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149节

  “你是华夏人,华夏是你的根基,只有根基夯实了,你才能飞的更高更远。”

  “您放心,我会牢记您的教训。”徐良恭敬道。

  “行了,在家就少说点工作上的事。”

  刘继红道。

  “呵呵,不说了,不说了。来,阳阳,姥爷抱抱。”

  小家伙咿咿呀呀的张开小手,挣扎着朝姜卫国爬去。

  “你这小没良心的,姥姥天天带着你,也不见你跟我这么亲。”

  刘继红吃醋道。

  “这说明,这孩子跟我有缘分。”

  姜卫国脸上透着得意。

  在姜家待到晚上九点,两人才带着孩子离开。

  回家的车上。

  “晓阳,从德隆接手过来的公司,经过大半年的整合,有一些已经基本整合完毕了。接下来会重新上市,就由汉华来作为它们的承销商吧。”

  姜晓阳点了点头。

  除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和风投在内的私募业务,投行业务是汉华接下来发展的重点。

  投行业务想要做起来。

  就需要大量的企业来支撑。

  汉华有鸿蒙、康师傅、火炬等,不缺顶尖的大集团,但因为成立时间较短的关系,缺乏1亿~10亿华夏币营收的中间阶层。

  这些企业才是投行业务的中坚。

  它们上市募资,财务运作,证券发行等等,都需要投行。

  如果有上千家这种企业支撑,汉华的投行业务瞬间就能成为华夏顶尖。

  “你准备让哪几家上市?”

  “金陵第二机床厂、中燕控股、南孚电池。

  机床厂和中燕控股在国内上市,南孚电池拿到香江上市。

  金陵第二机床厂用合金股份的壳。”

  德隆崩塌后,留下了六个上市的壳。

  合金股份、西域屯河、湘火炬、山城实业、中燕控股和天山股份。

  目前这六个壳已经被徐良洗成了净壳。

  随时可以把资产装进去上市。

  徐良先拿出这三家也是有讲究的。

  金陵第二机床厂,高技术类企业,想要有所突破,就要烧钱做研发,就算他愿意投钱,短时间内也不一定有结果。

  而且真要做研发,他更愿意把钱投在鸿蒙、火炬和德农集团。

  毕竟三家公司底子更够,也更容易出成果。

  中燕控股,主业是纺织和成衣制造,虽然资产高达26亿华夏币,每年的营收超过3亿华夏币。

  但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想要成为行业龙头,就要投入巨资并购。

  徐良进入的行业已经足够多,不打算再进入纺织和成衣了。

  南孚电池,剥离了锂电池业务后,只剩下碱性电池业务。

  作为国内碱性电池业务的霸主,南孚在国内基本走到巅峰了,这几年都是在开拓国外市场,虽然发展的还不错。

  但都是水磨工夫。

  除非投入巨资并购,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

  除非投入巨资,否则短期内很难有突破。

  “中燕控股和南孚电池没问题,都有二十亿以上的资产,又被你抹平了债务,在各自领域都是知名公司,上市后肯定受欢迎。

  但金陵第二机床厂总资产只有3亿华夏币左右,净利润不到1000万华夏币,这样的企业即便上市,也不会有太大关注度。”姜晓阳道。

  “你有什么想法?”

  “很简单,要么直接卖掉,要么投入资金并购。德隆集团之前就打算以合金股份收购山城重机,双方已经草签了合同,不过后来德隆暴雷,这桩交易也就不了了之了。”姜晓阳道。

  徐良简单考虑了一下。

  “卖掉吧,我没精力关注这些。”

  他身边的企业够多了,不打算继续扩张。

  即便只是一家将来会卖掉的企业。

  姜晓阳点了点头,“这件事我来联系吧。”

  “嗯。”

  回到家,儿子已经睡了。

  现在徐良已经从什刹海南官房胡同搬到了银淀桥四合院。

  最大的5号院,是徐良和姜晓阳的居所。

  1号院住着范小胖母子。

  2号院住着怀孕的佟丫丫。

  3号院住着唐燕。

  唯独4号院还空着。

  当然,为了避讳‘4’这个数字,各个院子并不是以数字命名。

  而是以‘春夏秋冬’为名。

  中间5号院则以‘上院’为名。

  安顿好孩子,一个电话,范小胖和唐燕很快便来了。

  一龙三凤,一场好眠。

  第二天。

  谢文、钱三泰联袂而来。

  手里拿着不少营养品。

  “徐总,虽然知道您不缺这点东西,但我们也实在不知道给您带什么了。”钱三泰道。

  “呵呵,心意到了就行,这些都是外物。”

  “您好的怎么样了?”谢文关切道。

  徐良拍了拍胸脯,“年轻,恢复的快。医生说再有半个月就能下地走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当初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我彻底慌了,心里七上八下,生怕您有个意外。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您完好无损。”谢文心有余悸道。

  “是啊,徐总。当初看到新闻的时候,差点没把我吓死。

  如果不是您严令不准探望,恐怕我早就飞到美国去了。

  不过那些美国人也太不是东西,明面上干不过您,就背地里玩阴的。”

  钱三泰道。

  徐良笑着摆了摆手。

  “好了,不说这些了,都过去了。……老钱,恭喜了。”

第979章 鸿蒙

  钱三泰脸上瞬间露出笑容。

  10月15日,一号店在香江正式上市。

  总股本10亿股,每股85港币,发行1.2亿股,老股套现5000万股,发行7000万新股。

  上市当天,股价便超过了100港币。

  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一号店的股价已经突破150港币,上浮接近一倍。

  一号店的市值也来到了194.7亿美元。

  远远超过了原本预计的140亿美元。

  作为一号店总裁,钱三泰自然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持有一号店1.2%股权的他,直接成了亿万富豪,身家过2亿美元。

  虽然这笔钱要等半年锁定期结束后才能套现,但也足以让他进入今年福布斯华夏富豪榜了。

  “没有您,没有谢总的支持,也没有一号店的现在。”

  虽然谦虚,但脸上的笑容也怎么也掩藏不住。

  “行了,想乐就乐,这里又没外人。”徐良笑道。

  钱三泰咧了咧嘴,他可不敢在大boss面前放肆。

  “募集了70亿港币,准备怎么花?”

  “40亿港币拿来发展一号店旗下的物流,其中25亿放在国内,15亿放在南洋。另外30亿港币,暂时作为公司储备。”

  现阶段网购对于华夏和南洋各国来说都是新鲜事物。

  网民的数量虽然增长的很快,但网购市场算不上多大。

  40亿港币,再加上一号店本身的收入,足够它烧三年了。

  剩下30亿港币作为储备,也没什么问题。

  事实上,现在徐良已经很少过问鸿蒙旗下各大子公司的发展。

  该铺的路都已经给他们铺好了。

  只要按部就班的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就能够随着华夏市场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级别的顶尖互联网公司。

  徐良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老谢,优酷那边的谈判怎么样了?”

  “孙岩汇报说,谈的非常艰难,新闻集团、华纳、迪士尼在内的好莱坞巨头死抓着我们侵犯版权的事情不放。

首节上一节1149/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