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101节

  转头劝李泽华,“人!我是给你推荐了。

  用不用在你,他嘛,能力是没的说,就是这个脾气,你懂得。”

  好家伙,连做老师的都不敢明说,李泽华更不抱期望,好悬没直接拒绝,硬着头皮道,

  “吴老师您这话说的,我这没意见,您只管安排他过来面试吧。”

  先看看人,不合适找个机会拒绝掉呗,他可不敢招惹大爷,指不定被骂一顿都是轻的。

  仿佛想起曾经被支配的痛苦,秦朗果断捂脸,没脸看啊。

  吴良宇才不管那么多,主要是现阶段,他弄不明白里面的模式,看不准吃了么到底能成什么样。

  秦朗是属于逼上梁山没得选,推荐其他学生他得慎重点,别将来出问题不好办。

  正尴尬呢,敲门声响起,陈筱敏极有礼貌打着招呼,“饭菜做好啦,吴叔叔请下楼用餐吧。”

  对于这位非本专业的大拿,陈筱敏很尊敬,因为对方和她父亲认识,在魔都还拜托他照顾。

  吴良宇这才起身,“你们两看着办吧,不用特意看在我的面子做决定。”

  说着下楼去。

  李泽华走在后面,小声问道,“怎么样,有搞头?”

  秦朗想了想,“怎么说呢,刘师兄的能力绝对没问题!

  有他在,以后公司内部有人,想起歪心思很难,就是他那个脾气,我怀疑你都不一定扛得住。”

  听到这,李泽华眼前一亮,是人才就行啊,“比如呢?”

  秦朗谨慎组织语言,“比如你用公司利益换奔驰,刘师兄知道,肯定能冲进你办公室,没两个小时结束不了。”

  李泽华停住,仔细琢磨片刻,“那这是属于观念问题,还是立场问题?”

  如果是后者,他可真要认真考虑。

  秦朗毫不犹豫道,“在他眼里,可能企业发展和安危更重要,你虽然是老板,但是一切也要以公司利益为前提。

  奔驰虽好,但相应的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还不如趁机争取更便利的合作条件。”

  “也是个事业狂?”

  有限的信息不足以判断出什么,李泽华只能猜测,“还是个把别人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狂,他怎么不去创业呢?”

  秦朗无语,“你可真是一针见血,他就是创业失败欠一屁股债,才出来给人打工。”

  略微回忆,苦笑连连,“不过这事你可千万别提,我怀疑他很敏感这事。”

  还颇有感触道,“他那种人,做事情太认真,一点小事非得分个对错,客户都得罪光,谁还愿意合作?

  所以创业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你见过人就知道,一根筋劝不住啊。”

  还想再说,前边吴良宇忍不住催促一句,“有什么话,当面去提,背后议论非君子。”

  好嘛,两个小人灰溜溜下楼。

  直到上餐桌,两人还没停下聊工作。

  听到秦朗自己介绍,是吃了么母公司集团总监,二女脸色一变,再看李泽华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吴良宇也没注意,对着二人道,“别管他们,我们先吃。”

  他是懂得生活的,这个菜尝尝,那个菜吃吃,满意的点头,改良的川菜也不辣,挺合胃口。

  李泽华这是第一次来楼下吃饭,心思却不在这。

  “既然吴老师提了,就先试试看,关于基层这方面,你有经验,我的意思是,先把传统地域限制打乱。

  就从交大开始试点,如果不耽误正常工作进度,再推行到其它区域。

  但最好等燕京,粤东的人员出发再提,免得动摇军心。”

  秦朗倒是被二女惊艳一番,但看到沈婉怡,频频给李泽华递碗夹菜,宛若小媳妇模样,就没敢多看。

  接过话头道,“我尽量避免下面出现思想波动,正好近期腾出来的位置多,互相掺沙子吧。”

  李泽华这才满意的端着碗,边吃边说,“这个你和老顾商量,我只要结果!”

  见陈筱敏一脸疑惑看他,又瞅瞅沈婉怡,他还以为自己脸上脏了,拿纸巾擦拭一番,没东西啊。

  也没问,对吴良宇道,“吴老师,你看我这样的野路子,还有没有可能进修学习一下?”

  吴良宇就笑,“正常途径肯定没办法!

  不过你么,倒是有几分可能,等企业再发展壮大点,给学校捐点款,弄个荣誉校友,走社招的路子,读个在职研究生问题不大。”

  作为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吴良宇并不反感学产结合,教书育人尤其是经济学,总归要将理论落地。

  有什么比一位大企业负责人,亲自验证教学理论更合适的?

  也就是李泽华身份不够,不然他现在就敢给学校打电话,要求特招。

  陈筱敏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又使劲盯着李泽华看,仿佛要看出朵花来。

  现在的研究生,这么好考?

  还带保研的嘛?

第132章 ,事情越来越有趣味

  秦朗很迷茫。

  他这是在哪?

  教授吃过饭拿点茶叶,也不嫌弃没有专业泡茶工具,在那烧开水。

  剩下李泽华在那撸猫。

  是的!

  你没看错,他在别人家悠然自得撸猫,两个女主人一个穿着小熊拖鞋追剧,一个在厨房里忙碌。

  唯独显得他很多余,从上桌拿起筷子到现在,净聊工作,饭没吃几口,他还饿着呢。

  也不知道李泽华哪学的,一边谈事,还不耽误他快速扒拉米饭。

  又没让走,为掩饰尴尬,他只能硬着头皮找话题,“李总,那个商家配电脑的事,推广不太顺利啊。”

  李泽华摆弄着嘟嘟耳朵,十分享受撸猫的快乐,显得漫不经心,“不是让冯明城在电脑城攒机吗!”

  秦朗苦笑,“就他,现在每天忙的晕头转向,都在公司打地铺,哪有时间去电脑城掏二手电脑啊。”

  说着,详细介绍一遍情况,最后总结道,

  “分类的一二类客户,因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对电脑办公即使不熟悉,也愿意配合我们进行尝试。

  这一点,尤其在日均30单以上的餐饮店,表现最明显,他们有互联网曝光的强烈需求。

  别的不说,光我们拍摄的宣传照片,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反复修改,直到满意再上传,只为更好吸引顾客注意。”

  秦朗又从经济层面给出自己的判断,“目前来说,三四千块钱的电脑开支,对外卖订单多的门店来说,只相当于一周收入。

  而用上电脑办公后,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最关键的出餐时间,对账也特别方便,所以大家表现积极。

  但在最基础的3类门店,因为投资,营业额各方面制约,加上保守的经营策略,很多老板对动辄几千元支出,抱有很大疑虑。

  他们对电脑带来的便利不屑一顾,宁愿多花两分钟写手工单!

  可这对我们来说,一个订单多两分钟,一天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太多了。”

  李泽华停下撸猫动作,任由嘟嘟不满的喵喵叫,沉思一会,“具体收集的统计数据明天发给我,看看能不能弄出一两千的电脑凑合用。”

  对商家推广电脑办公的事情一直在做,效果并不理想。

  一类门店大多数是大酒楼,知名餐饮店,不用提,它们都是自配电脑收银管理仓储。

  四类门店更不用管,它们中大多数,连固定经营场所都没有,有的全部家当才一张手推车,配电脑瞎扯淡。

  二三类才是重点,二类还好说,三类餐饮店就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快餐店,主打一个薄利多销,订单不少赚钱却不多。

  加上房租,各种成本开支,每个月到手,有个几千上万块都偷笑,再加上这代人普遍具有吃苦耐劳,能省则省的传统。

  让他们掏钱买电脑,门都没有。

  正盘算怎么破局呢,烧上水的吴良宇招呼道,“先喝茶,慢慢来,工作永远忙不完。”

  二人无奈,只能往沙发走,秦朗是满肚子怨念,下次老板叫来家里吃饭,他再来就是狗。

  不,狗都不来!

  空肚子不吃饭,喝茶?

  吴良宇将一切看在眼里,没好气伸手一指,“走到哪都端着,累不累?吃个饭都能饿着自己。”

  李泽华这才反应过来,看桌上碗筷,略显尴尬,“要不你再去吃两口?”

  秦朗一脸无语,喝个茶都要挨批,下回请他来都不来。

  一脸郁闷上去帮忙拿烧水壶。

  倒是陈筱敏没心没肺,拎个卡通造型的生肖杯,美滋滋凑过来,还不忘招呼厨房里,收拾餐厨的沈婉怡,

  “婉怡姐,你的杯子我拿出来了哟。”

  说着将杯子往秦朗面前一放,“开水就可以啦,谢谢。”

  年轻人没有晚上喝茶的习惯,李泽华有,所以他是个另类。

  饭后饮一口茶,神清气爽,也方便半夜赶工,审核公司各类文件。

  他的每一分钟,都不敢浪费。

  没理会端着茶,不知如何下口的某人,吴良宇慢慢品尝过后,才接着原来的话题道,

  “其实就是强需求的门题,们所说的三类门店,对电脑的需求有,但并非必备。

  你刚才说的,降低电脑成本是一方面,但治标不治本!”

  李泽华有些头绪,但并不妨碍他虚心请教,“怎么说?”

  吴良宇想了会,“互联网流量变现是关键!

  无论是你弄出来的新客开发,还是精品店计划,总归离不开流量扶持。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加入一条先决条件?

  那些已经尝过流量好处的餐饮店,愿意电脑办公,就给予额外流量扶持,这样自然会趋之若鹜。”

  秦朗在一边琢磨出点味道,“我们可以先小规模试点,弄出点动静。

  挑一批愿意配合的三类门店出来,给予额外流量补贴。

  如果能让他们达到日均六七十,甚至百单规模,创造不低于一千元营业额,事情就好办。

  按餐饮行业约70%毛利率计算,一个月就是2万元上下。

  这种情况只需要维持一两周,就可以见到效果!

  还不用额外支出,毕竟现在每天新增的用户基数,摆在这儿,不信没人心动。”

  李泽华点头,“弄个具体计划出来,做两手准备,电脑这块安排集中采购,小规模试点,成了马上大规模铺开。”

首节上一节101/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