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298节

  魏淳关心道:“陶院长既然隐退,与她又有何矛盾?”

  陶止鹤欲言又止,道:“出去说。”

  皇城外,丞相府马车中,陶止鹤这才道:“老夫有此一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啊丞相。”

  魏淳“意外”道:“莫不是因为,那日福光寺的事情?”

  “正是!”

  “以院长的才能,还能留有证据,让那妖妃抓住?”

  陶止鹤急道:“就是没有证据,老夫才如此生气。娘娘虽然位高权重,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女人!她没有证据,硬要给老夫治罪,否则便要老夫归降,听她差遣,简直胡搅蛮缠!”

  魏淳安静听完,以一个老友的身份,劝道:“妖妃一向如此,陶院长之前难道还对她心存幻想吗?”

  陶止鹤不说话,一副被人戳中痛处的样子。

  魏淳再道:“陶院长准备如何应对?”

  陶止鹤仍不说话。因为他一个隐退的鉴查院院长,根本没法应对娘娘,唯一的方式就是投靠魏淳。但何书墨多设计了一道“苦肉计”,因此他现在只能保持沉默。而且何书墨认为,说多错多,不如不说话,让魏淳脑补。

  魏淳瞧着陶止鹤的模样,心中已有思量。

  他估计陶止鹤现在多半有所动摇,但碍于楚帝旧臣的身份,以及他一把年纪的老面子,不好直接开口。

  等鱼上钩者,不需要技巧,只需要耐心。

  魏淳不慌不忙,道:“你我多年神交,我魏淳是惜才之人,这点院长想必比旁人更加清楚。相府大门,随时向陶老兄敞开。”

  陶止鹤看了魏淳一眼,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老爷,到相府了。”窗外小厮道。

  魏淳理了理衣衫,吩咐道:“尔等送陶院长回府。陶兄,保重。”

  “丞相,老夫告辞了。”

  ……

  御廷司中。

  何书墨手拿一叠名单,犯了选择困难症。

  谢晚棠虽然在处理御廷司的常务工作,但她的注意力,始终在哥哥身上。

  眼见哥哥苦恼,不由得心里同样感到难受。

  “哥,你想什么呢。两条眉毛都拧成一条了。”

  何书墨头疼道:“御廷司人人都想跟我去卫尉寺,但初期的卫尉寺没那么多名额。”

  “抽签?”

  “不太行,抽签是下策,会打消积极性。”

  “那,比武呢?”

  “中策,有积极性,但是卫尉寺最重要的是忠心,这个靠拳头可比不出来。”

  “那……”

  接连两条建议被否,谢家小女郎现在也没主意了。

  何书墨摸着下巴,琢磨道:“其实所谓‘忠诚’的要点,是要对娘娘本人忠诚,或者对我忠诚。得想办法给他们出一道题,测测他们到底是忠诚于‘楚帝’,还是忠诚于‘我’或者‘娘娘’。”

  对于忠诚于“楚帝”的同僚,何书墨并不认为他们做错了什么。

  毕竟项氏掌权七八百年,项氏天子的观念深入人心。

  忠诚于楚帝才是“正统”的,和“对的”。

  对于“正统派”,何书墨只能请他们再回去想想,毕竟他改革卫尉寺的目的,是组建“贵妃私兵”。

  他肯定要优先启用“忠诚娘娘本人”的属下。

第243章 你那边,我放心不下(4k)

  明确好目的后,何书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准备一道“评测”,选出认为娘娘大于楚帝的下属,然后把这伙人带到卫尉寺。

  但这道“评测”不能太露骨,直接问“娘娘和楚帝你支持谁”,这太敏感了。必须得绕个弯子,达到差不多类似的效果。

  何书墨在屋中缓缓踱步,从地球上已经有的案例取材某首富曾经用过的法子。

  “有了!晚棠。”

  “啊?”

  “你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帮我写一个策论题目。”

  “哦哦。”

  谢晚棠连忙收拾桌面,取出稿纸,铺在面前。

  “好了吗?”何书墨问道。

  “好了!”

  何书墨微微笑着,缓缓道:“嗯。策论题目就叫:论修道长生,对楚国的利弊。”

  谢晚棠埋首书写,很快写完。

  “哥,你瞧瞧。”

  她将稿纸递过来。

  何书墨双手接过,捧着欣赏。

  棠宝赏心悦目的小楷书,真是漂亮。

  “很好,把高叫过来。”

  “哦。”

  谢晚棠戴上帷帽,小跑出门,很快便和高一同回来。

  “司正!”高拱手道。

  “拿着。”

  何书墨将策论题目递给高,吩咐道:“把这个策论抄写出来,发放给所有想去卫尉寺的同僚。答卷过程完全放开,可问人,可参考,不能代写,明日上午收卷,凭成绩高低入选卫尉寺。同时,自身修为可以折合分数算入成绩。”

  高接过策论题目,道:“司正,答卷过程放开,这万一出现许多雷同的卷子怎么办?”

  “不妨事。我此番考察的不是文采,也不是高论,而是观点。雷同的卷子也能反映观点,只要不是代写,自己写的自己负责。”

  “明白!”

  高走了半步,又问道:“还有一件事司正,我们几个带刀使者也要写吗?”

  “一视同仁。”

  “是!”

  高下去做事,何书墨一回头,瞧见棠宝坐回书桌上,笔杆飞动,吭哧吭哧不知道在写什么。

  何书墨走到棠宝身边,发现她居然也在写策论。

  “你怎么写上了?”

  “哥不是说一视同仁吗?我不用写吗?”

  “你可以不用写的,因为你本来就没编制啊。”

  “啊,对哦。”

  谢晚棠笔杆停下,顿时想起,她好像从始至终都不是朝廷的人。只是一直跟在哥哥身边,做朝廷的事情,久而久之便把自己的身份给忘了。

  “算了,你想写就写着玩玩吧。写完交给我批改。”

  “好。”

  何书墨在逗妹妹玩的时候,在吏部憋了许久的卫尉寺调令,终于由吏部侍郎亲手送到了御廷司。

  “恭喜啊何大人!”

  吏部侍郎杨悠之满脸笑容。

  “辛苦杨大人。”何书墨客气道。

  “分内之事,分内之事。何大人年纪轻轻,官至四品,前途无量啊。何大人以后若对职务调动有所不解,尽可来我府上,当面相商。”

  杨悠之对何书墨抛出橄榄枝。

  此前,他曾经因为张权的暗示,将何书墨调入勇武营。

  如今张权既倒,此事无人知晓,能不提就不提了。

  何况,现在张家落幕,而何书墨俨然是楚国朝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没有人会愿意重提旧事,得罪一位前途无量的新人。

  “一定,一定。”

  何书墨拱手,送走杨悠之。

  他现在也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弱小时候,身边坏人无数;强大起来,所有人都是好人”。

  “不怪有些君王分不清忠臣奸臣,这一张张笑脸,放眼望去,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

  京城,章府。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笑眯眯地端详着手里的石头。这石头并非路边地上捡的,而是楚国珠宝商人从姜国运回来的玉石毛料。

  毛料成形复杂,一块毛料能开出什么品质的玉石,完全没有定数。就算有李家的百炼道脉参与“鉴宝”,准头也不会太高。

  不少京城的高官显贵,不爱成品玉石,就喜好这些能开盲盒的毛料。

  卫尉寺卿章荀,便是其中之一。

  “老爷,老爷。邹府传话的来了。”章府仆人匆匆来报。

  章荀放下石头,问道:“他说什么?”

  “邹府的人说,何书墨的调令已经发下去了。何大人明日上任卫尉寺!”

  “唉呀!”

  章荀两手一摊,背着手来回走动。

  “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何书墨那个小子!这小子短短半年,从一介七品押司,晋升至鉴查院御廷司五品司正!经手的大案,扳倒的京官,数不胜数。谁不知道他是娘娘眼前的红人?如今这尊大佛来到我卫尉寺的小庙,我这里装得下他吗?”

  何书墨任职卫尉寺少卿的事情,贵妃娘娘曾经问过他的意见。

  作为久在朝堂的老人,章荀哪怕猜不出娘娘的深意,也能看出娘娘这是要“分权”!

  分他这位卫尉寺主官的权力!

  何书墨年轻,劲大,来卫尉寺肯定是要干事的。干得好,功劳是娘娘的,是何书墨的。万一干不好,相应的罪责,他这个卫尉寺卿肯定跑不了!

  这种大麻烦谁愿意接受?

首节上一节298/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