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55节

  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提出来,大家畅所欲言。”

  “完全没意见,我非常认可徐总的观点,手指要握成拳头,这样打出去才有力量。”

  创维的ceo张学兵扫了扫四周,慷慨激昂道:

  “就拿我们家电行业来说,造白电的想进军黑电,搞黑电的想切入白电,甚至有些友商还造起了手机。

  这些表现,并不能全部称之为无序扩张,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企业实力,为了生存。

  通过开拓新业务来反哺增长陷入瓶颈的主营业务,多条腿走路。

  商业竞争很残酷,实力强大的公司拥有更多资金,可以招揽更优秀的人才,拿出更充足的广告预算……

  退一万步说,如果再碰上当年彩电降价大战那种情况,创维可以比长虹更狠,到时候该痛骂的人就是长虹了。”

  徐良赞赏的看了张红兵一眼,觉悟挺高的嘛!

  “老张说的,其实也是我想对大家说的。”

  徐良环视众人,“合并成一个集团,各子公司在面对恶劣竞争环境的时候,不会再孤立无援。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只要团结在一起。

  不要说国内同行,就是国外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要和我们搞对抗,都得掂量掂量。

  因为他们对抗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工业巨无霸。”

  众人皆点头,就是做成华夏的三星,华夏的西门子嘛!

  国外厂商其实已经做出了表率,他们只需要摸着别人过河就行了。

  “徐总,我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半导体和物联网公司,那个可以卖创维电视的‘昆仑优品’也不错。”张红兵笑道。

  “半导体公司会为创维提供电视芯片,物联网将创维电视变成智能电视,手机可以操控的那种,大幅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昆仑优品,则负责把创维电视卖出去。”

  徐良继续道。

  “这番话也是说给各位听的,六大事业群之间除了互相提升资本实力外,还可以进行合作,包括科技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等等。”

  众人再次点头,唯独曾淑皱起了眉头。

  到现在他还满肚子疑问。

  自己好歹是火炬集团的人,稀里糊涂就因为一场线上会意变成了昆仑工业的‘崽’?

  就算你徐良全资持有火炬的股权,也好歹打个招呼吗。

  弄得俺这心里怪不踏实的。

  虽然这么想,但他代入角色的速度忒快。

  “徐总,我有个问题,我们昆仑能源会向各消费电子厂商提供电池,其中还包括昆仑手机的竞争对手,这算不算资敌?

  还有,一些和昆仑手机存在竞争的消费电子厂商可能会顾及昆仑能源身上的标签,从而拒绝与我们合作。

  比如,我们现在就为智慧果的ipod提供电池产品。”

  昆仑能源公司的前身是火炬能源,而火炬能源的前身是ATL,是一家为消费电子公司提供电池的企业。

  后来合并了南孚的锂电池业务,开始为汽车提供锂电池。

  又在大老板的支持下,研发三电系统。

  但主营的消费类锂电池业务不仅没丢,还在徐良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了。

  毕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能总指望总公司支持。

  徐良:“凡事有一利就会有一弊,我们横跨领域太多了,自然会存在某家厂商与我们一个子公司合作,一个子公司竞争的情况。”

  “但是,这不是我们一家独有的情况。

  大公司如三星,昆仑手机需要采购他们设计和制造的处理器、储存,同时也要和三星手机进行市场竞争。

  公司大了就是这样,不可能存在完全的井水不犯河水。

  这是一种商业新关系竞合。

  竞争中也伴随着合作。”

  在场高管均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曾淑先是点了点头。

  “我认可徐总您提出的竞合观点。

  但以智慧果为例,他们和昆仑手机关系那么恶劣,在有供应链替代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踢我们出局。”

  “智慧果和我们关系的确是水火不容的那种,迁怒你们的可能性很大。

  但抛开这个极端案例,全球大大小小的手机公司估计有几百家,市场很大,没有谁能一口独吞。

  只要昆仑能源能提供性能更可靠、成本更低的电池产品,我想各家消费电子厂商没道理拒绝你们,毕竟资本逐利是天性。

  如果谁弃用昆仑能源,转而选择成本更高,性能还不可靠,或者说电池还特么炸了的产品,我想董事会一定会把这种CEO吊死在绞刑架上。

  哪怕电池不爆炸,性能可靠,但是多花了钱,资本家最终也是不满意的。”

  徐良笑眯眯看着曾淑,“明白了吗?”

  “懂了。”

  曾淑重重点头,“产品成本、性能才是核心竞争力。

  即使大家所属阵营不一样,最多也是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对手选择别的电池厂商。”

  “没错!”

  徐良看向其他高管,道:“我也承认,组成一家大集团,会给部分B端市场销售为主的子公司带来一些影响。

  但同样的,其他兄弟公司可以为ToB公司带来一部分订单。

  比如昆仑手机,乃至将来的平板电脑、汽车公司,都可以把电池订单交给昆仑能源。

  除此外,在关键时刻,比如研发攻坚、产能提升的时候。

  集团可以作为利润调节器,从其他兄弟企业那里调配一部分利润支持需要帮助的子公司。

  世间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想要获得,必然需要付出。”

  “当然,在这件事上,昆仑能源确实是吃亏了。

  所以集团会给你们一笔不低于20亿华夏币的资金用于昆仑新能源的业务和研发工作。”

  此言一出,其他人脸上纷纷露出了羡慕。

  徐良继续道:“借着昆仑能源的例子,我也提醒大家,竞争始终避不开的。”

  闻言,列席的高管下意识的盘算起来,回想客户名单中有没有昆仑工业其他子公司的竞争对手。

  这一想,那竞争对手可就多了。

  创维的液晶显示器供应商是LG,这家韩国财团也有手机和家电品牌。

  冰洗空三大白色家电的芯片供应商名单中就有三星,而三星电子旗下有图像显示器、IT解决方案、生活家电、无线、网络、半导体、LCD等八个事业部。

  而三星电子还仅仅只是三星财团旗下的一个业务板块,除此外还有金融、机械、化学、贸易等多个板块。

  昆仑工业目前的框架,顶多与三星电子相当。

  众人一想,还真就是徐总说的那样,昆仑工业一边与三星、LG合作,一边又要和他们竞争。

  见徐良如此的从谏如流,其他先前还有些放不开的高管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不断提问。

  徐良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他今天召开这场大会的目的,除了组建昆仑工业外,也有广开言路,探索各子公司、事业群业务融合,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的考量。

  聊着聊着,话题又绕到了半导体事业群身上去了。

  徐良:“集团旗下所有电子终端产品,统统离不开半导体,这个领域一直被日韩欧美厂商把控,很多甚至还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所以,半导体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出成绩,起码能供应我们自身所需。

  不然的话,我们盖的大楼再高,根基都不稳,风一刮就倒。”

  众高管重重点头,没有人对此表示异议,“缺芯少屏”在这年头已经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了,饱受技术卡脖子之痛。

  海尔、海信、美的、TCL等家电企业几年前就在芯片领域扑腾过,只不过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

  没有国产化的部件,进口就要被宰,而且完全没有议价权,买东西还憋屈的跟孙子一样,那种感觉太屈辱了。

  在场高管几乎都接触过日韩欧美芯片供应商,回忆起老外鼻孔朝天,一副你爱要不要的表情,他们就气的牙痒痒的。

  作为顾客,甚至还不敢大声嚷嚷,因为嚷嚷就给你提价!

  你要找别的厂商?

  可以!

  大家伙都是组建了联盟的,专宰华夏人,不怕你们华夏人反复比价。

  “显示屏呢?

  徐总,咱们是不是该进军这个领域?”

  张学兵继续道:“手机、电视,汽车中控屏幕,集团对显示屏的需求量将会很大。

  拿创维来说,我们一台电视机一大半成本都落在液晶面板上,最高峰的时候,曾占到了一台电视85%-90%成本。

  这个领域,一直被日韩和湾湾厂商把控着,定价很不合理,但我们却无可奈何。

  显示屏目前是我国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铁矿石的第四大进口产品。

  这就是没掌握核心技术的痛苦,任人宰割。”

  徐良笑道:“你是提醒我把京东方也合并进昆仑工业吧?”

  张学兵表情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前几年,创维和TCL、长虹、康佳打算拉上京东方,一起搞个‘聚龙联盟’。

  本来打算几家合力建一条6代线,打破外资的技术垄断,但后面有人说落后了,不如建一条7.5代线。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夏普找上门来。

  说愿意和我们四家彩电公司合作,各自建一条7.5代线。

  这诱惑多大啊!

  四家公司就同意了。

  只剩下被卖的京东方在风中凌乱。

  再后来,才发现搅了局的夏普其实根本没有合作意图,声称的技术转让和协助建厂无一兑现。

  京东方没等来钱,然后你们也没等来技术,大家一拍两散,华夏的面板市场继续被日韩湾湾厂家把持。

  小鬼子这招分化瓦解忒毒了,搞得他现在都没脸再去见黄东升,因为大家的信任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首节上一节1355/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