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30节

  虽然郑长顺只是张府的管家,按说只是奴仆。

  但一来,郑长顺是重臣的近仆,类似皇帝身边的宦官,娘娘身边的女侍,看似没有权力,其实很得宠信,随时可以向张权进言,几乎相当于张权的化身。

  二来,郑长顺武道六品,高过自己整整一品,已然迈入武道中三品的行列。这等实力,放御廷司中,仅在司正之下,不可谓不强。

  “使官客气了,可否上车一叙?”郑长顺道。

  唐智全哪敢不从?

  连忙上车,坐到郑长顺对面。

  “郑大人来找我,可是武举那事有眉目了?”唐智全小声问道。

  “不错。”

  郑长顺掀开车厢窗帘一角,环顾四周,确认安全后,低声道:“我家大人已经找人问清了,大理寺和刑部在忙活的事情,与武举无关。”

  唐智全长舒口气,神色解脱:“这便好了!不愧是那位大人的手段,连大理寺和刑部的消息都瞒不过他。”

  “寻常人脉罢了。”郑长顺略过此事,直奔主题:“虽然大理寺那边没查武举,但我家大人认为,此事很有可能是魏党放出来的烟雾弹。用来迷惑外界,实际暗度陈仓,偷偷查询武举事项也犹未可知。”

  “魏党?这不是何书墨……”

  “使官大人,您仔细想想,何书墨有调动大理寺和刑部的本事吗?”

  此话说完,冷汗,从唐智全的额头滑下。

  多年查案的敏锐,让唐智全一瞬想明白了因果:

  “郑大人,您的意思是说,何书墨只是被魏党利用了。真实情况是,魏党因为《兵甲失窃案》的原因,想对你家大人……”

  郑长顺伸手按下,示意唐智全打住,别再往下说了。

  “使官不是蠢人,有些细节,想必你也想明白。老奴有话直说了,我家大人的意思是,唐使官所涉及的武举舞弊,虽然与我家大人无关,但毕竟,我家少爷负责武举,有一个失察之过。若是此事被有心人利用,难免会对我家大人,和我家公子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唐智全听懂了,按张家这种说法,他们是准备把张家整个摘出去。一口咬定,武举只是失察,而非有意。

  郑长顺继续道:“使官对我家大人忠心耿耿,大人都看在眼里,一刻也未曾忘记。这一点,请使官放心。我家一向重情重义,绝不会看着使官出事而袖手旁观。”

  唐智全嘴角抽了抽,心说老子又不是年轻人,张权若真看中我,我岂会在六品之位待这么多年?

  郑长顺:“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想必不用我跟使官强调了。我家大人只要还在,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这些下人就不愁出头的机会。”

  听到此处,唐智全心里凉了个透彻。

  他知道郑长顺说的没错,认命一般拱了拱手:“下官明白了,大人具体希望下官做什么?”

  “自首。”郑长顺笑道:“证据和说辞,老奴都准备好了,全在这个包裹里。大人回去一看便知。”

  唐智全嘴唇发白,双手颤抖地接过包裹。

  堂堂御廷司带刀使者,一夜沦为阶下囚,这让谁都接受不了。

  郑长顺继续安抚道:

  “使官放心,大理寺,刑部,包括监狱那边,我家大人都打点好了。您安心进去,到时大理寺念您效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酌情判流放或者徭役。

  “等出了京城,事情就好办多了。无外乎多花些银子的事。一年内,准让您重回京城。到时候,您便改头换面,来我府上做事。毕竟,老奴年龄也不小了,我家大人手下,不能只有一个中三品。您说是吧?”

  最后,郑长顺面带微笑:

  “时间也不早了,您回去琢磨琢磨。听说令郎爱吃青鲤,这条是老奴自己的心意,还望使官不要嫌弃。”

  “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连我儿子爱吃什么都知道,郑大人,你想的可真周到啊。”唐智全面如死灰。

  “我们做下人的,是得为大人们尽心。办事周全,不出错乱,才会让大人们念得咱们的好。您说呢,使官大人?”

  “哈哈哈。”

  唐智全忽然仰天大笑,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事到如今,他除了接受,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

  他的命运对京城大人物来说,不过是动动嘴就定下的事。

  根本由不得他。

  ……

  次日,何府。

  何书墨看着面前向他通报丫鬟,声音提高了八度:“你再说一遍,谁在门口?”

  丫鬟道:“一个姓高的姑娘,说是少爷您的同僚。”

  何书墨想到什么,蹭的一下窜了出去。

  妈的,憋了好几天,总算轮到老子的回合了!

  “阿升,驾车,给老子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大理寺监狱!”

第36章 几天不见,风采依旧

  魏党和贵妃党的争斗,涉及楚国朝局的方方面面。

  这一点,在楚国司法领域也不例外。

  刑部,除却老尚书,少部分中立官员,和少部分贵妃党官员,其余人马基本属于魏党。

  大理寺正好相反,以贵妃党为主,剩下的是少部分中立和少部分魏党。

  因此,凡是贵妃党官员犯事,总是倾向于投向大理寺。

  毕竟都是同一个党派的,哪怕彼此不和,看在娘娘的面子上,也会出手适当照顾。

  此时的大理寺监狱中,几个狱吏引着一位魁梧男子往监狱深处走。

  狱吏手持锁链镣铐,走起来哗哗响,但并没有给魁梧男子戴上。

  “唐大人,您的情况上头都告知小的们了。您给小的们行方便,小的们自然念您的好,这些笨重之物,小的们帮您拿就行了。没必要为难大人。”

  唐智全查案多年,经常和大理寺监狱的狱吏打交道。

  在大理寺监狱中,有几位熟识。

  眼下,他虽然因为武举舞弊主动自首,但修为无损,余威仍在,狱吏们对他是又敬又怕。

  不过,目前什么情况,唐智全心中有数。

  他虽然仍有余威和张权的关照,但毕竟已经是戴罪之身,不好再拿出以前带刀使者的架子。

  “这是自然,唐某一定尽力配合诸位小大人的工作。绝不给各位添麻烦。”

  唐智全语气客气,但不谄媚。不过是几个狱吏而已,即便他唐智全已然落魄,但远没到连狱吏都要跪舔的程度。

  “您客气了。”狱吏补充道:“大人在狱中有什么需要的,尽可吩咐小的们去采买。但有一条,希望大人别为难小的们。狱中不可练功,大人一定注意。大人是七品修为,按规矩,应该被打三道绝脉针,封住修为。不过大人只要不用真气,这绝脉针,倒也可以看情况再用。”

  “嗯,规矩唐某都懂。”

  唐智全点头。

  绝脉针,乃是数百年前,潜龙观天师道脉一位老天师的杰作。

  此针使用特殊材质制成,每一道针,有三根实针。布针时,三根实针成品字形排列,互为犄角。此针刺入特定经脉,可以封禁经过此脉的真气。

  寻常九品用一道针,八品用两道针,七品用三道针。

  用完绝脉针后,武者当即丧失修为,沦为凡人。

  换句话说,狱吏不给唐智全带镣铐,是为了唐智全表面上的体面。不用绝脉针,是为了唐智全里子上的体面。

  总而言之,大家心知肚明,唐智全是带着“任务”蹲大牢的,基本的体面还是得保障到。

  否则,等唐智全出去,他一位七品武者的报复,寻常人根本顶不住。

  唐智全所住的单间在大理寺监狱中颇为“豪华”。

  干净整洁,采光不错,而且有现成的木床,不用像普通犯人那样睡在地面的草席上。

  房间中甚至还有娱乐设施几本闲书。

  唐智全进入单间,狱吏告辞后,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下来。

  在如此安静的环境下,唐智全下意识想运功修炼,但想想还是算了,来坐牢的第一天,收敛一点好,别坏了规矩,让大家都不好办。

  左右无事,唐智全拿起闲书随便看看。

  中午放饭,伙食尚可,有肉有菜还有清水和白馒头,这在监狱中算高档的了。

  吃饱喝足后,唐智全开始盘算他出狱的时间。

  按照郑长顺的说法,他一个月内便会被安排审判,审判出结果后,要么流放要么徭役。

  出了京城,由张家运作,在外面躲几个月风头,一年内便可回京。

  如此一算,倒也不算难熬。

  只是……

  “呦,这不是唐使官吗?几天不见,风采依旧啊!”

  “何书墨!你竟然!”

  唐智全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声音,陡然在监狱中响起。

  他眼睁睁看着一位身穿御廷司七品行走制服,双手插兜,神色嚣张的俊俏公子哥,走到他的牢房面前。

  何书墨还是第一次来监狱这种地方,仔细观察下来,和他想象中的古代监狱差不多。

  他看着牢内的唐智全,就像在看一只被捕入笼的野兽,充满唏嘘。

  “唐大人,张家害你至此,你难道没有一点怨言吗?我可以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牢内的唐智全忽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何书墨,你这点挑拨离间的雕虫小技,也敢在本官面前班门弄斧?本官告诉你,本官和张家大人没有一点关系。本官沦落至此,都是因为你吃里扒外,和魏党勾结陷害朝廷命官!等张大人明日进宫品茶,向娘娘谏言,揭开你这小人面目,我看你能蹦到什么时候!”

  女反派和老子是一伙的,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整天把她放在嘴边,还嚣张起来了?

  但可惜,这些解释,何书墨只能烂在肚子里。

  他是女反派布下的一颗暗子,别人只知道他和《兵甲失窃案》有关。除了女反派和几位对她死心塌地的陪嫁丫鬟,没人知道他和女反派暗中“合作反张”的事情。

  何书墨不想解释太多。

  他今天过来,其实没对策反唐智全,抱有多大希望。唐智全估计有不少把柄捏在张家手上,而且看唐智全在牢里的待遇,张家并未完全放弃他。

  这种情况下,令唐智全心灰意冷,反咬张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所以,何书墨今天来监狱,其实主要是打算假借“策反”的名头,狠狠发泄情绪。

  今天没有操作,唯有情绪!

  我们反派得势之后,只做三件事。

  报复,报复,还是TM的报复!

  “勾结魏党?哈哈。”

  何书墨靠近监牢,表情嘲弄:“一个张家用之即弃的无名家犬,也配嘲笑老子?”

  唐智全冷笑一声:“小小激将法?你以为我唐某人有勇无谋,会上你的当?”

首节上一节30/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