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92节

  “还有件事,你现在做个方案。08年过完年正式动工,把无锡M9和M10工厂的产能提升一倍。”

  “扩产?市场越来越坏了,我们本来就在缩产,怎么能建新厂……”

  孙明珍恍然,“逆周期扩张!”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的日子很难过,全球其它内存厂商也一样。

  但我们有来自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作为补充,这是其它内存厂商所不具备的。

  所以接下来两年就是刺刀见红的时候。

  我们就是要通过扩产,主动加剧竞争,把竞争对手挤垮,占领他们让出来的市场。”

  “那我们还有减产的必要吗?”

  “有。危机才刚开始。

  如果不减产,我们的损失会更大,恐怕没等到决战就坚持不住了。

  现在减产,就是给未来积蓄力量。

  等大家都比较虚弱的时候再主动发力。

  明珍,08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把握好了,在内存和闪存领域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厂商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话,恐怕要把金融账户里的钱全提出来。”孙明珍道。

  海力士的金融账户资金一直维持在40亿美元,多年来一共赚了109亿美元。

  中间也会卖掉一部分拿来偿债。

  现在账户里还剩下74亿美元。

  另外,海力士还拿到了徐良转让的50亿美元CDS债券。

  海力士的整体负债已经从巅峰时的160亿美元,下降到了现在87亿美元。

  减少了近一半。

  再加上海力士账面上的13亿美元,不计算这50亿美元的CDS。

  海力士可以动用的资金也有近百亿美元。

  如果算上CDs债券,海力士能动用的资金至少超过120亿美元。

  这笔钱能建成两条12英寸,10万/月,45nm工艺标准的大型晶圆厂。

  徐良笑着在她心花上轻轻拍了拍,惹得佳人峨眉微蹙,目露嗔怪。

  “别总想着自己解决,现在的海力士已经不是四年前的海力士了。”

  经他一提醒,孙明珍瞬间恍然。

  俏脸上露出苦色。

  “这几年,我被海力士160亿美元的债务压在身上,吃不好,睡不香。

  一睁眼就想着怎么填窟窿。

  最害怕的就是接到银行和投资公司的催债电话。

  有什么事都想着自己解决。

  差点忘了,现在的海力士已经不是当年的海力士了。”

  说道最后,语气中也多了一份骄傲。

  徐良看在眼里,脸上也露出笑容。

  一条晶圆生产线高达几十亿美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包括三星会自己掏钱解决所有投资。

  基本上都是自己投一部分,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再发行一笔公司债。

  当然,如果有感兴趣的投资人,还可以拉一笔投资。

  前提是投资人只投资,不能干涉管理。

  海力士的生产线建设曾经也是一样:自己解决一部分,剩下的通过贷款和发债解决。

  但它坠入债务危机后,银行授信和企业评级直接拉到了3B级,银行贷款和发债是别想了。

  无锡厂只能自己拿钱。

  现在的债务规模虽然依旧庞大,但净负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经低于50%,回到了安全线以内。

  再加上金融账户的资金。

  公司的银行授信和企业评级已经到了A级。

  再建新厂就容易多了。

  “这几年辛苦你了。”徐良温柔道。

  孙明珍靠在他的怀里,嗅着男人身上熟悉的气息,一股强烈的安全感萦绕在心底,浑身上下暖暖的,恨不得时间就停在这一刻。

  “只要有你,有儿子和女儿,我再累也不觉得辛苦。”

  孙明珍柔柔道。

  两人温存了半响后。

  “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徐良道。

  “什么事?”

  “汉华成立‘凤凰基金’的事情你清楚吗?”

  孙明珍点了点头。

  汉华是海力士唯一的股东,成立‘凤凰基金’的事情,徐良在美国又弄得很大。

  虽然普通人了解不多,但到了她这样的地位,却很清楚。

  “我打算从你和孩子们名下的信托里转移15%的股权到‘凤凰基金’。

  置换出来的这笔钱拿来做投资。

  毕竟徐家在南韩不能只有海力士一家公司,这样风险太高了。

  家族信托的投资要分散化。”

  孙明珍:“我也赞同家族信托投资分散化,但南韩这边的市场都被几大家族占领了,恐怕很难有空间。”

  徐良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你的野心到是不小。”

  他的计划是把徐氏信托打造成类似美国那种家族办公室。

  但孙明珍明显是想打造三星、SK、LG这种财阀。

  “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孙明珍忽然道。

  “嗯?”

  美人没多解释,从他怀里站起来,去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上取下一份资料递了过来。

  “南韩外换银行?”

  徐良可真有点意外了。

  “外换银行是南韩第六大银行,占南韩银行业务市场份额的8.8%。

  以外汇业务见长,占南韩外汇业务46%的市场份额,现有存款客户逾540万户,分行350余间,在18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美国孤星私募基金,2003年10月收购了‘外换银行’51.02%的股份。

  现在,这项收购因违反相关的法规和程序,以“低于市场价将KEB收购”的罪名遭到南韩检查机关检控。

  本来‘外换银行’这块优质资产,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感兴趣的收购方。

  但牵着了法律官司,大多数收购方都望而却步了。”

  徐良简单翻了翻后,放下了资料。

  “汇丰不是在求购南韩外换银行吗?”

  亚洲金融危机后,南韩有两大全国性的银行被外资收购。

  第一,南韩第一银行。

  第二,南韩外换银行。

  前者在南韩金融行业排第七,外换银行第六。

  05年的时候,渣打33亿美元收购南韩外换银行51%的股权。

  今年正式改为渣打银行南韩分行。

  作为亚洲金融界,尤其是银行领域,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汇丰的一举一动都被渣打关注着。

  对方收购‘南韩外换银行’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

  “汇丰确实在收购‘外换银行’,而且还提出了,每股380韩元,总价64.15亿美元收购5外换银行51%股权的优惠条件。

  但汇丰的条件虽然优秀,但最后肯定会失败。”

  “为什么?”

  “舆论不允许。”孙明珍言语中透着嘲讽,“南韩人表面骄傲自负;但千年属国,近代又屡屡被侵犯的历史,让我们内里敏感又自卑。

  亚洲金融危机后,全国顶尖的大企业屡屡被外资收购,国家命运被操控的现实,让无数人很生气,又无可奈何。

  现在南韩已经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困境。

  经济高速发展。

  腰板也挺直了不少,所以才敢揪着‘外换银行’,裹挟着舆论,敲打孤星基金,闹一闹,发发脾气。

  说白了还是孤星基金实力不够,如果当初收购外换银行的是花旗、高盛,也就没这回事了。

  至于汇丰,虽然股东众多,但归根结底也只是一家英国公司罢了。

  那些表面大义凛然的议员们,还不至于对英国人妥协。”

  徐良看了她一眼。

  果然,南韩人对南韩人最了解。

  汇丰银行确实没能收购外换银行,这家公司最终被韩亚银行合并。

  新成立的‘KEB韩亚银行’一举成为南韩最大的商业银行。

  他创业的时候还在这家银行联系过贷款。

  可惜最后没成。

  “你打算收购外换银行?”

  孙明珍点了点头,“现在美国房地产危机逐渐深入,房地产又是个跟金融高度捆绑的行业,一旦爆开,以美国在全球金融行业和经济领域的地位,绝对会造成全球性的冲击。

首节上一节1392/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