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
青云系有自己取胜的核心优势,而这些友商用做家电的思维做手机,那只能说图森图样破,注定白给。
就继续道:“……基于几个大的因素影响,包括不仅限于手机市场的核心需求,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娱乐追求等等方面综合考虑。
不难得出结论,此时介入智能手机市场正是最佳时机,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各位如果仅凭我这句话,就冒然一头扎进来。
亏了我可不负责。”
看他那自信到极致的神态,好像笃定各家跟着做手机一定亏,众人都挺无语,心说你好像赢定了似的。
嘴上说不会不会,又口是心非吹捧几句,场面一时间热闹起来。
李泽华望着这场面,笑而不语,心说劝是劝不住的,有没有他出现,这帮人都会在看到智能手机市场火爆程度后,选择一拥而入。
这是屁股决定脑袋,注定的事情,集团没有新的业务增长点,没办法和背后投资人交代啊!
但跨越行业发展,哪有那么容易?
真以为他们都有一双能看透未来的眼睛啊!
也只有李泽华这种重生者,专门挑选无人触碰的新行业,才有可能趁着大家没反应过来之前,率先取得成功。
领先一步都意味着巨大优势,何况这家伙时时刻刻开着作弊器,新赛道隐藏的巨坑都被他提前规避掉,跟随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一个不好就掉坑里摔死,久而久之身后连离得近的追赶者都不多了,其它有想法有实力的选手一看,得,换赛道吧。
大家都不蠢,与其拿几十亿贸然冲进来,耗费时间和精力,和青云系打一场注定十死无生的不公平战争,还不如换赛道赚钱。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青云系介入的新赛道,看起来距离回本遥遥无期,外卖至今,日配送没超过300万单,一个月还没有3亿营收。
一算账,哦豁,亏到姥姥家。
至于帮人跑腿送快递,送小额包裹,一座城市丢几千上万人,大家还是洗洗睡吧,从没听说亿万富翁和乞丐抢吃的。
拼夕夕?更是敬谢不敏。
正如上面说的,和乞丐抢吃的都不干,凭什么从丐帮嘴里抢食?
偌大个青云系,做的怎么样,外人不知道,但这家伙动辄能拉出几十万员工的事,大家都清楚了,和他对打就要做好充足准备。
最起码,在大街上因为两家业务冲突,号召员工准备开战时,得挡得住才行啊……
李泽华从来不担心境内,有哪家企业会对荣耀电子形成竞争优势,哪怕花瓣也不行,它的对手是熊猫,而不是中低端的荣耀。
荣耀电子为今天准备了多久,付出了多少,又储备了多少后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赛道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腥风血雨。
从做出决策到接触相关企业,再到技术授权谈判,实际很多技术合作还未谈妥,比如苹果,叁星,诺基亚掌握的核心专利。
根本不对外出售或授权,李泽华也不担心,直接先上马再说,大不了将来打官司互相妥协,缴纳罚款也要先把市场做起来再说。
这帮人有这个魄力和实力扛吗?
比如马上要被苹果铁拳制裁的魅族,09年初上市新品,半年多一点交出令人惊艳的成绩。
甚至一度让苹果华夏区负责人,粗粮创始人上门取经学习。
结果如何?
只因为在国内没人保,没形成牢不可破的产业利益同盟,分分钟被起诉被限制,然后一步步掉队出局。
苹果,诺基亚敢对荣耀电子玩这一手吗?
除非苹果手机这辈子别装载扫一扫功能,别接轨二维码,不然在境内它就只能和荣耀达成专利共享,青云又不是不额外给钱。
诺基亚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在华夏每年通过技术授权能赚取几百亿的利润,收谁的钱不是收?
唯独叁星有可能动用专利限制荣耀电子发展,但好在16年以前,它也要顾忌自己在华夏的市场,最后妥协才是必然。
而这帮厂商,现在还看不到其中蕴含的坑坑洼洼,满脑子只有对新兴行业巨额利润的渴望。
但它们又不可能因为今天这番话,回头就安排立即上马新项目,大公司嘛,通常有个毛病,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安排摸底。
等把潜在风险隐患排除的差不多,再开始慢腾腾行动,从董事会股东谈妥,到人员招募开始谈判,半年算快,一年后启动才是正常。
然后呢?
抱歉,它们连合适的供应厂商都找不到,联发科这年头还没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呢,原本老的那个集成芯片主板。
用来造按键功能机还行,触摸屏智能机?
那还是洗洗睡吧。
何况安卓系统在10年,还不是除苹果以外的最大手机软件供应商,这时候市场上还充斥着塞班,蓝莓等诸多玩家。
堪称群魔乱舞。
它们的软件供应商选择余地太多。
但硬件,嘿嘿,高通马上就要在鱿鱼的全力支持下,将德州仪器,英特尔等一众2g时代芯片巨头挑落马下。
这个市场,注定是极少数棋手上桌吃独食的,而高通这两年发布的无论是s1还是s2,又或者是通用型8250芯,通通没产能。
连荣耀电子这位先行者,都抢不到足够的产能,留给后来者的坑越挖越大,有钱都弥补不了差距……
“智能手机暂时不提,隔行如隔山,就算今天立项想做,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
京东方的投产产能和预期产能,恐怕才是今天李总请我们来的目的吧?”
李升很务实,经过李泽华一通讲解后,他敏锐察觉到对方话语中关键信息,那就是青云集团拿着钱买不到足够多的高性能芯片。
这句话他记下了,准备回头找人查一查真相,毕竟tcl也注意到全触控屏手机的未来。
在李泽华眼神示意下,京东方赵焱顺主动接话道:“当着李董,黄董几位专业人士的面,我干脆直说了吧。
目前京东方已投产14-60英寸液晶屏产能,正遭受来自脚盆鸡,棒子,及弯弯竞争对手的恶意低价竞争。
尤其是在17到42英寸这个目前市场主流型号,价格较于前年同期已跌去55-65%,具体什么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经济危机影响固然有,但这两年国内家电补贴,家电下乡,尤其是拼夕夕加入渠道销售后,各位的销量比同期都有不同比例增长。
正常商业逻辑下,需求决定价格,但绝无可能出现今天价格腰斩的恶劣局面。”
“赵总,您这话我可不认同,虽然京东方是投产了42寸主流屏幕,但那么一点点产能,压根不够市场分的。
如果我没记错,贵司好像以产能不够,良品率不达标,生产成本过于昂贵为由,拒绝了我们大部分订单。”
面对其中一家老总当面质问,赵焱顺没有回避,反而选择迎难直上,“那就要请问夏总。
以xx型号产品为例,报给脚盆鸡企业的采购价格,单片187美元。
报给生产工艺更先进,分辨率更高的京东方产品,单片140美元是什么道理?”
某公司夏总笑道:“这就要问你们自己了,单月供应6000片,还不够塞牙缝,我总不能为京东方的少量产能,单独开一条新生产线吧?
各位也可以评评理,如果觉得我有做错,是故意针对国内友商,那我回头马上安排上新产线,只要京东方能保证给我足额供货。”
面对厂商直言不讳的责难,赵焱顺没有退缩,不过没等他开口,李升出面打断道:
“赵总,具体怎样,大家心里都清楚,无缝拼接屏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降不下来,作为企业技术结晶,拳头产品的大屏幕。
贵方又不能拿出切实解决方案,国外的屏虽然贵了点,但最起码能搭配相应比例的60寸以上产品。
这一点是京东方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我们崇洋媚外。”
李泽华本来对技术不太懂,可为了这次合作,突击恶补了一番,“无缝拼接屏技术,无非是光源亮度方面的缺陷。
如果说各位生产的都是万元以上高端机,自然受市场影响较大,一分钱一分货嘛,消费者挑剔是正常的。
可传统光源和激光光源相融合,同样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目前在中低端型号应用广泛,又何必纠结于细微差别呢?”
李泽华扫视一圈,“拼夕夕在农村地区得到的反馈,甚至比各位拿到的数据更真实,更全面,有些事情摊开说没意义。
今天请各位来,除了重新谈拼夕夕供应链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谈京东方产能分配,如果各位认为刚才的话是开玩笑。
那么现在离开也是可以的。”
他不急,赵焱顺也不急,李升更没有一点起身走人的模样,仿佛刚才跳脚骂人的不是他一样。
有智能手机每年上千万片屏幕保底,虽然小了点,但一下子把京东方过剩的低端产能消耗一空。
这就是王升为什么第一时间,接受青云合作申请的原因。
抛弃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如国外厂商那种购买大屏,主流屏必须搭配低端屏的捆绑销售策略,备受国内外厂商指责,无奈市场定价权不在下游手里。
国内以前也没有类似产品,想做就只能接受一口价。
而现在不一样了,京东方燕京亦庄产线正式开工,包括60寸以内主流产品都能生产。
设计产能每个月9万片基准玻璃,年产量达1800万片切割屏幕。
而肥城项目年内就能投产。
加上燕京和蓉城已投产两条产线,由青云集团资金加持,预计年内动工的6.5代线(已改为高穿透率手机屏产线,投资增加)。
和新的8.5代线一起开工,到2011年底,京东方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显示屏生产商。
充足的产能,将促使京东方不惜一切寻找合适的友商,消化产能,它们给出的报价,是正常市价的80%,先打垮海外同行再说。
如果国内家电厂商不愿意合作,那正如李泽华托底保证的那种,大不了收购几家二线厂商,自己上马生产制造。
在场各位都听明白了,要么花钱买物美廉价的国内产品,要么花高价继续买国外产品。
然后坐等掌握行业上下游绝对优势的青云系震怒。
携手京东方,加上燕京,魔都,粤东三地,以及蓉城,肥城两个最大受益方的共同意志,冲进场打惨烈的价格战。
届时,因为不支持国产品牌,舆论风向主导权不在自己。
因为购买国外高价核心零部件,价格优势也不在自己。
再加上拼夕夕每天以十来个体验店的速度,疯狂扩充实体销售渠道,再过两年不用打,直接举手投降得了。
这行业,屏幕决定一切,而它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产能,看看夏普叁星,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嘴炮选手,说扩充产能都是放狗屁。
等将来市场趋势发生变化,这帮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市场份额,被产能更多的京东方硬生生抢走。
然后它们这些企业,就在全国人民一片喊打喊杀声中,落寞离场。
在场的人都想明白了,这哪里是请大家过来喝酒吃肉啊,分明是鸿门宴,还是正大光明的阳谋。
产能放在这,你们同意也得买,不同意也得买,不买,那别怪人家进场砸盘,届时把锅都端走。
“有话好好说嘛。”
黄总又出来凑热闹,“京东方的产品我们是知道的,一向物美价廉,听说最近肥城项目组又取得新的技术突破。
赵总,可得给我们分享分享成功的喜悦啊。”
说着,还冲李升挤眉弄眼的,还装,这场局就你们几个组织的,一个白脸一个红脸,谁看不清楚似的。
李升瞪大眼睛,很无辜!
赵焱顺说起这个,恨的牙痒痒,“突破是突破了,可是被人整整骗了好几年,真是让人郁闷啊。”
简单点说,包括脚盆鸡棒子都在表面上忽悠全世界,说我们掌握了某某核心技术,能完美解决屏幕某种问题。
说白了就是欺负其他人没这个产线产能,随便他吹。
结果肥城项目组费劲千辛万苦,把技术做到极致,还是没能完美解决。
实在没办法,耗费巨资找来国外相关领域专家组织技术攻坚,结果来参加的棒子工程师一看,傻眼了,攻坚个毛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