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省区经理一级,这么多集团分公司算下来起码上千人,那好,每年就给三百个指标,可以购买北上广深非核心地段房产。
五年后,这些房产算个均价两三万,不过分吧?
好,公司买入时几千块,就只定价15000,这帮人买到手,一百平米按市场价,账面盈利起码在50万以上,这可相当于好几年收入。
反正从始至终,集团高层就没打算限制这帮人究竟能买多少套,按规则来,房子价格涨的高点,每年多安排几次积分PK。
房价低,那就每年只安排一次pk,总之要制造出资源很紧张,很抢手的假象,勾引更多人参与这场竞争游戏中来。
换成你是省区经理,在房价暴涨的那几年,能眼睁睁看着到手赚一倍的房子溜走?
pk输了的管理层,回去不跳脚骂娘才怪,这就是从内部开始向外卷,先把自己人卷死。
从这种“恶劣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卷王,放在社会上也是当之无愧的商业精英,无论是个人能力,团队战斗力都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依靠这套制度,再加入除房产之外的诱惑,比如积分不够晋升标准提不了级别,那就提待遇,提团队奖金,提年假旅游团建等福利。
以确保每一个层级的管理,技术人才为了巨额利益,都疯狂内卷起来,偷奸耍滑的自然而然被淘汰出去。
顾时节对这套政策举双手双脚赞成,因为集团人数越来越多,依靠人力资源部根本管不过来,招进来的人不能确保没有滥竽充数的。
现在好了,哪怕暂时买不了房,但低价租赁,提前锁定房源也是对所有管理层的巨大激励。
凭什么我俩都是城市经理,你特么被公司安排住联排别墅,出门有奥迪a6专车接送。
我就只能住老破小,出门还得打出租车拿发票报销?
哦,搞了半天是团队里有浑水摸鱼的,害的整个团队这几个月业绩没达标?
那不得赶紧开除害群之马啊?
下面人没有切肤之痛,得过且过,管理层可不干了,这可是和自己的福利待遇挂钩的,再加上期权奖励,团队奖金等实实在在利益。
你敢糊弄工作,占着茅坑不拉屎,管理层就能送你去千里之外。
而青云集团付出了什么呢?
比如在星城和亿达合作的地产项目,商业住宅部分,纯楼面建设成本才特么的不到400块钱一平米。
5年后的14/15年,房价迎来第一波暴涨,亿达广场又是整个城市最核心的地段,卖七八千不过分吧?
而在魔都,鹏城这种超一线大城市呢?
了不起建设成本一两千块一平米咯,绝对保证工程质量用一百年不出问题,配套设施做到极致。
就这,将来的核心地段卖个五六万一平米,轻轻松松,赚麻了都。
捡钱捡到李泽华都觉得良心过不去,准备再弄点贴息贷款给员工做福利。
说不定将来还能弄一家全国性装修建材公司,以成本价提供装修服务,员工肯定开心得要死。
这几年无非是苦一苦青云总公司,承担这500-2000的建设贷款利息。
了不起每平米额外支出几十上百块钱,而且廉价租房,也要给房租的啊,轻松覆盖贷款的同时,还能大赚一笔。
这样做的好处太多太多,既拿捏了员工的命脉,鞭策他们自己疯狂工作,又趁机套现大赚亿点点。
说不定连银行都要发慰问函,专门感谢青云集团送来一大批优质韭菜。
总之,集团那帮专门搞经济理论研究的,以独立董事吴良宇为首,各个都蔫坏蔫坏的。
一套房子被他们玩出花,因此衍生出来的,还包括购买房产两年内不允许离职,离职后不允许加入竞争对手公司等等。
不然就得乖乖补齐优惠差价,这是受法律保护的,由集团法务部全程参与配合制定的合同,根本不给普通人留下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连离职后竞业协议生效期,额外经济补偿都省了,因为虚高的房价在扣除这部分之外,员工还得倒给公司一大笔。
更大大增加竞争对手挖人难度,总不能挖一个基层店长,还得给人家送一套地级市市区的房子吧?
阿狸就是这个政策最大受害者,原本挖人挖的还挺爽,毕竟加两千块钱对很多人诱惑很大。
但随着集团给每个员工发一份宣传彩页,把集团投入的五险一金成本,住房吃饭成本(吃饭由吃了么提供内部员工餐)算清楚以后。
很多人对那两千块钱就不太看得上了,本来能被挖的就是业务精英,优秀管理,他们赚钱的能力不弱。
现在一算账,发现阿狸提供的待遇,根本没法和青云比,自然熄灭跳槽的冲动。
李泽华一直冷眼旁观着,总之一切有利于集团良性发展的政策,他都支持,反正这帮人都要买房。
集团又不是单纯做慈善,维持高工资高福利待遇,需要的超额利润从哪来?
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只不过是尽可能相对公平的分配利益,向下倾斜一部分,大赚特赚的同时还能收买人心。
……
张天明感慨着加入青云集团以后,工作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鞋厂的一个小科长,花了四个月变成拼夕夕城市经理助理。
看似就换了份工作,实际上是换了个世界,他从未感受过,这种全心全意为员工考虑的良心企业,真是太幸福了。
想到这,他拍着蒋文武的肩膀,感慨道:“小武,我们认识有四年了吧?
变化真大啊,大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蒋文武同样傻愣愣的点头,“是啊。”
两个人是06年在莞某鞋厂认识的,当时年过二十七的张天明是厂里业务部科长,而蒋文武则是打黑工的小学徒。
本来两个人不太可能发生交集,蒋文武出生于缺水的甘省西部,和张天明这位来自桂省的表哥谈不上交情。
直到有一回,张天明应酬过后深夜回厂里休息,喝多了找个没人的地方呕吐,结果发现草丛另一边有个小孩在偷偷哭泣。
当时差点没把张天明给吓死,厂子节能减排大晚上都不开路灯,借助微弱的月光,无人涉足的杂草地里传出若有若无的抽泣声。
怎么都像是电影里鬼片的既视感……
也不知是背井离乡的孤独,还是看着当时一点点大的蒋文武实在可怜,张天明算是收了个小弟。
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偶尔照顾的小弟,他教会了蒋文武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自幼寄人篱下,亲情缺失错位的蒋文武呢。
差不多把这个比自己大十四岁的男人,当成亲哥对待。
至于为什么不是别的,主要是张天明担心和自己老婆解释不清楚,特么外出打工,无缘无故多出个儿子,谁信啊?
工厂流水线的时间枯燥无味,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日子过得快,也容易让人彻底麻木。
好在蒋文武有张天明这位大哥罩着。
成功在他16岁成年那天,把他从流水线抢救出来。
蒋文武文化程度不高,谈不上打螺丝和跑业务究竟哪个更辛苦,但他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自在,可以到处跑,接触新东西。
跳槽到拼夕夕还是蒋文武先提出来的,当时鞋厂已经和拼夕夕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生产一些贴牌产品。
张天明权衡利弊后,没忍住拼夕夕高薪诱惑,带着鞋厂几个关系好的一块投过去。
毕竟是有销售管理经验底子在,张天明一过去就做上了推广组长,半个月后乡镇体验店计划开始落地执行。
他又被调到兴隆镇做体验店店长,小武一直跟在他身边,家电下乡业务在大湾区做的也非常不错,奈何受制于销售政策限制。
厂家没办法忽视代理商的影响力,所以很多知名品牌一开始并不能给体验店供货,直到最近才一点点放开。
不过即便如此,张天明仍然带领兴隆镇体验店,创造出月销百万优秀业绩,主要是卖电动车,给打工族卖小家电。
以及承包房东,二手房东的出租房家电装修,没有大品牌,拼夕夕手里的杂牌电器也不少,价格低廉的一抓一大把。
正经居民,村民可能看不上,但这些房东很喜欢啊,随便弄一台杂牌空调,就能让出租屋每个月多租一两百块钱。
加上阶梯式电费差价,别提赚的多开心了。
业绩突出的张天明,很快进入粤省分公司考核视线,因为兴隆镇面临的大品牌销售政策限制,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
大公司不供货,经销商反对,偷偷卖,动辄闹出肢体冲突,搞得分公司管理层也很烦,大区代理总监郝俊杰和厂家沟通几次。
效果不大。
现在有几个体验店竟然做的这么好,那不得赶紧搞清楚,分享分享成功经验啊?
随后一个多月里,兴隆镇体验店在整个公司火了一把,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城乡结合部,纷纷开始联系搞出租屋的房东。
杂牌电器不能卖?
就算没有家电下乡补贴,销售杂牌纯赚的利润,也比卖大品牌多。
产能不够别害怕,代工厂直接一步到位,安排贴牌生产。
这一招把大厂都给吓到了,干嘛干嘛,拼夕夕这是打算自己玩贴牌代工了是吧?
没辙,人家的销售渠道摆在那,只能协调代理商和拼夕夕之间的矛盾,对拼夕夕某些明显过界的销售行为睁只眼闭只眼。
而张天明本人,一路扶摇直上被提拔为珠江市子公司,城市经理助理,底薪3500,算上其它的杂七杂八收入到手一万块钱有的。
大区就是要用他善于寻找精准目标客户,以及带团能力,来发展城市团购平台化,以及兼管拼夕夕电子商务,蜂鸟众包等业务。
但小武却留在兴隆镇体验店,一直没有太好的机会跳出来。
直到这次集团下发,允许优秀业务员自主选择,留在体验店还是进城做团购都可以。
这不,小武眼巴巴递交申请,又回到张天明麾下继续征战,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月薪破万不是梦,在心仪的城市买房买车成家生子,更不是难事,只要公司继续发展。
一切,都会有的!
这次到场开会的,不仅仅只有拼夕夕系人马,还有加入团购平台的其它团购网站业务人员。
拼夕夕做平台,可不仅仅只停留在技术,流量入口层面,团购平台的老板,技术人员,股东该拿的利润不会少。
因为有流量精准扶持,总量在上升。
但经过拼夕夕的整合资源后,分配比例在向下倾斜,管理团队和基层业务员的福利待遇直线上升。
几乎所有人都从这场财富盛宴中,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拼夕夕的所有福利,第一次对友商敞开大门。
正如台上青云集团大区总监,郝俊杰所说的那样:“青云集团欢迎一切有能力,肯努力,愿意用勤劳双手改变自身命运的年轻人……”
第308章 ,吃了么兄弟看热闹
“快住手,别打了,你们都别打了。”
珠江市某高档小区外,十几人正在大乱斗,物业喉咙喊干了也制止不住。
仔细看,其中有穿着黄袍的吃了么外卖员,他们是送餐路上发现自家兄弟被打,随即靠边停车。
餐,也不送了。
拿着u型锁就加入战团。
还有穿着蓝袍的蜂鸟快递,蜂鸟众包同事,他们也不是最先加入这场冲突的。
甚至其中还有个青云置业的员工,他是来小区谈房产交易,路过大门时突然听到一句,“打的就是你这个拼夕夕杂碎。”
骂人的话听多了,这算什么?
奈何被骂被打的是拼夕夕员工,是隶属于同一家集团的同事,这位刚刚替公司贷款拿下,一套商业住宅的置业公司员工。
在物业经理和房东震惊的眼神注视下,毫不犹豫撸起袖子加入战团。
对方七个人,加上他青云系一方才两个,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奈何那个拼夕夕员工死脑筋,不肯跑啊。
一边硬顶着对方输出,一边试图抢回散落在地上的文件包,冲突过程中,里面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损坏。
但冲突双方都没有在意,而是奋力争抢着掉落下来的a4纸文件,拼夕夕员工怀里还有一份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