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徐良没再给谢文开口的机会,打发他离开了。
“徐生真是高风亮节,把这种机会都让给了下面。”
大刘笑着恭维道。
“我不需要什么曝光的机会。”徐良微笑道。
他已经够有名了,没必要‘多吃多占’。
而且他一点也不喜欢别人注意到自己,更不喜欢闪光灯下的生活。
‘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才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难怪徐生年纪轻轻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单是这份心境,便让人佩服。”鲨胆彤微笑道。
“您过奖。”
说话之余,李海珍也走上了主席台。
拿着画筒,看着下面一个个身家豪富,影响力巨大的名流绅士,胸腔里洋溢着激动、兴奋和强烈的成就感。
他努力多年,不就是为了现在吗!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鸿蒙网科公司的上市仪式。”
虽然他是南韩人,但加入鸿蒙多年,早就历练出了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此刻抑扬顿挫的样子,跟普通华夏人几乎没什么区别。
“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要隆重感谢一下鸿蒙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我的领路人,徐良先生。”
徐良脸上挂着笑容,迎着众人审视窥探的目光,朝李海珍竖了竖大拇指。
后者一笑后。
“97年,我从三星离开后,创立了门户网站Naver,纳斯达克危机爆发后,公司到了倒闭的边缘。
那时候我最愁的一件事就是怎么给员工们发工资。
后来,徐总找上门想收购Naver。
但它是我多年的心血,当然不舍得卖掉。
后来徐总说的一句话,我现在仍然记忆深刻。
他说:是想窝在南韩当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还是打算跟他一起征服世界?
虽然那时候的徐总只有20岁,但我却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自信,有一股让你不自觉想要追随的人格魅力!”
听着李海珍的彩虹屁,徐良虽然觉得有点尬,但心里还挺舒服的。
“现在我万分庆幸当初选择了加入鸿蒙。
五年了,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鸿蒙也征服了全球互联网产业。
现在,我们是全球最强大的互联网集团!
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科技集团!
此刻,我怀着最真挚的感情,最热忱的态度,万分感激的说一句。
徐总,谢谢你当初的坚持!”
哗啦……。
热烈的掌声响起。
在场所有鸿蒙的员工掌声最多,最激动。
因为他们感同身受。
等掌声停下后。
“网科公司虽然只是鸿蒙旗下的一份子,但我们在总公司的支持下,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
从成立到现在,网科在17个国家,拥有连锁网吧1519家,品牌授权6190家。
截止2004年第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5.9亿港币,零售收入9700万港币,品牌授权收入(包含二手电脑销售、配件销售和售后维护)3800万港币。
净利润1.19亿华夏币。
总资产89亿华夏币……。
今天网科将以每股62港币,发售6000万股,募资37.2亿港币。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发展日韩和华夏地区的网吧业务……。”
介绍完鸿蒙网科的目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后。
便到了敲钟,不,敲锣上市的时间。
现在的锣还不是以后那个比人还高,敲一下要20万的那个。
不过也不小就是了。
徐良谢绝了敲锣的邀请,把第一棒交给了李海珍。
他又不是没敲过,一次两次还新鲜,多了也就那样。
Duang!
响亮的锣鸣中,网科股票正式上市交易。
开盘两个小时,股价已经冲破了70港币。
等庆功宴召开的时候,网科股价已经到了74.5港币。
等收盘的时候,网科股价正式突破80港币,以82.3港币,开盘第一天大涨32.7%,登上了第二天大中华区所有新闻媒体的头条。
“据悉,鸿蒙旗下子公司‘鸿蒙网科’昨日在香江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62港币,收盘价82.3港币,开盘大涨32.7%。
成为香江今年所有上市公司中增长最快的一家。
鸿蒙网科是纳斯达克危机后,国内第二家上市的科技股。
它的成功上市,为国内增添了17位亿万富豪,身家超过10亿华夏币的有7位;千万富豪47位,百万富豪115位。
这是2004年国内最大的造富盛宴!
也是泼洒在华夏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一锅热油,相信今天后,华夏互联网和科技初创公司,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原来越多,为华夏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原来越显著的贡献。”
看着新浪网头版头条的报道。
徐新吁了口气。
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汉华,却随时随地能清晰的感受到那个年轻男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不过她并不后悔离开汉华。
虽然她持有后者的股份,但汉华并没有上市计划,股份不能变现,意义不大。
虽然汉华的分红方案业内顶尖。
但15%的分红,终究比不上100%。
“徐总,徐良先生来了。”
秘书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索。
抬头看去。
穿着休闲裤,白色T恤,打扮清爽的徐良正迈步走来。
带着微笑的脸上洋溢着一股强烈的自信,任何看到的人,都会不自觉的被影响,对面前的男人产生信任。
“徐良,恭喜了。网科的市值已经逼近千亿港币,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突破。”
“谢谢。不过网科现在的发展状况还撑不起千亿市值,等上市初的繁华落尽,股价还能剩下一半,我就很满意了。”
说着,两人握了握手后坐了下来。
第702章 逐渐疯狂的次贷
“喝点什么,我请?”徐新笑道。
“一杯柠檬水吧。”
等服务生把水端过来。
“徐大姐,这半年休息的怎么样?”
从汉华离职,并创立了今日资本后,徐新并没有立即开始工作,而是先给自己放了个假。
“一开始的时候还好,但到了后面。太清闲反而让我不适应了。”
“呵呵,女强人都这样。”
“你不是这样吗?”
“我当然不是。现在我是生活第一,赚钱第二。”
徐良笑着说完后,话锋一转。
“徐大姐,上次我跟你说过的事,考虑的如何?”
徐新收敛笑容。
就在上个月,她收到了徐良一封邮件。
对方想跟今日资本合作。
今日资本在香江成立‘对冲基金’部门,但这个部门从人员到资金,全部归徐良旗下的红岩掌握。
也就是说,今日资本除了挂个名,其它不用管。
但如果徐良通过今日资本赚到钱,今日资本可以获得5%的收益。
“我可以跟红岩合作,但我有三点要求。”
徐良做了继续的手势。
“第一,我要监督财务,确保我方利益不受损失。
第二,签订一份补充协议。
所有因为贵方投资所造成的损失,跟今日资本无关,我方不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5%的收益分成太少了,我希望可以提到10%。”
“第一,第二没问题。第三条绝无可能。
徐大姐,我不是冤大头。
你也清楚汉华对冲基金部门的营收水平,今日资本什么都不付出,就想拿走10%的利润,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而且5%已经是我看在咱们过去合作的份上给你的优惠了。
如果换成其它基金,我最多给它们2%。”
“徐良,今日资本内部可有汉华30%的股份。”
“徐大姐,你也说了,汉华的股份只有30%,不是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