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752节

  “实在惭愧,没能把中芯国际带好……”

  “,你已经带的很好了。

  全球范围内,除了台积电,就中芯国际实现了45工艺制程的量产。

  仅凭这一点,你老张就是功臣。”

  “中芯的技术进步,还要多亏了徐总不断给我们砸钱,从全世界给我们推荐人才。

  否则中芯的技术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你老张就别谦虚了。再说,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快过来坐。”

  引导着张如京坐下后。

  让秘书给他端过来茶水。

第1405章 中芯

  “老张,你去青州视察回来,本来是该休息的,但中芯现在正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只能把你喊过来了。”

  “您客气。我一点都不累。”

  徐良点头后环视众人。

  “接下来我们将从财务解决、技术,以及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来规划中芯国际的未来发展。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财务。

  中芯国际现在的营收约为300亿华夏币,亏损突破70亿华夏币,净负债142亿美元,总资产174.8亿美元,流动资金54亿美元。

  因为经济危机的冲击,明年的营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而且亏损还会进一步增长。

  再加上研发开支,中芯国际的净负债恐怕将突破150亿美元。

  鉴于中芯国际的债务中有140亿美元属于企业债的范畴。

  现在这些债券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账面价值已经下跌了40%。

  而且不排除随着经济危机恶化,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所以,中芯国际应该趁机回购已经发行的企业债。

  一切顺利的话,只需要70~80亿美元,就能够取代原本140亿美元的债务。

  把净负债率降到45%。

  极大的改善中芯国际的债务情况。

  其次,技术投资方面,明年16英寸晶圆和32nm制程技术的研发投入需要3亿美元。

  32纳米制程研发资金需求占大头。”

  比起12英寸,16英寸的晶圆明显能切割出更多的芯片。

  但这个技术突破非常难。

  “再次,原本计划中的,明年开建的庐州,12英寸,45纳米,月10万/片晶圆厂,得益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建造成本比同期下降了20~30%。”

  土地、机器成本等。

  “所以总投入预算为32亿美元~36亿美元左右。”

  一家大型芯片厂投入是多方面的。

  第一,厂房建设(含洁净室)。

  12英寸厂,需要超高标准无尘车间,即Class 100(每立方英尺微粒≤100颗)。

  建造成本约1万~1.5万美元/平方米。

  12英寸厂需5万~7万平方米。

  也就是5~7亿美元。

  紧随其后的就是光刻机及关键设备。

  ASML光刻机:每台约3000万~4000万美元,45nm需10~15台,也就是3~6亿美元。

  光刻机虽然名气最大,但晶圆厂的生产线上却不是只有光刻机。

  蚀刻/沉积/检测设备:应用材料(AMAT)、Lam Research等厂商设备。

  单台价格500万~2000万美元;

  总成本12~18亿美元。

  其他辅助设备:晶圆清洗、CMP(化学机械抛光)等。

  总成本5~7亿美元。

  这一系列设备算下来,总计投入20~25亿美元。

  只有设备也不行,工厂想要运转起来,还需要水、电、气。

  超纯水、特种气体、备用发电系统。

  总投入2~3亿美元。

  作为代工厂,想要生产,肯定需要上游厂商提供的IP授权。

  比如ARM、IBM、英特尔等等。

  再加上45纳米工艺制程的研发投入。

  加在一起,研发和技术授权支出为3~5亿美元。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No!

  人员工资、材料采购、试产损耗等初期运营资金2~4亿美元。

  林林总总这些加在一起,整个12英寸,45nm,月10万/片晶圆厂,2008年的总投资为32~44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220~300亿。

  由此可见芯片厂的投资是多么惊人。

  完全就是拿着钱往里填。

  背后没有强大势力支持(台积电背后站着弯弯,三星背后站着南韩政府),只靠企业自己,很难玩得转。

  邵芳继续道:“虽然庐州厂的投资支出得益于经济危机下降了。

  但经济危机也导致我们的产能将出现40~50%的浪费。

  另外,随着青州、蓉城厂建成,我们09年底的设备折旧费将突破10亿美元。

  种种不利叠加,明年我们的亏损恐怕会突破150亿华夏币,甚至更高。

  如果没有新资金注入。

  原计划把青州厂扩充到月20万/片,12英寸,45NM晶圆的计划将不得不束之高阁。”

  众人把目光集中到徐良身上,这么大的资金缺口,这里能拍板决定的只有他。

  迎着所有人的眼神,徐良微笑道。

  “计划既然订好了,那就按照计划来。

  资金的事情,我来解决。

  对了,老张。

  国家对芯片这种高精尖产业是有扶持计划的,该申请就申请。

  多跑两趟也无所谓,不求拿多少钱。

  能解决我们的研发支出也是好的。”

  张如京点了点头。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享受国家‘核高基专项’补贴,以及魔都市政府提供的‘张江专项资金’补贴。

  加起来有10亿华夏币左右。”

  2008年,中国尚未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俗称“大基金”。

  该基金成立于2014年。

  现在国家对芯片产业的支持主要通过2006年开始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补贴。

  俗称‘核高基专项’。

  国家不富裕,提供的资金不多。

  每年只有20-30亿元。

  分到各家企业头上的就更少了。

  虽然不多,但加上当地政府提供的补贴,也能解决不少资金缺口。

  朝张如京点了点头后,徐良开口道:

  “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虽然对各行各业,尤其是芯片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重了中芯国际的财务负担。

  但这也给了我们追赶,甚至超越台积电的机会。

  所以原计划的新厂建设计划,要不打折扣的继续执行。

  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不仅不能缩减,还要继续追加。

  我们要抓住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机会,绝地反击,争取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追上台积电。”

  既然三星能做到的事,没理由他徐良有钱有人(梁猛松),基础条件更好的条件下做不到。

  ……

  开完会,吃过午餐后,徐良带着张如京在锦园中散步。

  虽然现在已经是深冬,但匠心独运的仿江南园林式的布局,依然别有一番风光。

  “闹中取静,古色古香,占地又颇为广阔。

  徐总选了一个好地方啊。”张如京赞道。

  “哈哈,这里还是‘世界风情园’的时候就打下了一定基础。

  推倒重建太可惜。

  索性就保留下来,再加以重新设计,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周围那些仿照各国风格建设的庄园也是这样?”

  徐良点了点头。

首节上一节1752/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