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墨两眼睁大,道:“卫尉寺卿官居三品,臣现在只有五品,这不是升官吗?”
“谁说让你去当卫尉寺卿的?”
我不当卫尉寺卿,谁当?
我不贴身保护娘娘,谁来保护?
何书墨顿时有些急了,道:“娘娘,您不让臣执掌卫尉寺,那您的亲兵谁来约束啊?娘娘的安全不由臣来负责,臣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贵妃娘娘看到某人着急的样子,凤眸稍弯,轻笑一声。
“又急。”
“臣太想进步了。”
“本宫方才刚说过,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此番你先保留御廷司司正的职务,然后兼任卫尉寺少卿,推行改革,徐徐图之。卫尉寺职权不大,纵然四品,也不算升官。”
何书墨怕娘娘把卫尉寺卿的宝座交给别人,于是继续追问:“那卫尉寺卿的位置,您看……”
贵妃娘娘有条不紊道:“仍然由章荀担任。等你的改革已经成势,本宫会出宫一趟,然后派人袭击车驾。本宫遇袭,是一等大事。此番顺势以防备不利换掉章荀,让你接任,并且扩大职权和改革势力。到时候,连魏淳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何书墨听到娘娘的分析,双眸一亮。
“娘娘原来早就想好了。臣还以为……”
“以为什么?”
“以为娘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贵妃娘娘抬起凤眸,看向前方,淡然道:“既然是打造亲兵,本宫当然要绝对忠诚。你虽然不时给本宫闯祸,但论忠心,还算可用。”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养心殿后门处。
娘娘提起裙摆,迈开莲步,一节一节,仪态万方地走上养心殿的台阶。
何书墨贴心侍奉,连道:“娘娘小心,娘娘慢点,娘娘莫踏空了。”
一阵殷勤表演完后,贵妃娘娘迈上台阶,放下裙摆,款款走在养心殿中。
“去给本宫把寒酥叫来,本宫要看折子。”
何书墨边应下,边问:“现在是下午,娘娘不修炼了?”
“不练了。”
贵妃娘娘看了眼她的忠臣,道:“你不是说会让本宫修为翻倍吗?若做不到,本宫宰了你就是。”
何书墨脖颈一凉,忙道:“臣一定加倍努力,一定让您天下无敌。”
第227章 赵世材:永别了,牢笼
张权被捕,以及平宁县主的事情,对京城朝堂的影响极为深远。
哪怕是被魏相“禁足”家中的赵世材,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京城,刑部侍郎,赵府。
“东家,东家。”
赵府门客手持信笺,面色大喜,一路狂奔而来。
上次魏党主推的《郭准贪腐案》,赵世材因为无意中向何书墨透露了魏相的计划,导致魏党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大胜甚至中胜,只获得了“扳倒郭准”这个“保底奖励”。
因为这事,魏淳对赵世材感到失望,并让赵世材主动上奏折子,自称“生病”。
美其名曰让他“休息一段时间”。
实则是一种变相的“疏远”和“禁足”。
刑部侍郎之位,包括刑部的一部分工作,虽然都是由赵世材继续负责,但是他一旦远离魏淳的丞相府,那么无论是日后的上升空间,还是现在的派头人脉,都会大为缩减。
毕竟,曾经的赵世材一直以魏相学生自居。单凭借刑部侍郎的身份,他的面子和权力到不了许多地方,但如果再加上“魏淳高徒”,便是截然不同的一幕。
看在魏淳的面子上,没有人会刻意针对赵世材,甚至有不少攀不上丞相府高枝的人,会刻意结交赵世材,给赵世材送礼,行方便。
在“主动生病”以后,赵世材的地位和关注度一落千丈。
那些刻意结交之人,见到赵世材形势衰落以后,自然不会再趋之若鹜。
而曾经关系不错的同僚,此时同样在时不时的有意避开赵府,生怕与赵世材交往过密,引得丞相不快。
如此巨大的地位落差,让本就处于谷底的赵世材,更加郁郁寡欢,整日不是饮酒,就是听曲,便连许多刑部文书的活计,都交给手下门客去做。
赵世材境遇,使许多在他手下讨生活的门客感到了“唇亡齿寒”。
毕竟赵世材手握权势,节节高升,他们也能参与重大决策,提升待遇和身价。而一旦赵世材这棵大树倒下,他们如果再想找到赵府这种“环境友好,待遇不低”的东家,可就不太容易了。
赵世材此时在厅堂中喝酒听曲,听到有人吵吵嚷嚷的,顿时面露不爽。
“何人在屋外喧闹?我这小曲,正到了攒劲的时候。”
“东家,东家,喜事啊!”
报信门客气喘吁吁,顾不上喝水,便先行将大事说了出来。
“喜事?谁家娶了新妇?”赵世材问道。
“不是这个喜事,是朝廷上的喜事,对您来说是喜事。”
“哦?速速说来。”
门客刚欲开口,瞧见周围女婢不少,便给赵世材使了个眼神。意思是有外人在,不便说。
赵世材挥了挥手,叫下人们退下,等着门客口中的“喜事”。
门客嘴唇干裂,口干舌燥地吞了口口水,道:“张权出事了,还有您五年前负责的平宁县主之案,昨日晚上,出了新的波折!”
赵世材面露思索:“张权?他不是与何书墨不对付吗?他又出什么事了?”
“张权被爆参与一系列命案,甚至可能害死了平宁县主。”
门客话音未落,赵世材原本不太上心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精彩。
赵世材虽然在才能上,饱受陈锦玉等人的诟病,但再怎么样,他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刑部侍郎。不可能一点政治嗅觉都没有。
张权是贵妃党的重臣之一,相当于妖妃手下的一方诸侯,势力不小。他若是牵连进平宁县主的案子,那可以发挥的地方就很多了。
张权案是大案,平宁县主案同样是大案。
一连出现两个案子,还有一个是他曾经负责过的,这便说明……
门客喜滋滋地道:“东家,您可借这两个案子,重回您老师的视野!魏党眼下正是用人之时,您是魏相的高徒,还是负责审案的刑部侍郎,此乃天赐良机啊!”
“对对对,极对,极对!”
赵世材连说一连串的对字,而后挥手大叫道:“备车,我现在就去找老师!”
不多时,赵府马车赶到了丞相府门前。
丞相府老管家,见到匆匆赶来的赵世材,一如往常一般热情。
“赵大人来啦,快请。老仆听说赵大人前些日子身体欠佳,如今一瞧,面目红润,显然是好全了。”
“借老师的福,病好得差不多了。”
“这就好,有赵大人替老爷分忧,老仆就不担心啦。”
“管家,我老师呢?”
“老爷正在书房与人议事,赵大人来客厅稍等片刻。”
赵世材常来丞相府中,对老师和管家的做派相当了解。
一般老师讨论要事时,并不介意后来者临时插足,如果老师此时是在与人商量张权的事情,不应该避着他才对。
现在管家让他去客厅等着,只能说明,老师所商量的事情,其重要性不弱于张权之事。
……
……
……
ps:今天去医院了(不会死,不用担心),晚上家里还来了亲戚,写作时间不太够了,本来想请假的,感觉还是写多少发多少好一点。明天应该会恢复8k爆更。
第228章 魏党设伏(8k)
稍早之前,丞相府。
一位面目硬朗,身姿笔挺,穿着轻装便甲,腰挎利剑,将军模样的男子,单人单骑,驱马来到丞相府门前。
面目硬朗的男子翻身下马,一路昂首挺胸,信步来到魏府门口。
咚咚咚。
几声敲响大门,便有丞相府小厮前来问询。
小厮见男子气度不凡,身上铠甲和佩剑的等级似乎不低,于是客气道:“这位大人,不知您可否提前递送拜帖?”
男子道:“没有。”
小厮刚想请男子回去。
便听男子又说:“是丞相派人亲传,让花某今日入府一叙,所以花某才没有事先递送拜帖。”
老爷让他来的?
小厮连道“稍等”,而后奔去寻来管家。
丞相府老管家匆忙赶到,一见男子,便满脸堆笑道:“原来是花子牧,花将军,下人礼数不周,怠慢将军了。”
花子牧摆了摆手,道:“无妨,我等武人,不讲究这些。丞相在何处?他今天约我过来,本将军紧赶慢赶,没误了时辰吧?”
“没有没有,您人行马快,反而来早啦。老爷还在后院晨钓,花将军先去书房稍事休息,老仆亲自去找老爷。”
安置好花子牧后,老管家并没有立刻前往后院去找丞相,而是把接待花子牧的小厮,叫过来一阵批评。
“你可知他是何人?负责京城守备三军之一,镇抚军的大将军,花子牧!三十八岁的上三品,前途无量的军中新锐。你怎可如此怠慢?”
小厮连连认错:“小人不知,小人不知啊。”
“罢了罢了,也就是花将军大度,不与你一般计较,否则他多嘴一句,你轻则逐出魏府,重则当场杖毙。”
老管家教训完,便甩手去找魏淳。
而小厮满肚子委屈,心说朝廷大官这么多,他一个小人物怎么能认得完整?又要谢绝无关人等,避免小门小户打扰丞相清净;又要照应各路豪杰,不能让他们感到怠慢,这不是纯在为难人吗?
……
魏淳推开书房大门,一屋子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屋中茶几旁边,有一个正襟危坐的男子。
花子牧瞧见魏淳,登时站起,拱手拜道:“见过丞相。”
魏淳笑着压了压手,道:“这是在家里,花将军不必多礼。”
花子牧虽然不喜许多繁琐礼仪,但他面对魏淳之时,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如今楚国,一共两片青天,一片是贵妃,一片便是眼前这位鬓发斑白,无比沉稳的中年男人。
魏淳坐在茶几一侧,看着花子牧,闲聊似的说:“令尊身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