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67节

  我跟你说,我有个堂姐,就是嫁进了城里享福去的。

  家情况到时候是真是假,我们请我堂姐过去,一掌眼就知道了!”

  王和平笑道:

  “怎么可能有假?真要结婚,要街道打证明吧?要户口本吧?这些怎么作假?”

  两人聊的正热烈,突然,不知道哪儿出了一群人,围了过来。

  “你是谁?怎么来我们屯了?”

  王和平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道:

  “我是四九城过来的,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农产品能采购的。”

  天色又黑,那些村民识字的不多,但介绍信三个大字,大家还是认识的。

  再一听这位是来采购的,嘿,可不是瞌睡来了枕头?刚刚大家或多或少丰收了一些土特产,如果有城里的单位来采购,那可是极好的。

  村民一下子热情起来。

  秦小妹看着眼前的王和平,有点目瞪口呆:

  他不是说在农场工作的么?不是辞了么?原来回城里已经找到工作了啊?好啊,还想拿没有工作试探人!

  幸好她刚刚说话很客气呢。

  不一会,村干部过来了,这边人聚集的有点多。

  听说是五六十里外的四九城里的采购员,村干部也不淡定了,就要拉着王和平去村公所。

  王和平无奈的对着秦小妹使了一个眼色,跟着村干部走了。

  到了村公所,村干部小心看了介绍信,货真价实,错不了。

  王和平心道:这可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介绍信了。

  以前混鸽子市,也要去近郊收货。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他们就有人刻萝卜章仿介绍信。反正能给钱,给票,能交易到物资,量又不大。

  混口饭吃,没人深究,除非撞枪口上了。

  秦家屯这种远郊,怎么分辨得出来真假?

  得知王和平还没吃饭,村里还招待了王和平一顿鸡蛋面。

  王和平还给了钱。

  他虽然不富裕,也不差这几毛的钱和票啊!

  王和平不得不和村干部盘点了一晚上的物资,价格,还正儿八经地抄录了一份,说具体要明天回去,汇报了,再来采购他已经很久没参与过鸽子市了,不了解市价。

  三弟王援朝之前问他要不要做鸽子市,他发现这一趟不做一把,都不行了。

  只能找几个以前的小兄弟帮忙散散货了,多少赚点吧。

  村公所还给他拿来了一套被褥,十月中,不是夏天,晚上要盖被子的。

  秦小妹的父母、哥嫂从山地里回来,他们是去收红薯了。

  秦家屯后面就是大山,不去山里种点杂粮,可不就是太浪费了?

  秦家屯的村民,几乎家家都这么干。

  也就是因为如此,秦小妹的父母,才有能力养得起她这么一个不用下地干农活的女儿,只在家做做家务,养的白白嫩嫩的,势必要嫁到城里去。

  秦老二的女儿,嫁城里享福了,秦老二整天在屯里走路都是脖子昂着老高,得意个什么劲?也没见他闺女让他享享福啊?

  秦老二是秦老三的堂哥,他们的爷爷辈是亲兄弟。

  所以秦老三坚决不要女儿下地,不吃馒头争口气,也要将女儿嫁城里。

  他闺女,俊的很!

  而且还读到了初中毕业,实在考不上高中,才作罢。

  高低也是初中生不是?

  听了女儿的说法,他还特意跑去村公所看了会热闹。

  秦家屯嘛,大队支书不仅也姓秦,还得叫他秦老三一声三叔,因为秦老三要叫支书父亲一声大哥(还是堂的,爷爷辈都是亲兄弟)。

  人家采购员已经吃完了面,在抄录物资明细了。

  人家也说了,多了不敢说,只要价格实惠,千八百的物资,还是没问题的。

  那全大队,也是创收了千八百啊,每家不得分个三五块钱?

  不要小看这几块钱,一年到头,一家子也存不下几十块。

  这才10月中,后面多来几个这样的采购员,今年秦家屯就能过个肥年了。

  秦老三打听清楚了情况,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小女儿这婚事,很有搞头嘛。

  虽然如此,他还是很谨慎,对家小道:

  “我去老二家打听打听你们堂姐在城里的地址,城里我们不熟,终归要小心一些的。

  等忙完这茬,我带小妹进城去找她,让她帮我们掌掌眼。

  没看完这茬,可不能对外说啊。

  万一是骗子,我秦老三丢不起这人。

  知道了没有?”

  家人们都一一点头了,秦老三才摸黑赶往堂兄家。

  很快秦老三就回来了,妻子连忙问:

  “当家的,要到了么?”

  秦老三拍拍口袋,道:

  “打听个地儿,难道我还能空手去看望大侄女去么?那老二她闺女又不吃亏,为什么不给?”

  老三媳妇当即放心的看了女儿一眼,道:

  “那就好,那就好。”

  秦老三点了旱烟,道:

  “那小伙我刚去公所看了,有精神,长得也好看。咱小妹还是有眼光的嘛。要是挑个城里的歪瓜俩枣,我怕是得心疼死。”

  秦小妹脑袋要埋到两腿间了,只能低头收拾红薯,假装没听见,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

  听说堂姐的丈夫当年也是个俊俏的,不知道和王和平比起来,哪个更英武好看。

  今天跟编辑确定,周一上架了。

  明后两天肉肉赶稿,上架看数据,爆发一波,期盼友友们的首订,帮忙支持一把。帮肉肉抬高抬高人气。

  秦静茹这样的女子,有点蠢萌的,又很听话的,特别适合二哥这种曾经浪过的。

  主角就不收了,二哥收,也一样。

  主要要收更漂亮的妹纸。

  四合院池子太小,容不下主角这条金鳞。

  什么叫弄潮儿?

  好多小钱钱,好多美女女,再搞点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业,服务一些种花儿女。

  友友们来追吧,王老三即将掀开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79章 帮二哥找工作

  王援朝翻出茶叶礼盒,将外面的包装又塞回空间,舍不得丢,做个念想,以后还能放一些其他东西。

  然后铁盒子也丢回空间,只保留了里面的塑料袋包装,即便如此,锡箔纸看起来也十分高级。

  又觉得直接出手一斤茶叶,太多了。

  茶叶自1959年起被划为国家二类物资,1960年中秋、国庆两节,居民凭《首都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供应1两,单身汉凭《个人购货证》每人供应2钱(10克)。

  现在放开了,但也要凭票购买。

  那么,二两,就比较合适了。

  这可是人家送礼的西湖龙井,不可能是便宜货吧。放在这个年头,品质怎么也要比肩贡品了吧?反正也没人尝过。

  于是他提溜着两袋茶叶,去拜访金主任。

  二哥找工作的事情,还得跟这位打听才是。

  “文化列车”重启出发,由委员和团长亲自带队,出去了两路大军,一路东北,一路西北,然后再逐步南下。

  四个分团长全部出去了,连新鲜血液都带出去见识场面了。

  刚刚获得了极高荣誉的文工团,必须加足马力,讲究觉悟,提高规格,不能这个时候拖后腿。

  文工团的荣誉,必须先将铁路沿线传遍。

  不能让自家人,都不知道自家人的荣耀不是?

  至于剧场,原本要留一波人马,对外经营卖票的,这个时候,任务要紧,团里也不差那几张门票钱。

  卖几年门票,也抵不上王援朝的一首神曲获得的赞誉多。

  不过也没有浪费,改放电影,票价就便宜多了。

  金主任带着小猫三两只,当仁不让留守大后方。

  团里还是要留人的,还得有一个高量级的人员坐镇,维持基地运转,做好大部队外出运营的大后方。

  其实金主任是真想出去啊,跟老伙计们喝喝小酒,聊聊他是怎么一手促成神曲的诞生的。

  这等荣耀,可遇不可求,别人可不会帮你大力宣传不是?

  他在办公室感叹,就听到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瞬间想到他还有留守任务在身呢。

  他连忙坐直了身体,拿出一份文件,翻阅起来,道:

  “请进!”

  王援朝推门而入,顺手就带上了门,笑眯眯的打招呼:

  “主任!”

  金主任一看是心腹爱将,便放下文件,道:

  “你这个大才子,向来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王援朝先摸出那二两茶叶,道:

  “主任您这偏见可真深呐。

  这是我大哥从他丈人那顺来的好货,说感谢我的。

  我寻思着,给我这玩意,我也品不出个好歹来啊,还不如给我两箱北冰洋汽水,您说是吧?

首节上一节67/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