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462节

第1192章 泰华城

  “朝阳泰华城那边是不是开业了?”徐良问道。

  “开业一个多月了,挺不错的?”

  “你去过?”

  “前几天跟家里人一起去过,人流量很大,我们去吃饭都排了小半个小时。”李金玲道。

  “是吗?刚子,开车,我们也过去瞧瞧。”

  霍刚答应一声,挂挡踩油门,黑色的迈巴赫缓缓驶出车库,两辆护卫车也迅速跟了上去。

  经过多年发展,现在泰华商业在京城的商业项目已经有九个了。

  国贸泰华东方广场,西直门北大街泰华世纪广场,长安街泰华时代广场,公主坟泰华缤纷广场都是烂尾楼改造。

  基本建面都在20~30万平米之间。

  包含购物中心和公寓,或者购物中心加写字楼。

  两种业态纯粹看哪个更合适。

  临近商业区的就写字楼,商业氛围不够浓厚就公寓。

  除了四个‘泰华广场’,泰华在六年时间里建设了五个项目。

  同鸿蒙总部一起开发的泰华城,建有全国最大的泰华购物中心,整体建面33万平米。

  如果算上两座酒店,9栋写字楼。

  整体建面124万平米。

  是泰华建成的全国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之一。

  第六个项目:‘西单泰华里’。

  原本应该被中粮买去建成‘西单大悦城’的精华地块,被泰华提前从中冶手里买了过来。

  实际上,这个项目开工之前就转了好几道手,最后是中冶以‘西单数码科技广场’为名立项建设并封顶。

  当时中冶的定位并不是‘购物中心’,而是为了承接西单原来的数码广场,建类似中关村鼎好一样的数码城。

  但中冶对商业地产并不了解,也没能力运营,到封顶后拿出来卖。

  起初的买家是某爱尔兰基金,后来基金中途退出,项目被中粮整体收购,因此项目有挺多硬伤,比如层高,比如玻璃幕墙。

  徐良提前入手,在中冶项目还没封顶前就拿了下来。

  但中冶做的‘西单数码科技广场’设计方案他肯定看不上眼。

  本来1.6万平米的地块,还非要做成购物中心、酒店和写字楼三种业态。

  每一个都不算大。

  导致购物中心的面积不到6万平米。

  在购物中心稀少的时候,还能凭借‘西单’这个黄金地段,赚的盆满钵满。

  等电商崛起,面积十多万,甚至几十万的巨型购物中心越来越多后。

  设计不合理,面积又小的‘西单大悦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

  所以,知道未来商业业态发展趋势的徐良一开始就放弃了中冶老化的设计。

  甚至不惜把快要封顶,花了近8000万的框架爆破后重新来过。

  只是这一波操作,就浪费了近1.5亿的资金。

  新的设计方案全面改进了老方案的缺陷。

  由原本的地下四层和地上十层,改为地下四层,地上九层。

  去掉了原本层高不到三米的第九层,而是统一成4.2米。

  负四层和负三层是停车场。

  负二层是精品超市和餐饮水吧。

  地下一楼是创意餐饮和休闲运动服饰,一楼是电子产品和化妆品,二楼是鞋包配饰,三楼是生活用品,四楼是男女服装,五楼是极致运动,六楼和七楼是餐饮水吧和甜点,八楼是游戏娱乐,九楼是影院休闲。

  顶楼为观景台和休闲餐饮。

  整体建筑面积21.4万平米,商业面积18.4。

  建成后瞬间成了二环内最大的购物中心。

  尤其是顶楼,因为可以俯瞰整个紫禁城的绝美风光,成了西单最受欢迎的打卡点。

  尤其是晚上,更是人流如织。

  也是整个‘泰华中心’租金最高的楼层。

  06年底开业,经过一年的运营后,已经是泰华商业地产内部的旗舰项目。

  全年收入突破20亿华夏币。

  第七个项目‘三里屯泰华里’。

  它占了三里屯太古里的地。

  ‘三里屯太古里’大名鼎鼎,徐良几次到京城旅游,都来过这里。

  那些青春活力,穿着清凉的美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三里屯太古里’惊艳的设计和独特的定位也让他记忆犹新。

  所以他抢在太古集团之前拿下这里后,基本照搬了后来‘太古里’的设计,虽然细节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相似。

  目前‘泰华里’还在建设中,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竣工。

  第八个项目:东单泰华城。

  这是徐良从李超人那里买来优质项目东方广场。

  包括了8幢写字楼(东方经贸城)、2座豪华公寓(东方豪廷)、1座大型开放式商场(东方新天地)、以及1间豪华五星级酒店(BJ东方君悦大酒店)。

  占地10万平米,80万平米总建面。

  为了拿到这个心仪已久,可以说是四九城最优质的商业地产项目,徐良把网科卖给了李超人。

  还拿出了太平洋集团2亿美元的份额。

  拿下心仪已久的东方广场后,泰华按照自己的命名规则(50万建面以上的项目以‘泰华城’命名)。

  把东方广场改为‘东单泰华城’。

  这也是泰华集团在京城的第三个‘泰华城’,也是面积最小的一个。

  第九个也是泰华目前在四九城最后一个项目朝阳泰华城。

  原本这里应该建成‘建外SOHO’和‘银泰中心’。

  朝阳优质地块,不止那张、潘两公母看得上,徐良也眼热的很。

  拿下这块地后,旁边银泰早就拿下的地块也入了他的眼。

  因为银泰地块紧挨着东三环和建国门外大街,而且从地铁国贸站出来就是银泰。

  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便利的交通是第一位的。

  所以从拿下‘建外SOHO’地块后,泰华就在求购‘银泰中心’地块。

  银泰中心地块被银泰拿下来的时间很早,但因为资金缺乏,再加上大环境不太好,一直没有正式动工。

  所以当泰华找上门去的时候,银泰也没有马上拒绝。

  双方谈了近一年。

  泰华才以每平米12万,超过市价近一倍的天价,收购了31305平方米的银泰地块。

  同时也让整个‘朝阳泰华城’的面积,从12.28公顷增加到了15.56公顷。

  当时整个地产圈都在嘲笑他这个外行。

  讥讽他是冤大头。

  羡慕银泰赚了大便宜。

  但仅仅过了三年,朝阳优质地块的价格就翻了一倍多。

  到现在更是翻了两倍。

  徐良的投资不仅没有赔,反而赚大了。

  03年末尾,泰华在徐良要求下,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做设计。

  在这块庞大的地块上,建起了包括30万平米的巨型购物中心。

  六栋5A级写字楼,五星级良木园酒店和三星级泰华酒店,以及金枫、红杉、富华,高中低三个品牌共12个公寓在内,总体建筑面积接近150万平米的‘朝阳泰华城’。

  现在,京城的主流商圈除了崇文门,泰华都有布局,算是比较完善了。

  崇文门那边,格局早已固定,没有合适的地块放出来,他有钱也插不进去。

  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

  但也要等机会。

  车子载着徐良上了三环,半个多小时后从国贸桥下来,一片白色的建筑群呈现在徐良面前。

  冬日下午的余辉下,大片玻璃幕墙闪闪发光,橘红色的,漂亮极了。

  车子从环路上下来,进入地下停车场。

  朝阳泰华城地下建了四层。

  负四层和负三层是地下停车场,拥有5000个停车位。

  徐良深知一线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容易停车,就能吸引大量的客流。

  负二层和负一层,则是泰华购物中心。

  两层面积加起来商业面积近30万平米。

  所以这也是一个完全位于地下的商业购物中心。

  地上部分则是写字楼、公寓和酒店。

  它们通过电梯就能直达地下的购物中心或者停车场,非常便捷。

  停好车后坐电梯来到负二楼。

  泰华购物中心每一层虽然面积巨大,但格局其实很简单。

  中间是圆形的挑高设计。

  然后一个‘十’字形,把两层购物中心,分成八个不同的区域,保证了足够视野的同时,又避免复杂的设计导致消费者迷失。

  负二层是餐饮水吧、精品超市、休闲娱乐和儿童教育与培训,满足家庭客户群多元化需求。

首节上一节1462/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