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惜君大喜。
“多谢徐总。”
自己这么努力的发展四喜楼餐饮,为的不就是赚钱吗。
在这方面,大老板也从不让自己失望。
他划下来的标准,只要自己达到了,奖励的股权从未食言过。
“津门和武昌餐厅选址有结果了吗?”
“津门那边有结果了,武昌目前还没有定下来。”
徐良来了兴趣,“说说看。”
“您知道津门五大道吗?”
徐良摇了摇头。
“津门五大道是一类似魔都外滩的地方,位于津门和平区,具体在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以西区域。
因为区域内有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和重庆道,五条主要道路而得名。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其中近现代名人故居,就有200多处。
极具开发价值。
而且这里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罗曼式等,汇集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馆’的美誉。
为了让这批宝贵的文化遗产重换生机,津门政府一直在修复五大道的老建筑。
但因为缺乏资金,进度很慢……。”
徐良心中一动,挥手打断他的话。
“你手头上有五大道详细的资料吗?”
“有。”
“回头给我发一份。”
“好的。”
从赵惜君的讲解中,徐良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
十年后,津门可是人口过千万的超一线城市,这种超级大都市的核心市区里,类似外滩的建筑组成的旅游区,可以想象里面蕴含着怎样的惊人利益。
津门这边没钱修复和开发,他有啊。
环球旅游正好有旅游景区开发和运作的业务。
到时候大家合作,产权归政府,收益大家一起分,多嗨皮。
当然,成与不成,项目能不能投,还要等谈了才知道。
“继续吧。”
赵惜君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我们津门店的位置选址在五大道先农大院。
先农大院始建于1925年,由先农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英国人雷德设计。
占地4188平方米,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
因该址多为先农公司职员居住,故取名为先农大院,整个大院为里弄式,外为连排式。
楼房采用周边式布置,由单元组成,一层设有会客室厨房。
二楼有卧室、卫生间储藏室等。
先农大院曾由130户居民和5个单位共同使用,虽然目前已经搬走了大半,但建筑却存在不同程度受损。
我们已经跟津门政府签订了协议,由我方全面负责农先大院的修复和现代化改造工作,成功后获得农先大院30年的承租权,租期结束后拥有优先续约权。”
徐良翻着赵惜君提前准备好的册子,上面照片里的大院又破又旧,但修复过后自然会不一样。
“地方到是不错。
就这样吧,联系有资质的建筑方,先做个方案出来。
一定要注重地下车库的修建。
至少要达到1:1的要求。”
像这种核心市区的高档餐厅,停车位直接关系生意好坏。
赵惜君连忙点头。
从四喜楼开始,大老板就非常注重停车位的数量。
虽然他始终认为,按照‘一个顾客一个车位’的修建要求太离谱,不仅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而且利用率只有一半。
但大老板要求了,他也只能照做。
“您放心,车位的设计绝对不会出差错。另外,设计方我们已经联系好了,最迟4月底就会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出来。”
“那就好。我等着的方案。”
合上资料。
“这份材料就留在我这了。你回去后,三件事。
第一,管理好已经营业的五家餐厅。
第二,津门‘农先大院’餐厅的设计和施工。
第三,武昌餐厅的选址,以及后续的设计和施工。”
“明白。”
徐良拿过两个杯子,打开带来的茅台,倒满两个酒杯后。
自己拿了一个,另一个递给赵惜君。
“这一杯酒敬你,好好工作,到了年底,我亲自给你庆功。”
话落,徐良一口喝了下去。
看在眼里,赵惜君虽然知道其中多数是做戏的成分,但心里仍然升起浓浓的感动。
莫名的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咕嘟。
一口喝下。
绵柔、厚重的茅台陈酿,穿喉入腹,霎时间仿佛一团火焰在胃囊中散开。
赵惜君情绪多了几分激昂。
“徐总,您放心。我就算拼了命也一定把四喜楼发展成全华夏最顶尖的高档餐饮公司!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徐良笑着拍了拍他的左大臂。
“你可是我手下大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够了,我可舍不得你拼命。”
招了招手。
吕慧把一个提前准备好的礼盒拿了过来。
徐良接过后放到赵惜君手里。
“这盒卡西诺雪茄是我从美国带回来的,拿回去抽吧。”
“徐总,这怎么好意思……”
“给你就拿着,回头好好工作就行。”
“那我就不客气了。”
赵惜君伸手接了过来。
“行了,去忙吧。”
赵惜君点了点头,客套了两句,转身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徐良缓缓吐了口气。
“徐总,现在您‘推心置腹’的御下手腕越来越纯熟了,我要是赵总,现在肯定是士为知己者死。”吕慧笑道。
“什么御下,我这叫真诚。”
“您说得对,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徐良瞪了她一眼,挥了挥手。
“别耍贫嘴了,去外面等着吧,人估计快到了。”
吕慧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
第792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时间不长,她带着一位穿着深蓝色西装,带着金丝眼镜,留着三七分的中长发,笑容满面的青年,快步走了进来。
看到徐良,青年连忙急上两步,抢先伸出双手。
“徐先生,久闻大名。
能得到您的邀请,真是万分荣幸。”
张雷语气激动。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能接到徐良的午餐邀请。
要知道,现在的徐大老板出了名的不喜交际,几乎很少参加什么饭局,再加上非凡的地位和财富。
在外人眼里,他身上笼罩一层神秘的气质。
能得到这样大佬的邀请,对张雷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荣幸。
同样也是能做谈资,令人羡慕的经历。
把他的激动看在眼里,徐良心里也有几分感叹。
在他的记忆里,高瓴资本和张雷,是华夏资本圈的超级大佬。
行业里能够跟他相比的只有红杉华夏的沈男鹏。
上一世他创业成功后,曾经在一次商业酒会上见过张雷。
那时候的高瓴资本刚刚让破落户百丽鞋业扭亏为盈,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
他的身边围满了各行各业的大佬,他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
那年,我在台下站着如喽喽!
现在一切反过来了。
快速收拾心情后,徐良笑道。
“张先生客气了,请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