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合同能顺利签约的基础!
这世上就没有蠢货,傻白甜在商场上压根不配活着。
奈何李泽华知道姚庆安现状啊,这位多跑一趟濠江,朝旭的未来就往下掉一点。
家里有矿也经不起在濠江连续梭哈,有这个拖后腿的掌舵者,他甚至可以想象最多半年,东旭就会因为流动性紧张而陷入经营困境。
到那时,银行催债,民间资本上门闹事,厂子里人心惶惶,凭管理层是压不住的。
这种混乱场面,一旦出现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工人会担心切身利益,比如工资有保障吗?
供应商会考虑自己的货款,收的回来吗?
哪怕有傅玉洁临危受命,出来主持大局,也注定得不到其它股东信任,因为她既没钱,也没威望。
这种情况下,别说良品率能不能保证,能坚持不破产就算烧高香。
除非青云集团出面担保。
这是不可能的!
李泽华坐等花最小代价,从银行手里,把朝旭采购的新设备拿下,顺带接收成熟技术工人。
花费比全资收购便宜太多太多。
他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等朝旭破产清算,再把其手中掌握的专利收入囊中即可。
担心其他人来抢夺肥肉?
好啊,正愁找不到接盘侠呢,合同了解一下,你买朝旭不可能说买了拆分赚钱那么容易,先把没执行完的合同做好。
做不了?
那你接个屁,违约金交一交,亏不死你。
唯一有可能出来捣乱的,就是那几家代工龙头企业,比如鸿海,纬创力,比亚迪,鸿基,怀旭电子等少数几家。
他们既可以吃下朝旭,又可以拿到新合同订单量,一举两得。
这时候就得看李泽华手段了,他出资4000万加合同入股,干嘛用的,嫌钱多烧的慌?
就因为姚庆安家族掌握朝旭电子60%股份,按增资入股20%计算,青云入股后,姚庆安家族还握着48%的股份。
这时候,他的胜算还是很大,但架不住扩大经营,购买设备需要什么?
肯定是钱啊!
哪来的?
银行呗,有正规业务合同,有预期收入,对象还是大集团大公司,怎么可能跑去找民间人士。
再加上粤东工行的关系,姚庆安不把手上尚未抵押掉的股份,全部丢进去做担保才怪。
就算他有别的抵押物,得到授意的粤东工行也不会同意,而其它银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可不敢轻易放出几亿的贷款给实体工厂。
只有得到青云集团托底保障的工行,敢一次性给个三四亿授信,毕竟朝旭垮掉,还有青云集团接盘。
这时候抵押的股份,就变成了催命符。
种种手段都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姚庆安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或者说他根本不担心这些。
因为朝旭现在有能力完成订单量,他根本没往意外的方向想。
何理也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是出于职业习惯,想要尽可能争取最好的条件罢了。
有他在中间打圆场,李泽华的态度没那么强硬,临走之前随口道:“你我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互信。
如果谁都能跳出来轻易质疑几句,工作还做不做了?”
言外之意,你傅玉洁什么身份,也配出来指手画脚?
这番话明显是让何理带给姚庆安的,后者一边擦汗,一边点头哈腰,“李总请放心……”
保证的话语说了一大堆,好不容易送走他,回到客厅,他老婆也下来了。
“嫂子,做生意没那么容易的,我们和青云还没建立稳固的交情,万一说错话,姚总那儿也不好交代啊!”
其实他也很无奈啊,这两口子的事,公司很多人都看出来不对劲。
就以今天为例,老公喝醉了,做老婆的不扶着送进房间,让他这个做下属的帮忙。
简直就离谱。
难怪公司有传言说姚总那方面不行,说不定老板娘还是个雏呢。
这个何理最有发言权,好几次拿钱去濠江赎人,他亲眼见到姚庆安搂着女人,衣裳不整从酒店房间出来。
怎么看都不像不能那啥的模样。
很快,傅玉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传言绝不是空穴来风。
她的回答相当强势,“姚庆安?
如果他有能力,朝旭就不会做成今天这样子,你老实告诉我,公司账上现在还有多少钱?
接青云的订单速度这么快,连公司董事会都没有召开,你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何理硬着头皮道:“这些都是姚总的决定,我一个主管业务的副总,又不负责财务,哪里清楚啊。
有事,你还是当面问姚总吧。”
“有没有,你心里最清楚。”
傅玉洁脸色清冷,语气高高在上,丝毫不给他留面子,“董事长还在呢,公司一年花几十万请你回来,不是混日子的……”
她再没实权,也是代持股份的董事,何理不敢硬抗,只能任由她指责一番。
“何经理,我不是问责谁……”
“公司签下这么大订单,你是有功劳的……”
“董事长也知道你的不容易……”
“好好做事,公司不会亏待你的……”
傅玉洁搬出董事长的名头,又许下年底奖励的画饼,何理没做过多抵抗,他也是知恩图报的。
当即给她保证。
一定好好辅佐姚庆安,管理好公司各项业务。
第238章 ,惨烈价格战之开端
“唉唉唉,说你呢,谁让你进去的?”
魔都某小区,大爷打开保安亭窗户,指着想要进去的外卖小哥骂骂咧咧道:
“看清楚没有,我们这里是高档小区,禁止无关人等入内。”
“那请问能放在这,等顾客来取吗?”
“不行,放在这丢了不负责啊!”
外卖小哥,哦,不~
带着黄头盔,提着外卖的,不是李泽华是谁?
将视线拉远一些,几台奔驰车停在主干道上,通过李泽华随身携带的通话器,所有的声音实时传输过来。
譬如现在,李泽华借助头盔的遮挡,压低声音快速道:“我只是单纯的不想主动作恶。
也想告诉你们,很多时候,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整体形象。
我不确定上报的17家小区,有多少是真的因为用户投诉,又有多少是因为物业,单纯的想要分一杯羹。
不过没关系,我们有时间来慢慢的,制定一个新的规矩。”
话没说透,剩下的需要自行领悟。
物竞天择,自然竞争法则中,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大多数时候并不会捕猎食肉动物。
驱逐才是常态,即便杀死,更多也是为了震慑潜在竞争者。
毕竟吃草的动物更加温顺,且技能点,大多点在逃跑求生的项目上。
而这,恰恰是最关键的,它们即便反抗,也是暂时性,并可以从容应对的。
体积大的行动不便,体积小的力量不够,各方面均衡进化的,更没什么威胁性。
捕猎食肉者,是注定会遭遇激烈反抗的,会导致受伤流血的风险,也会让躲藏在暗处的潜在竞争者,蠢蠢欲动。
但李泽华没得选,他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想走的更远一些。
他领导下的青云系,不作恶的前提,仅仅针对普罗大众。
无论是餐饮连锁,乡镇体验店,还是助农惠农,包括简单爱的互助筹,有一个算一个,都旨在增加最底层的收入。
他的野心很大,大到正常人难以理解!
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内部经济循环。
拼夕夕,吃了么,蜂鸟,通达系延伸到整个物流快递行业,市内配送。
加上现阶段筹备的智能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和亚迪及未来新能源企业的合作,构建的造车产业。
和淡马锡合作的矿产资源合作,接下来的海外农业粮食,畜牧业,能源投资等等所有的一切计划。
都是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大而不能倒,从来都不配成为他的追求。
因为再大,也不可能大过一个团体,一个地区。
负债再多,还能比美利坚负债三四十万亿美元还多?
自始自终,他都在小心隐藏着,内心底最深处的梦想。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即便在单一经济体内遭受打击,他都能迅速调集其它地区的资源迅速回血,乃至于发起反击。
这一点,他挺佩服香江李半城,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商业,商人,商道。
奈何他的命不好。
他所处的社会,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的资讯发达。
移动智能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彻底颠覆,更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轻易说清楚。
就好比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当它与扫一扫相结合,搭载在小小的手机上时,能够颠覆的行业太多太多。
多到李泽华光想一想,都会激动到混身发抖,因为他只要彻底掌控其中一个,就很难被彻底打倒。
掌握两个或以上,他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一句,他能轻易决定百万人的命运。
他是如此的幸运,又是如此的孤独。
好在,青云系背后没有鱿鱼资本的指手画脚,他可以从容布局。
那个被资本暂时遗忘的东南亚,以及南美,非洲,它们从来不在世界的中心。
他要抢跑,就必须有足够的底蕴支撑,海外战略的根本,是国内基础足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