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422节

  “还是500万吧,赔了我也能承受。……不过,万一要赚了,我岂不是赚的太少?”

  邱金山又陷入了纠结。

  在渣打的午宴上,徐良成了很多人想要结交的对象。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值得巴结?

  不是权贵,不是富豪,而是财神爷。

  汉华资本,青龙基金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球顶层富豪圈。

  作为汉华资本的创始人,操盘手,徐良自然也成了富豪们的座上宾。

  对大家的交好,徐良来者不拒。

  基本电话都留下了。

  等这一圈下来,汉华资本伦敦分公司第一批种子客户有了。

  等到下午两点午宴散场。

  徐良被约翰汉弗莱邀请,来到了渣打的总部。

  “徐先生,请坐。”

  “谢谢。”

  汉弗莱的助理端过来咖啡。

  道了声‘谢’,徐良简单抿了一口。

  “约翰,关于我之前提过的抵押贷款,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徐,九成放贷比太高了,我们只能接受八成。”约翰汉弗莱认真道。

  徐良微微皱了皱眉,“提高利息也不可以?”

  约翰汉弗莱摇了摇头。

  “徐,渣打所有的贷款都要经过风控部门的评估,如果不能通过,即便是我作为CEO,也不能强行执行,这就是渣打的制度。

  也是渣打百年来能始终屹立不倒,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看约翰汉弗莱态度坚决,徐良犹豫了一会,也没再坚持。

  现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他必须要尽快拿到贷款。

  虽然没拿到理想的九成,但八成也不少了。

  如果他不是渣打大股东,估计连八成都拿不到。

  “好在这段时间雅虎东瀛的股价又涨了一些,到是能弥补一点。”徐良心道。

第376章 争夺

  “我尊重渣打的规定,不过我什么时候可以拿到钱?”

  徐良问道。

  “最迟半个月。”

  心里松了口气后,约翰汉弗莱道。

  现在徐良是渣打大股东,雅虎东瀛的股权也很优质,他不想因为这件事得罪对方,更不想失去这桩明显能大赚的生意。

  徐良点了点头,没再具体谈这件事。

  剩下的条款,比如贷款利息之类,耗时日久,交给下面人谈就行了。

  他只负责大方向。

  “我这里还有件事,需要渣打帮忙。”

  “没问题,只要渣打能做到,一定不会拒绝。”约翰汉弗莱笑道。

  “帮我收购曼联足球队的股权。”

  “曼联足球队?曼彻斯特联队?!”

  约翰汉弗莱惊讶道。

  作为英国人,他当然知道曼联。

  但没想到徐良看上的居然是它?

  徐良点头后道:“我还挺喜欢足球的,尤其是曼联。所以想把它收购下来。”

  只靠汉华资本收购,太慢了。

  他想引入渣打当个帮手。

  “在股价浮动不超过15%的情况下,不管你们收购多少曼联的股份,我都会支付总价值的7%作为中介费。”

  之所以限定浮动范围,就是为了防止渣打一味高价收股,然后让他买单。

  这也是国际件合作的常规操作。

  约翰汉弗莱沉吟片刻。

  “徐先生,足球在华夏可能不算什么,但在英国的影响力非常大。曼联的球迷恐怕不会接受一个华裔老板。而且四年前,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就已经付出一次失败。”

  他不看好徐良的收购。

  “约翰,默多克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他背后没有一个巨大的华夏市场。我想,英足总应该很乐意通过一个华夏老板,打开英超在华夏的影响力。

  而且,我只是一个纯粹的投资人,不像默多克拥有天空电视台,不具备垄断的能力。

  所以,行政层面的阻碍是不存在的。

  唯一可能会对这场交易造成影响的就是球迷。

  但球迷嘛,许诺带来几个超级巨星,或者翻新一下球场,就能让他们满意了。”徐良微笑道。

  看着面前的男人,约翰汉弗莱承认他分析的很有道理。

  为了庞大的华夏市场,英足总有很大的可能不仅不会设置障碍,说不定还会提供一些隐形的便利。

  毕竟,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没有人不喜欢钱。

  “再说了,不管这件事最后能不能成,曼联的股权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我也不会缺少了渣打的那份。”徐良继续道。

  约翰汉弗莱沉吟片刻后,心里有了决定。

  “徐,我们渣打非常愿意跟汉华合作。”

  就像徐良说的,不管这次交易最后成败,渣打都会赚钱。

  “明智的选择。”

  徐良心里也松了口气。

  按照证券法,投资公司或者关联公司持有的股份加起来超过5%,就需要向证监会和目标公司提交投资意向书。

  渣打不算汉华的关联公司,在拥有曼联5%的股票前,不需要披露。

  再加上汉华本身的收购。

  这样能让双方加起来收购10%以上的低价股,可以有效降低汉华的收购成本。

  徐良可不想像格雷泽家族那样,花三年时间,近8亿英镑收购曼联。

  代价太大了。

  敲定了合作的大方向,徐良在约翰汉弗莱的带领下,在渣打银行内转了一圈后便告辞了。

  接下来的谈判,将由红岩基金和汉华资本伦敦分公司分别负责。

  回到酒店。

  “徐总,巴黎的酒店已经帮您订好了。”吕慧过来道。

  “明天出发。”

  “好的。”

  叮铃铃……。

  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看了眼来电显示,徐良按下了接听键。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鲲鹏基金过10亿美元了。”姜晓阳的声音传了过来。

  “看来李首富的示范作用很强烈啊。”

  徐良笑道。

  “当然。之前还要我们一个个打电话,他们才会投资鲲鹏基金。

  李佳成的一亿美元一出,咨询和投资的VIP客户差点打爆了我们的电话。

  短短半个月不到,就超过了过去几个月的募资额。”

  “这就是底蕴的差距,人家大半辈子积累起来的声望,还不是我们现在能比。”徐良感慨道。

  老李现在在华人圈一直是被神话的存在,而且民间基础深厚。

  直到十年后,大家才明白过来。

  人家不是道德模范,从里到外都只是一个商人。

  姜晓阳点了点头,温言安慰道:“不过我相信你将来肯定比他更强。”

  “呵呵,这是肯定的。对了,富华集团的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

  “正在筹备。不过年底之前肯定能完成。”

  徐良点了点头。

  富华集团是徐良把汉华旗下地产业务的再整合。

  新成立的富华旗下包含三块业务。

  富华公寓、富华地产和富华物业。

  前者是目前一直在收购的烂尾楼项目,后者是住宅地产。

  富华物业则负责所有项目的物业经营。

  富华集团成立后,将成为汉华旗下玄武地产基金的控股公司。

  “集团筹备的事情让老沙多操心一下,你筹备一下富华借壳上市的事。”徐良道。

  富华集团成立的时间太短,想通过IPO的审核,太难了。

  即便能通过,路演、排期、静默等等,一系列的流程下来,也需要一两年时间。

  徐良不想等这么久。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壳上市。

  现在香江股市对借壳上市的制度,还不像后来那么严格。

首节上一节422/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