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385节

  青云系缺不缺钱?

  同样缺。

  但李泽华还是带着钱来了,一张口就是3亿美元,并给出暗示,今后三年,青云投资将给与京东方不低于10亿美元融资。

  要求只有一个,京东方尽快和荣耀电子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后者在国内产业供应链中,牢不可破的盟友。

  “李总,你可考虑清楚了,京东方暂时没有大规模生产制造,智能手机屏幕的经验。

  蓉城生产线也才刚刚进入调试阶段,良品率远达不到市场主流标准,距离自负盈亏差远了。

  无论是追求财务性投资回报率,还是基于产业整体布局,这恐怕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面对送钱上门的金主,京东方科技集团执行董事,总裁赵焱顺很想一口答应下来,但出于职业道德,他还是希望对方再认真考虑。

  不要头脑一热,把钱投进来,过一段时间清醒了,再把钱抽走,虽然有合同约定,但真反悔了,京东方还能把对方吃掉?

  别到时候新生产线扩产计划安排好,一伸手钱没了,那乐子可大了,签约那点违约金翻十倍,也不够一条高世代生产线的钱。

  公司发展,尤其是半导体行业,投资大筹备期长,风险也大,行情好有点赚头,行情不行比如今年,破产倒闭的同行一抓一大把。

  不然也轮不到京东方四处接盘,引入以往被严格封锁的技术设备,行情好的时候,国外根本不卖。

  受金融危机冲击,海外同行尤其是脚盆鸡加棒子,现如今张口是友谊,闭口是兄弟,恨不得今天签约明天开工,总之给钱就行。

  从生产线设备技术,到派遣工程师协助安装调试,全程参与试生产,唯恐京东方不满意,奈何就是兜里钱不够。

  虽然内地多个城市主动邀请京东方前去设厂投资,但受自有资金和未来预期市场不明朗影响,限制京东方这一轮的逆周期扩张速度。

  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低迷时,想常人所不敢想,为常人所不能为,真金白银掏出来扩充产能,说白了也是一场豪赌。

  一但预想中的市场没有起色,这些过剩的产能反过来就会拖垮整个公司,维护成本,人工成本,产线闲置一天都是海量的金钱损失。

  01-03年,京东方已经经历过一次阵痛,现在是第二轮逆周期打法,未来如何,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好在,李泽华比京东方管理层更有信心,京东方做什么的?

  面板啊!

  智能手机屏,电脑显示器,笔记本屏幕,平板电脑,车载屏幕等等。

  看明白了吗,这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青云集团未来的主营产品必备技术,熊猫荣耀电子,鹏城的神州电子加上新能源车。

  青云的科技帝国梦想,离不开京东方的支持,何况眼下的它,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距离彻底起飞也就差最后一哆嗦。

  李泽华一直说,钱就是纸,单纯的金钱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不能转化成影响力,就和废纸没区别。

  看看京东方去投资的地方,哪一地不是拿出最优惠的条件,拼命也要把生产线留下?

  肥城更是依托中科大和京东方两家,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科技之城,在未来残酷的经济竞争中,提前锁定一个上岸位置。

  巧了不是,青云集团也想搭上这股东风,为集团增加一层金身光环,入股京东方,赢麻了属于是。

  对于青云集团承诺的3亿美元投资,京东方当然想要,就算没有后续跟投,这么一大笔资金凑合凑合也能上马一条新生产线。

  关键是,靠谱吗?

  从青云系荣耀电子和京东方接触那天开始,满打满算没有两个月,除了知道对方拿下金陵熊猫爱立信电子,在姑苏弄了个科研院。

  其它的京东方了解还真不多,两家公司接触过程中,也没听说过青云集团对京东方有投资意向。

  就很莫名其妙,友商大老板突然跑过来说,给你融资3亿美元,定增一部分股份就行了,连债转股之类的投资收益保障都省略掉。

  如果合作没问题,未来三年再投10亿美元,这都还不算,另一份合同就更离谱。

  京东方的智能手机屏幕还没大规模生产,良品率之类的还没稳定,生产成本都不确定,而荣耀电子第一款智能手机产品都没发布。

  市场前景,合作规模,预期收益,风险隐患通通不确定,上来就说要达成战略合作,以后荣耀电子的手机屏幕一半以上交给京东方?

  这就相当于两个未成年还在上学,没到领证的年纪,就在商量将来孩子出生叫什么,这不扯淡嘛?

  赵焱顺感觉自己一番掏心掏肺的话,白费了。

  因为李泽华满不在乎的态度,让他一度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三亿美元,二十多亿软妹币啊!

  就这么不当一回事的嘛?

  回想自己曾经为了几个亿的融资,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到最后只得到一句轻飘飘回应,不投。

  就想哭。

  “赵总请放心,基于和京东方的合作,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即便后续合作出现偏差,半导体行业没有出现如预期中的需求暴涨。

  哪怕京东方未来十年持续亏损,哪怕良品率一直提不上来,成本比其它竞争对手贵,我承诺的后续投资也一定安排到位。

  且青云旗下的荣耀电子,也一定坚持履行合同,一半以上的订单交给京东方。”

  赵焱顺还能说什么呢,整个人都麻了,呆呆问一句,“你这么做,图什么呢?”

  李泽华不答反问,“听说当年京东方第一次赚到钱,账上躺着三十亿时,所有人都在说不如拿去投资房地产,稳赚。

  结果是王总力排众议,坚持工业报国,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赵焱顺默然,心里彻底明白,这是又来了个“疯子”。

  “权当为梦想情怀买单吧!”

  “好一个为梦想买单。”

  听说来了大投资商,还是志合道同之辈,从外面急匆匆赶回来的王升,正好听到这句。

  上来热情握住李某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一方想送钱,一方紧缺钱,确认过投资诚意后,郎有情妾有意,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具体的合作细节交给底下人谈。

  王升亲自领着李泽华参观京东方,路上从公司发展史,聊到现如今半导体显示面板现状。

  刚开始,王升还以为这位后辈是沉默寡言的性格,因为多是他和赵焱顺在说,李泽华在听,偶尔嗯一句表示赞同。

  可随着聊天深入,尤其抛出一个技术类问题,久久得不到回应时,他懵了。

  “王董,赵总,你们就别为难我了,对半导体显示面板各种专业问题,包括你们提的新世代生产线,我是一个字听不懂。”

  李泽华两手一摊,摊牌了,“我对这个行业最深刻的认识,就知道电视机在用,将来智能手机屏幕用得上。

  而京东方是民族企业,这就足够了,我负责给钱,将来能干掉叁星最好,就算干不掉,最起码也要国内能生产,不至于被人卡脖子。”

  说着,还担心他们怀疑自己的财力,特意强调道:“二位请放心,钱的问题不用担心。

  我最近在海外一些业务,每天都能入账几百万美元,多的时候上千万美金一天,区区10亿美元而已,不影响的。”

  关于千度等中概股的权证买入速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快,而年末正是千度股票开始起飞的时候,每天都在涨。

  权证就相当于十倍杠杆买入股票,千度股价每涨个几美元,都是超额收益,何况短短四五个月时间,千度从二三百涨到七百多。

  谷歌退出内地市场,千度从此开始垄断,这种核弹级别的利好,根本不是几家金融机构可以轻易改变的。

  趋势一致向上,比捡钱速度还快,李泽华每天睡觉睁开眼,几百上千万美元就到账,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王升和赵焱顺对视一眼,总感觉这世界变了,变成他们彻底不认识的模样。

  实在太疯狂,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就因为一句为情怀和梦想买单,千里迢迢送几亿美元过来扶持国产化。

  赵焱顺只想大吼一句:这样的人,请再给我再来一打。

  好在,李泽华不懂,他手下有一帮专业的人才。

  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基于半导体显示面板具体合作细节,通通都经过无数人仔细认真琢磨后,才逐一签署。

  真是老板一张嘴,员工跑断腿。

  最上层从第一次见面到确定合作花了半个小时,双方法务和专业谈判团队,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最终确定合同内容。

  就这,还是李泽华不断催促的结果,因为他又发现一个好玩的事,京东方的产品,似乎还供给国内家电企业啊?!

  ……

  “xxx牌显卡,原价1098,现价698,通通698。”

  “xxx牌内存条,原价798,现价498,通通498。”

  “长虹xx型号电视,原价6999,现价5599,再送全场任意200优惠。”

  “xx牌双开门冰箱,清仓大处理,给钱就卖,原价3988,现价2098,走过路过别错过,降价大酬宾咯。”

  身处燕京某国美电器大卖场里,刘强栋显得庸心忡忡。

  放眼望去,尤其针对京东商城的数码产品,国美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堆配件,正在以低于市场的优惠价进行大甩卖。

  找个没人注意的位置,李泽华好奇的问一句,“怎么,国美的促销价,比你进货价还低?”

  “那倒没有,绝大部分都卡在刚刚好的位置,比京东采购价刚好高一点,但匹配这个价格卖出去,没办法保证公司最低运营成本。”

  刘强栋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京东,家电大战给他控货,现如今核心数码产品也面临冲击。

  最让他难受的就是价格,不上不下,跟吧,完全亏本卖。

  不跟吧,市场又被线下一点点抢走。

  曾几何时,一些电脑城商家都上京东采购数码产品零部件,现如今,在国美商城里,也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失去物美价廉这块金字招牌的京东,又能坚持多久呢?

  “虽然京东的5%战略很多人都能看出来,但能用这个价格进货的,放眼全国,恐怕也只有一家。”

  李泽华琢磨出一点味道来了,“不应该吧,按道理厂商和连想签合同,应该会有所限制吧?

  怎么可能让一个组装厂商,把零部件拿出来单独售卖呢?这不是冲击厂商自己的渠道吗?”

  刘强栋苦笑一声,“维修口子压不住的,以连想每年上千万台的销量,随便多报几个点,就能拿到几十万个额外订单。

  分摊到各种型号,每个单品足够市场消化一段时间了,毕竟组装机市场就这么大,还有各地电脑城截留消费订单。”

  “所以我才说,一定要扶持单独的品牌来扩大采购量,降低成本,你完全只做零件采购,让消费者自己购买攒机。

  可市场上哪有那么多懂技术的个人?

  还不都是各地的组装机店主,问题它们也有自己的渠道,说不定本身就是某个零部件厂家的代理商,你这没有价格优势,谁买?”

  听到他轻飘飘的话语,刘强栋下意识反驳道:“拿不到定价权啊。”

  “那就通过规模优势,反过来绑架威胁厂商啊!”

  李泽华玩这套熟的狠,“别看我不懂技术,但是我懂市场啊!

  除了极少数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西部数据,叁星,英特尔这些大公司没办法染指。

  剩下做内存条,杂牌硬盘,机箱电源,显卡代工,主板,散热之类的公司,几千万到几十个亿销量不等的,完全可以各个击破。”

  历史上,京东一直没有试图染指核心业务的上游厂商,这里面有没有内幕,李泽华不了解。

  但他知道自己来了,就绝不会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哪怕有连想在前面堵着,他也要义无反顾去做。

  碰的头破血流无所谓,只要坚持下去,迟早能建立一个,除核心之外的电子产品国产化产业链。

  至于芯片,那就只有交给仲芯了,青云是万万不敢在明面上触碰,因为这个将来会死很多很多人。

  尤其青云集团各家公司,目前还要依靠资本助力,一但提前暴露野心,很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

  刘强栋绷着脸,“没那么容易,你也看到了,就因为和你站的近,现在就被打压。

  如果触碰人家核心利益,那还不得撕破脸皮天天挨揍啊?”

首节上一节385/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