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50节

  过去的通道制,每家券商每年有2-9个通道。

  意味着每年就只能申报同等数量的拟公开发行上市企业。

  相比于90年代,这项制度改变了过去由行政机制遴选和推荐拟上市企业的做法。

  但券商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只需要去“公关”有关部门拿通道数量就行了。

  而如今推行的保荐制,要求保荐人承担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连带担保责任,券商之间可以相对公平的竞争。

  但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保荐人为了免于遭受法律制裁,必然会提高对拟上市公司的要求。

  换句话说,上市还是会很难。

  资质差一点的公司,保荐人根本不敢乱签字,怕担责啊。

  而且保荐人制度设计本身就有问题。

  要求保荐人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材料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但保荐人无法插手企业经营。

  即使真的去参加了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也只是列席旁听,没有表决权。

  除此外,上市招股书材料、审计这一块也要保荐人担责。

  相当于把会所、律所的责任一并让保荐人给揽走了。

  最坑的是,保荐人要向上面部门出具保荐意见。

  上面部门再严格审核,决定是否批准通过。

  假如上市企业将来出问题了。

  该追究发审委的责任还是保荐人的责任?

  谁来背这口锅?

  这些责任和业务不厘清,我看保荐人制度也很悬,畸形产物。

  随着华夏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民企实力会越发强劲,以后的壳资源只怕会更加抢手。”

  徐良朝沈男鹏投去了欣赏的目光,不愧是被时间证明过的金融精英,看问题入木三分。

  这个全新的保荐人制度还催生出了一个金领行业保代。

  根据新规,企业要想IPO,必须有两个保代签字。

  而保代一签字就有几十万签字费到手,除此外还有百万底薪、承销费提成。

  算得上是各家券商的宝贝疙瘩。

  年薪数百万、上千万,甚至比董事长的基本薪酬都高,跳槽还能拿转会费,相当的夸张。

  这是因为早期保代很难考,通过率很低,物以稀为贵。

  “徐总,我打算在魔都办公室旗下再成立两支私募基金。”

  “具体说说。”

  沈男鹏点头后,“魔都2号私募股权基金,计划募资20亿华夏币,以房地产、白酒、消费品行业为主。

  魔都3号房地产机会基金,计划募资30亿华夏币,以商业地产、物流地产、工业地产投资为主。”

  香江办公室成立‘房地产机会基金’后,汉华等于放开了这方面的口子。

  全球11个独立办公室,已经有一半成立了类似的基金。

  “你预计多长时间能够募齐你需要的资金?”徐良问道。

  “2号私募半个月就能募齐,3号基金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但最多两个月就能募齐。”

  现在华夏不缺热钱,缺的是投资机会。

  魔都办公室1号私募的高营收已经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再加上汉华的招牌加持。

  募资不难。

  唯独3号基金,涉及新的投资领域,需要一定的时间募集资金。

  “资金募集后立即投入市场,不要等着封闭后再入场,现在大牛市,每迟一天对我们都是损失。”

  “3号基金只能投资一线城市的核心地产,比如学区房,核心商圈的商业地产,其它暂时不要投资。

  美国那边的房地产一旦崩溃,外溢的危机将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尤其是华夏,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对于外部经济环境依赖性太高了。

  影响也许比我们预料的还要严重。”

  沈男鹏:“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先持资观望,等到危机发生后再入场抄底。”

  “话是不错。但做不到利益最大化。

  一线城市的核心地产具备稀缺性,如果是私企也就罢了,若是被国企拿去,我们就再没机会买回来。

  所以有好项目就要抓住机会。

  而且不管是人还是机构,都更愿意相信那些有成功经验的基金。

  如果你的3号房地产基金的净值可以不断攀升,那么等你募集4号房地产基金的时候,可以募集80亿,甚至100亿华夏币。

  用这笔钱去抄底,你会赚的更多。”

  沈男鹏点了点头,“道理我也懂,关键是不能确定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间。如果有一年的时间,您的方法更具可行性。

  如果不足半年的话,根本谈不上4号基金。”

  徐良笑道:“危机从出现苗头到深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且美联储会不断采取措施救市,也会进一步延迟危机爆发的时间。

  我判断一年时间肯定是有的。”

  沈男鹏点了点头,这么多年大老板从来没错过。

  他也愿意相信对方。

  “我马上按照您的意见制定一份募资方案。”

  徐良点了点头。

  又聊了一会儿,把未来一年的工作方向确定下来后,沈男鹏便离开了。

  翻了翻桌子上魔都办公室的运营资料,徐良拿出手机给姜晓阳拨了过去。

  “我跟沈男鹏聊过了,暂时看不出他有离开的心思。”

  姜晓阳:“现在牛市这么火热,魔都1号私募基金的回报更是进入了全球top10。

  沈男鹏在进入汉华之前就提过工作几年就离开创业。

  现在我是真怕他走。”

  金融人才有很多,但顶尖的投资人才太稀缺了。

  虽然汉华对人才从不吝啬。

  给予沈男鹏的薪酬也很高,扣除管理费和保底收益后剩下净利润的5%。

  粗略一算,他今年至少能拿到1.2亿华夏币的奖金。

  算是打工皇帝了!

  但打工皇帝还是脱离不了打工人的本质,哪有自己下场赚几十个亿爽。

  “怕也没用,他离开是早晚的事。

  这种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是不会久居人下的。

  关键是要培养好接班人。

  至少不能比沈男鹏差太多。”徐良道。

  “道理我也懂,但这种顶尖金融人才一时半会又去哪找?”

  “这就看你了。

  只要汉华的人才选拔通道没问题,保证公平,自然就会有人才源源不断冒出来。”

  “嗯。”

  两人又聊了一会孩子后便挂断了电话。

  在公司转了一圈,中午跟汉华魔都办公室的高层一起吃了顿饭后徐良便离开了。

  ……

  外滩九号,红岩魔都总部。

  顶着一张外星脸的小个子,满脸笑容的走进了徐良的办公室。

  “哈哈,徐总,恭喜了。”

  “恭喜?喜从何来?”

  徐良笑着迎了上去。

  “阿里即将上市,作为阿里的大股东,你可是大赚一笔,明年的福布斯肯定能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难道这还不值得恭喜吗?”

  看着有些飘的杰克马,徐良笑道。

  “确实是件喜事。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如果不是阿里在你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我也没机会赚到钱。”

  看在钱的份上,他也不介意捧一捧杰克马。

  听他这么说,老马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招呼他坐下来后。

  端起茶水抿了一口,徐良继续道。

  “阿里快路演了吧?”

  杰克马放下茶杯后点了点头。

  “6月1号出发,从香江开始,新加坡、台北、东京、首尔,再到巴黎、东京,最后是美国纽约、硅谷、芝加哥,一圈转下来,大概要一个多月。

  具体上市时间放在8月1号。”

  徐良点了点头。

  汉华准备用阿里上市在美国试点投行业务。

  也不打算跟高盛、JP摩根竞争,也竞争不过。

  做成一个精品投行就够了。

  汉华也不缺客户。

  多年私募做下来,手里积攒了大批高净值客户,以及一大票养老基金、大学基金、退休基金等等。

  打个电话就能把他们召集过来。

首节上一节1350/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