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334节

  这让号称全线补贴外卖员,配送员的淘点点,菜鸟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简直没道理啊!

  三倍于竞争对手的补贴,订单量被反超,连底层业务员都留不住?

  可它却不想想,下面递交上来的数据有没有可能,是假的呢?

  商家,消费者在网站完成订单交易,使用的是优惠,这个很难被人做手脚。

  但是如果是虚假的商家,虚假的用户,乃至于虚假的订单配送过程呢?

  谁来监督执行这个考核过程?

  就算退一万步说,所有的补贴订单都是真的,商家和消费者双双获利,那配送员和阿里还搁着一层加盟商,它们的利益如何保障?

  这帮缴纳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费用的加盟网点,又不是来做慈善的,他们冲着阿狸的金字招牌进场。

  是为赚钱来的,现在阿狸搞一手补贴,虽然业务配送量是急剧扩大,但他们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还要配合公司额外出资参与活动。

  说白了,被画大饼了,什么等到补贴大战赢下来,抢到市场占有率以后,慢慢赚回来之类的屁话,谁信?

  现实情况就是吃了么紧咬着淘点点不松口,补贴大战看起来是一场马拉松式长跑,短期内看不到结束的希望。

  给保证金是它们,找位置开店招人跑业务,是它们。

  现在搞补贴优惠,它们还要被降低派费单价,美其名曰培育市场,这谁受得了?

  尤其是菜鸟网络的订单量,就就是靠百代,和几家不知名快递公司撑着。

  剩下的顺丰邮政是直营,几乎不存在丢单养活菜鸟。

  这一点,杰克马亲自出面打招呼都没用,顺丰王都懒得理会!

  通达系呢,淘淘催一下,就吐一点残渣剩饭出来敷衍了事,大头还是在蜂鸟那里。

  毕竟消费者也不傻,你让我选我就选?

  有顺丰邮政,有通达系承诺的送货上门服务在前面扛着,哪个商家不包邮送货上门,我就不买了。

  这又倒逼商家不得不向淘淘反映问题,起初淘淘态度还是很强硬的,这是顾客和商家之间的事情,关淘淘什么事?

  可随着拼夕夕下沉市场的大获成功,商家们又发现新的财路,尤其是制造业厂商的一二级代理商。

  那就是拼夕夕商城上,关于城区市场似乎大有可为,受合同限制,拼夕夕体验店没办法在城市里大规模推广。

  只能私下由业务员或兼职员工,偷偷出售,这一点厂家其实是知情的,但是碍于拼夕夕巨大体量,以及国家专项补贴。

  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别闹到当地经销商天天抗议就行。

  但在经销商眼里,它们和拼夕夕也是有合作基础的,在拼夕夕开个店,几乎没有成本,网点资源都是现成的。

  从淘淘复制粘贴过去几张图片而已,要什么成本?

  最关键的是,孙桐喻对淘淘太熟悉了,甚至连淘淘会做出什么反应,都提前预料到。

  拼夕夕趁机推出就近显示,和区域订单保护制度,即同一厂家的同一型号,全国的代理商都可以在拼夕夕自主定价销售。

  唯独消费者注册成功后,会按登记住址,优先推荐本地商家,除非它的价格比同类型门店高太多,或低太多。

  这种用来保障大件商品的交易机制,一经推出,就深受中小商家喜爱,唯独厂家颇有微词,认为损害了它们的利益。

  但随着针对厂家品牌店的流量扶持计划开始,和中小商家营业额上升,在双重利益的影响下,厂家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一现实。

  能赚到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下,淘淘不乐意了,合着自家推广菜鸟网络的计划,还会反过来拖累网购市场份额占比?

  强硬推行走不通,又没有足够的利益收买关联方,菜鸟的发展一下走进死胡同,看起来除了继续补贴,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加盟网点不干了!

  还补?

  人人都有小心思,你不让我赚钱,还不让我自己想办法赚钱么?

  同城配送业务打不过人多势众的蜂鸟,那外卖订单还不能做点手脚?

  自己开店,自己下单,自己配送,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不就是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吗?

  反正实名制认证,在09年还不算严格,阿狸也没有连接六扇门,户籍管理部门的后台,更没有后世严格的人脸识别和银行卡绑定。

  毕竟在这个网银,互联网支付还不算普及的国度,总不能要求所有消费者必须真实认证吧?

  大量虚假的地址,虚假的订单被捣鼓出来,现实是魔幻的,在这一点上,青云集团和阿狸旗下的加盟商,反而想在一块。

  不留余力的挖阿狸墙脚,依靠这一手,加盟商赚的是盆满钵满,哪怕一天只刷一百单,也能纯赚一千块。

  至于原本负责监督执行的阿狸铁军,呵呵,你猜猜这招是谁最开始做出来的?

  08年孙桐喻离职时,被清理掉一大票铁军成员,其中有一部分固然是作为孙桐喻嫡系,被定向开除。

  但剩下的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中饱私囊,截留公司活动费用,对商家乱伸手而被一并清除的。

  尤其是加盟商还会给铁军成员塞钱收买,因为它们手里掌握着资源分配大权,但绝对不会给手下员工多发钱,他们也配?

  再加上加盟商手下的管理层,同样要吃掉一大块蛋糕,剩下掉残羹剩炙,到一线业务手里,压根剩不下多少。

  这才是淘点点菜鸟,打不过吃了么蜂鸟的核心问题所在。

  再有一点,阿狸给出的补贴确实不少,可相比于历史上千度外卖,美团点评,饭急送的补贴大战,大环境完全不一样。

  最大的区别在于,移动端和pc端的商业竞争模式不一样!

  移动端动辄可以覆盖上亿的用户,使用app一键下单,加上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大数据的收集处理。

  加上一人一证一手机,绑定银行卡,人脸,指纹识别等等,弄虚作假的难度太大,成本太高。

  加上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点餐,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补贴的转化率特别好,留存率高,后续就像滚雪球一样势不可挡。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淘点点把钱花了,弄出上千万电脑端注册用户,其中大部分以白领上班族为主。

  学校区域,是吃了么基本盘,淘点点一时半会很难打进去,光青云系几万兼职学生,就不可能为淘点点提供助力。

  专职骑手?

  但凡熟悉周边交通路线,立马被青云系用重金挖走,连商业区都配送不过来,哪里还有余力争夺学校市场。

  恶性循环首先在商业区出现,因为白领用餐时间集中在那一个小时,淘点点业务团队永远都缺人。

  导致配送速度不及时,投诉量激增。

  这样的用餐体验,就别指望有什么忠诚度可言,只要吃了么一直死咬着不放,根本没法拉开差距。

  真正的消费者也是鸡贼的,谁家给优惠力度大,就去谁家下单;你家配送不了,那就去抢吃了么午餐优惠,一样0.1元白嫖。

  何况淘点点还有个最大的劣势,那就是它网站上有的餐饮品类,吃了么几乎全有。

  而吃了么餐饮计划的战略合作门店,可不敢和淘点点签约合作,哪怕是私下用第二张营业执照,偷偷接单都不敢。

  你能瞒住普通的互联网企业,却瞒不住到处都有的外卖快递员,对这种吃里扒外的家伙(吃了么有入股)。

  一经查实,就不是什么取消合作,扣除保证金之类不痛不痒的处罚。

  而是门店已投入的装修,设备升级费用,新店投资打水漂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能被吃了么看中并合作的,都是餐饮外卖界的流量产品,或中高端餐饮店。

  这是淘点点,无论如何都拿不到的核心资源!

  餐饮商家菜品种类不如人,配送时效得不到保障,巨额补贴还要被加盟商,业务团队截留。

  一线配送团队的不稳定,更加剧局势恶化。

  一个熟悉环境的老手,一天12小时50单起步,咬咬牙七八十单也不是不行。

  可一个新手,一个订单恨不得打八个电话问路,指望他能一天送三十单,不吃投诉才怪!

  订单配送少,客单价低,还要被加盟网点截留收入,团队能稳定就见鬼了。

  说句不好听的,淘点点和菜鸟,已经彻底沦为青云系的人才培训基地。

  恶意竞争?

  不存在的,全世界也没有类似法律,会限制底层员工跳槽。

  倒是人家离职,不发工资和提成,才会被法律严惩。

  单个的员工,因为时间精力,金钱等各方面因素拖不起,让用人单位钻了空子,往往以吃哑巴亏了事。

  但谁让这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呢。

  青云法务天团四面出击,这些合作律所早就按耐不住了,打一场劳动纠纷案子,少说收入数百,派个实习生转一圈,案例都一样。

  准备的证据模板,起诉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要往劳动部门执法大队一送,对方就怂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必须想办法把蜂鸟弄死才行!”

  有心急的加盟商坐不住,准备用武力强行解决问题。

  奈何还没等他话音落下,就有人出来当面打脸。

  那是个头上还缠着纱布绷带的加盟店老板,闻言冷笑一声,指着自己的伤势道:

  “别妄想了,看到没,这就是动手的结果,十几个人啊,围着我打了好几分钟啊!

  如果不是我能屈能伸,恐怕当场就会被打死去。”

  旁边就有人问:“你被打成这样,报警让六扇门抓人啊。”

  被打者苦笑一声,“抓人?别把我自己抓起来就好了。

  你们是不知道,对面太特么阴险毒辣了,他们过来谈判,都是留有后手的,什么针孔摄像机,录音机一应俱全。

  还会故意用言语激怒我,特么的我就是吃了没经验的亏,当时火气上头先动了手,结果人家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十几个人。

  进来二话不说,给我一顿打,关键去医院还验不出什么伤,就是疼的厉害。

  等打完把证据一亮,六扇门都让我自行协商,如果要上纲上线,那就是分开处理,对方打人赔偿医药费。

  我特么更惨,谁知道那一拳下去,把离职的员工鼻梁险些打骨折,弄不好还要判刑……”

  青云系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挑衅,怎么可能留给他们反击的机会。

  律所配合,全程记录只是第一步,给菜鸟离职员工撑腰,让他们有底气上门找无良老板,要工资是第二步。

  通常还会有青云系员工跟随,这些人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

  他们的存在,或多或少会加剧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拱火是认真的,谈判只是顺带。

  这至关重要的第三步,完全取决于菜鸟加盟商个人素质,能讲道理忍住火气,就给工资呗。

  如果被激怒动手,往往有人愿意主动迎着他的拳头,把最容易受伤的部位送上去给他打。

  无所谓啊,休息一段时间,又能活拨乱跳继续上班。

  趁机收获一大笔赔偿金,何乐而不为呢。

  有律师配合,这就是合理利用规则打击竞争对手,不占理违法拖欠员工工资在前,还敢先动手打人?

  青云系就是出了名的人多势众团结一致,还能惯着你?

  但凡敢先动手的,基本都被狠狠修理过,青云系挑选出来执行挑衅任务的,事先被再三警告过,绝不能动工具。

  只准对背部,腿部下手,真打出问题是个人责任,谁也别试图牵扯到公司。

首节上一节334/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