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它腾出手,很快就将外卖快递业务重新捡起来,这才有了收购入股叶子,dds等一系列动作。
做加法的同时,阿狸新成立的本地生活事业部,还不忘给竞争对手做减法,那就是削弱蜂鸟的立足根本。
它们发出通知,限期内要求所有快递企业,停止和蜂鸟合作,否则将在淘淘下架该企业接单权限。
订单来源涉及企业生死存亡,和区区服务质量改善,孰轻孰重无需多言。
但很快,随着快递企业竞争加剧,青云通达系第一次毫无保留的携手合作,大获全胜,到手的利益远超预估。
加上拼夕夕线下取得的巨大成功,再次让快递公司举棋不定。
两边都有巨大的利益,放弃哪一个都是不可接受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彻底公开化。
李泽华胸有成竹道,“目前看只能见招拆招,不是我自私想要妨碍各位发财。
蜂鸟加拼夕夕短时间内,确实不可能达到淘淘,给各位的利益价值。
但淘淘有什么目的,大家都明白,菜鸟的政策我也清楚,就给你们四家每人0.5%的股份。
说是提供优质服务,实则换汤不换药,加盟商难道你们自己不会找吗?菜鸟能提供蜂鸟这种优质服务吗?
菜鸟这一手,就是变相的从你们手里掏钱,限制你们的发展,使你们不至于脱离淘淘掌控。
总有一天,菜鸟会露出真面目,吞并市场上的所有快递企业,完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
没人希望看到这种结果!”
一席话,说的所有人沉默不语,菜鸟出现的那天,大家就看明白了,但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历史上顺丰弄出了丰巢,通达系也曾短暂联手,但很快被淘淘各个击破。
好在,蜂鸟和拼夕夕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一丝希望。
“我再次强调一遍,蜂鸟和各位互相持股的目的,是为了互利互惠,大家都能看得到。
以蜂鸟的模式,完全可以采取加盟制,迅速在全国扩张,依靠同城配送和外卖业务,加上加盟授权费用,我可以迅速盈利。
各位还要受固定资产投入这个无底洞拖累。
真打起来,没人是我的对手。
但蜂鸟却选择了最困难的一条路,坚持自营,再苦再累也会坚持下去。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践行的理念,真心实意的做事业,脚踏实地的做服务,扎扎实实的穷实基础。
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才能长久的经营下去。”
李泽华再次强调这点,得到所有人认同后,才继续说道:
“其实通过这次针对dds的竞争,大家也看到了,想要摆脱淘淘掌控最佳办法,就是扩展多渠道经营。
为什么顺丰可以坚决对淘淘说不?
就是因为自营,收入渠道来源多,快递包裹业务仅占顺丰总营收的30%,拒绝淘淘的威胁后,顺丰今天同样发展的非常好。
而淘淘呢,根本拿顺丰毫无办法,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淘淘的软弱一面,它对有自成一体的企业,完全没有办法。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这次统一的对外扩张行动中,被淘淘试作亲儿子扶持的百代,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
在整个华东地区,因业务扩张报告的冲突中,仅有两例来自于百代,这充分说明,百代的战斗力几乎为零。
如果各位能听我一句劝,下一阶段重点在粤东布局,冲击百代的大本营业务,重点和它展开竞争。
就算不能彻底打垮它,也要把它的业务范围,打到只能靠淘淘和鸿海养着苟延残喘。
众所周知,一家快递企业想要盈利,要么小而精,要么大而广,顺丰那种特例只是极个别。
百代的业务规模一但萎缩,其原本就极其拉胯的业绩报表,经营状况必将进一步恶化。
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对百代的加盟商,进行重点针对竞争,势必让后者疲于应付,仅剩的那点服务也会被丢掉。
一家没有战斗力的企业,谁谁在乎?
到那时候,淘淘还能扶持谁?
只要它敢扶持一家,我们就打掉一家,任何不形成规模的快递企业,都没办法在市场上站住脚。
单纯依靠淘淘订单的微薄利润,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淘淘敢在同一时间,同时撤换通达系所有公司的服务吗?
只要它不敢,就永远别想扶持起第二家来。
快递包裹,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安全性这些百代通通没有,而消费者最注重的性价比,通达系占据绝对优势。
顺丰直营也不能随意降价,它必须保证自己的合理利润,才能持续升级自己的后台服务。
这一点你们有优势,整个青云系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聂腾运对别的很认同,唯独对最后这一点感觉困惑,“据我所知,你自己也没多少钱,拿什么来支持我们的系统化升级改造呢?”
每一家公司的升级改造,需要的资金都是天文数字,尤其是二维码出现后,原本设想的智慧物流中心价格又一次暴涨。
青云哪来的钱?
李泽华自有妙计,伸手一指二维码,“答案就藏在这里,去年全国快递包裹数量12亿多,根据预测今年增长幅度在50%以上。
就按18亿算,假设我找各位每个二维码,收取0.05-0.1元专利授权费用,会发生什么结果?”
“开玩笑吧?”
“这么贵?”
“等等,我算了下,也就是说按这个数字,神通今年做了一亿单,要向青云支付500-1000万专利费用?”
“就是这样!”
面对质疑,李泽华毫不犹豫的点头表示肯定,“大家先别急,等听我说完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在考虑是否拒绝,或者接受。”
说着,他将自己关于发码授权收取专利费的打算,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完事还补充道:
“二维码的应用场景,除了外卖快递行业,更涉及无数工厂企业,没有足够多有实力背景的企业加入,注定是收不到钱。
所以给各位的股份不会多,但细水长流,这部分收入肯定不会低于现在的授权费用。
再一个,刚开始设置高费用,还能通过合同的预期收入,拿到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贷款。
我可以和大家签订特殊条款,只要大家同意一张5分,或一角钱的专利使用费。
在后续的入股,融资方面,青云可以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完成。
如果不能,青云愿意以约定的数字,提供优惠借款,帮助大家完成融资目标,如何?”
“你是认真的?如果是这样,那也不是不能合作。”
第220章 ,一环套一环全是坑
在签署秘密特殊条款的加持下,三通一达都与青云发码集团,签署专利授权协议。
此时的发码集团,已经向华夏,美利坚专利等全球主要国家专利管理部门,一口气申请了60多项二维码专利。
这还不算,几乎每天,各大合作高校,科研组织都有新的专利申请递交,涵盖了二维码应用的各个方面。
合同签好,回到公司,吃了么董事方国辉无疑是最开心的那个,“董事长,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专利授权一下来。
有了这几份合同,涉及未来二十年的巨额收益,按行业50%的年复合增长速度。
未来三五年内,这份合同的履约价值就小一亿,还几乎没有成本。
我和银行的朋友探讨过,短期内贷出一个亿不是问题,剩下的部份,与仲信,苹安合作做一份组合债券。
今年卖出一两亿简简单单,再加上联系四大行,邮老大,社保养老医疗基金入股的事情。
一但办妥,公司这两年发展所需资金基本不用愁。”
“看把你乐得,老方啊,这次的佣金,你可得少收点。”
李泽华笑着将吃了么,蜂鸟的技术授权合同副本递上去,“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你这个兼职可赚大发了。”
方国辉除了是吃了么董事,还在原来的金融机构挂职,相当于打两份工,吴奕斌也差不多类似。
“混口饭吃而已,全靠董事长关照,请放心,这次的佣金,我一定争取全部按业内最低标准办。”
他脸上的笑容没停过,“董事长,还有一件好事,您让我找的专业资本运作团队,有眉目了。”
“说说。”
“原海航资产并购部门一位负责人,近期有意带团队出走。
他曾经主持参与过的并购项目,涉及资金高达上百亿元,在业内人脉关系很强。
像这种级别的人才,在国内大家抢着要,连高盛摩根都向他发出邀请。
可他一直没下定决心去哪家,收到消息后经过我不懈努力,又得益于公司近期扩张状况非常好。
他本人在经过慎重考虑后,表示非常有兴趣,为此还专门制作了一份集合麦当劳,海航模式的融资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您看看,如果有兴趣,随时可以安排他来见您。”
方国辉说话间,将一份文件传输过来。
“做的很好,公司现阶段就是缺少顶级人才的加入。”
李泽华好奇打开看一眼,随口问道,“不过按说他这个级别,怎么会突然从海航离职呢?
而且放着那么多国企央企不去,专挑我们这种民营企业?”
就很纳闷,觉得哪里不对劲,想了半天没头绪,最后归功于公司发展的好,最近名气越来越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强。
但内心底没全信,他始终保持一份对资本运作的警惕,海航最后什么结局,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方国辉也不瞒他,“金融危机影响下,海航的资本运作愈发激进。
原本收购后拆分出售,核心资产剥离套现,重组再包装再抵押的那一套玩不下去,嫌来钱速度太慢。
您也知道的,它们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金融市场,每年背负的利息是个天文数字。
加之主营业务收入放缓,内部矛盾激化,给资管部门的压力越来越大。
很多事可做不可说,反正让人感觉像是走钢丝绳,心惊肉跳,唯恐一个不好炸的粉身碎骨,所以提前跑路咯。
至于为什么选择我们,原因很简单,同城配送,外卖快递业务和电子商务,比海航主营业务收益更稳定,风险可控,操作空间更大。
他们主要做财务运作,这行您是知道的,公司近期项目多风险低,赚的自然也就越多!”
“很多事情,其实就差一个捅破窗户纸的动作,偏偏所有人都在装聋作哑。”
别人家的事,李泽华很少评论,也只是在内心底嘀咕一两声。
接着看文件,看得出来对方深谙此道,见解确实不一般,“还是太激进了,这种重复抵押的套路。
具体实施起来风险很大,万一出现风险,如何控制?”
方国辉信心很足,“这就涉及到我们的专业性了,您不是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吗?
您看青云投资,青云置业,最后加上吃了么三家企业,在金融系统里,它们都是十分优质的资产。
投资公司负责提供资金和质押,签署合同授权置业公司委托购买商铺,房产,吃了么提供长期租赁合同保障。
转过来,青云投资又和吃了么,签署品牌授权和特许经营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