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248节

  “当然。不过很遗憾我们大摩并没有收到贵公司的邀请。”

  徐良点了点头,“我们跟贵公司并没有业务上的合作,相比之下高盛跟我们同样是新浪网的股东,彼此还是熟悉的。

  只是我没想到他们的目光那么短浅,更被纳斯达克危机下破了胆子,给我们的估价很低,所以我打算询问一下贵公司对我们的融资有没有兴趣?”

  谢伦沃特金斯立即道:“我们对鸿蒙的融资非常感兴趣。”

  徐良笑了笑,“阁下先别着急回答我,先听听我们鸿蒙的条件。”

  “请讲。”

  “鸿蒙国际想要按照35倍的市盈率融资。”

  谢伦沃特金斯心中一惊,“难怪高盛会犹豫,这个融资条件以现在的环境确实太高了。”

  不过他也清楚,如果自己拒绝,这个机会就会失去。

  看着陷入沉思的谢伦沃特金斯,徐良也没有打扰他。

  如果这次大摩也拒绝的话,他就要去问问美林、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

  不过他还是更倾向于大摩和高盛,华尔街五大,就这两家从次贷危机中活了下来,在老美政商两界的关系也最深厚。

  才能为鸿蒙国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时间一点点过去。

  “徐先生,我可以答应贵方的条件,但贵方也应该答应我,除了这次的融资,大摩也将成为鸿蒙国际的上市主承销商。”

  “当然没问题。”

  按照他对鸿蒙国际的未来规划,公司肯定要在纳斯达克上市。

  让大摩做上市主承销商,对公司发展有利。

  “我会尽快联系总公司,最多24小时,一定给贵方一个准确的消息。”

  “好,我等着贵方的答案。”

  结束了这次简短的会面后,谢伦沃特金斯匆匆而去。

  事实上,只过了六个小时,徐良就收到了对方的回信。

  第二天,徐良让谢文组织了一场新的谈判。

  这次他亲自出席了。

  “徐总,又见面了。”

  网大为主动走了过来。

  “网大为先生,很高兴今天能够到场。”徐良微笑道。

  双方握了握手后。

  “鸿蒙是我们MIH集团非常看好的公司,能够参与这次投资是我们的荣幸。”

  “贵方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请坐。”

  很快,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徐先生,很高兴见到你。”

  “周先生,你好。从你身上我看出淡马锡公司是一家非常睿智且有远见的公司,难怪这些年能发展的那么快。”

  周平笑了笑,“我们确实非常看好鸿蒙的未来发展。”

  “这是一次共赢。”

  徐良说完后,做了个请的姿势。

  周平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后,朝对面的网大为点头示意了一下。

  紧接着,一个身材略有些发福,脸上挂着笑容,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的白人走了进来。

  徐良迎上去。

  “杰克逊先生,欢迎。”

  彼得杰克逊微笑道:“一直听说徐先生非常年轻,就创立了伟大的鸿蒙。我一直有些怀疑,现在见到真人,才知道徐先生比传言中更年轻,也更优秀。”

  “杰克逊过奖了,我也一直听说3i集团是欧洲最富有远见的投资机构,通过这次融资,我终于见识到了。……请坐。”

  杰克逊坐下来后,跟周平和网大为交换了一下神色,虽然他们三人背叛了席尔瓦詹姆斯的盟约,但谁也不觉得尴尬。

  商场上大家都是为了利益,没什么背叛不背叛的。

  不过他们也有些好奇,到底还有谁做出了跟他们一样的选择?

  所以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门口。

  时间不长,终于又有人走了进来。

  看到来人,三人脸色微变。

  “是他?!”

  穿着黑色西装,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面带微笑的谢伦沃特金斯迈步走了进来。

  “徐总,我们又见面了。”

  “下次我等我球技练得更好一些,再约沃特金斯先生打高尔夫球。”

  “我随时恭候。”

  两人握手后。

  “请坐吧。”

  看到徐良坐到了上首的主位上,众人明白,今天参与谈判的就是他们四方代表了。

  目光缓缓从众人身上扫过,徐良心里颇有些遗憾。

  事实上,他还挺希望三星投资的代表朴俊熙能在这里,毕竟以鸿蒙在南韩的业务,股东中有一家南韩巨头,尤其是三星这样的巨头,对公司发展有利。

  但无奈对方铁了心跟着高盛走,甚至还把他私下约见的事情告诉了高盛,害的谢文被席尔瓦詹姆斯打电话讽刺了几句。

  他也懒得再搭理对方。

  等他绑定了大摩后,欧巴们想要动鸿蒙,也要顾虑一下美国爸爸们的意见。

  “各位,今天是我们鸿蒙国际正式的融资会议,能够坐在这里的,都是已经接受了我们鸿蒙条件的人。

  关于接下来的融资,我们鸿蒙的具体规划是,由大摩领投,获得鸿蒙国际8%的股权,3i集团、淡马锡公司和MIH集团各占4%。”

  徐良很干脆道。

  这次的融资,钱是次要的,关键是给鸿蒙国际接下来的发展寻找护道者。

  而四家公司中,在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大摩。

  所以,徐良也把这次融资最大的一块利益给了大摩。

  彼得杰克逊、周平、网大为都是聪明人,也很清楚徐良这样选择的原因。

  而且他们也承认,大摩确实比他们更有优势。

  徐良招了招手,吕慧把融资的文件放到众人手里。

  等他们看完后。

  “如果没问题的话,大家可以签署了。”

  “徐先生,我们对大摩领投没有意见,不过贵方给与3i集团的股份是不是少了一些,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拿到6%,甚至更多的股权,价格上也可以给的高一些。”彼得杰克逊道。

  徐良摇了摇头。

  现阶段让出20%的股权已经足够了。

  有大摩、3i集团、淡马锡公司和MIH集团四个跨过机构,足以保护接下来鸿蒙国际一两年的发展。

  等鸿蒙国际成长到需要更多大腿的时候,再开启第二轮融资也不迟。

  “很抱歉,我们A轮融资只放出20%的股份。”

  彼得杰克逊给的价格再高,也不可能比得上B轮融资。

  看他态度坚决,彼得杰克逊也没再坚持。

  合同签订后。

  鸿蒙国际的股权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孙正义持有的鸿蒙东瀛10%的股权。

  鸿蒙经过机构改革后,鸿蒙东瀛成为鸿蒙国际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所以他的这部分股权也算入鸿蒙国际。

  按照A轮融资时,五大子公司的净利润,鸿蒙东瀛的净利润差不多占到了整个鸿蒙东瀛的40%左右。

  这10%就变成了鸿蒙国际的4%。

  A轮融资之后,这部分股权再次稀释。

  按照鸿蒙国际35倍市盈率估值,鸿蒙价值28亿美元,4%的股份价值1.12亿美元。

  而A轮融资5.6亿美元后,鸿蒙国际价值33.6亿美元,4%的股价也被稀释成了3.3%。

  除了孙正义外,鸿蒙国际还有一个小股东孙海珍。

  当初收购Naver的时候,孙海珍保留了3.94%的股份。

  而鸿蒙南韩的净利润约为鸿蒙国际的三成,经过稀释后为1.8%。

  A轮融资后,孙海珍的这部分股权再次被稀释,变成了1.5%。

  所以这时候鸿蒙国际的股权结构为,软银3.3%,孙海珍1.5%,摩根8%,3i集团、淡马锡公司和MIH集团各4%。

  徐良的股权稀释为75.2%。

  随即徐良提议,为了吸引人才,稳固公司发展,在鸿蒙国际设立10%的期权池。

第224章 A轮融资

  设立奖励员工期权的期权池是科技公司的常规操作,股东们也不可能拒绝。

  所以,大家的股权都有了变化。

  徐良的股权稀释为68.36%,摩根稀释为7.27%,3i集团、淡马锡公司和MIH集团稀释为3.63%,软银稀释为3%,孙海珍稀释为1.36%。

  签了合同后,也成立了鸿蒙国际董事会。

  徐良担任董事长,摩根、3i集团、淡马锡公司和MIH集团、软银各自派出一名董事,组成六人董事会。

  因为鸿蒙国际独特的管理制度,所以董事会平时没啥事,只是每季度审查鸿蒙国际财务,并针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不涉及企业的具体管理。

  董事会的办公地址也放到了香江。

  合同签订后的第二天,双方在半岛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了鸿蒙A轮融资的事情。

  徐良特意交代,除了合同文件,其余所有文件都省去了鸿蒙国际四个字,只用鸿蒙。

  他要给外界传递一种假象。

首节上一节248/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