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6节

  其他人自扫门前雪,知道的信息很少。

  厉元淑虽然权倾朝野,但也不是全知全能。

  她和自己这位“何押司”的交集只有一处事关朝堂党争的《兵甲失窃案》!

  这个案子,是自己通过厉悠然的嘴透露给厉元淑的,而且不久之前,兵部侍郎张权刚从这个屋子出来。

  厉元淑此时叫自己过来,只能是为了这个案子,没有别的可能性。

  厘清利害,何书墨看着“大好河山”四个字,评价道:

  “山河虽然壮美,但如果附着其上的蚁虫太多太大,便如无根浮萍,表面光鲜,实则不日倾覆。”

  何书墨评价完,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厉元淑的脸色。

  女反派精致素白的容颜,如同一块绝美璞玉,美则美矣,但此时一如往常,毫无波澜。

  何书墨暗道一声难搞。

  喜怒不形于色,不愧是久居上位,城府极深的女反派。

  摸不清女反派的态度,何书墨并不气馁,反而看向面前的女侍寒酥。

  楚国大族极重规矩,家中小姐从小培养,往往五岁开始便会为其准备同龄的贴身丫鬟。

  一是照顾小姐起居,二是作为小姐的玩伴,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陪嫁。

  楚国纳妾和狎妓之风盛行,大族出身的正妻即便再强势,也总有不方便的时候,这时陪嫁丫鬟便可以帮助正妻稳定地位。

  即便丫鬟受宠转妾,也还是属于正妻的势力,不会动摇正妻的地位。更不会发生宠妾灭妻的惨剧。

  作为堂堂五姓之一的厉姓嫡女,厉元淑的陪嫁丫鬟要求极高。不但姿容上等,而且要求心性才学。相比于一般家族的嫡女也不遑多让。

  寒酥就是其中之一。

  五年前,厉元淑来到宫中,她也就跟着成了女侍。

  作为厉元淑最可靠的心腹之一,寒酥知道的内情极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女反派“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换句话说,寒酥的反应和态度,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厉元淑的心思。毕竟她和厉元淑同气连枝,如果厉元淑是树的主干,那她和其他几位陪嫁丫鬟,就是树的枝干。

  这一点,《皇权之下》中隐晦暗示过。若非评论区天才读者喜欢做阅读理解,否则这种埋藏极深的伏笔,很容易被普通读者一眼略过。

  眼下,寒酥距离何书墨三尺距离。

  她表情微微变化,隐晦地表达了赞许的情绪。

  何书墨松了口气。

  他猜对了。

  他的评价,虽然“毫不专业”,且与书法无关,但确实点中厉元淑眼下最关心的事情《兵甲失窃案》。

  果然,书案后的贵妃娘娘凤眸威严,轻启檀口,清雅空灵的声音回荡何书墨耳边:

  “本朝虽然推崇言官,但妄议朝政,仍是大罪。”

  她在点我!

  何书墨立刻听出了贵妃娘娘的言外之意。

  并当即表态:“臣不怕罪加一等,臣只怕我大楚江山,被蛀虫侵害!”

  “你随本宫过来。”

  厉元淑迈开莲步,走在前面,出了宫殿左转,目的地是后花园的一处凉亭。

  何书墨全程跟在女反派身后。

  他目光无处可放,先是锁在地面,女反派摇曳生姿的影子上,片刻后不由自主,不受控制地向上看去。

  最初是优雅交错的玲珑玉足,而后是紧致修长的美腿,再往上则是若隐若现,深藏宫裙之中,只瞧外部紧绷绸缎便能知晓其浑圆挺翘的……

  “再多看一眼,本宫送你去净身房。”

  厉元淑冷漠的雅音从前方传来。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何书墨能明显听出她声音中的杀气。

  何书墨知道,她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真的生气了。

  最关键的是,仅仅因为多看一眼就送人去净身房这种事,女反派还真干过,有好几次先例。

  其中有一位清流言官,因为被净身导致“脸面无存”,回家后直接投湖自杀,成为一时话题。言官的遭遇,让“妖妃”这个外号流传京城。

  “请娘娘恕罪,臣发乎于情,实难自抑。”

  “恕罪?这是第几次了?”

  何书墨:……

  他面见女反派不到一刻钟,貌似已经“请罪”三次了。

  第一次是“无心书法”,第二次是“妄议朝政”,现在是“发乎于情”。

  “臣罪多不压身。娘娘勿怪。”

  寒酥抿了抿嘴,强忍笑意,似乎没想到何书墨会这样自我调侃。

  女反派则继续留给何书墨一个背影。

  心思难猜。

  不过看寒酥的反应,他刚才自嘲的回答,确实为他挽回了一些好感。要不然,他现在就不是去凉亭,而是去净身房的路上了。

  凉亭中,上好清茶在厉元淑到达之前早早备好。

  她只身来到桌前,玉手先是轻提起一些腰臀后的宫裙,为坐下时将要产生的形状变化,腾挪出宽裕的衣料。坐下时候,她双手也不闲着,从后腰至椅面,画出妖娆无比的桃心半圆,优雅铺平紧绷衣裙。施然坐下后,腰背自然挺直,鹅颈从容,两手交叠搭在严丝并拢的腿上。

  整个过程优雅轻快,看着繁琐,实则流畅无比,仿佛这些动作是生来就有,刻在她骨子里的本能反应。

  五姓贵女闻名遐迩,其中的“贵”字,在她身上展露无遗。

  “说说那些毁了本宫墨宝的‘蛀虫’吧。”

第7章 戴罪立功

  “下官遵命。”

  何书墨心中早已打好腹稿,只等女反派询问,然后将他“意外发现”《兵甲失窃案》的过程和盘托出。

  从他“偶然”注意到兵器堂账目异常开始,再到“偶然”发现仓库里的破铜烂铁,再到暗中调查,锁定幕后黑手……

  有些推理细节何书墨虽没有亲自走访,不过也取自小说中主角破案时收集的线索,百分百可靠,不怕女反派复查。

  厉元淑安静听完,理了理衣裙,淡然道:“今早厉悠然来找本宫,也是你在暗中推动。”

  她用的是陈述语气,而非反问。

  此刻犟嘴只会触发她的“厌蠢症”。

  何书墨干脆光速承认:“是下官所为。事关重大,下官身份低微别无他法,只能通过厉公子联系娘娘,还请娘娘恕……罪……”

  第四回了。

  一连四次“恕罪”,饶是何书墨的脸皮,都有点尴尬。

  不过幸好揭发兵部侍郎功劳不小,不然仅凭第三次“恕罪”时犯下的事,他只怕和那言官一样“鸡飞蛋打”了。

  厉元淑当时只是警告,而非拉他去净身,估计也是看在他揭发有功的份上。

  毕竟阻止魏党一次蓄谋已久的攻伐,怎么说都是大功一件。

  女反派作为贵妃党党首,脾气再差也有脑子,肯定不能对刚刚立了一件大功的功臣下手。

  “寒酥,将本宫准备的密信,拿给何押司瞧瞧。”

  “是。”

  寒酥默默将一封已经被拆封的信件递到何书墨手中。

  何书墨不明所以。

  按理说,现在不是应该“论功行赏”吗?看密信是什么意思?

  打开密信,里面是几张字条,其上的信息相当简短: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兵部侍郎张权,用何种方式,挪用了多少兵甲。

  何书墨的眼睛陡然瞪大。

  这字条上的消息,清楚明白地宣示一个事实女反派知道兵部侍郎张权盗窃兵甲的事情,而且不是刚知道,而是早就知道了!

  何书墨惊出一身冷汗。

  脑子霎时纷乱如麻。

  她知道!?

  小说中没写这一段!难道又是伏笔或者隐藏剧情!?狗作者就会藏东西!真该死啊!

  她怎么知道的?

  探子?

  或者依靠手里隐藏的势力?

  还是说,她在魏党之中埋有眼线?

  不不,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既然知道兵甲被窃的事情,为何还会纵容《兵甲失窃案》发生?

  没有防备?

  不可能!

  她可是女反派!全书大BOSS!怎么可能犯没有防备这种低级错误?

  而且就算她一时不慎,被魏党抓住空隙偷袭了,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准备,让魏党穷追猛打,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使贵妃党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没有防备,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她故意的。

  事先知道,但不设防,故意让《兵甲失窃案》发生。

  可是,《兵甲失窃案》让贵妃党被魏党剜去一块肉,对她这个党首来说,几乎算是颜面尽失,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两个成语,陡然浮现在何书墨心头:借刀杀人,清除异己。

  五年前,厉家小女初来京城,短短五年之后,便足以和树大根深魏党分庭抗礼。

  厉元淑崛起的速度太快,快到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她所依靠的,并非是她一手提拔的心腹官员,而是统帅和整合五姓士族在朝中的力量。

  换而言之,贵妃党是一个大联盟,里面鱼龙混杂,有对她忠心耿耿的忠臣,也有很多心存鬼胎之人。

  如果由她出面,对党内清洗,难免会弄得人心惶惶,让魏党得利。

  但如果让魏党出手,替她清洗内部,这样一来,不但剜掉了腐肉,甚至还能帮她对内施压,从而帮她消除分歧,团结内部。

首节上一节6/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