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447节

  两者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况张涛的家人都在集团严密照顾之下,不出意外这辈子也很难改变这一现状。

  张涛这才开口,“我们都是不怕死的,只要您一句话。”

  “所以呢?派几个人过去直接干掉它?”

  李泽华摇摇头,“你现在还不明白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任何时候都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那。

  刘凤刘伟直接突破底线,又没干掉我,恰巧呢又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成为博弈的特殊筹码,上下一起发力。

  被抓住把柄的对手不敢硬抗,所以弃车保帅,让刘凤突发心梗。

  始作俑者刘森,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但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所以我对付他天经地义,大家都不会因此而指责我。

  但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规则的制定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大多数人利益,为极少数人提供便利。

  任何超出规则的手段不被限制,势必影响所有人安全,导致人人自危,最终被群起而攻之。

  刘森的身份,妙就妙在法理上和它毫无关系,背后又有鱿鱼资本支持,代表着英特尔和中ke院的双重利益。

  要解决它,只能通过正常商业手段,在竞争中彻底打垮它,说实话超越连想容易,打垮它很难很难。

  好在还可以另辟蹊径,只需要剥离它和连想的利益联系,让身后人觉得它无法保障集体利益,彻底抛弃它,它就失去了规则保护。

  到那时,集团轻轻伸出小拇指,就能轻而易举碾死它,明白了吗?”

  张涛不明觉厉,似懂非懂。

  好在他不用每天考虑这些烧脑问题,老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

  “李总,资金到账了?”

  一说钱的事,大家闻着味就来了,还没到家。

  就接好几通电话,有京东方赵焱顺的,也有亚迪董朝贵的,连一直忙着筹备熊猫互娱,熊猫语音直播的王撕葱也听到动静打电话问。

  刚应付完这位大公子,宁德曾毓民的电话打过来。

  “钱是到账了,关键是你和吴楷做好准备了吗?”

  曾毓民还没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这一步?之前青云和atl母公司的接触不是挺愉快的吗?

  我看它们提出的要求也不算太过分,保留一部分股份,技术专利研发共享并非不能接受。

  何况atl手里握着的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的电池产品,也是熊猫电子和神州电子急需的。”

  青云集团和atl的接触不是一天两天,早在李泽华和曾毓民取得联系后不久,两家集团就有沟通过。

  随着熊猫z10的发布,在手机电池采购上,青云有考虑过atl,但最后还是没谈成,atl要价过高,还不给提供配套中低端技术转让。

  最后青云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直接谈,花高价拿到全套专利,拿回来就开始紧急生产(代工厂不缺生产技术,缺专利)。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包括动力电池基础专利,我已经从美利坚拿到完整独家授权。

  毫不夸张说一句,现在青云动力科技手里掌握的专利数量和质量,比宁德新能源只高不低。

  也只有atl拿着十年前的技术当宝贝,开出的价格不知道还以为是买最新技术呢?

  算了,总之我和它们之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要谈的是动力电池部门的整体打包收购。

  上面的政策风向,你我都明白,atl那帮人也知道,它们打的什么算盘我也懂,就一些基础性大众专利,哪一家没有似的。

  atl注定没办法在动力科技上更进一步,拿不到补贴就意味着成本无法降低,没有足够市场份额,很难再有作为了。

  曾总,别犹豫了,带团一起跳过来吧,atl只会捆住你的手脚,限制你们团队进一步发挥。”

  曾毓民苦笑一声,“李总,我个人的态度早就表明过,来,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把整个团队完整的带出来,这一点我只能找你。”

  “只要你们最关键的几位能过来,剩下的那些将来再找机会,你今天打电话过来,应该是下定决心准备给我一个最终结论了吧。”

  见他还是想把团队带出来,李泽华叹口气,只能把心里话说出来:

  “前几天,青云动力科技已经和比亚迪等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接下来这个市场,只欢迎自己人进场。

  05年那帮人怎么对你,现在我就反过来如何对付它们,上面已经开始重视这一块了,最多一年就会出台限制政策。

  陈立泉院士那儿我也谈妥了,多位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科技大才都会以私人身份加盟,现在只等你点头。

  同意,青云动力科技将会以投资分厂的名义,在宁德投资5亿美元建立时代新能源工厂,你来做总经理,吴楷任技术研发总监。

  将来除预留10%管理期权和20%技术期权外,你本人还能额外拿到一份。

  不同意,包括三元锂,固态电池在内的所有技术专利,青云动力科技不会对第二家授权,并且你要面临青云集团不留余地的竞争。”

  面对咄咄逼人的李泽华,曾毓民并未生气,因为对方开出的条件,放眼全球也是一等一的丰厚。

  毕竟没有哪家企业会承诺,永远将30%股份授予管理技术人才,理论上他们不花一分钱,就能拥有如今价值1.5亿美元的公司股份。

  这当然不是李泽华大方散财,而是基于历史的最优选择,国家一定要掌握新能源的主动权,在这个大势所趋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

  新能源科技注定崛起,但并不一定是青云动力科技会取得成功,因为做科研,李泽华真不懂。

  他有钱,会赚钱,也舍得花钱,更懂得如何利用好有利的外部环境,关键是竞争者太多,外部窥视的也不少。

  没有一位在行业内拥有足够地位的大佬坐镇,很难保证科研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发生偏差,所以他请来了陈立泉坐镇。

  他下面的徒弟,随便挑几位出来,都是行业内赫赫有名的大佬,比如曾毓民,又懂技术又能管理,还可以指导战略发展。

  这种人才,打着灯笼都难找。

  “可是我们身上都有竞业协议在,一但新能源科技动用法律手段,该如何规避?”

  这是困扰曾毓民团队最大的问题,李泽华却毫不在意,“正如我之前所说,方法多的是。

  竞业协议只是禁止你们从事电池行业新技术研发,没关系,我会以青云集团其它公司名义聘请你们,在明面上规避掉风险。

  而且青云科技和新能源时代的基础专利路线并不一样,不会涉及敏感技术流失,脚盆鸡企业拿不到足够证据起诉。

  等竞业协议一过,你们就能以公开身份加入新企业。

  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当地衙门的态度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你们一天不能公开露面,那5亿美元的投资就不能落地。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当地都会积极行动,想尽办法迫使新能源科技妥协,能用钱解决的麻烦,还叫麻烦吗?”

  李泽华不敢再继续拖延下去,因为苹果即将大规模进入国内,届时为苹果全系列产品供货的ATL地位,必将携这股东风水涨船高。

  这也是他之前力排众议,坚持自研手机电池的原因,宁愿用更贵的老技术,生产性能稍差的产品,也绝不妥协,不接受讹诈。

  他对ATL并不感冒,这就是一家彻头彻尾的脚盆鸡企业,历史上丰田布局氢能源,以这家企业为首的产业联盟就布局锂电池。

  曾毓民5年前被投资人联合做局,导致研发投产新技术的关键时候,资金链断裂,被迫将莞新能源公司所有股份卖给日资。

  08年为摆脱不利局面,他费尽心思让atl同意将分厂建设在宁德,并以此为基础在国内支持下,一点点夺回主动权。

  历史上,从卖出股份到重回巅峰,他花了整整二十年!

  08年宁德新能源建立是起步,11年时代新能源是转折,15年明面上清退脚盆鸡股东是战略反攻。

  直到李泽华重生前那会,时代内部也没有彻底摆脱脚盆鸡影响,很多15年前后从新能源加入时代的人,仍把控关键位置。

  曾毓民不知道这些,所以他在犹豫,毕竟身上背着竞业协议,很难放开手脚。

  更关键的是,他要通过这件事,来衡量青云集团在上层的背景是否深厚。

  做新能源,技术固然重要,上层的支持力度更重要!

  “如果不是为了打乱外资的布局,我至于花费这么大力气吗?”

  李泽华听着电话里的沉默,继续道:“汽车产业核心在发动机,燃油这块已经不可能追赶,难道曾总还想将电池这块主导权,继续拱手让人吗?

  atl目前仅仅依靠给苹果,叁星供应手机,笔记本电脑电池就发展成今天规模,再加上一个汽车电池,国家命脉行业还有未来吗?”

  他这就是危言耸听,忽悠曾总不知道未来发展轨迹,未来当然有,因为国家不允许,所以时代新能源控制权一多半被夺回来。

  当然,免不了将很大一部分利益拱手让人,尤其在固态电池等技术上让脚盆鸡企业躺赚。

  还是老一套,脚盆鸡企业把最容易解决的技术部分,抢先注册专利,剩下攻坚难度最大,资金投入最多的部分交给后来者。

  李泽华能惯着这帮王八蛋?

  想屁吃呢。

  “……现在的问题就是,青云动力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全力给熊猫/荣耀电子,神州电子及其它国内友商供货。

  同时将不惜一切发展荣威电子低端机型号,支持比亚迪建立全国产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率先实现全产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

  曾总不妨认真想一想,届时依靠青云,比亚迪的全国产产业链。

  和ATL这家100%脚盆鸡控股的外资,谁能得到国家的全力扶持?

  另外别忘记,青云已经建立一张遍及全球的电池矿产投资网络,包括锂,镍,钴等所有资源都在积极布局中。

  在国内青,藏,川,赣,在加拿大,智利,印尼都有我们的布局,这些是脚盆鸡企业能提供的吗?”

  曾毓民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尴尬位置,奈何想完全摆脱新能源科技的控制影响,要走的路还很长。

  不过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借助青云系的力量,先从新能源科技公司框架内跳出来。

  毕竟上层积极推动国产新能源补贴的事情,他有直接参与,一但失去国家专项补贴,atl几乎不可能和青云集团展开全面竞争。

  atl有的,青云全部都有。

  atl没有的,青云同样有。

  关键是能不能直接展示出来,让大家亲眼看看,这样团队里的人才能毫无顾忌投过来。

  “李总,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我也不是说贪图30%的期权奖励,毕竟这是大家的共同利益。

  但很多人还是心存疑虑,如果李总能完全解决竞业协议的威胁,当天我就能带队全部投奔过来。

  您知道的,这只团队跟着我从最早的手机电池研发一路走过来,其中有很多难得的优秀人才。

  是研究动力电池,取得技术突破的有力保障,何况团队有一个完整研发汽车电池的大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听他说到关键处,李泽华有些动摇,“一定要打包整个动力电池部门?”

  曾毓民已经被atl忽悠过一次,对资本的承诺不太愿意相信,“最好如此。”

  嗯,在他眼里,青云和atl都是资本,没太大区别,他得为自己团队利益考虑。

  “那就再尝试一次,如果出现最坏的结果,曾总是否还愿意带核心骨干出走呢?”

  “那就要看李总的具体诚意了。”

  挂断电话,李泽华陷入沉思……

  好在现在是2010年,电池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不够,尤其是atl的母公司经营状况并不算好。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事,能光明正大打包带走,就没必要偷偷摸摸挖人。

  可让两个人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是青云集团发展到如今规模,已经进入全球顶级资本重点观察名单。

  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尤其是在半导体显示屏项目上,他针对叁星,夏普的布局,让脚盆鸡企业极为不满。

  想从atl手里打包接手动力科技部门?

  做梦呢!

第361章 ,战线太长对手太多

首节上一节447/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