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232节

  “首先它有遍及全国的直营网点,有约六万直营员工,有垂直且高效的成熟管理体系。

  顺丰一但回过神,加大在同城配送,整车运输领域的投入,很快就能成为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因为同城配送和外卖,是严重重叠的商业模式。

  只要有资本注意到这个隐藏的角落,稍微挑拨,顺丰就一定会跳出来和我们竞争。”

  李泽华对此显得庸心忡忡,“好在我们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这次回去要利用好拼夕夕的优势,迅速整合三通一达的资源。

  总之蜂鸟决不能坐以待毙,无论花多少钱,也要坚决把二维码推广利用起来。

  航空货运,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整车零担,自动化电子化都要做起来。

  快递公司单独做哪一样,都是困难重重,通过我们的平台整合,很多事情,如集资买飞机都可以做。

  加上集团多元化扩张的优势,争取把顺丰引到电商领域开战,等它深陷泥潭时。

  再把提前布局的杀手锏丢出来,加上同城配送领域低价竞争双管齐下,要么彻底打死它,要么趁机完成控股,没有第三种选择。”

  后世顺丰凭借其强大的体系优势,杀入同城即时配送领域。

  连外卖巨头美T,饭急送都不得不分润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给它。

  以尊重前者的绝对实力。

  李泽华正准备就具体实施细节,深入聊下去时,曾海洋的电话又打过来。

  “老板,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感觉快要顶不住了。

  三通一达和dds的跨区域运输大战打的很凶啊,刚才仲通又打电话来问,想借人开战啊,怎么办?”

  李泽华傻眼:“借人马开战?这到底闹得有多大?”

第212章 ,李总快回来救命啊

  快递行业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从顺丰到四通一达,再到全国绝大多数快递企业,在09年4月以前,都是黑户。

  除崛起于北方的宅急送,它是有牌照的合法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一开始就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公司罩着。

  直到后来被开封菜收编,加上创始人之一的陈苹,脱离宅急送创建星辰送。

  第一时间拿到杰克马的8000万投资,这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总之,刚开始阶段的快递企业都过得很憋屈,具体可以参考如今的蚊香专卖,不守规矩分分钟被收拾。

  王蔚最开始也是偷偷摸摸,请人携带包裹过关,类似于后来的海外代购,以躲开邮政铁拳。

  其它家则躲躲藏藏,和邮老大打游击,在监管的眼皮子底下一点点艰难求生,发展壮大。

  被抓住,往往自认倒楣,交钱赎人赎货是常有的事。

  侥幸没被逮住,也要面临同行的威胁,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当时分属两个不同快递公司的,路上碰见都要比划一下拳脚功夫。

  随着邮政的市场份额从上世纪80%,下降到本世纪初20%几时,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邮老大的工作人员还有一项工作内容,那就是带着监管部门,到大马路上拦车。

  什么车?

  快递运输车。

  只要车上发现有小件快递包裹,一律现场移交监管部门进行处罚。

  那个时期,快递公司的运输车都不敢打上企业特有标记,唯恐被逮住罚款。

  随着后续对抗升级,这招也没用,因为车牌号也被人家记住了,一抓一个准。

  包括四通一达在内,每家企业每年都要被罚款数百万元,罚钱还能接受,最怕就是扣车扣件扣人。

  幸好随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为满足民营企业物资运输需求,国家在今年4月正式出台政策法规,从根本上确认快递企业的合法性。

  当然,蜂鸟不在此列,严格起来算起来,李泽华还顶着黑户的名头在违规经营。

  但其解决的就业数量,尤其和几个都督府,及魔都地方的特殊关系,让邮老大投鼠忌器,不敢抓。

  回归正题,虽然铁拳消失了。

  但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却愈演愈烈。

  谁都想趁着历史性新机遇,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四通一达在这一点上,表现最为激烈,历史上的它们各自为战,打的不可开交,给了其它同行崛起的机会。

  好在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了通达系足够的底气,从10到19十年间,网购快递包裹数量激增40倍。

  而公司,个人快件增长速度,远不及此;福祸相依,有得到就有付出,这也为通达系将来被阿狸全盘控制埋下伏笔。

  这一世,有蜂鸟的提前出现,有了居中调和的地方,大家表面斗而不破,但对外可没那么好脾气。

  对待同行,尤其是对浑水摸鱼,低价抢单的通达系以外企业,一律重拳出击。

  矛盾,瞬间被激化,一场远比历史同期更残酷,更惨烈,波及范围更广的快递大战,正徐徐拉开序幕!

  大战的第一个拳头,就打在dds物流身上。

  它本来是做同城配送的物流公司,其创始人郜威在鹏城起家,依靠低价策略成功突围,一度占据粤东10%的市内配送份额。

  无奈此时的华南地区,顺丰如日中天,手握六万人的直营团队所向披靡,dds上升空间有限,不得不北上江浙沪暂避锋芒。

  但历史,此时给郜威开了个大玩笑!

  青云资管集团横空出世!

  依靠外卖市场打开局面,很快整合通达系市内揽收配送业务,同时开始涉足同城自营配送。

  郜威历经五个月,耗资三千万,好不容易在江浙沪发展出数百个网点,约两千人的队伍,还没来得及吃口肉。

  就在魔都这个核心地带,被吃了么蜂鸟六七千人打个措手不及,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几乎是眼睁睁,看着青云集团从外卖行业横跨过来,以碾压的方式出现在dds面前。

  不敢打,根本不敢打。

  枫林路一战,拉出数千人开片的狠劲,彻底震住郜威,让他不得不暂时沉寂下来。

  反正在魔都的市内配送业务依靠低价,还能继续生存。

  他转头将发展重点转向江浙,收买其它快递公司加盟网点,玩借鸡生蛋。

  在跨区域物流运输上,他和地方货运企业合作,吸纳游散社会车辆,依靠低价竞争策略快速抢单。

  又利用代收货款的商家资金,填补因扩张带来的巨额亏损。

  相比于历史上的小打小闹,憋了口恶气准备随时杀回魔都,找青云算总账的郜威,这次玩的更大更激进。

  在粤东打不过耕耘市场十几年,坐拥六万人马的顺丰,他忍了。

  跑来江浙沪,还被个后起之秀压制,如何能忍?

  如果不是代收货款的资金,绝大部分投入物流业务扩张,手里没余钱,不然郜威肯定会涉足外卖行业,好好教李泽华做人。

  他打定主意,一但在江浙沪布局完成,立即带团冲进魔都外卖配送行业,好好和青云过过招。

  这一切,李泽华毫不知情。

  青云根本没和dds发生过正面冲突,倒像是毁灭与你何干的黑色幽默,正常发展过程中,顺带把对方的发展方向堵死。

  即使知道,他也不信郜威能在三通一达围剿下,还能有余力涉足外卖业务。

  但蝴蝶效应还是出现,因为青云的缘故,dds等一大批快递企业被迫转向江浙皖,导致这一地区竞争环境更加恶劣。

  首当其冲的,就是跨区域物流包裹运输,原本已逐渐消失的面包车跟车制度,再次出现。

  一车面包人,藏着棍棒等防身利器,跟在自家快递卡车后面,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最开始这是为预防车匪路霸,以及摆脱,阻拦邮老大抓捕。

  随着身份洗白,大家摇身一变成了合法持牌经营,再也不怕邮老大威胁。

  跟一车面包人的传统,成本很高,在经济发达,社会治安好转区域被陆续取消。

  目前已成为偏远落后地区保留节目。

  但最近几个月,这一政策又在江浙沪地区重新安排上线。

  无它,随着规范经营物流快递行业的牌照下发,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行业,妄图凭政策东风大发横财。

  货运站跑单帮的拉帮结派,第三方物流公司,外资快递企业有一个算一个。

  或依靠自身底蕴,或依靠人脉关系,纷纷杀入这片蓝海市场。

  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套路,低价抢单,因为正常经营,不可能打的过耕耘市场多年的行业巨头。

  通达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开战。

  六扇门都不好轻易介入,因为这些企业大多违规经营,恶意抢单在先,置快递公司和企业之间,签署生效的运输合同于不顾。

  比如a企业和通达系签署合同,规定企业产品运输由通达系承包,后者为企业专门开辟路线,购置车辆,还给予大客户待遇。

  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开拓市场,一切服务做好后,无需承担这些成本的竞争对手,依靠低价恶意抢单。

  偏偏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限制这种行为,长此以往,哪家企业还愿意长期培育市场?

  这又不是技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起诉违约企业的责任,成本高收益低还得罪人,名声臭了,往后谁还合作?

  思来想去只能自己上,派人收集合作企业私下低价运输的证据,拿合同堵车,抓住就现场扣车扣货,按合同办事有理有据。

  被抓的一方自知理亏,大多也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哪怕报六扇门,帽子叔叔来了也只能调解为主。

  但dds不行啊,它的发展资金,都是挪用企业运输商品的代收货款,压根不是自己的。

  次数多了,赔偿吃不消,一但资金链出现问题就是血崩,加上业务员在中间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吃下去的肉怎么可能吐出来,于是发生剧烈冲突在所难免。

  这一次闹得尤其大,都是年轻人下手没轻没重,甚至有因此送进太平间的。

  郜威被逼急了,索性撕破脸,开始冲击通达系的根基,直接对加盟商下手,只要该区域有愿意代收货款的企业,他就花高价收买。

  用企业的代收货款垫付加盟商的利益,如此滚雪球一样,迅速抢占大片市场,用更多的预付款收买更多人,租用更多车辆。

  同时,也有更多跟车的业务团队,和前来阻拦的通达系发生冲突。

  “李总,你要回来主持公道啊!”

  原本还怕青云集团凭借人数优势,在同城配送业务打价格战,抢占市场的通达系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仲通赖海荣,他最近正忙着收编各地加盟商,更改加盟制度,让总部享受更大权利。

  被这么一搞,计划全被打乱,仲通在江浙沪的企业运输业务,几乎陷入停滞。

  就在李泽华上飞机前一个小时,他就打来两个电话,核心诉求就一个,借兵报仇。

  “李总,青云也是仲通的大股东,这种关键时候,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面对赖海荣的求援,才理清事情原委的李泽华没有拒绝,“我已安排蜂鸟抽调人员随时准备支援。

  不过旷日持久的打,对谁都没好处,我一个小时以后的飞机,直飞魔都,见面聊。

首节上一节232/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