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420节

  何况,这是几千万时时刻刻活跃的最优质顾客,如果他们养成使用微信,使用微支付的习惯,能带来多么巨大的内部市场啊!

  “我说过的话,有不兑现过吗?”

  想到这,李泽华大手一挥,“羊城和国际郑的工厂最好一两个月内能谈下来。

  肥城和蓉城的工厂马上派工作组上门谈,另外在考虑在鲁省的泉城或黄海,辽省旅顺,陕西长安,闽省泉州同时建厂。

  吴锡本地总部工厂扩容到月产35-40万辆左右规模,到2012年中,争取形成全国12大生产基地,月产300-350万辆的规模。

  同一时间你我共同出资,你3我7,你全权负责生产管理,收购一家到几家自行车工厂,在电动自行车厂区周边留下足够场地扩容。

  两年内,我要看到千万级的产品出现在全国任意指定市场。

  老董,我不是在和你开玩笑!

  为了这个计划,我愿意在现有基础上,半年内新增投入10亿美元,并发动所有的关系提前布局。

  青云旗下的动力科技公司,将在未来两年增加十倍以上产能!

  而亚迪,可以抓住这次产能扩充20倍以上的天赐良机,完成产业所有布局,甚至一统全国电动两轮车市场!

  到那时,这个市场,你就是至高无上的王!”

  董朝贵只感觉头皮发麻,张张嘴,愣是一句话没说出来。

  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要知道历史上同期行业第一,也就卖了200万辆产品。

  而现在,李泽华为他们规划的蓝图,是每个月300-350万辆,以目前市场容量来看,拿下全国存量市场绰绰有余。

  董朝贵发誓,只要这个计划做成并成功销售出去,亚迪这个牌子就将成为市场唯一!

  是唯一,不是第一!

  一家企业生产了全国其它同行两倍的产量,这是什么概念?

  电动两轮车这玩意本来就没技术含量,全靠规模化生产拉低成本,一个月生产350万和生产10万辆的成本差距,最低在200以上。

  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20块钱都能决定生死,何况200,再加一个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接受度,那还打个屁啊!

  可怜的友商,尤其还有一位花上千万请周董代言,这下算是突然遭遇降维打击。

  就好像原本两个人拿着石头木头互相竞争。

  突然,其中一个狂笑一声,开着太空战舰过来,砰一声一发歼星炮,连人带星球轰成渣渣。

  “朋友,时代变了!”

第340章 ,五百亿总裁在肥城

  投资美股的收益还未到账,但并不妨碍他按预估收益,提前做好规划。

  3亿变成30-35亿,12亿美元用于鹏城8.5代显示屏产线建设,10亿美元用于动力电池投资扩产,这部份资金可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融资。

  可以同时完成亚迪电动车扩产,动力电池技术升级和产线扩容。

  剩下的十几亿美元,除一部分继续用于金融投资,剩余部分将投入微信科技,拼夕夕国际,抖音互娱和其它新项目投资,企业并购。

  这轮融资过后亚迪集团股份,将不可避免被再次稀释,青云系或者说李泽华本人股份将达到51%以上。

  淡马锡势必跟投保住剩下的股份。

  而亚迪原有股东绝对不亏,他们将得到一个近乎于垄断的市场,具体如何操作获取利益最大化,等两家公司进一步谈判才能决定。

  但在这个夜晚,几个人已经把大致的框架谈妥。

  李泽华出钱出市场,亚迪出产能,同时在市场上扶持另一家“竞争对手”,避免触发反垄断调查。

  亚迪主打大众产品,新“竞争对手”走个性化定制,生产高端电动两轮车,赚取超额利润。

  由于投资建厂的消息不可能做到保密,就以淡马锡的名义引入海外公司,以出口至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名义,混淆视听。

  亚迪方面配合对外吹风,积极向涉外经济主管部门申请出口份额,青云集团以拼夕夕国际为基础,在海外扩展销售渠道。

  商业竞争无所谓道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是为迷惑对手,等到它们察觉不对劲,想要奋起直追时,亚迪的绝对优势早已确立。

  同一时间,双方就电动车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端,贵重金属相关厂商发起邀约并购,在源头降低生产成本……

  “李董,成与不成,我都跟着你豪赌一把,亚迪的未来都托付在你身上了。”

  董朝贵是硬着头皮答应的,他没得选!

  李泽华加上淡马锡,合计持有亚迪30%以上股份,本就是最大股东,再者青云系掌握亚迪95%以上销售渠道。

  在过去的合作过程中,青云系很少插手亚迪内部决策(拿走电池部门除外),充分尊重原有管理层的权益。

  面对一个合作良好,又愿意主动承担新一轮扩张资金的战略投资者,管理层很难鼓起勇气拒绝。

  失去亚迪的青云集团,只需要换一家供应商,就能继续完成战略规划;而失去青云支持的亚迪,如何面对一家年产三千万辆的对手?

  还用考虑吗?

  即便心里没底,觉得跳跃式发展风险太大,一但不如预期很可能引发连锁崩溃的董朝贵,不敢拒绝。

  他只能安慰自己,有换电计划和电动两轮车下乡销售撑着,一年做一千万难了点,八百万还是能保证,说不定海外市场起量。

  能顺利度过难关呢?

  届时就算有2/3空闲产能也不怕,出资金大头的青云在前面扛着,不至于把亚迪瞬间拖垮,反过来它还利用产能打垮竞争对手。

  至于李泽华绝口不提的共享经济计划,他是持严重怀疑状态的,毕竟没经历过时代浪潮冲击的精英人士。

  很难想象全民骑行会对行业造成怎样颠覆性的改变!

  “果然,行业话语权是靠实力打出来的,而不是靠嘴皮子磨出来的。”

  面对亚迪原管理层的集体妥协,李泽华发自内心感慨一声,“姑苏认准实力更强大的叁星,金陵恐怕也是这样,就不浪费时间。

  直奔肥城吧,等这条产线建成,地方看到真金白银,往后的其它事才好继续谈。”

  想到这,端起酒杯和众人一块痛饮,只是酒桌如人生千姿百态,每个人内心诉求都不一样。

  这一刻,他们因美好的未来而团结在一起……

  取消金陵行程,直奔肥城京东方项目部。

  “李董,您做事可真不地道!”

  京东方肥城项目总经理刘小东一见面,迫不及待发出控诉,“我们两个为鹏城产线跑前忙后。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总该有疲劳,您玩这一手,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姚向军在旁边苦着脸在旁边一唱一和,“前一秒还在组织团队估算项目费用,融资渠道和效费比。

  下一秒接到通知,让我收拾东西打包走人,直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李总到底看中我哪一点,非要向公司开口把我派过去。”

  “优秀人才谁不喜欢?”

  李泽华哈哈大笑一阵,可惜没人配合,两个人都挺不乐意的。

  他就问:“姚总,你在京东方的职责,或者说自我定位是什么?”

  姚向军再不满,面对公司新晋大股东询问,也只能收起小性子,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司高层管理,一个成年人,他必须认清形势。

  “……领导团队为公司项目提供最专业的财务支持,严格执行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杜绝来自外界干扰。”

  “停!”

  李泽华忍不住开口打断道:“千言万语总结一句话,为公司项目找钱,建设过程中监督执行省钱,对吗?”

  姚向军点头。

  “那就行,我来了,你认为自己在现有岗位上,还能发挥最大作用吗?”

  姚向军懵了,事情还能这么算?

  刘小东反应很快,“就算李总您有钱,也不至于把所有新产线投资都包圆吧?

  而老姚的特殊才能几乎不可被替代,他领导的财务团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精打细算,能用最少资金达成最终目的。

  经他管理负责的肥城项目,目前进度喜人,预算比提前预估量节约10%以上,这还不能证明他的卓越能力吗?”

  “听起来似乎很不错,要不让姚总自己说说?”

  李泽华一反常态把主动权交出去,就这么盯着姚向军,他不信赵焱顺没给他说清楚,无非是舍不得人才罢了。

  姚向军被他盯着有些怪不好意思的,避重就轻道:“李总手下人才济济,何必盯着我不放呢?”

  “技术产业投资需要一位专业且值得绝对信任的领导者,集团内部财务,金融,经济,法律专业出身的专业人才很多。

  各个都明白这个游戏底线在哪里。”

  李泽华稍微停顿看他反应,继续道:“但明白这个游戏怎么玩下去,不重要!

  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归根结底是放贷收息游戏,金融不就是放高li贷么,说的再高大上,都脱离不了这个本质。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热衷痴心于财富分配,不如说它们对拿捏人心贪欲有变tai的掌控狂热。

  而我在你身上看到的是小心谨慎,你虽然贪,但隐藏的非常好,一个喜欢把风险放在收益之前的人,注定不会惹出大乱子。

  更关键的是,你对半导体行业还特别熟悉,试问这样一位大才,我怎么能错过?”

  最后,他还加上一句,“为了请你这位新晋投资集团执行总裁,我付出了现有两条产线,还被王董敲诈未来两条新产线投资的承诺。

  五百亿换一位全权总裁,这个理由够不够?”

  姚向军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干净利落举手投降,“李董一番言辞,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陪着李董共商大业。”

  “技术产业投资的主导权,是你的。”

  李泽华听出潜台词,分享权柄没有问题,只要不偏离扶持国产技术企业成功突围这条主线即可。

  能让王升赞不绝口,被赵焱顺视作公司接班人的他,值得信任。

  姚向军再无异议,他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和一位独掌集团大权的创始人谈利益分配,压力太大,以至于汗流浃背。

  内心满是兴奋,眼下拿到的承诺远比自己想象更多更美好,当即激动到伸出双手来。

  “姚总这是将我的军啊,你两只手伸出来,我可不敢只伸一只手握。”

  李泽华同样伸出两只手分别和他握了握,这才转向懵逼状态的刘小东,“刘总就打算在大门口接待我?”

  刘小东很受伤,他很想问问这两位到底是怎么背着他,完成交易的,奈何现场整个项目工作管理层都在盯着。

  他只能无奈苦笑一句,“请。”

  等到有专人负责上前,为这位新晋京东方董事介绍肥城项目进展情况,刘小东才抽出时间询问。

  姚向军叹了口气,“老伙计,我这一走,担子可就全压在你身上了,请原谅我的临阵脱逃。

  可这是为了京东方更好的发展,只有国内大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的事业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不是,你真要走?”

  刘小东急眼,“王董和赵总能同意?”

  “你还没看清楚嘛,这位野心勃勃投资这么大,誓要完成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国产化战略,对京东方来说,是志同道合的战略盟友。

  不提他在高世代产线投资,光是这个产业投资计划本身,就值得公司全力支持。

  搞好了内部大环境,把海外别有用心者驱逐出去,全体同仁受益无穷啊!”

首节上一节420/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