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757节

  营收体量和利润有很大的可能会被魅族反超。

  从选择的市场方向来说。

  我们好比选择的是荷兰。

  虽然有钱,但地域狭小,上限在那放着;

  而魅族选择的是整个非洲,虽然贫穷,但广袤无垠,一旦发展起来,上限是非常高的。

  假如昆仑手机每年卖出500万部手机。

  从每部手机身上赚2000元,一共就是100亿元的利润。

  而魅族M8每年卖出5000万部。

  每部手机只赚500元,一共是250亿元的利润。

  手机这个行业,谁的出货量大,谁面对供应链厂商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谁的利润更多,谁就能支持更大规模的技术研发。

  黄樟的选择好比农村包围城市。

  通过吃下中低端市场来夯实魅族的根基。

  然后图谋更大的发展。

  他以前做过MP3,肯定深入研究过国内市场。

  华夏拥有数亿手机用户,这些人全部都是智能手机的潜在用户。

  但动辄就是四五千元的智能手机,价格实在太高昂了。

  限制了销量,导致一年只能卖出四五百万部。

  可如果把智能手机定价为三千元呢?

  或许一年能卖出一两千万部。

  如果定价为两千元,甚至是一千元呢?

  或许能把中国几亿传统功能手机用户全部转化成智能手机用户。”

  看着侃侃而谈的雷俊,徐良心里感慨。

  不愧是做出小米的人,市场敏锐度远超普通人。

  徐良微微颔首。

  “现在我们昆仑手机的成本是多少?”

  雷俊道:“之前我们生产昆仑K1的时候。

  一部手机的硬件成本能占到手机售价的一半,差不多是250美元。

  约合当时2000元华夏币。

  随着销量的增加,我们面对供应链厂商的议价权增大了不少。

  同时又赶上了华夏币升值。

  即便这样,昆仑K2的硬件成本也还高达1500元华夏币。

  如果再算上营销、行政人力、研发等各种成本。

  手机的售价若是低于2000元,等于卖一部亏一部。

  但是。

  科技始终在不断进步。

  相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销量的不断增大。

  整个供应链厂商体系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成本下降是肯定的事情。

  同时在选择元器件的时候。

  能省则省,不追求那么高的性能,能用就行。

  成本控制到极致,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售价2000元。

  乃至1000元的智能手机!

  而且不是在亏本卖手机。

  只是利润可能很薄。

  但它的销量会非常大。

  假如年销量一亿部,每部手机赚100元,那也是一百亿的利润。”

  徐良微笑道:“昆仑手机现在的年销量是1400万部,一部赚一千多元,那也是一两百亿的净利润。”

  雷俊摇了摇头。

  “现在魅族M8都开始冲击我们的市场地位。

  昆仑手机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躺着赚钱。

  而且苹果也在不断进入国内市场。

  我们面临的竞争会格外激烈。”

  顿了一下后。

  “徐总,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条是上,一条是下,一条是混合。

  向上继续做高端手机,保持高研发投入。

  高举高打,确保技术、品牌领先。

  但这有个前提。

  必须要在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扩张。

  否则只靠国内现在的经济情况,显然养不起一家高端手机厂商。

  即使勉强养活了。

  将来也要被魅族或者其他的中低端手机厂商给层层包围住。

  不断地蚕食我们的市场份额。

  而向下呢,则是兼顾着做中低端手机市场。

  继续扩大我们的手机销量。

  不要被别人把战略高地给拿下了。

  但这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认知。

  不止做不好中低端,可能连高端都要丢掉。

  最后一条混合路线,即‘子品牌’战略。

  昆仑手机继续做高端。

  子品牌做中低端。

  让它作为昆仑手机品牌的补充,这样消费者就不会混淆品牌印象。”

第1409章 小米

  徐良微微颔首,“子品牌战略确实是解决目前昆仑手机困境的好方法,但我不建议直接把这个品牌放在昆仑工业旗下。

  原因很简单。

  用户不傻。

  掩耳盗铃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所以,我打算另外成立一家主打中低端的手机品牌,昆仑工业可以在其中占据一定的股权,但它不属于昆仑旗下。”

  雷俊有些愕然。

  他没想到自己的提议到了最后居然是这个结局。

  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雷,既要又要,早晚会遇到取舍的问题。

  所以,既然决定走高端,那就直接走到底。

  更何况我们还有海外市场补充。

  国内高端市场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小。”

  雷俊了解大老板,决定的事轻易不会更改。

  虽然有点失落,但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情。

  “徐总,您打算怎么成立这家新品牌?”

  “具体发展战略我还没想好,不过名字我倒是想好了。”

  “哦?什么名字。”

  徐良看着面前的雷布斯,微微一笑。

  “小米。”

  “小米?!”

  雷俊莫名的对这个名字有些亲切。

  “非常棒的名字。”

  “哈哈,我也这么觉得。”

  把雷俊拐走后,徐良一度以为这辈子肯定没有小米这个品牌了,没想到最后又被雷布斯‘拱’了出来。

  果然,缘分这东西,真是妙不可言。

  “对了,新生的小米集团,昆仑将占有其中20%股权,你担任小米集团名誉董事长。

  另外,我会从昆仑手机抽调一批精干人员充实小米集团的管理和研发队伍。”

  雷俊瞬间紧张起来。

  “徐总,昆仑手机本身的人才就不够用,您可不能挖太狠了。”

  “放心,你让老祝和老周过来。每个人再带一个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就行了。”

  雷俊不由得心疼起来。

  祝兆江,昆仑手机COO,为昆仑手机海外市场拓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欧洲市场,昆仑手机能跟苹果分庭抗礼,祝兆江功不可没。

  周广平,乔治亚理工大学电磁学与无线技术博士,担任昆仑手机研发总监,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地位上仅次于昆仑手机首席技术官吴建平。

  这两个人虽是管理和研发两条线上的二把手,但也是无可置疑的核心。

首节上一节1757/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