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33节

  “可不?都是整支整支部队拉过去的,你家老头,也就捧个人场。

  不过你援朝你可以啊,都传遍了你98分的笔试成绩啊,咱文工团也对外招聘过几次,没这高分。怎么没继续读书呢?

  中专过来,跟咱小明一样,转正就是24级,嘿,比我就低一级!

  我都干了十几年才熬到这个级别啊!”

  王援朝一下就领悟了,李辉最多初中生,不然不会熬十几年才23级。不出意外,办公室里,就他们俩学历最低了。

  “嗨,笔试只考语文和政治嘛,数理化我瘸腿……”

  李辉一拍大腿:

  “咱还真是同病相怜咯!”

  李辉也就会写点简单的通讯,但凡写作好,级别早上去了。他更多的还是上传下达,干的多是协调、监督、提醒工作。

  然后李辉前后扫了眼,烟蒂都灭了,还没舍得将烟蒂扔掉,夹在手上,在他面前有点指手画脚的小声道:

  “你得小心点小明啊,你过来之前,咱文工团,林科第一笔杆子,小明自号第二笔杆子,还放话等你来,比试比试呢。”

  来了来了来了,不知道是善意提醒,还是挑事儿的。

  王援朝又递过一支烟,憨厚一笑:

  “嗨,那会就想着面试尽量给自己加分,投稿估计没过,都这么久了。

  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多跟李哥多学学,踏踏实实做好分内的工作。

  李哥,您可得多教教我啊。”

  李辉接过烟,王援朝麻溜的火柴跟上。

  李辉慢悠悠吐了口烟,道:

  “嗨,你可是林科面前的红人啊,领导都交代了,你随便跟我们学,不是?

  也就是你小子占我便宜,叫我一声哥,我儿子都上初中了,你说哪天要是碰到你了,我让他叫你一声叔叔?”

  王援朝憨厚一笑:

  “只要咱大侄子开了尊口,我这个做小叔叔的,一定要奉上见面礼啊!”

  李辉的眉头一挑,好小子,这么上道?打蛇随棍上啊!

  明诚建和他一比,才华先不说,做人这块儿,拍马不及,还傲得很。

  加上王援朝面试的光荣表现,李辉清楚的知道,这是一匹千里马,已经被伯乐发掘的千里马,不是他一个行政23级能欺负的。

  人家又这么识相,卖个好,哪天人家就骑在他上头了,可得记得他这个老大哥的好啊。

  他丢了烟头,脚掌碾了碾,道:

  “走,跟哥去看看他们要出的节目去!”

第39章 欠的更多

  苗翠坐在自行车后座,小儿子的自行车蹬得十分有劲。她不得不环住儿子的腰杆,嘿,小伙子的小腰也很有劲。

  大小伙儿了。

  王全这么大的时候在干嘛来着?

  “今天去单位报到,怎么样?有没有人难为你?”

  王援朝道:

  “您儿子我这么乖巧,谁难为我?再说了,我还是个孩子啊!谁欺负小孩,不要脸了么?”

  苗翠就想掐儿子的腰,但想想在骑车,忍住了,这小子,怎么说话呢?

  “你要这么乖张,活该被人记恨。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咱家为什么这么小心?都是一路吃亏涨的教训!”

  “我知道~就是想逗您老人家开心嘛。笑一笑,十年少。

  您看我给我二哥出的主意,我自己找工作,我是深得您真传的!”

  苗翠道:

  “那你跟我说说呢,领导给分配的是啥工作?”

  王援朝道:

  “我们领导对我可好了,安排了老同事带我去看我们团里的节目:

  唱歌的,《洪湖赤卫队》、《九九艳阳天》;

  跳舞的,《春蚕》,几个姑娘扭来扭曲的模仿春蚕的成长奉献的一生……”

  王援朝就直接跟母亲介绍起团里的节目,说到杂技的时候,那种惊险、刺激,在王援朝绘声绘色的表述下,母亲差点吓得从车后座跌下来。

  最后顾不得他还在骑车,将他的后背拍的啪啪响。

  教训道:

  “那你看完了就看完了?你不写写观后感?”

  王援朝一愣,他真没想到这茬,就顾着听李哥介绍各个节目来历和光荣历史了。

  想不到都穿越了,还要写工作日记……

  但这个笨动作,绝对能讨得领导欢喜,适合打造他这个天才,也离不开平日的积累这样的人设!十分有利于以后的创作!!

  王援朝专门买了个笔记本,用来做工作日记,放在包里,等着哪天绽放。

  王援朝也没有说什么每天积极早去打扫卫生,帮忙打水之类的,反正人不说,他不做。大家轮着做的,他就按顺序接班。

  当然,在单位里,还是每天跟着三位前辈去到处溜达。

  结果哪哪都说他得领导看重,但不说这个礼拜,他都没被金主任叫去谈话以示看重,就连林科长,说不给他布置任务,就不给他布置任务,除了每天进出办公室(科长的办公室在科室办公室里面的小隔间)跟他点头打个招呼。

  这会他越发觉得,母亲当初的建议,每天做个工作日记,反思,太好了。

  如果人家要考验他的心性,这样就能看得出来。很多领导就喜欢这样考察人。

  如果人家要给他来一下,这样也十分容易应对了。

  ……

  “各位同志,刚刚我国第五十五个民族,正式确定了,叫珞巴族。这是我们民族大家庭的盛事嘛。

  委员给了一个任务,就是,通知大家,能不能对此进行一些文艺创作。

  考虑大家的情况,这个任务不做强制要求,但有好的成果,团里不吝鼓励。

  诚建同志,督促宣传科今天要在公告栏张贴消息。

  还有其他各个分团、科室,都要通知到位,不能遗漏任何同志。

  ”

  周五,林科一进办公室,就给大家布置了这么一个任务。

  张扬和明诚建得了指示,要去传达,李辉跟着张扬,王援朝跟着明诚建。

  “援朝同志,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发挥发挥您的才华?”

  王援朝谦虚道:

  “我就是个毛头小子,都没有一个铅字,不像明干事,咱内刊常客啊!”

  明诚建皱了皱鼻子,这小子是在讽刺自己只能上内刊,不能上社会上的报刊杂志么?

  他们业务科,除了林科长有过报刊的铅字,还有谁能上?内刊上,就他明诚建出现的次数最多了。张扬和李辉,在他起来之后,基本上跟内刊绝缘了,林科看不上他们的文笔。

  “援朝同志,你这就谦虚了啊。谁不知道面试的时候,你的《热爱生命》,博得了面试官们的一致认可?”

  王援朝不接茬,命题作文最不好做,他的本事他还不知道?

  “明干事,您也知道,我那个是特定环境下的即兴表演,重在朗诵,且是旧作。”

  明诚建觉得这小伙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热血和激情,简直跟个老乌龟一样无趣,道:

  “年轻人呢,还是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向上的心,不要事情还没做,先研究各种困难。”

  王援朝不接话了,这话说的,你明干事不是年轻人?

  “我一定向明干事学习,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明诚建笑了,道:

  “那好,咱就一言为定,一起为民族事业添砖加瓦!”

  李辉连忙顺着明诚建的话道:

  “我和张科给你们做见证!”

  他得把自己摘出来,整个办公室里,就数他创作水平最差,他靠的不是这个。

  张扬点点头:

  “领袖说的好啊,年轻人就是有朝气,世界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我跟李辉给你们摇旗呐喊!”

  两人都是乐于看两个年轻人厮杀,对他们没坏处,也不是他们挑事,何乐而不为呢。

  林科长走出小办公室,道:

  “你们聊什么呢?”

  张扬连忙道:

  “科长,我们科室两位年轻同志,在讨论如何积极响应委员的号召呢。”

  林科长看了看明诚建,又看了看王援朝,扶了扶眼镜,道:

  “响应委员号召,是好事,但要先把委员布置的工作落实!”

  “是”“是”“是”

  几人窜出办公室,开始一一通知并督促落实。

  王援朝觉得这事吧,在委员那,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毕竟只是让林科去通知了一下而已,估计也是响应上面号召。真要重视的话,怎么也得开个会,是吧?

  王援朝跟着明诚建,沿着各个科室,向各科长一个个的传达指示。

  中午排队打饭,吴兰芳凑了过来,小声嘀咕道:

  “你怎么跟着他了?之前不是看你跟着李辉后面的么?”

  王援朝心里一暖,有人关心的感觉太特么好了。

  “我们科长让我跟着三位前辈学习,之前都是跟着李哥去看‘文化列车’的活动排练,这不,今个跟着明哥来各个科室认认门么。”

  吴兰芳顿了顿,还是没忍住道:

  “他在捧杀你~”

  王援朝吃惊地看了一眼这位吴姐,这话说的可就是掏心窝子了!

  他不是职场小白,明诚建对他的那种莫名敌视,他怎么可能感觉不到?

  不过对方也就一个6级办事员,行政24级而已,科长都说了,他只要创作一篇有影响力的创作,基本上就是24级了。

首节上一节33/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