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块存量市场,针对条形码替换的生意,他是暂时没资格跟着吃肉的,每年能拿到一部分收益已经心满意足了。
境内二维码的增量市场,才是他看重的。
光一个第三方非金融机构支付场景,每年就能贡献近百亿净利润,他何苦纠结那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呢。
快递外卖和基于二维码存在的广告宣传,共享经济等等应用场景,太多太多了,多到根本吃不完,随便介入几个都是百亿利润。
傻子才会纠结呢,拉虎皮做大旗,借用国资为集团发展保驾护航才是真的。
就比如苹果这种大公司,针对政策面的信息渠道十分上心。
东大这股推广二维码的力量,也让它们感到十分棘手,不然以青云系单个公司体量,根本不被苹果放在眼里。
君不见微软,谷歌内部也在讨论收购的可行性,最后发现阻力太大,转而改变思路,讨论起占据主导权的合作。
苹果还算来的晚的,亚马逊,沃尔玛表示你们来的太慢,我们家的谈判代表团这会都在魔都了。
就等着开支票把二维码全套专利授权带回家……
魔都衙门能不心动嘛,这次见面另一个重点,就是让青云集团抓紧为世博会所有展览馆,产品介绍制作二维码,并提供扫描设备。
当然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青云一家能吃下的,本地几家信息安全公司也要参与进来。
而苹果听到动静,眼巴巴跑上门求合作,这个为世博会提供专业扫码设备的工作,苹果爱疯手机也可以做到的。
花最少的钱,做最大的广告宣传效果,赚麻了属于是。
扫一扫这个事,加装个软件就行了,不麻烦。
只是专利授权还没谈妥,全球第一款搭载扫一扫功能的智能手机荣誉,注定被熊猫电子和荣耀电子拿下。
放十年后烂大街的技术,此时此刻却成了多家知名国际大公司,抢夺的香饽饽。
不得不说,穿越者的优势,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只要掌握资源变现的渠道,判断哪些是属于发展的大趋势,哪些是属于资本干涉。
然后在某个节点提前布置,比如二维码,比特币,移动互联网这些就属于大势所趋,即便资本想要干涉,也很难影响最终结果……
“最好是在过年前,和高盛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拖下去对公司没有任何好处。”
孙桐喻看的很清楚,团购平台离不开某些人的支持,先用这块肥肉把人喂饱,才能放开手脚发展电子商务。
对此,他又提出一个新的想法,“至于下一步,资本提出的入股电商平台,我们可以学习阿狸巴巴,将国际商务部分剥离出来。
成立一家拼夕夕国际电商平台,林总,淡马锡不是一直有这个想法吗?
正好蜂鸟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向外扩展,前期我们不需要太多对外展示国内的产品,而是选择以马来亚的铜矿,暹罗的粮食。
文莱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公司在澳洲,南美投资的粮食,肉类产品为基础,一点点拉拢当地的合作伙伴。
前期先做大宗商品交易,慢慢的学习亚马逊完成全品类布局。
包括一部分内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譬如荣耀电子,熊猫电子的智能手机,也可以以国际商务模式出售给当地电信运营商。
作为回报,拼夕夕国际电商平台在各国,均设立独立经营的子公司,除日常经营管理权利由总公司控制外。
大部分股份都可以交给当地利益集团,只要它们能提供发展所需的必要保障。”
“减少中间的转手贸易环节可没那么容易。”
李泽华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海外市场不同于国内,第一是单个市场太小,投资不能太大,不然就要亏本。
第二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每个地方的环境一样,处理起来很麻烦,尤其是跨境电商影响太多人的利益,很容易被针对。
亚马逊能做起来,那是因为老美在背后撑腰,他自己做能一样吗?
听孙桐喻这个意思,拼夕夕国际和阿狸国际又不一样,阿狸国际是向世界推广东大产品。
而拼夕夕国际旨在改善各国物资交流,前期更多是养国内卖资源,能不能得到支持还存在不确定因素。
“我再考虑考虑,待会到公司,通知所有在家副总以上开会,先把在燕京这些天的收获传达一下,剩下的议题里,就按刚才谈的来吧。”
第321章 ,公司养了鬼知道吗
回到公司,没有过多耽误时间,只是和刘子杰等少数几个人见面聊一会,分享在燕京的重大收获。
紧接着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所有在家的副总以上及华东大区总监,总监助理,总经理都在大会议室等候多时。
这次集团高层会议是全年工作总结,和审议来年工作预算报告的提前预演。
因为是第一次没经验,担心在年前出现意外,所以没有邀请所有股东参会,而是让少部分风投代表列席会议。
会议上归纳总结集团现存货币金额及现金等价物规模,及来年发展所需资金预算。
完善集团四大子公司及关连企业架构,针对并购的核心企业派驻关键人员,约束或影响其未来发展规划,配合集团整体战略。
及集团各子公司第二轮期权发放细节等等内容。
会议还临时加入关于积极配合世博会筹备工作,和欧美大集团关于二维码等专利合作等问题。
这些都随着在场每一位同事举手表决,顺利通过。
唯独涉及到人事部提出的关于大区,分公司职权分离,和其它一些类似提议时,被李泽华暂时以条件不成熟为由搁置提议。
这让在场很多人感觉莫名其妙,尤其是列席会议的方国辉等人,更是露出耐人寻味的目光……
“为什么临时搁置?!
你们还好意思问我?
看看这份文件,到底是提前泄露还是有别的问题,人力资源部连最简单的保密工作都做不好吗?
总计不到一百人的大名单,就有11个人出现问题,你们平时工作到底怎么做的?”
会后,李泽华将两位负责人事升迁的主管顾时节,谢斌单独叫到办公室,拿着合规监察部从特殊渠道弄来的名单丢在桌上。
“早不来晚不来,就在大名单公布之前弄这一手,搞突然袭击,其中有没有存在着,我们暂时没有掌握的情况?
集团各公司业务剥离独立运营,是公司既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切身利益,一点都不能马虎大意。
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就没有提前收到风声?
好家伙,公司现在提拔谁都被提前安排好了,又卡在分配第二轮期权的前夜,这是打算干什么?
别有用心的收买人心,还是有其它图谋?”
顾时节面无表情打开电脑,将一份文档点开,然后一一对照检查后,疑惑道:
“信息外泄不太可能啊?
人力资源部基于您的吩咐,通过对这几个月的业绩,团队管理建设,人员培训和过往经历做出综合评估。
筛选出来的拟订提拔人员,也同样经过合规监察部审核,没有道理临时冒出来这么多问题才对。
更让我感到好奇的是,这份名单即使在内部,也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
那他们又是从哪里拿到名单,又能在短时间内精准掌握这些人的问题呢?
通过文件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各种问题都有,比如这位拟提拔为运运帮华东区总经理的,是隐瞒在之前公司具体离职原因。
但是和老板娘有不正当关系这种绝对私密的事情,应该没有哪家公司会拿出来大肆宣扬吧?
还有这两位,涉嫌在原公司和经销商有私下利益勾兑,造成原公司项目亏损,里面甚至还有经销商出具的证言证词。
这是一般人能查到的信息吗?
剩下几位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这里面的问题都不是简单背调可以查出来的。
我承认人力资源部对待这次工作有失误,流于表面没有做扎实,但我更好奇,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现的。”
如果不是相信刘子杰不会故意坑他,顾时节都要怀疑这是不是合规监察部打算摆他一道。
哦,大名单刚出来的时候,两个部门沟通没出问题,过半个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恶心人的事,这不是上眼药是什么?
“这份名单上,西南大区没有任何问题,这11个人都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区。
董事长您看,按这些人现在的职务提拔起来,是不是恰好集中在拼夕夕团购和蜂鸟运运帮?”
李泽华没有第一时间解释,而是将目光投向谢斌,后者忙着在内部软件上分析这11个人的履历。
趁着两人沟通的工夫,倒让他琢磨出一点问题来,“这里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事,似乎这些人都不是通过正规的猎头公司推荐进来的。”
说完后,他和顾时节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察觉到明显的不对劲与愤怒。
这是有人想把手伸进人力资源部啊!
其中甚至牵扯出一位人事部副总级别的高管,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开始拉帮结派,传出去脸都丢光了。
到底是谁?
一上来送这么大一份见面礼,真是让人恨的牙痒痒。
可惜将有嫌疑的人在脑子里过一遍,也没想出谁有这个能力和动机。
“查出来的这些事呢,确实不是通过正规渠道弄出来的,出于保密原则,你们只需要知道结果是经反复确认无误即可。”
李泽华看着文件,面无表情道:“涉及到的这些人,不要第一时间调整,也不要集中处置,慢慢来一个个排雷。
要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
老顾,我记得你之前一直对内部委培工作不太伤心对吧,这次怎么样,还抗拒吗?”
顾时节能怎么说,这一下都快给他搞懵了,张张嘴想反驳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之前一直对委培不太上心,主要是公司招聘的底层员工,一个个学历太低,下限低的惊人,上限又未必有多高。
培养起来难度太大,支出太多,还不如从外面寻找优秀人才,来了就能用,用着还挺好。
可以说公司能发展到今天这地步,外来优秀管理人才要占据头功。
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超人,不可能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既解决庞大的人员缺口问题,又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
“董事长,这次工作出现重大纰漏,主要责任在我,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吸取这次惨痛的工作教训,争取绝不再犯。”
“不用,这些事本就不属于人事部考核范围,再说了,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你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有些事,幕后牵扯的范围太广,暂时就这样吧,你不用太往心里去。”
顾时节在公司的地位,就类似于合伙创业人,李泽华当然不会拿出公事公办的那一套,反过来还要宽慰他安心工作,别胡思乱想。
顾时节没想好怎么回答,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把眼下的麻烦解决,“那这批准备安排晋升的人,怎么办?”
“轮岗吧,比如运运帮安排去蜂鸟,蜂鸟可以去吃了么,团购平台可以负责电子商务,反之亦然。”
李泽华觉得有些想笑,正好借这事把委培生制度安排下去。
主要这次的事情也怪不得他,但适当敲打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这次人事部的工作失误,扣除主要负责人三个月绩效。
记住,不要外传。
另外,人力资源部一周内交一份委培生工作计划上来,从明年开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和基层优秀员工培训轮岗。
有没有问题?
你是公司老人了,应该要明白,公司不可能永远从外面寻找优秀人才,这些人或许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出众的个人才能。
但是他是否认可公司的发展理念,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自发维护公司核心利益呢?
这些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如通过这次的事情,可以明显看出来,不是一条心的人,他不会为公司发展考虑,反而一门心思为自己谋私利。
现在才十一个人瞎搞胡搞,就给公司造成数百万损失,以后一百个,一千个类似情况,又该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