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97节

  要想暴富,唯有干对冲基金!

  几个人嘻嘻哈哈了一阵,正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一转身就看到了正笑吟吟看着他们的孙振平,众人笑容瞬间凝固。

  孙振平抬起腕表看了一眼时间,皮笑肉不笑说道:

  “运气还不错,还有两分钟就是正式上班时间,要是下次再让我在上班时间看到你们继续这样无所事事的话,所有人,全部给我滚蛋。”

  几名刚才还聚在一起闲聊的员工立即滑动屁股下面的椅子,惊慌失措的作鸟兽散,一个个的都被吓得不轻。

  特别是曹阳,非常害怕丢掉手上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顶级对冲基金工作也是无数名校学生的梦想。

  即使就读于名校,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金融行业。

  从大一、大二就得开始准备和竞争,每年为了顶级金融机构放出来的实习工作机会而挤破脑袋。

  每年暑假,摩根士丹利暑期项目提供的分析师和助理岗位,都会收到大约9万份实习申请,但录取率不到2%;

  高盛的录取率同样低的可怜,录取率2.06%。

  相比之下,哈佛大学5.9%的录取率算高的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实习机会,还只是投行的。

  他作为应届生加入汉华这样的私募巨头,还是最耀眼的对冲基金部门究竟有多难、有多幸运,自是不言而喻。

  在外界,他们是天之骄子,但是在全球金融界,只能算一名小兵。

  甚至这会儿连小兵都算不上,上阵打仗轮不到他们,只能干点杂活,搜集整理资料、倒咖啡。

  孙振平训斥一番后便走了。

  曹阳心有余悸的往大佬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

  再看周围同事,一个个的,全都进入了工作状态,专心致志的望着面前的六屏电脑,开始获取今日的财经信息。

  我也要努力,曹阳紧握着拳头!

  孙振平进办公室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乘坐电梯来到了大厦顶层。

  “来了?快来打两杆。”

  徐良正在办公室里的高尔夫球道上打球,看见孙振平来了立即招呼了一声。

  孙振平也没客套,拿起旁边的球杆,陪徐良打了一会儿球。

  “不过瘾。只能推杆,要是拿一层办公室改装成球场,你觉得怎么样?”

  孙振平笑着说道:“层高不够,也没法挥杆啊?”

  徐良:“这倒是,有点可惜了。”

  孙振平没继续陪着徐良瞎聊,说起了正经事。

  “江平准备动手了,他说晚了就错过机会了。”

  徐良点头,随即又问道:“你呢?”

  孙振平笑说:“我自然也要动手,不过需要您出面和几家投行协商一下保证金比例的问题。

  汉华今非昔比,在全球金融界也算是有信用保证,他们不能再拿以前那一套标准与我们合作。”

  徐良点了点头。

  “合理的要求我支持,不过不必我亲自出面谈了吧?”

  “徐总,那可是百亿美元级的资金啊,我这个香江办公室总裁还不够格。”

  “别小看自己,这几年你管理的‘印度洋1号基金’在全球对冲基金行业里可是声名赫赫。”

  徐良不是恭维,‘印度洋1号基金’基本上每年都在《彭博商业周刊》、《财富》等全球top10对冲基金的名单内。

  “您过奖了,我只是萧规曹随罢了。没有您在前面领路,‘印度洋1号基金’这些年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好。”

  “谦虚了。‘萧规曹随’听着很简单,但能做到的却没几个。”

  能进入汉华,并且有点成就的,哪个不是国内C9,国外常青藤的硕士、博士,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精英?

  这些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根本扛不住别人说三道四,去玩什么‘萧规曹随’。

  而且抄作业也需要技巧。

  股票、债券、仓位、头寸、交割,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

  孙振平五年如一日的运作下,‘印度洋1号基金’每年保持着接近一倍的回报率,稳定高效不盲目,操盘资金也从一开始的10亿美元,膨胀到现在100亿美元。

  五年下来,给公司创造了近190亿美元的收入。

  净回报超过80亿美元。

  在全球所有对冲基金经理中排名第七。

  这份才华和心性,堪称人中龙凤。

  徐良招了招手,李金玲立即把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接过来看了一眼后。

  “老孙,鉴于你多年来成绩突出,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回报,公司管委会研究决定,晋升你为‘高级合伙人’。”

  徐良把文件递了过去。

  如今,随着汉华的发展不断迈向新高度,人员规模也在迅速膨胀,公司的职级也在不断调整。

  分成了分析师、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合伙人、高级合伙人和执行董事等九大职级。

  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大厂的P1~P9,根据职级定基础薪水。

  厉害的交易员干出成绩,奖金收入可以超过小头目副总裁;

  小头目副总裁带着小团队干的好,奖金有机会超过合伙人以上的高管。

  合伙人相当于汉华一级业务部门的老大,比如魔都办公室负责人、香江办公室负责人等等。

  VC、PE、二级市场等部门均只设立一个高级副总裁。

  相对来说,汉华定职级比较吝啬,没有滥发。

  目前还只是一家成立才七年多的公司,上来就滥发职级,以后就不好升了,总不能去创造几个职级吧?

  据徐良所知,UBS瑞银还真就这样干了,创造了一个位于MD之上的职级Group MD,高盛则创造了一个PMD,又称: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高盛有超过2000名MD,职级完全被玩坏了。

  在徐良对汉华的职级规划中,分析师、经理都属于基层员工;

  高级经理和总经理都是一只基金里面的几个小头目,属于中层。

  各自负责一个投资小组/赛道,比如消费、医疗、科技等等;

  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就是一只或多只基金的负责人;

  合伙人是一个部门的老大,比如汉华资本香江办公室,或者汉华证券华南分公司等等。

  至于再上面的高级合伙人,则可以拿到所在子公司虚拟股份,又称干股。

  将获得每年子公司创造盈利的分红,比目前只拿“本基金、本部门创造收益”分红的条件更优越。

  至于汉华集团这个总公司的股份,除了徐良和姜晓阳,不会交给任何人。

  即便多年前分出去的,也早就买回来。

  并且置换到了所在子公司的股权。

  汉华的策略很清晰,子公司可以上市,总公司不上市。

  汉华的最后一级是‘执行董事’。

  到了这一层级,就能加入汉华决策委员会,真正进入核心圈。

  有权利对汉华所有重大决策发表意见。

  从汉华成立到现在,真正够得上‘执行董事’的,加起来不足两掌。

  孙振平目前担任香江办公室负责人,作为老资格的汉华员工,他的职级是‘合伙人’,权利跟高盛的‘合伙人’差不多。

  高盛合伙人也挺多的,有四五百人。

  除了固定薪资高点以外,还有股票、期权奖励以及最重要的内部投资基金参与权。

  汉华也差不多。

  但‘高级合伙人’就少了。

  “感谢徐总和总公司对我的信任。”

  孙振华略有些激动道。

  晋升‘高级合伙人’后,他就能参与汉华资本每年的分红了。

  汉华资本旗下全球十一大办公室。

  风投、私募、对冲,每年的营收都超过130亿美元(不计算徐良负责的太平洋、青龙和凤凰三支基金)。

  高级合伙人可以分享净利润的0.2%,每年能多拿一千多万美元,少的时候也有几百万美元。

  除了钱和福利,更重要的是地位的提升。

  汉华的‘高级合伙人’,在整个集团内部加起来也不超过20个。

  放到外面,妥妥的顶尖金融精英,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受到礼遇。

  “好好干,我等着你晋升‘执行董事’的那一天。”

  “是。”

  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后,徐良道:“几点了?”

  “还有十五分钟九点,我们该出发了。”

  徐良点头后笑道:“为了让我过来,杰克马已经打了十几个电话,平均每三天一次。我是被他烦透了,早点过去,省得他再打电话过来唠叨。”

  他这次到香江,主要的事情就是参加阿里IPO。

  孙振平附和着点了点头。

  一行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徐氏企业概览2007版

  红岩基金【家族办公室】

  资产:

  苹果14.9%

  亚马逊15.2%

  渣打银行36.7%

  腾讯69.2%

首节上一节1397/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