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589节

  “这件事还是由你全权负责,我的要求很简单,尽可能的压缩收购价格。”

  “是。”

  “宾悦上市也有一个月了吧?”

  “一月零九天。”

  “表现怎么样?”

  “非常好。从推出到现在,已经售出7600辆,普遍评价比较好,官网上的预定已经有1.3万辆,根据我们的测算模型,截止年底至少可以卖出5万辆。”

  徐良笑道:“所以说多花钱,拿出足够的时间去打磨产品,远比仓促上市强多了。”

  “还是您高瞻远瞩。”

  自从07年中旬收购江淮汽车后,火炬就打算顺着江淮原本的规划把‘宾悦’推向市场。

  但被徐良拦住了。

  又投入5000万华夏币做研发,一年的时间继续打磨产品。

  功夫总算是没有白费。

  彻底扭转了原本历史上‘宾悦’糟糕的口碑。

  “瑞鹰H3、宾悦B6的开发进行的怎么样了?”

  “有了瑞鹰H1和宾悦B8的底盘支撑,开发比较顺利。预计‘瑞鹰H3’明年中旬就能顺利上市。

  ‘宾悦B6’的话,要等到明年年底。”

  目前红岩继承江淮的乘用车业务,一共开发了三款车。

  瑞风商务车、瑞鹰SUV和宾悦轿车。

  正好可以形成商务车、SUV和轿车三大系列。

  商务车的市场相对狭窄,除了瑞风新款,火炬暂时还没有把它系列化的想法。

  瑞鹰就不一样了。

  紧凑型SUV瑞鹰H1一上市就卖了5000多辆,名列全国top7,也算是一款相对成功的车型。

  顺势开发小型SUV瑞鹰H3也是应有之意。

  宾悦一上来就是中大型轿车。

第1284章 黄氏家族

  徐良也不愿意按照原本江淮的命名方法,和悦、同悦、悦悦,各种‘悦’,把客户弄得头昏脑涨,推广都不好推。

  商誉都分散了。

  一个系列一个品牌,集中营销资源,反而更容易建立市场影响力。

  所以就有了B级车‘宾悦B6’,现在热卖的则是中大型轿车,也就是常说的C级车‘宾悦B8’。

  “新车上市要做好营销。另外,汽车三大件的研发投入也要抓紧,我们不能一直逆向别人。”

  “明白。”

  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

  一款成功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都能用在多个车型上。

  现在火炬的三大件虽然自己也在做研发,但因为底蕴薄弱的关系,跟很多国内车企一样,都是逆向国外的优质发动机,比如丰田1AZ-FE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为直列四缸设计,排量1.8升,配备了双顶置凸轮轴(DOHC)和16个气门,属于汽油发动机类型。

  通过运用VVT-i(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与EFI(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等尖端科技,它不仅能提供出色的动力表现,还保证了优越的燃油经济性。

  一向是全球各大车企copy的重点。

  当然,只是逆向肯定没有未来可言。

  在逆向别人的基础上,火炬也再根据售后一点点改进,积累自己的技术。

  又聊了几句后,徐良挂断了电话。

  一开始他没打算自己做乘用车业务,当初从德隆集团接手航天火炬后,也是把汽车厂卖给了比亚蒂。

  他甚至也没打算去研发汽车三大件。

  因为他很清楚,就算自己砸钱把三大件的水平赶上日德大厂,汽车行业也差不多该进入电动车时代了。

  但时间一长,他就动摇了。

  日子是一天一天过,当你真正活在这个时代后才能真正体会,二十年实在是太长了。

  面对机会无数的汽车行业,他不可能真正等二十年的时间。

  所以,他同意了彭志宇继承发展江淮乘用车业务的计划。

  还投资40亿华夏币在老家青州新建了一座年产20万辆汽车的新工厂。

  再加上各种配套,以及研发投入。

  他在火炬乘用车业务上砸了60亿华夏币。

  再加上合肥工厂15万/年产能。

  对一家华夏本土汽车公司而言,35万/年的生产能力是足够的,甚至是富裕的。

  除了合资的那几家。

  完全本土品牌,卖的最好的奇瑞年销量也不到14万辆。

  火炬之所以提前储备这么大的产能,为的就是等收购福特旗下汽车品牌后,生产合资车用的。

  突如其来的‘紧致’打断了徐良的思绪。

  杨蜜已经不满足于吞吞吐吐,宽衣解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索性也不再多想,搂着美人纤细的腰肢享受起来。

  ……

  “夫人。”

  看到安凯月从保姆车上下来,周围的佣人、保镖连忙躬身问候。

  点头致意后。

  “周姨,老李,把买的菜先拿到厨房去。”

  “好的,夫人。……先生要是知道您今天亲自下厨,肯定会早点回来。”

  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妇女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道。

  安凯月刚要开口。

  一直留在家里的佣人连忙道。

  “夫人,先生已经回家了。”

  “回来了?在哪?”安凯月喜悦道。

  “在二楼书房,杨夫人也在那。”

  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两人跟徐良的关系。

  “你们都去忙吧。”

  打发众人离开后,安凯月来到二楼。

  刚推开门,就听到了各种让人脸红心跳的声音。

  密集又紧凑,响亮又高亢。

  可见战况之激烈。

  安凯月也不由得浑身发热。

  丝丝缕缕的热流从全身上下流向大腿深处。

  眼神瞬间变得水汪汪。

  微微吸了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一对一,也很快变成了三人行。

  在徐良享受美好人生的时候。

  邱明成也到了黄家。

  黄家在整个东南亚都是最顶尖的大家族。

  新加坡黄家只是这个顶级家族的一部分。

  黄家的开创者黄庆昌,1890年7月出生于马来西亚砂劳越古晋市的一个贫穷小家庭,祖籍闽省金门县。

  虽然他出身贫苦,但有一个懂医术的妈。

  其母朱金娇,身上有祖传医术,尤其擅长用民间药方治疗儿科疾病。

  凭借这一手医术,她成了古晋望族、也是当地华人领袖王长水家的家庭护理医师。

  也因为这个缘故,黄庆昌也时常到王家走动,后来他在王长水的公司做事。

  然后老黄生动的演示了什么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凭借老娘的关系,再加上彼此也都熟悉。

  他成功娶到了王长水的“掌上明珠”、大女儿王秀英,抱得美人归。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吃上了软饭’。

  王长水可了不得,他爹王友海,是“闽帮”在古晋市第一代侨长,今天的古晋市有一条街道取名“友海街”。

  他在父亲的照顾下成了古晋巨富,同时也是管理砂劳越华人事务的“甲必丹”。

  至于什么叫‘甲必丹’,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总之,岳父大人很牛叉。

  有了老岳父的支持,老黄也跟李超人、鲨胆彤等香江富豪们一样,开始华丽的崛起。

  在全盛时期,他的生意触角遍布砂劳越全州,且伸入各行各业,被誉为“砂劳越的无冕皇帝”。

  老黄有两位夫人。

  大房这边依旧留在马来西亚,历经四代,富贵连锦,根深蒂固。

  二房就是黄祖耀。

  新加坡银行巨头‘大华银行’幕后大佬,地产巨头华业的老板,多元化集团‘虎标’的实控人。

  明面上的家族财富近百亿美元。

  可以说,黄家就是徐良一直效仿的对象。

  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每一个家族分支都能独立发展,保持荣华富贵。

首节上一节1589/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