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198节

  到现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如果仅仅是这样就要徐氏放弃,凯雷未免太异想天开。”

  “徐,你一定要收购徐工?”

  “亲爱的大卫,我是个商人。”

  意味深长的话,让鲁宾斯坦瞬间明白过来。

  商人是唯利是图的生物。

  如果凯雷能拿出让徐良更感兴趣的东西,他不介意放弃徐工。

  明白了潜台词,鲁宾斯坦瞬间展开头脑风暴。

  “徐,听说红岩对西武集团很感兴趣?”

  “是有些兴趣,不过习武的盘子太大,我没那么大的胃口。”徐良话锋一转,“不过如果凯雷愿意把你们手里持有的太平洋人寿所有权益。”

  “不可能。”

  鲁宾斯坦瞬间拒绝。

  从2002年开始,凯雷跟太保方面谈了三年多,才终于在去年12月签订投资合同。

  凯雷以4亿美元的代价获得太保寿险24.9%的股权。

  而且按照合约,凯雷在太保寿险的股份,今后可选择转换为一定比例的集团公司股份。

  也就是说,凯雷可以随时把自己在太保寿险的股份转变为整个太保集团的持股。

  投资时限上锁定为至少3年,三年内不能退出。

  亦可在政策允许时,优先将股份增持至49%。

  如果没有意外,2007年凯雷将追投一部分资金后,将其在太保寿险的股份转为太保股份,最终持有其19.9%。

  2007年12月25日,太保在A股上市,2009年12月23日,太保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从2010年12月30日开始,凯雷陆续减持套现太保股份,最终在2013年1月全面退出,以8亿美元投资换得51亿美元的回报。

  六年时间获利43亿美元。

  平均每年盈利90%。

  抢银行都没有这么赚。

  徐良虽然不知道凯雷投资太保赚了多少,但他清楚。

  超大号的国企每一个都是金矿。

  “亲爱的大卫,华夏有句古话,有舍才有得。你不付出怎么会得到呢?”徐良微笑道。

  “徐,请不要把我当傻瓜。

  太保的股份我们已经握在手里了,而徐工的收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未必会成功。

  用已经确定的利益去交换不确定,而且未必会获得更高回报的将来,所有聪明人都不会这么做。”

  “话不能这么说,你们在太保的投资只是持有股份,没有决定权。

  但徐工不一样,只要成功,凯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运营,以你们多年的运营经验,相信它成功的希望比太保更高,到时候将获得远比太保更多。”

  “亲爱的徐,我跟太保谈了三年,比任何人都明白他的价值。”鲁宾斯坦道。

  “大卫,太保‘老保单’负债接近两百亿华夏币,这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华夏保险行业有三大不良资产。

  20世纪80年代的“长尾保单”。

  90年代初的“乱投资”。

  但负面影响最大的是“利差损”。

  1996年,华夏保险业开始实施财险和寿险分业经营。

  3.27国债事件时,由于膨胀率太高,户部给国债保值贴补,10.98%的存款利率一直持续到1996年。

  从1996年开始,华夏人民银行开始降息。

  至1999年,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大幅降至2.25%。

  太保在1995年-1999年6月期间,销售了大量保证收益率在4-8.8%的寿险保单,平均负债成本约为6.53%。

  而在央行大幅降息后,保单利率无法随银行储蓄利息同步调整,原有高利率保单还会继续产生利差损,并逐年增加。

  这导致华夏寿险行业普遍出现巨额亏损,包括华夏人寿、华夏平安、华夏太保,都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

第1019章 债务,还是债务

  这些‘老保单’,让太保背上了189亿华夏币的巨额利差亏损。

  “亲爱的徐,既然太保的负债这么大,你就不用再买他的股份了。”

  “当然没问题,我可以把钱投到徐工的并购上。”

  鲁宾斯坦脸色一沉,问题又绕回来了。

  “徐,我可是很有诚意的来跟你谈徐工的问题。”

  “亲爱的大卫,我也很有诚意。”

  沉默了数秒,徐良感觉火候差不多了。

  “OK,看在徐工是你们先加入谈判的份上,我可以退一步。

  只要凯雷把你们持有的太平洋人寿股权的一半卖给我,我就把收购徐工的机会让给你们。

  但如果最后你们失败了,我再入场。

  大家两不相欠。”

  “徐,华夏是你的主场,以你的能量可以轻而易举阻拦凯雷的收购。

  到时候,你不仅能拿到徐工,还能从我们手里拿到太保一半的股权,而我会被所有人嘲笑。”

  “亲爱的大卫,上帝作证,我说的是实话。”

  “华夏人都不信上帝。”

  “不,你错了,华夏有几千万上帝的信徒,我就是其中之一,阿门。”

  大卫鲁宾斯坦眼角颤了颤。

  他很想破口大骂。

  但自己是斯文人,是上流绅士,不能跟对面那个华夏泥腿子一般见识。

  “徐,你到底怎样才能放弃徐工?”

  “大卫,现在我说放弃你还相信吗?”

  鲁宾斯坦语塞。

  但凡凯雷集团收购徐工遇到困难,他都会怀疑是徐良从中作梗。

  即便没有证据。

  嘟嘟……

  盲音传来,徐良已经挂断了电话。

  “本来还打算从凯雷集团手里捞点好处,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徐总,要立即动手吗?”

  “不用。徐工的地位太特殊,上面不可能让凯雷拿到控股权,所以我们不着急出手,否则即便收购,因为竞争的关系也会价格虚高。

  所以咱们要等一等。”

  “要是万一……”

  “老彭,做企业哪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抓住机会,争取成功。”

  彭志宇点了点头。

  虽然这么说,但徐良很清楚徐工收购案的未来。

  必定要扑街。

  “汽车厂扩产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谈好了。火炬重汽将在潍县新建一个年产15万辆的汽车厂,工期两年;同时扩建长安和山城的汽车厂,把两者的产能提升到12万辆。

  等工程结束,火炬重汽15万吨以上重卡的产能将从现在的11万辆提升到15万辆,市场占有率突破75%。

  5吨~15吨的卡车将从现在的16万辆增加到24万辆。

  整个扩产计划总投资80亿华夏币,红岩以现金投入10亿华夏币,另外70亿将发行企业债来解决。

  另外,我们还将投资50亿华夏币,把车镜车灯产能从现在的1000万套,增加到1500万套;刹车系统产能从30万套增加到50万套。

  车载空调从10万台,增加到20万台。

  火花塞的产能从120万增加到200万。

  车载锂电池……”

  整个火炬重工集团分为重型汽车、汽配业务、园林机械和电动工具四个板块,19个一级业务部门,上百种不同产品。

  完成整合,又没有债务拖累的火炬集团开启了创立以来最大的扩张计划。

  其中以重汽和汽配两个部门最为宏大。

  如果算上园林机械和电动工具更是突破200亿华夏币。

  “整个火炬集团的产能扩充计划为两年,两年后公司总资产将由现在的130亿华夏币增加到340亿华夏币(设备折旧递减)。

  公司总营收增长一倍,突破500亿华夏币,净利润突破40亿华夏币(考虑偿还贷款和利息)。”

  徐良道:“火炬集团的扩产计划就不必自己拿钱了,红岩给你们担保,210亿华夏币全部发行企业债,利息可以给的稍微高一些。

  企业留存的利润,一半作为储备金,剩下的全部拿来做研发。

  尤其是三电系统,更是重中之重。”

  “徐总,这样的话集团的负债会不会太高了?

  而且后面我们还要收购徐工,如果加上它们的负债,火炬的负债总额将近300亿华夏币。

  每年仅仅只是利息就是一大笔钱。”

  “不用担心,红岩现在账上储备着几百亿美元的现金流,火炬的负债再高,我也还得起。”

  火炬跟康师傅、泰华、汉华、鸿蒙等都不同。

  它是直属汉华的子集团。

  财务报表是直接合并到红岩。

  眼看距离次贷危机爆发不到一年时间,他要迅速储备红岩的负债,否则次贷危机赚到的钱,又要给老美缴纳巨额资本利得税。

首节上一节1198/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