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通过控制数十家全资子公司。
再通过对外股权投资,控制数百家公司,逐步形成了一个从政府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产权经营多达六个组织层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我们国家在国企改革中,也借鉴了这种淡马锡模式。”
娄伟轻轻点头,“我们在改开过程中,确实借鉴了很多新加坡的经验。”
徐良:“淡马锡运营到现在,也已经三十多年历史了,商业触角也从国内伸到了国外。
他们在国内,控股型投资、财务投资都无所谓。
但是在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的身份十分敏感,只能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受益于多年的商业运营经验,淡马锡内部有成熟的投资团队,也充分了解各国商业法律,所以他们一般以直投居多。”
娄伟笑道:“中投才刚刚筹备成立,我们正是感觉经验不足,才打算遴选外部基金管理人,把资金委托给他们管理。
直投业务暂时会放慢脚步,等团队成熟,拥有一定经验后,再甩开步子发展。”
徐良:“是的,我觉得这个方式方法是无比正确的。
以中投的体量,自然不可能像VC机构那样去投资初创企业,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间接投资比较好。
即使直接投资,应该也是以投资成熟企业为主。”
娄伟微笑颔首,补充了一句:“因为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直投会以海外大型企业为主。”
听到这里,徐良读出了一些关键信息,上面应该是想大量配置海外资产,不打算在国内大量投资,这是保证外汇储备不被消耗。
他不好对此评价什么,毕竟上面的想法还是挺好的,外资来中国赚钱,我们也去外国赚钱,外汇储备还不会下降,甚至会越来越多。
但是吧,老外的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挣,坑也多。
而且,国内科技企业的潜力值得深挖,投资回报率远远比去海外投资要来的高。
“国内近几年科技创业很热门,但受限于政策和环境,创投机构都是以美元基金为主。
今天在场的创投业代表,也包括我们,所管理的基金,LP都来自于国外的大学捐赠基金、养老基金。
严格意义上讲,这些科技发展红利,大部分都被外资赚走了。”
听到这,满堂皆惊!
熊小鸽咧了咧嘴,这位还真敢讲!
不过以对方现在在全球商界和金融界的地位,确实有资格说这些话。
娄伟脸上笑容不变:“你反应的这些问题,其实我们也清楚。
一来嘛,就如你刚刚所说的那样,我们没这方面的经验;
二来嘛,中投管理的资金规模太庞大,没那个精力去做早期投资。
华夏现在开放市场,欢迎外资来投资,也不可能把外资挡在科技领域之外。
不过,你反应的这些意见,我们肯定会重视的。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其实也是有这样一层考量,我们打算把一小部分资金交给国内VC机构来管理,以免错过中国科技业的发展红利。”
闻言,张帆和熊小鸽顿时都喜上眉梢,这岂不是代表他们也有机会了。
徐良远没有几位同行那么乐观,他有些东西没有点透,娄伟的回答也不能完全当真。
风险投资名字中就带有“风险”二字,这是需要拿钱去冒险的,敢拿外汇去冒险吗?谁敢来担责?
“其实风险投资也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的投资风险,一只基金通常会分散投资数十个项目,成一两个项目就捞回了成本。
成熟的VC经过长期的运营,在投前调查、投后管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打法,风险是可控的。”
听到徐良还在讲这件事,娄伟也渐渐品出味来了,对方是想劝他大量投资国内的VC基金。
他想了想,笑着回道:“我们有一套遴选标准,汉华和在座各位所代表的投资机构,都可以向中投投递申请材料。
通过初评、复评、费率议价及合同商定等环节后,都有机会获得中投的资金注入。”
听到领导这么说,熊小鸽、张帆等人脸上都陪着笑,心里暗暗高兴。
今天大概率不用白跑一趟了。
徐良表面上一脸笑意,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怀疑。
不过涉及2000亿美金外汇的投资策略,这么大的事,他只有建议权,甚至建议权都很有限,上面愿不愿意听,他决定不了,只能说他尽力了。
即使上面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遴选外部基金管理人的时候,他也没资格插手,专家评审团也不会要他,因为他不够独立,万一打击报复竞争对手呢?
想到这,徐良也释然了,有些事根本阻止不了。
不过这也无所谓,如果中投不愿意大力投资VC、投资国内,那么自己多投资一点就好了。
第1138章 家宴
“徐总,我其实更想听听你对海外金融投资市场的看法。”娄伟笑眯眯说道。
“海外投资,汉华主要分作三大业务板块,风投、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
徐良见娄伟对风投兴趣不大,便着重介绍了一下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业务。
听完后,娄伟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又点了熊小鸽的名。
继熊小鸽后,张帆等人也都依次发言,把国内创投产业说的天花乱坠,都想给这位管着2000亿美金的“大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过由于徐良占用了太多时间,其余人只获得了一两分钟的发言时间,娄伟问了几句便又轮到下一个人,这让他们感觉满腹韬略都没表现出来。
很快,这场献计献策的座谈会就到此结束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徐良、姜晓阳及张帆、熊小鸽等人结成一队离开。
他们刚走出门,迎面就走来了一队人。
打头的是梁棉松,在他身后还跟着苏世民、麦晋桁及几个老外。
两队人都注意到了对方,但是场合不对,就没打招呼,只有麦晋桁这个老朋友朝徐良点头致意。
徐良感觉不太妙,多半是梁棉松牵线搭桥,给中投找了两个“有潜力”的海外大项目。
黑石即将上市,摩根士丹利威震华尔街,这肯定是赚钱的好项目嘛!
一般人应该都这么看。
徐良心中微微叹气,管不了,各人自扫门前雪吧。
把自己的产业做好,就算是为国家建设出力了。
刚走出大会堂,张帆和熊小鸽等人便和徐良分道扬镳,笑呵呵的离开了。
到了车里,姜晓阳道:“你今天说的太多了,产业、政策,上面不清楚吗?需要你来提醒?”
徐良微微一笑:“说一下吧,万一能改变他们的投资策略呢?”
姜晓阳嗤笑,“你想多了,那是国家的钱,你有资格做决定?”
“那2000亿美元,也有我的十三亿分之一!”
徐良其实也知道自己说话可能不够分量。
在华夏,商人再有钱,地位也比玩政治的低一筹。
几千年的传统,不是百年时间能改变的。
但他还是忍不住想尝试一下。
试想,如果国家间接投资个几十家、几百家独角兽企业。
难道不比投资黑石,最终只赚个余额宝收益强?
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他这样的商人才能赚到更多。
他在海外的那些产业才能更安全。
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在后面支持,美国佬、法国佬、东瀛矮子,早就耍手段把他手里那些资产瓜分了。
到了他现在的地位,赚多少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怎么在各大势力中游走的同时保住钱才是关键。
而这个关键就是国家势力。
老美全球top1,一张绿纸收割世界,谁敢不服?
老美的商人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予取予求。
像索罗斯,收割英国央行,猎杀整个东亚和东南亚,除了嘴上咧咧,他们敢不给钱?
反面例子就是切尔西的阿布,努力融入英国,融入西方,到头来人家一句话就能把亿万家财吐出来。
所以,商人发展到一定程度,比拼的一定是国家实力!
作为华夏人,他是幸运的。
背后有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这也是他敢于在全球扩张的基础。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国家变得更强大。
这样他的资产才会安全。
姜晓阳:“你改变不了他们的。”
徐良淡淡道:“尽力了,心里面过得去就好。”
“可你这代价太高了,娄组长都已经那样问了,明显是想在海外大展拳脚,你一直说国内算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把汉华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拿来讲讲?
那是美元资产,正合他们的心意。”
“代价高?什么代价?最多不过是丢了这次融资的机会。
汉华现在还缺钱吗?”徐良道。
姜晓阳盯着他,“中投的钱跟海外的钱可不是一个性质。”
拿到上面的钱,等于拿到了国内投资的通行证,一些由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再上门去谈的时候会更容易。
企业并购和重组,行业融资,资格申请等等,都会容易一些。
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拿到中投的钱对汉华都是绝好的事情。
“放心吧,以汉华现在的投资水平,以及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中投只要投资,肯定不会错过汉华。”
姜晓阳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对了,你为什么觉得中投不重视国内市场?娄组长可是说了,要遴选国内的VC机构。”
徐良突然有点好奇这件事,娄伟说话滴水不漏的,任谁也猜不到他的真实想法。
连他也是有前世记忆,在路上又碰到了苏世民、麦晋桁等人,这才断定中投的投资策略还是走上了前世老路。
姜晓阳叹气:“你以为我是张帆他们那几个白痴啊,IDG最近在接触渝州相关单位,对于风险投资,这些地方衙门都是小心再小心,幺蛾子不断,更别提中投了。
大概率是不会选聘VC机构作为外部基金管理人了,国内市场也很难说愿意分出几分精力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