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194节

  “我也一样。”

  两人相视一笑,颇有些惺惺相惜。

  重新坐下来后。

  “老黄……”

  突然的改口和亲昵让黄东升愣了一下,但很快就习惯了。

  姓氏前面加个‘老’,华夏几乎百分之百的男人都被这么喊过。

  “汉华投资的这100亿,你打算怎么用?”

  黄东升想也没想,“我打算建设两条线,一条月产3万片的4.5代线,一条月产10万片的6代线,总投资200亿华夏币。

  京东方自行投入70亿华夏币,地方政府借款70亿华夏币,再从股市募集60亿华夏币。

  留下30亿华夏币做储备。”

  昨天黄东升离开汉华后,最先做的事并不是商量要不要接纳汉华的融资,而是汉华这笔融资要怎么用。

  徐良略作思索后。

  “京东方现在的技术水平现在到哪一步了?能做7代线吗?”

  黄东升摇了摇头。

  “今年我们刚刚突破高世代线,7代线还在研发中,预计最快也要今年年底才能有所突破。”

  说着,叹了口气。

  “京东方进入面板行业的时间太短了,资金方面也不充裕,虽然奋力追赶,但跟国际顶尖厂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液晶面板方面三星、夏普已经开始规划建设8代线了,结果京东方的6代线还没建起来。

  “我们起步晚,有差距是正常的。正视差距,奋力追赶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徐良笑道。

  “您说的没错。”

  “老黄,你对京东方的整体发展思路我是认同的,增加产能是王道。不过那条4.5代线就没必要建了。”

  “徐总,4代线可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我们在这方面的产能还不够。”

  目前的液晶面板行业,一代已经被淘汰了。

  第二代,主要生产370mm*470mm玻璃基板,可切割出4块10.4英寸面板。

  第三代,主要生产550mm*650mm玻璃基板,可切割出6块14英寸面板。

  第四代(4.5代),主要生产730mm*920mm玻璃基板,可切割出9块21英寸面板。

  四代线也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主要生产12.1英寸以下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框、车载显示、移动显示、手机等产品使用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

  再就是五代线主要生产1300mm*1500mm玻璃基板,可切割出6块27英寸面板。

  第五代,包括5.5代,是目前各大液晶面板厂商都在大力布局的产能,属于次主流。

  第六代主要生产1500mm*1850mm玻璃基板,可切割出6块37英寸面板。

  六代线也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高世代线。

  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厂商才有资格建设这种高世代线。

  第七代主要生产1950mm*2250mm玻璃基板,可以切割8片40或者42英寸面板,6片46或者47英寸英寸面板。

  第七代线液晶面板兴盛于2005年前后,较早主要有两家,三星索尼和LG飞利浦合资工厂。

  其它厂家也有7.5代线面板的说法。

  第八代线,主要生产220mm*2500mm玻璃基板,可以切割8片46英寸、6片52英寸面板。

  最早建设的是夏普,今年刚刚开始在东瀛龟山开建第一条八代线。

  不管是七代线还是八代线,目前都在建设中,市场上基本没有成品。

  六代线就已经是高端产品。

  “老黄,既然有了更好的技术,我们就不用在低时代线上浪费钱了。我的想法是,直接投资建设两条月产10万玻璃基板的六代线。”

  液晶面板的生产跟芯片生产的方式差不多。

  液晶面板是在一块大型玻璃基板上切出需要的规格。

  芯片是从一块大型晶圆上切出需要的规格。

  所以越大的玻璃基板和晶圆,可以切出来的面板和芯片就越多。

  相应的成本越低。

  所以能建设高世代线就别建低时代。

  除了成本的考虑,徐良作为投资人,还要考虑设备折旧。

  4代线虽然现在是主流,但因为成本的关系,最多六七年就要全部淘汰。

  现在投下巨资,到时候折旧成本就太大了。

  相反,如果是投六代线,起码15年内不用担心被淘汰。

  “徐总,您真愿意投资京东方建设两条6代线?”

  黄东升眼睛亮了起来。

  如果能建六代线,他当然选择建六代。

  但太TM贵了。

  一条月产10万玻璃基板的六代线,需要投资180亿华夏币。

  两条就是360亿华夏币。

  只靠京东方自己根本掏不出来。

  “我说过的话从来不会反悔。而且我还向你保证,什么时候京东方能突破7代线,我就投钱帮你建三条月产10万玻璃基板的七代线。

  京东方什么时候突破8代线,我就投钱帮你们建设四条月产10万玻璃基板的8代线。”

  为了激发黄东升的干劲,徐良主动加大了诱惑。

  “四条……”

  黄东升的声音近乎呻吟。

  豪。

  太TM豪气了。

  他老黄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豪气的人。

  生怕冤大头,不,是敬爱的徐大老板反悔。

  “徐总,男人一口唾沫一个钉,今天在场这么多人,您可不能反悔?”

  “哈哈,放心,我保证不反悔。但前提是7代线要在今年年底突破,8代线的技术要在明年年底突破。

  怎么样,敢不敢立下这个军令状?”徐良微笑道。

  “敢,有什么不敢的。”

  黄东升拍着胸脯自信道。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凭借京东方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人员,他有绝对的信心达到大老板的要求。

  “很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徐良满意道。

  京东方的技术实力越雄厚,最后赚便宜的肯定是他。

  给黄东升倒了杯茶,等他情绪稍稍冷静后。

  “老黄,现在京东方对OLED技术有研究吗?”

  “当然。OLED技术是液晶面板领域比较公认的下一代新技术,京东方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和精力,不过比起国外厂商还是差了很多。”

第1016章 OLED

  徐良对显示面板行业了解不多,但也知道OLED屏幕是未来。

  “现在京东方从事OLED屏幕研发的人员有多少?”

  “不到50人。”

  “这么少?”

  鸿蒙总部研发机构的人都突破三千了,如果算上旗下子公司的研发人员,还要翻上一倍。

  就算是康师傅旗下做各种食品研发的部门,随便挑一个都比京东方多。

  黄东升苦笑道。

  “京东方的基础太薄弱了,我们大部分技术力量都放在LCD技术的攻关上,OLED领域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京东方赔钱赔的都快当裤子,换在其它公司早就把研发停掉节省资金了。

  黄东升还在坚持投入,这样的‘傻缺’不说绝无仅有,放在华夏也没几个。

  “京东方一年的研发投入有多少?”

  “去年是8600万华夏币,今年估计不到1000万。”黄东升叹道。

  “这样,京东方的研发投入增加到10亿,人不够你招人,设备不够买设备,钱我来负责。”

  技术研发没什么花哨的地方,就是砸钱。

  砸钱不一定能砸出技术,但不砸钱一定没有。

  大老板坚决的语气,让黄东升心里涌起巨大的暖流。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女人都想嫁有钱人,这种有依靠的巨大安全感简直太上头。

  “以后我也是背靠大佬的人了。”

  “徐总,您放心,我回去立即招人买设备,用最快的时间把京东方的研发能力提上去。”

  “你做事,我放心。不过10亿华夏币的研发投入只是开始,明年增加到20亿,08年增加到30亿。

  我一年给京东方增加10亿研发投入。

  如果京东方能在10年之前攻克频闪和烧屏,把安全性提高到5000小时,以及6代线标准的柔性OLED生产工艺,我给你们增加20亿的研发经费。

  而且拿出两亿华夏币嘉奖整个研发组的所有人员和京东方高管团队。”

  有钱才有能动性,不给钱让人干活都是耍流氓。

  徐良不缺钱。

  也不怕京东方欠债。

  甚至还希望他能欠的多一些。

  至于为什么要嘉奖高管团队。

首节上一节1194/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