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94节

  “徐总,您判断国内股市什么时候会回调?”

  “怎么,你也打算进来赚一笔?”徐良笑道。

  “呵呵,股市风险太高,我这点本事还是算了吧。主要是江淮汽车的收购,原本我还打算全现金收购。

  如果您判断国内股市回调的话,我想通过汉华发行一笔公司债。

  等股市回调,肯定也会影响债市。

  100块的债券,一定会折价。

  到时候我再把这些债券买回来,还能赚一笔。”

  徐良听在耳朵里,对这家伙倒有些刮目相看了。

  “可以啊,老彭。还说自己不懂金融和股市,这手低买高卖玩的很溜吗。”

  “您太高看我了。如果不是您对金融市场未来走势的预言,我这里也不敢这么做。”

  徐良笑了笑,“你跟汉华联系吧,具体发多少债,你自己决定。时间的话,三年五年都行,利率方面可以比市场同类债券稍高一些,到时候也好卖。”

  “明白。”

  两人又聊了一会后,徐良便挂断了电话。

  从汉华的资料库里调出江淮汽车的数据又看了一遍。

  江汽集团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庐州江淮汽车制造厂。

  中间还有些传奇故事。

  1958年,为了修建巢湖大闸,徽省成立了专门负责维修保养闸机械的巢湖闸机械修理厂。

  顺利完成修建巢湖闸的任务后,为了安置工人,相关方提出了把巢湖闸机械修理厂升级为汽车配件厂的设想。

  1964年5月20日,巢湖汽车配件厂正式成立。

  刚起步时,巢湖汽车配件厂主要帮一汽解放和南汽跃进生产一些零部件,尚不具备造整车的能力。

  同年,通过中汽公司领导的牵线搭桥,金陵汽车制造厂把1吨越野车和G492汽车发动机无代价地转让给了巢湖汽车配件厂。

  徽省方面向上面写报告:领导,俺们也想造车。

  上面表示:你们想多了。

  徽省小脸一绷:就要。

  不止嘴上说,徽省老表们也是这么干的。

  1968年,为了促进汽车工业发展,徽省成立省汽车小组。

  正是在这一年,靠着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及工人,江淮人研发试制出两台HF270型发动机,以及2.5吨HF130轻型载货汽车。

  这是徽省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它的试制成功,拉开了徽省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幕。

  1969年,巢湖汽车配件厂生产出首批20辆汽车,这批车被命名为“江淮牌”。

  之后,巢湖汽车配件厂更名为江淮汽车制造厂。

  江淮汽车开始在华夏汽车工业版图中崭露头角。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江淮汽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濒临破产。

  在那个年代,客车底盘普遍由卡车底盘改装而来,安全性、舒适性不足。

  江淮人看到这一市场痛点,提出了‘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的战略。

  为此,厂里卖掉了发动机生产线,换来300万元启动资金。

  从此,江淮汽车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第二次创业之路。

  通过一次次的技术摸索,一点点的纯手工打造,直到1990年,江淮汽车终于研制出了华夏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HFC6700,填补了国内客车专用底盘的市场空白,可谓一战成名。

  整个过程跟三十年后网上巴铁老表们手搓枪械的过程没什么区别。

  工具简陋,环境恶劣,但就是干成了。

  之后的江淮汽车将研发重心继续放在底盘设计上,陆续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后置发动机底盘等新型产品,在客车专用底盘领域一骑绝尘,成为国内客车底盘之王。

  2003年江淮汽车的客车专用底盘被评为华夏汽车工业五十周年最具影响力50款产品之一。

  当然,江淮汽车也没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卡车。

  1996年,代号为HFC1061的江淮轻卡‘帅铃’上市,开创了华夏轻卡轿车化的潮流。

  同年,江淮汽车接手庐州客车厂。

  客车、卡车齐头并进,江淮汽车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像。

  1996年,江淮汽车与现代汽车集团在客货车领域牵手合作,并于2001年进一步合作瑞风商务车项目,2003年启动重卡合作项目。

  2002年3月,瑞风商务车正式下线。

  2003年10月,第一辆名为格尔发的重型卡车下线,标志着江淮汽车旗下轻、中、重型系列商用车产品线形成。

  到了现在,江淮整车生产能力达45万辆。

  2007年,公司产销各类汽车超过2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42.73亿华夏币。

  主营行业净利润3.8亿华夏币。

  客车专用底盘销量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

  JAC轻卡在同类产品中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二,整个2006年卖出了21万辆,仅次于29万辆的福田轻卡。

  格尔发重卡也很成功,2006年产销以超过500%的增幅位居行业之首。

  今年四月份,格尔发再度发力,产销量突破1000台,同比增长约400%,增幅又一次位居行业首位。

  虽然火炬、华夏重汽、东风仍然牢牢的霸占着华夏重汽销售榜前三名,但旗下品牌都是多年积累才有这样的销量。

  ‘格尔发’从05年开始正式上市销售,到现在也才两年时间。

  进步太快了。

  当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国内重卡一般采用的多为传统的重卡技术平台,而江淮格尔发重卡采用的是德国戴克公司和韩国现代公司重卡技术平台。

  与一些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重卡技术相比,其水平遥遥领先。

  其次,虽然进入重卡行业时间并不长,但江淮40多年底盘以及轻卡制造历史。

  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三者只要占其一,就能造出一款不错的车。

  最后,先进的生产线,6000吨油压机,全自动的机器人焊装线。

  要知道火炬也是在他接手后,才在去年开始投入巨资对旗下的汽车厂进行技术改造。

  瑞风商务车也是江淮旗下的一款拳头产品。

  MPV领域,今年两季度,羊城本田奥德赛以2.25万的销量排在第一。

  魔都通用别克GL8,以2.12万的销量排第二。

  江淮瑞风以2.06万的销量拍在第三。

  可以说,三家的销量差距不大。

  下点功夫,做做营销,瑞风商务车就第一了。

  去年上市的‘瑞鹰越野车’虽然比不上瑞风商务车那么风光,跟哈弗、瑞虎、CRV、途胜这些SUV前四强,但今年两季度好歹也卖了4000辆,销量在国内排第九,跟前面的江铃陆风和日产帕拉丁差距也不大。

  他隐约还记得,上一世自己刚毕业工作的时候,负责他部门的经理就开了一辆瑞鹰。

  那个时常开荤段子玩笑的家伙评价‘瑞鹰’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是‘丑’。

  不止外形丑,内饰更丑。

  放到这个年代的国内来说,抛开那些价格死贵的进口车。

  同档次中,江淮车车辆不错,但设计太差。

  说实话,你不会设计,也请不起顶尖的设计师,但你还不会抄作业?

  看看比亚蒂F3,十五年间累计销量超过三百万辆。

  还有北汽和众泰,堪称‘山寨之王’。

  你连抄作业都不会,自己做设计又没进步。

  你要是不倒霉,就没天理了。

  只可惜瑞鹰和瑞风明明都火爆一时,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但就是弄不好后续。

  继续往后看。

  “宾悦?!”

  资料上显示,江淮已经研发了一款中型车,准备今年11月份上市,名字就叫‘宾悦’。

  徐良心里是百味杂陈。

  他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好不容易攒够钱买的第一台车就是‘宾悦’。

  将近十二万的新车,当然买不起。

  他买的是二手。

  对方开了两年时间,跑了不到五万公里,只卖5万块钱。

  他以为自己捞了个便宜,结果上手了才发现真TM坑。

  油耗太高了,百公里12个油,开的他肉疼。

第1157章 布局与暗谋

  徐良拿起手机给彭志宇打了过去。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徐总?”

  “老彭,刚才我又把江淮汽车的资料看了一遍,上面写江淮下面有一款叫‘宾悦’的中大型车,马上就要上市了?”

  “是。……江淮在乘用车市场上的野心很大,除了对应中大型‘宾悦’,还有入门级‘和悦’,小型车‘同悦’,微型车‘悦悦’。”

  “呵呵,野心确实不小。算上瑞鹰和瑞风,几乎所有的乘用车型都齐了。不过贪大求全可不是什么好事。”徐良缓缓道。

  “您的意思……?”

  “宾悦现在安排生产了吗?”

  “在江淮调研的时候,听他们说已经安排了,首批500辆,目前已经完工了一半,9月份下发给汽车代理商,11月正式对外发售。”

  徐良略作沉吟后,“从资料上看这款车虽然底盘不错,操纵感也可以,但油耗过高,恐怕很难有什么市场。

  等它上市后,如果一切被我言中,你立即让市场部做调研,综合用户的意见,解决掉‘宾悦’的问题,尤其是油耗过高的问题。”

  “明白。”

首节上一节1394/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