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00节

  根据过去几年巴西石油管理局在桑托斯盆地的实钻资料,桑托斯盆地内部共发育了两套包含油气的烃源岩,即‘湖相暗色页岩’和‘深水海相页岩’。

  前者是桑托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在水深小于400米的潜水区域,其埋藏深度为7~8公里,已处于成熟阶段。

  发现石油的概率很高。

  目前巴西已经开发的海上油田和天然气田多位于这一区域。

  所以这次招标,浅海区的7个区块争夺最激烈。

  在大陆斜坡和深水区域,地层埋藏相对较浅,‘湖相暗色页岩’处于未成熟到成熟阶段之间,出油的概率很低。

  而深水海相页岩,则是在全球缺氧环境下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钙质泥岩和黑色页岩。

  它位于桑托斯盆地的东南部大陆架深水区和次洼地的超级深水区,目前还处于主力生油窗或者未到生油窗的阶段。

  总之,发现石油的概率不高。

  另外不同的烃源岩还有不同的含油层,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根据巴西石油局已经公布的资料,超深水区的三个区块,除了近2000米的海水深度之外,还要继续向下钻探两到三千米才能到达含油层所在的区域。

  也就是说,从海平面向下要钻探至少5000~6000米。

  6000米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打一口探井,也就是业界俗称的‘野猫井’,至少要几百,甚至上千万美元。

  什么叫‘野猫’?

  用‘瞎猫碰死耗子’这句俗语来解释再合适不过。

  往往十口探井打下去,能够有一口好井,九口干井就算不错了。

  但随着油田勘探越来越深,地域越来越偏,往往十口井里都很难有一口好井。

  所以说,石油勘探是真正拿着钱在烧。

  越深烧的越多!

  也正因为含油层出油量不高,而且太深,勘探开发困难。

  所以,13、14、15三个区块在现场的大多数石油公司看来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接下来竞标的是第13号区块。”

  “开始吧。”

  安德鲁点了点头。

  作为力主把目标放在三块超深海区块的他,心里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

  “优尼科,500万美元签字费,5000万美元一般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比。”

  一般性投入是签字费的十倍,相对而言高很多。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毕竟超深海的勘探费用很高,如果你只用一两千万美元,撑死也就不到十个井。

  你玩呢?

  碰运气也不是这么碰的。

  5000万美元,不算多也不算少,恰巧能让巴西石油管理局看到己方的诚意。

  “优尼科?”

  “他们对超深水区感兴趣?”……

  看到显示屏上的数字,在场的石油公司负责人诧异的看了一眼优尼科所在的区域。

  当然,也仅仅是诧异而已。

  在他们看来,优尼科现在竞标,也只是在比较热门的浅水区和深水区12块区块全部落空后,最后的倔强罢了。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负责人,一看有人托底,所以他们也干脆不报价了。

  作为巴西国有公司,他们根本不需要参与此次竞标,就能够拿到桑托斯盆地中最好的勘探区块。

  一般而言,如果在一家公司报价后,一分钟之内没有其它公司再报价,就会宣布前者中标。

  而优尼科的报价,既不算高,也不算低。

  恰巧比那些打着以低价拿一个区块碰碰运气的石油公司心理价位之上。

  所以,一分钟后,最前面的显示屏上仍然只有优尼科一家。

  “恭喜优尼科公司中标13号勘探区块。”

  在罗伯托穆里奇的带领下,大厅中响起了响亮的掌声。

  不过绝大多数看向优尼科众人的目光中都包含着几分嘲弄。

  徐良到不在乎这些。

  他本来就是赌运气。

  成了更好,如果不成,最多损失几亿美元,他承受得起。

  “接下来是14号勘探区块的竞标。”

  “优尼科,500万美元签字费,5000万美元一般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比。”

  看着再次显示在大屏幕上,几乎一模一样的内容。

  底下的议论声比之前大了不少。

  “怎么又是他们?”

  “超深水区块勘探费用高,而且烃源岩发育不足,含有大油田的概率太低了。优尼科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也许他们想碰碰运气!”……

  约翰华森看了一眼显示屏后,目光转向旁边优尼科所在的区域。

  从他的位置,只能看到徐良的侧脸。

  对方那平静的侧颜,根本看不出任何情绪流露,也无从判断对方心里的想法。

  审视片刻后,他脸上多了一抹深思。

  “恭喜优尼科公司中标14号勘探区块。”

  缺乏足够的竞争者,徐良很快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过,比起上次。这一次在掌声响起后,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中少了那种看热闹的神情,多了一抹探究。

  “接下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超深水区虽然不是热门,但也不缺乏感兴趣的人。

  “最后是15号勘探区块的竞标。”

  “优尼科,400万美元签字费,5500万美元一般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比。”

  再次看到优尼科的竞标信息出现在大屏幕上后,台下的议论声反而没有了。

  整个会场中笼罩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有道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明明是价值不高的鸡肋,你拿两块,还可以理解为是碰运气。

  但如果你三块全出手,是不是意味着你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

  任何正常人再碰到现在这种情况都会不由自主的冒出这样的猜测。

  而且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是从商海中杀出来的精英。

  思维敏锐,心思缜密。

  “雪弗龙德士古,450美元签字费,5560万美元一次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

  徐良心里叹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过好在他提前做了交代。

  “雪弗龙德士古也出手了?”

  两个巨头都对15号区块感兴趣,瞬间让原本还有些怀疑的其它石油公司肯定,15号勘探区块中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猫腻。

  为了避免好处旁落,所以第三个竞标者很快出现了。

  “东瀛日辉株式会社,480美元签字费,5590万美元一次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

  “老板…?”

  面对安德鲁的询问,徐良摇了摇头。

  “先不要着急,等等再说。”

  在东瀛人出价后,过了十秒钟,又有了新的竞标者。

  “安纳达科石油,500美元签字费,5600万美元一次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

  又过了十几秒钟后。

  “东瀛国际石油开发公司,520美元签字费,5630万美元一次性投入,40%本地化采购。”

  比起之前的激烈竞拍,虽然大家都对15号石油区块有更多的怀疑,但因为不确定的关系,加价的幅度都不大,而且慢慢悠悠,显得不急不躁。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防止加价太多,中标后掉‘坑’里。

  另一个,也是在积极联系总部,动用他们在巴西的关系,调查15号区块是不是做过秘密勘探,或者周围有了新的发现。

  “总部回复,巴西超深海区至今为止只打了15口探井,全部是干井。”

  约翰华森点了点头。

  “难道真的只是碰运气?”

  看着那个表情平静的年轻人,那怕约翰华森想破头,除了碰运气这一个可能之外,再没有其它更多的解释了。

  因为,总部的关系可以直接通到巴西石油管理局最高层,不可能出现纰漏。

  在他得到回复后,埃克森美孚、壳牌、康菲、道达尔、BP这些公司也基本得到了总部的回复。

  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否定的。

  所以,尽管他们怀疑徐良和优尼科这么做的动机,但没有人再出高价。

  毕竟几千万美元的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

  没有谁希望这笔钱打了水漂。

第1099章 开采

首节上一节1300/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