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875节

  不过你这个决定,固然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但一旦被上面否定,也彻底失去了收购德隆的机会,再没有转圜的余地。”姜卫国道。

  “姜伯伯,您说的没错。

  不过德隆固然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但也没到让我用上所有力气志在必得地步。

  所以,我不想在这上面牵扯太多精力。

  行就行,不行就放弃。

  汉华和红岩不缺好的投资标的。”

  “既然你心里有考量,那我就不多说了。事情结束,给我打个电话。”

  “好的。”

  挂断电话后,徐良吁了口气。

  神色有些复杂。

  虽然他料到德隆的收购会搅动风云,但当风云真正压下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感觉到沉甸甸的压力。

  “老板,我们到了。”

  霍刚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看着外面熟悉的门楼,徐良深吸一口气,清空脑海里所有的杂念。

  接下来是一场他从来没有打过的硬仗。

  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经历了严格的检查后,徐良被人带到了青光阁。

  等了一会,伴随着略显杂乱的脚步声,穿着棕色夹克,带着眼镜,面容慈祥的老者,迈步走了进来。

  徐良连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领导,您好。”

  看着伸过来的双手,老者也笑着把自己的手伸了过去。

  “徐良,商业天才,金融巨擘,我可是久闻大名了。”

  “您客气,没想到我这点小小的名气都传到您耳朵里去了。”

  “咱们国家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有点小小名气’的人,GDP都能增加不少,说不定还能提前个一两年进入小康社会。”

  “您太抬举我了。”

  “哈哈,我可是实话实说。……坐吧。”

  “哎。”

  两人坐下来后。

  徐良直接道:“领导,您日理万机,我就斗胆直言了?”

  “好啊,直言最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徐良微笑道:“领导,我是为了德隆的事来的。

  我打算把德隆集团收购下来,并愿意接手德隆集团全部570亿华夏币的债务。

  另外,收购成功后,我还打算再投资300亿华夏币,继续推动德隆旗下实业公司的发展。

  但现在德隆牵扯到了法律,总部直接被查封。

  让我们的商业尽调无法进行下去,打电话询问,也得不到准确的消息。

  因为涉及到的资金太大,所以我才冒昧的过来打扰您,想问一下上面的想法。

  如果官司太重,迁延的时间太长的话,我就打算放弃了。”

  徐良以退为进,既点出了自己收购德隆的好处,又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转圜余地。

  “德隆集团的事我也听说了。

  来之前我也询问了执法方面的同的志。

  德隆的犯罪事实是存在的,不能因为其它任何经济活动而改变。”

  话锋一转。

  “但,德隆集团违法的是掌握德隆集团的管理层,跟德隆旗下的资产关系不大。

  我们欢迎任何愿意投资德隆的机构。”

  徐良秒懂。

  德隆管理层跟德隆集团分开。

  管理层该抓抓该判判,德隆集团该收购整合就收购整合。

  “领导,您真是太英明了。但我有一点还不是很明白。”

  “你说。”

  “德隆管理层的违法问题,要调查取证肯定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但德隆旗下的企业现在普遍已经没有了资金维持运营。

  如果耽搁的太久,损失就大了。”徐良道。

  “调查取证可以跟你们运营德隆的事同时进行……。”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徐良高兴道。

  “别只顾着高兴,你们也有义务配合巡捕同的志的调查。”

  “这是当然,我们肯定配合。”

  “能跟我说说你们打算怎么整合德隆集团吗?”

  徐良点头后组织了一下语言。

  “汉华会接手德隆旗下的金融资产,第一步就是按照合同支付投资人合法所得。

  第二步则是整理德隆旗下众多金融公司。

  首先,我们无意像德隆那样插手所有金融领域。

  所以德隆旗下的持有的银行股权,我们会出售给另外的投资者。

  其次,汉华会进入证券、信托、保险领域,但我们不会像德隆那样每个领域都持有三四家,甚至五六家关联公司。

  汉华的未来是成为像JP摩根、高盛那样的百年老店,以娴熟的金融产品和经验,帮助投资人和华夏企业取得成功。

  我们会万分诊视我们的品牌和口碑。

  最后,我们在稳定了国内的投行业务后,会依次为根据,进军国际市场。

  成为在投行领域、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领域知名的顶尖金融机构。”

第767章 询问

  “不愧是全球最顶尖的金融投资家,果然是气吞万里如虎。”

  老人笑着夸奖道。

  徐良面带微笑,语气坚定。

  “这么多年我始终秉承着一点。要么不做,如果做的话就做最好的那个。

  汉华如此,鸿蒙也是如此。”

  老人点了点头后,微笑着继续道。

  “这么说你在德隆实业资产上也是这样了?”

  “一部分是。”

  “什么叫‘一部分是’?”

  “对于德隆的实业资产,不同的行业我们有不同的规划。”

  徐良组织了一下语言。

  “像德隆旗下的山城实业、中燕股份、天山股份和合金股份等企业,我们无意持有太长时间。

  将来收购完成后,我们会因地制宜的改善这些企业的管理,健全奖惩制度,人事制度等等,激发企业内在的创造力,提升它们的盈利能力。

  然后将它们运作上市,再逐步退出,把一家成功的企业还给大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老人微微点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也是私募股权投资对吧?”

  “是的。私募股权投资有很多种形式,产业投资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种。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

  著名私募股权机构KKR、黑石等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也拥有很丰富的经验。

  但在国内,这一块还是缺失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收购,让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产业投资领域,健全国内的商业环境。”

  “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的企业,既有私企,也有国企。如果能有你们这种专业的私募股权机构对企业进行改造,最后扭亏为盈,对企业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老人微笑道。

  “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愿景和努力的方向。”

  老人微微颔首,“德隆集团的其它实业资产你准备怎么做?尤其是湘火炬和屯河。”

  湘火炬是德隆旗下最大的重型汽车工业集团,而屯河是德隆旗下最大的农牧集团。

  前者关系技术,后者关乎农民稳定。

  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湘火炬非常庞大,但内容比较驳杂。

  我们内部商量的改造方案是,把湘火炬旗下的房地产、机械加工等业务独立出来卖掉。

  把汽配业务卖给万向集团,或者其它汽配企业。

  把小型和微型轿车的业务卖给国内同行业公司。

  只保留湘火炬最核心的重型汽车产业链。”

  “为什么要都卖掉?而且汽配产业不是湘火炬的核心业务吗?”老人疑惑道。

  “汽配产业确实是湘火炬的核心产业,但它的科技含量太低了,只是堆规模堆上去的营收,实际利润只有总营收的10%不到,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

  而且汽车是一个重技术重资本的行业,每一个细分行业都需要大量投资做研发。

  湘火炬横跨重型汽车、汽配、越野车、微型车等多领域。

  而且本身底子薄弱,急需研发投入夯实根基。

  跨越的领域太多,很难兼顾。

  所以,与其样样俱全,样样稀松,还不如抓住一个方向,把时间、精力、资金都投入进来。

首节上一节875/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