好了,不时用扇子扇风,保持凉茶的温度。只为了某人能在第一时间,喝上一口清凉的茶水。

  何书墨坐在司正的位置上,享受谢家贵女细致入微的服务。他表面虽然不动声色,喝着茶,吃着水果。但每每对上谢晚棠清如甘泉的眼神,便在心底暗下决心。

  小谢这么好的女孩,只有畜生才会想着辜负她的好意。

  她就应该被宠着,爱着,好好保护,永远天真快乐下去。

  “表兄,我说完了,叔祖就和我说了这么多。”谢晚棠道。

  她话虽说完了,但是一直关注何书墨的眼神,却从来没有停下过。仿佛要让何书墨,在她眼睛里住一辈子似的。

  何书墨点了点头,道:“我上午也去找我一个朋友打听了一下,她告诉我的消息,基本上和你叔祖说的差不太多。所以,我觉得,李继业的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何书墨把他对于《张不凡寿宴案》和《方平杀奴案》的猜测,和盘托出。

  面对谢晚棠,他自然是毫不保留的付出信任。

  信任必须是相互的,谢晚棠信任他,他也信任谢晚棠,这样他们的关系才会坚不可破。

  谢家女郎静静听完,微微蹙眉烟眉,道:“表兄,所以我们现在的关节点,是平宁县主?”

  “不错。方平所杀家奴的身份,我已经让高去核实了。当年魏党负责调查的《县主失踪案》的卷宗,我也让她顺便从大理寺调出来。不出意外的话,家奴就是禾丰郡王府的丫鬟。

  “禾丰郡王的女儿,平宁县主,大概率与云秀念和孔莲的遭遇类似。只不过,平宁县主背后有郡王撑腰,并不害怕张权的威胁,她仗着自己的身份,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想要从李家身上撕下一块肉。”

  谢晚棠问:“那她成功了吗?”

  “从结果来看,没有。五姓联盟顺利成立,各家利益交换完成。李家并没有受到影响,张权的地位稳如泰山,县主自己反而从京城里消失了。”

  何书墨继续推测:“县主的遭遇,可能刺激了云秀念,导致她选择放弃幻想,嫁给张家的打手方平,如孔莲一般,活在张家的掌控之下。这也能解释,她堂堂花魁,为什么甘心做一个妇人。因为在县主的死亡面前,她放下一些体面并不丢人,至少还能活着。”

  听完这一切,谢晚棠久久无言。

  她感觉,无论是平宁县主,还是云秀念,还是孔莲,她们真的好惨。导致这一切的源头,或许是楚帝求长生的意志,如大山一般,碾过她们的生活。

  又或者,是她们心思不纯,想攀高枝,然后遇人不淑,错信了李继业,导致被李继业和李家放弃,成为牺牲品。

  谢晚棠默默看着她的表兄,她心底没理由地相信,何书墨一定不是李继业那种男人!

  表兄是很有责任心的,绝不会始乱终弃的!

  “怎么了?心里不舒服?”

  何书墨看着谢晚棠道。

  “有点。”

  “人之常情。”何书墨道:“县主身上有皇室血脉,谋杀县主,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只要咱们能找到张家对平宁县主动手的证据,哪怕是间接证据,再配合猎张计划中,分化张家父子的囚徒困境,此事多半能成。”

  谢晚棠先是点了点头,随后疑惑道:“可是,县主在五年前就失踪了,连尸身都不知道在哪儿,咱们怎么去找张家对县主动手的证据呢?”

  何书墨摸着下巴:“其实,县主的尸体在哪儿,咱们不知道,但有人肯定知道。只是他们不说罢了。”

  “表兄的意思是,张权的心腹?那个郑管家?”

  “不错。张权本人并没什么武道修为,郑长顺操办张府一应事物,同时也是他手下最强力的打手,张权若想办成县主失踪案,不依托郑长顺的武力,是行不通的。不过此人对张权忠心耿耿,策反他几乎没有可行性。”

  听完何书墨的分析,谢晚棠感觉事情又走入了死胡同。

  她扁了扁樱桃小嘴,模样可爱,但表情有些沮丧。

  “好难啊。”

  “当然难了。如果张权这么容易对付,魏党早就出手了,哪轮得到咱们呀。”

  何书墨倒是早有心理准备。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抓住张家的尾巴,只是难,而并非不可能。

  “司正,您要的卷宗,我给您取过来了。”

  这时,高正巧来到门口。

  她一进屋,便看见某男子面色温柔,瞧着某个扁着嘴巴,似乎正在对他撒娇的女郎。

  高心底由衷地想到:大人和贵女,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这门亲事,我高双手赞成。

  “卷宗?你来得正好。”

  何书墨从高手中取来魏党当年查案的卷宗,当着二女的面,将卷宗铺开,摊在桌面上。

  卷宗上的信息简单明了。

  县主失踪的当日,王府便向主管京城的顺天府报案。

  魏党过问,刑部特批,城门严查,同时京城守备的人马,配合顺天府的捕快,请了书院大儒使用“望气明志”,一连搜寻京城数日,毫无结果。

  县主当日去过的地点,可能接触的人,全都受到盘问,依然没有结果。

  此事拖了数月,只得以县主失踪结案。

  “动用了京城守备,阵仗这么大?说明魏党当初的搜查力度并不小。结果是人间蒸发,毫无蛛丝马迹吗?”

  “退一步来说,京城守备找不到人就算了,连书院大儒的‘望气明志’都没用吗?这不太现实啊。”

  何书墨敏锐发现,卷宗中的异常之处。

  别人或许不了解,但“望气明志”这招,何书墨曾经请大儒杨正道用过,当时是用来找心存死志的原书主角的。

  何书墨不但看过小说,还经历过实战,对“望气明志”的效果心知肚明。

  “望气明志”是对一个人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它甚至能在人死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效果。

  也就是说,县主哪怕已经死了,大儒也可以通过“望气明志”找到她的尸首。

  假设县主被张家绑架,她不可能不惊慌失措。既然如此,“望气明志”就能远远地看出“惊恐无措之志”,从而锁定县主的位置。

  “望气明志”没用,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张家有屏蔽儒家道脉的法宝。

  第二种是县主死亡前,心态平稳,没有惊慌。同时死亡的来临很快,让她来不及反应。

  何书墨心思快速转动:张家背后有李家支持,的确可能有法宝。魏党找人之前县主被高手所杀,来不及反应也有可能。最后,如果由李继业提出独处,县主基于对他的信任赴约,的确不会惊慌。

  何书墨点到为止,没有深思。

  如果每一个选项都有可能,继续往下思考是没有意义的。

  谢晚棠在何书墨身旁,看着他紧紧锁住的眉头,不由得面露一丝心疼。

  “表兄,实在想不通,就先不想了。咱们先休息一下,走一走,放松放松,或许就能想明白了呢?”

  何书墨缓缓舒了一口气,道:“你说的对。不能硬想,咱们还有时间,不急于一时。”

  “嗯。我陪你出去走走。”

  谢晚棠拿起帷帽,戴在头上。

  何书墨也准备出去走走,换换脑子,娘娘让他快点处理晋王的事情,他还没跟林院长说呢。

  “对了高。”临出门前,何书墨回头看向高,道:“方平杀家奴那事,你打听清楚了吗?”

  “嗯。”

  高点头道:“方平所杀的家奴,名叫灵翠,是禾丰王府给县主准备的陪嫁丫鬟。方平杀奴入狱后,王府方面又表示和解,于是方平就被放了出来。”

  “好。”

  何书墨表示明白,便领着谢晚棠前往院长小楼。

  王府和解并不奇怪,大抵是方平背后之人,比如张权出面,与王府达成了利益交换,把方平换了出来。

  毕竟,一个陪嫁丫鬟,总不能比七品武师要值钱吧?

  等等!

  陪嫁丫鬟?

  提起陪嫁丫鬟,何书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寒酥她们几个。

  作为厉家贵女的陪嫁丫鬟,她们三个与自家小姐情同姐妹,感情深厚。

首节上一节144/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