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463节

  由淡马锡全球执行长,首席执行官何静,首先提出两个不容回避的利益交换问题。

  “……为取得来自友商的谅解与支持,丰益国际将成为青云农业服务公司的股东。

  发展,华侨,大华三家银行,加上大东方,要成为微信科技,微支付在国内的股东。

  两家集团需出让不低于34%的股分。

  你同意,我们才进入下一步议题。”

  农业与金融,信息交流,一上来就拿捏住青云集团的核心命脉。

  李泽华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比他原本设想的还要好,他还以为青云电子科技会成为交易的筹码呢。

  殊不知人家经过认真分析后,一直认为手握熊猫,荣耀,荣威电子,及大酱科技的青云电子,没有核心竞争力。

  包括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关键都掌握在欧美资本手里,青云集团几乎没有突围成功的可能。

  反倒是完全依附于内地的农业,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青云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毕竟微支付依托拼夕夕平台和京东集团,活跃用户数量占据国内网购市场35%市场份额,再不济也能达到支付保的一半。

  他们提出的条件也不仅仅如此,还包括吃了么蜂鸟,拼夕夕国际,东南亚微信科技,微支付业务的控股权。

  不过这些都无伤大雅,本就在集团预料之中?

  “首先,微信科技的34%股份几乎不可能。”

  有了底,李泽华逐条反驳道:

  “不同于这里,移动互联网浪潮还未到来,包括脸书和维特还没重视起来,利用这个时间差,微信科技有一定成功的可能。

  但在国内,我想请问各位能提供怎样切实可行的帮助,以抵御来自腾达系的全力进攻?

  掌握舆论的重要性,如何过分强调都不为过,各位能看到的,潮州粥同样能看到,一家市值超过2700亿港币的互联网巨头。

  包括它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坐以待毙,说句伤感情的话,我并不认为在座的任何一位,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

  何静不可置否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漫天开价,落地还钱嘛,道理大家都懂。

  “至于微支付,各位应该知道去年,出台的关于互联网非金融机构持牌条款,阿狸和雅虎正是基于此闹出股权转移风波。

  时至今日,这场闹剧还没有彻底平息,各位不妨想想,一个以中行,工行为首国资入股的微支付,让出34%股权给到各位。

  最终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子?

  恐怕和支付保的竞争大战还没开打,就要面临内部持续不断的严格审查,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和燕京解释。

  当然,我本人本着负责任态度,愿意和各位一道,积极推动微支付唯一合作绑定银行的筹备组建工作。

  目前确定参与计划的包括中行,工行,浦发,深发展,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如果再加上各位的力量,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这家完全为微支付发展提供帮助的政策性银行,其股东席位将会让各位满意。

  而通过这家银行,各位也将享受到微支付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当然,作为回报,青云集团要求在不久以后,东南亚地区成立类似金融机构时,占据一个关键位置。”

  几个人相互交头接耳一阵,觉得并非不能接受,毕竟微信科技在内地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内地的高层态度。

  没有哪个大国会眼睁睁看着,移动互联网的舆论支配权丢失,能拿到微支付的幕后集团金融银行股份,已经足够保障它们利益。

  这家尚且在筹备中的银行,理论上没有任何网点,纯线上且不提供任何具体业务,主要的功能就是赋予微支付一个开展业务的主体。

  说白了就是用来和各大行对账用的,微支付在这一点,比历史上支付保,财付通走的更远。

  因为微支付的账户,本质上和一个网上银行账户没有任何区别,它都是绑定个人信息且独一无二的账户。

  当从微信零钱转入余额宝时,它就已经属于目标银行的存款,只是具体分配细节还未谈拢。

  李泽华宁愿让出一部分利益,也要拿到更多主动权,甚至在谋划取消银行间跨行手续费,提现手续费,只征收一定数额的服务费用。

  银行还没同意,不过将来迟早有一天会同意,因为它们一天谈不下来,余额宝,微信零钱的金额,就不会归属银行。

  孰轻孰重,它们自己会判断。

  是从微支付每年收几百亿手续费(包括商家交易服务费,提现费用),眼睁睁看着微支付利用这笔资金赚到几百上千亿。

  还是免除一大半费用,通过市场竞争手段,拿到资金的支配权更重要。

  李泽华就没打算要余额宝里的钱,这笔沉淀归属谁都没问题,只要它是通过法律合理合规拿到的。

  他只负责收业务服务费,并保证资金在微支付,在余额宝时的绝对安全,顺带收点保险,理财,期货通道等产品的广告费,抽佣……

  李家坡主权投资基金的执行长不太满意这个结果,还想再继续试探,被李泽华硬生生怼回去。

  “如果周董觉得能够影响东大的战略国策,那就当我没说。

  如果不行,谁来为将来对标腾达市值的巨大利益损失负责?”

  “可谁来保障我们的利益呢?”

  大东方李育庆笑眯眯的,“如果李总愿意提供一点点诚意,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不会继续揪住不放。”

  李泽华内心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觉,“比如呢?”

  “大东方在内地拥有多家人寿保险公司,在渝庆,在魔都,在鹏城我们都有非常良好的合作基础。

  既然李总能提出在东南亚市场的保险业务发展规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近乎垄断的扩张,想必对内地市场同样拥有非凡独特见解。

  既然这其中蕴含着无穷大的利益,为什么李总不牵头做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保险业务公司呢?

  资金和人脉,以及政策游说都可以由我们提供,只需要按照李总设想的操作,五年破万亿就好。”

  林伟耀随后开口:“华侨银行在闽,粤等地可以提供鼎力支持。”

  林勋仁同样表示支持:

  “李家坡zf可以提供包括培训半导体人才,提供非敏感专利转让,代为采购非核心禁止设备等条件,换取东大的谅解和准入。”

  李泽华有些懵,他能不知道互联网保险行业藏着什么坑吗?

  与国外相比,国内保险行业同样玩的花,几乎都是依靠政策强制,或保险业务从业者本身的人脉关系,进行熟人销售。

  可一但搭上移动互联网金融,对,你没看错,就是移动互联网金融保险,它就有一百种方式飞速壮大。

  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一条,保险公司卖理财产品,通过一系列手段包装后卖出去,赚不赚钱无所谓,关键是要把销售额做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保险公司,压根不用考虑真实盈亏的问题,最后能玩到多大,完全取决于其胃口有多大。

  抢在国家反应过来之前,用滚雪球的模式,通过业绩包装,拉拢资金盘一起参与,就可以无限制抵押再扩张。

  如果不是法律不允许,互联网保险业务甚至开出超乎正常人想象的条件,比如只在电影里出现的脂肪险,你减一斤我给一万。

  心动吗?

  那还不赶紧买,反正你图未来收益,我图你的本金,至于将来?

  一年能赚一万个亿,谁还在乎将来?

  意思大概就这么个意思,因为面向全国消费者,获客成本大幅度降低,很多看起来特别有优势的产品,能在第一时间销售出去。

  然后用亮眼的数据,疯狂从市场上融资,再给出更多的优势产品,一点点掏空所有人口袋。

  保险理财见过没?

  先给你开15个点,25个点年收益,大公司做保,你还在犹豫什么?

  赶紧把你的三瓜两枣贡献出来,大家一块发财啊!

  至于融来的资金去向,那就是李泽华说过的抬高市场上各行各业的整体估值,用远超同行的超高价格,疯狂抢购各种优质资产。

  然后用击鼓传花(左右手互倒)方式,一点点鼓吹泡沫,在明面上所有人都在赚钱,原本值一亿的资源摇身一变成为百亿。

  中间增值的99亿只是单纯数字游戏,买卖双方基本都是利益相关方,损失的无非是一点点手续费而已,相比收益不值一提。

  如果中途有真傻子进场接盘,就顺势卖出回笼资金;如果没有,就包装包装丢到金融市场继续融资套现,这种比较慢需要时间兑现。

  最牛的干脆打包上市全民买单,没钱买不要紧,这时候各种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反正它们的钱也是融资来的。

  都是无本买卖,看谁声音大能唬得住人,不怕你不借,就怕你借的少,只要你肯投入到金融市场接盘,你这辈子就套住了。

  理论上就相当于你出钱给人做生意(买基金,股票,理财,以及存款),现在看到人家赚钱了(融资产品),也想跟着发财。

  但人家说了,股东千千万,你算老几,也配分红?

  想跟着赚钱,可以啊,再拿钱买个名额。

  普通人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就掏空最后的家底投进去,要不就再从市场上借一笔投进去,做着暴富的美梦,实际呢,自己接自己的盘。

  不,比这个还惨!

  当你明白金融就是放高li贷游戏时,已经晚了。

  你用借来的十万块,买到的只是自己原本只值一万,但被人为套上无数层美好包装袋后,虚标100万的资产(包括房,股等一切)。

  当这种接盘侠足够多时,当普通人也妄想分一杯羹,并且能够买到时,泡沫化就失控了,随着轰的一声爆炸。

  无人可以幸免,全民的狂欢势必让所有人共同承担残酷的后果。

  操盘者,白手套已经提前逃离,剩下绝望的你,拿着10万负债和1万资产(缺乏流动性卖不掉)欲哭无泪。

  9万的真实负债,就是你将来几年的剩余劳动价值,辛辛苦苦工作还债吧。

  但这种人多了,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譬如李泽华前世那样,负债超一千三百万,依靠正常劳动这辈子已经无法翻身。

  只能在绝望中躺平等死,睡公园躺桥底,依靠一点点可怜的酒精麻醉自己,睁开眼睛就是无限懊悔。

  可惜毛用没有,就一个贪,害死自己。

  这辈子,李泽华很克制,但凡他想胡来,比许皮带提前暴雷跑路的一定有他。

  所以他要用实业为骨,高科技为皮,肩负几十几百万人的生计,凭空为自己增加影响力,换取一张同样金字塔顶尖的门票。

  在东南亚的布局,说白了就是他觉得自己实力足够,已经到可以下棋布局的阶段,操作白手套在台前卖命。

  等到事发时,除了微支付,微信科技这两个核心马甲不能动,其它公司要么关门倒闭,要么安排实控人海底喂鱼,对外宣称跑路。

  总之实惠到手,背锅别人去。

  在国外他能用白手套玩这一招,但在国内,他敢吗?

  何况有正儿八经的发财路走,疯了才会铤而走险搞歪门邪道。

  现在李育庆提出一起在国内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这显然是想让他来做替罪羊啊!

  李泽华不能忍,甚至有掀桌子的冲动。

  踏马的,劳资拼死拼活做到今天,好不容易功成名就身价百亿,你想让我出面当大忽悠?

  等到东窗事发,我跑路甚至下地狱,你们坐享其成?

  做梦呢。

  “实在抱歉,青云集团这么一大摊子事已经忙不过来,何况我还年轻,才疏学浅,万一中间出点岔子,耽误各位发财多不好意思啊。

  不过既然各位都有这个意思,我也不好推辞。”

  李育庆果断抓住他话语中转折的间隙,“我就知道李董是真心朋友,既然你同意,那就这么定了。”

  “呵呵,各位是不是对我的话有误解?”

首节上一节46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