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218节

  林文辉就是应付客套几句,顺便提醒他,不要再干出支付系统和投资亚迪,那种损害风投利益的事情来。

  这两次,淡马锡都明显吃亏了,后续肯定会找补回来,眼下双方还是合作大于分歧的。

  等挂断电话,李泽华盘算一二,觉得不能完全说明,但又不能一点肉汤不给淡马锡。

  想了半天,倒让他琢磨出一点破解之道来,“国内部分,尤其以后涉及北斗导航,芯片和军用用途。

  这部分尽可能不让淡马锡涉足进来,避免将来发生不可控意外,以我今时今日的发展潜力,没有必要留下隐患。

  但香江这个科研院,可以拿利益出来分润,拉拢盟友增强实力。

  毕竟目前大酱发展所需的很多技术,设备,尤其是运动相机,gps定位这块,都离不开国外厂商的支持。”

  实力弱小时,一味抗拒变化是不可取的。

  李泽华很看的开,尤其对淡马锡,经济利益可以让出去,只要核心抓在手里。

  大酱的核心就是国内供应链,和核心技术。

  供应链,外人拿不走。

  核心技术,得悠着点。

  “走一步看一步吧,正好香江研究院还没有弄出来,如果是很重要,无可代替的技术,就安排让鹏城研究。

  香江这边,最好只放次一等,或无关紧要的技术研发项目。

  再以鹏城大酱的名义,设立一家香江大酱科技分公司,专门用来出口供应全球。

  这样一块大肥肉,淡马锡应该无话可说了吧?

  说不定以后大酱的研发资金,还能从淡马锡弄一部分出来。”

  这样想着,又给刘子杰打个电话。

  这位青云集团新任合规监察部总裁,兼空壳的风险控制部总裁,他还没亲眼见过呢。

  “李总,上午好,我现在正在淡马锡总部参观访问,同时就您之前发给我的那些资料,和淡马锡进行商谈,效果不错,收获很大……”

  约好香江之行后,一起回国的刘子杰这段时间很忙。

  他要考察并收集东南亚地区,即时通讯软件,外卖,快递行业的市场运营情况,并拿出完整的分析报告。

  这些都没问题,毕竟是分内之事。

  但很快李泽华又传来一堆资料,要他代表青云集团和淡马锡对接。

  这还不算完,最近几天又增加电动车,电子商务的市场调查。

  换成一般人,早撂挑子骂娘了。

  但刘子杰号称打工界的奇葩,一向把老板的事业当成自己的去做,主动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不仅不抱怨,还指挥跟他一起出走,组建青云集团李家坡分公司的团队,有条不紊的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来看,做的都非常不错。

  就比如现在,“淡马锡就即时通讯领域的合作,表明了立场,同意尝试合作,一起研发移动端软件。

  同时他们已派人向谷歌提出申请,请美利坚方面派人协助,这将有利于提高,我们在智能手机软件,硬件方面的研发进度……”

  “辛苦了,老刘!”

  李泽华静静的听他说完,内心升出一股感慨,如果手底下都是这种人才,他那用得着这么忙啊。

  声音都轻柔几分,唯恐把这位大才吓跑了,“忙完李家坡的事情,你就来香江吧,剩下的事情我们见面聊。

  有关青云在李家坡分公司的事宜,请你酌情推荐一位继任者,他将继续代表公司,主持在李家坡的大小事务。”

  刘子杰没有丝毫客套,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答应下来。

  这就是他的风格,只要对公司有利的,他就会去做。

  丝毫不顾及这是否是老板的示好,更没有什么感恩戴德,趁机表忠心的想法。

  在他眼里,青云初创两三个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安排到李家坡。

  既然这样,用现有团队中合适的人选,继续负责,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通过这件小事,也能看出来他为什么会和以往合作的公司,关系那么恶劣。

  没几个老板能忍受他这个性格,一个强势的,不顾及老板颜面,几乎没有私交。

  办事刚正不阿,不讲情面还算好,关键是公司会在某些时候,基于某种特殊原因。

  又或者是老板瞒着其它股东,做出一些私底下的利益交换,妥协时,怎么都无法绕开他。

  一个天天做好事的人,大家只会表面赞扬他,但未必会信任他。

  一个没法和老板一块干坏事的人,注定不会得到信任和喜欢。

  这就是刘子杰,一个与数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平分手的男人。

  好在李泽华暂时没打算拉拢他一块干坏事,所以完全没察觉不对劲。

  既然这么能干,索性把香江之行的所有准备工作,一股脑儿丢过去。

  刘子杰没有丝毫抱怨,全盘接受。

  “很好,我非常期待后天在香江与你的见面,再见。”

  成功甩锅的某人忍不住长松一口气,“真不知道秦朗,为什么对这位师兄这么害怕,不是挺好接触的么?”

  就很奇怪……

  鹏城和莞挨着,奔驰商务车很快就到了,第一家合作厂商大门口。

  在莞,拼夕夕挑出四家大合作商,其中最重要的一家,是李泽华点名道姓要求的。

  莞朝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规避法律风险,作者郑重声明,此公司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家公司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不大,是因为在电子产品代工行业里,它只是小字辈,年产值不过区区十几个亿。

  算上分厂员工,一起也就几千人规模。

  至于说不小,那就说来话长。

  因为李泽华亲自在里面呆过一年,就是那家加班一百多小时,到手420月薪提桶跑路后,他表哥帮他进的第二家工厂。

  朝旭电子其实在莞并不是很出名,因为类似这种电子产品代工厂,在国内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美利坚和弯弯的工厂。

  比如和苹果合作的弯弯鸿海工业,纬创(宏),和华为合作的美利坚伟创利等等。

  至于后来特别厉害的比亚迪电子,现阶段还排不上前五。

  青云集团打算涉足智能手机业务,在排除鸿海后,基于同样的道理,纬创和华硕也被毫不留情的排除在外。

  至于伟创利,更是半点合作的兴趣都没有。

  李泽华可不想某天被直接毁约撤单,还要被扣押生产设备和原料,对这种毫无契约精神的企业,最好一开始就别抱有幻想。

  如果有机会,他不介意一棍子把这几家都打死。

  眼下公司在鹏城,和比亚迪接触谈合作,在魔都也找了怀旭电子。

  可让手下人想不明白的是,莞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朝旭电子,怎么进入老板视线的。

  他们哪里知道,李泽华和魔投合作后,请求魔都方面帮忙清除,过去存在过的痕迹。

  很多信息包括家庭情况,就业情况,都被人为的抹掉。

  这些固然瞒不住国家机构,但对一般人来说,想查出来07年李泽华在朝旭电子上过班的情况。

  还是很困难的。

  回到说小不小的问题上,反正李泽华重生前,莞朝旭电子早就破产倒闭了。

  因为没选好继承人。

  原来的老板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业,费劲千辛万苦才把朝旭电子,做到年产值十几亿,员工三四千的规模。

  但架不住老板年轻时,因为不知名原因落下病根,近几年经常卧病在床。

  这种情况,经营权自然落在他儿子手里,08年,也就是李泽华跑去姑苏前,这位二代刚接手公司。

  就迫不及待按他的想法折腾公司,先从考勤开始异常严格起来,美其名曰向世界先进企业学习。

  学个锤子!

  人家鸿海工业当时一个月算上加班,能开出近两千高薪。

  而在朝旭,一个月加班200个小时,到手才1500,还要想尽办法各种克扣员工工资。

  李泽华都受不了,直接提桶跑路去姑苏投奔二表哥。

  后来大约是在11年过年,大表哥回家时,特意提起过朝旭电子,说二代老板一顿瞎折腾。

  硬生生把公司玩没了。

  这还不算,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二代,还喜欢在濠江一掷千金,短短几年不知道输了多少。

  最后破产清算,活生生把他爹给气死了,至于二代本人,忘记最后是跳楼还是跳江了。

  不过这和他选择朝旭作为合作伙伴,一毛钱关系没有。

  纯粹是因为老板娘,严谨点说应该是现任老板娘,原老板的儿媳。

  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小。

  07年老板儿子结婚时,李泽华远远在厂区门口见过一眼,当即惊为天人。

  事后怎么都忘不掉,那最简单的一眸一笑。

  尤其是大,大才是正义。

  这就算了,还特别纯,只冲你微微露出笑容,就仿佛感受春的美好。

  这样一位我见犹怜的气质佳人,容貌身材绝佳,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偏偏嫁给个挫二代。

  真是没天理!

  不仅没跟着享几年福,10年那会还要替好赌的老公偿还债务,不得不亲自出马执掌朝旭。

  嗯,神仙难救的玩意。

  反正挫二代跳楼后,再也没有她的消息。

  只是可惜,眼前这位身高165,体重160的姚庆安,现在还没输掉最后一个筹码。

  所以无缘得见佳人一面,不过算算时间,眼前这位应该已经在掏空厂子了。

  “姚总,参观完贵公司以后,我对往后的合作越来越有信心。”

  此时的李泽华,已全然没有在厂里上班时的稚嫩,尤其当身后随时跟着一大群人马时,衬托出来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哪怕曾经和他在一块工作过的同事看见,也丝毫没认出来。

  “那就好,那就好,感谢李总的厚爱,您提出来的改进生产工艺,调制生产线配套的事情,我们一定抓紧办好。”

  姚庆安笑起来,仿佛全身肌肉都在抖动。

  脸上笑,心里却在咒骂,不就是今年千把万的订单吗,还是从别的工厂转过来的,利润低不说,要求还高。

首节上一节218/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