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745节

  所以,在偿还债务,储备一定发展资金的基础上,明年可以为整个集团提供300亿华夏币左右的研发资金。”

  “因此,请李院士放心,昆仑工业的研发范围虽然在不断扩张,但我们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增长。

  另外,国家对于高新科技的研发有一定的补贴。

  比如‘国家芯片扶持基金’等等。

  再加上税收上的优惠。

  实际上我们能给出的研发投入在350亿华夏币,甚至更多。”

  “最后,也请李院士,以及所有不了解昆仑工业实际财务情况的同仁放心,我们的财务状况很健康。

  而且在徐董事长和雷总的领导下,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明朗。

  我们的手机业务蒸蒸日上,是全球唯二的智能手机厂商。

  我们的PC业务明年就能超过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我们的家电业务已经是全国第一,而且正在积极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另外,我们的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完成了初步研发,明年将开展第一批试点。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成为全球顶尖的智能家居厂商。

  我们的面板业务已经仅次于三星和LG。

  等明年OLED5.5代线开工后,面板业务超越LG是肯定的事情。

  无人机领域,昆仑大疆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新能源领域,昆仑已经成为世界第四。

  电子商务,我们也在积极追赶。

  总之,昆仑工业集团正走在快速发展的大道上,今年我们的总营收是3000亿华夏币,明年也许就是4000亿,甚至更高。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研发,也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研发。

  原因很简单。

  伴随着商业竞争进入深水区。

  尤其是随着昆仑工业集团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商业竞争。

  技术,尤其是高精尖技术。

  将越来越多的成为我们战胜对手的唯一保障。

  将来的全球竞争,一定是技术为王,科技为王,赢者通吃!”

  哗啦……

  所有人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林世伟从财务的角度出发,为众人描绘出了‘昆仑工业集团’辉煌的现状,以及光明的未来。

  因为有众多数据的支持。

  他的话不仅有理有据,而且透着强大的说服力。

  非常鼓舞人心。

  掌声稍歇后,李光南笑呵呵道。

  “看来我以后要多向雷总、林总请教,然后再发言,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

  他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看开了。

  也没有被人驳了面子的感觉。

  “不过,虽然集团的收入在不断增长,研发投入越来越高,但我还是希望集团在开辟新业务的时候要更谨慎。

  尤其是航空航天这种需要长期投入,甚至即便是投入了也不一定看到产出的项目上,尤其要注意。

  国家还不富裕。

  像昆仑这样舍得投入研发的大型公司也非常少。

  把资金用在更急需的领域,解决那些更急迫的技术短板。

  不仅能立竿见影的提高公司的收入,还能迅速累积更多的研发资金。

  稳步而有序。

  积土成山。”

  他的想法很简单,不要那么急切的搞研发,搞新项目。

  稍微缓缓,等一等推向市场的产品和业务开始自我造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像现在这样大笔砸钱,贪大求全,盲目为了赶上西方,追求高大上的项目。

  后面要是出点什么意外就麻烦了。

  多少大老板、大企业倒在了资金链断裂这一步。

  哪怕徐良是首富,手里能支配的钱也是有个上限的。

  并不是可以随时变出钱来的财神爷。

  看着言辞恳切的李光楠,徐良笑道。

  “李院士金玉良言,我会牢牢记在心里,你们也都记住。

  居安思危,不管是企业发展,还是研发投入,都不能盲目。

  要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财务投入。

  同时,我也想请李院士放心,昆仑工业集团不会无边际的扩充研发方向。

  航空航天是我们最后一块业务版图。

  未来我们不会轻易再扩张了。”

第1401章 挖人

  听到这里,不止李光楠松了口气,包括雷俊在内的昆仑高层们也松了口气。

  昆仑工业集团涉及的行业太多了。

  而且很多都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

  压力太大了。

  “呵呵,徐总不嫌我这个老头子烦人就行。”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这种宝贝,我们昆仑工业永远不嫌多。”

  谈笑了几句后,会议的氛围明显轻松很多。

  雷俊笑道:“徐总,现在昆仑工业的主要问题,我认为人才问题比资金更严峻。”

  徐良点头示意他继续讲。

  “昆仑工业研究院是在吸收微软亚洲研究院三十多名骨干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之后又从海内外吸收了上千名优秀工程师。

  尤其是上次收购华夏数码,让昆仑工业研究院的人才队伍和研发实力大大提升了一截。

  极大的解决了我们研发人才不足的问题。”

  说起华夏数码,所有开会的人脸上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

  联想积累了几十年,才攒出了上万名优秀工程师团队。

  结果直接被昆仑工业一锅端了。

  其中最优秀,最顶尖的一批吸收进了昆仑工业研究院。

  剩下的则补充进了各大事业群的售后团队。

  极大的提升了昆仑工业各大事业群的售后服务水平,提升了竞争力。

  可以说,昆仑工业的成功,联想贡献颇多!

  徐良面带微笑,看着慷慨陈词的雷俊,心里暗道老雷太实在。

  怎么说得跟人贩子一样?

  他只是给华夏数码天天做外包的优秀工程师指了一条明路,不希望看到人才被埋没而已。

  雷俊不知道大老板的内心戏。

  “后续我们又断断续续地从海内外各大科技公司挖来了几百名工程师。

  林林总总加起来,现在的昆仑工业研究院,已经拥有4000余名研发人员。”

  徐良连连摇头。

  “太少了!

  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再加快一点动作。

  现在的人力根本无法支撑多线出击。

  美国的科技巨头,一条业务线动辄就是几千名研发工程师。

  将来甚至会扩大至上万人。

  要想正常运营和维护一个承载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的平台。

  几千上万名工程师是少不了的。

  将来硅谷产生五万人、十万人的巨厂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听到这番话,周围高管皆露出了思索之色。

  他们突然悟了,昆仑工业在魔都建立的总部,可不就是按照入驻十万人的规模给规划的吗?

  虽然整个项目的建设平均分为了四期。

  但每期入驻员工数量依旧高达2.5万人。

  这哪里是脑力密集的高科技公司啊。

  简直就像是一家血汗工厂。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生活区、娱乐区、休闲区的大厂科技园区。

  除了没有配学校和医院,跟上世纪的官企大厂差不多了。

  整体待遇也算是全社会最高的一批人了。

  当然了,新世纪的大厂没有工人组织。

  高管们现在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徐总做大做强昆仑工业的决心。

  原本他们还觉得张江科技园总部园区建得过大了一点。

首节上一节1745/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