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473节

  主打一个利益均沾,一起发财!

  银行收到债券保费,一算账,迫使黄金生产商履约的收入比违约更高时,它们就会站在青云集团这边,一起威逼生产商继续履约……

  看到合同时,黄奕宗很开心,不过认真看完后,又有些不开心了。

  “李董,您的担心其实完全没必要,仅仅是大华银行就能吃下几十吨黄金现货,如果你能提供更多抵押物,买下一百吨都没问题。

  现货交易,根本不担心履约。”

  言外之意压根不需要找那么多外人嘛,还搞出二十几家银行合作,一家分一点,把原本巨额利益分的没什么诱惑了。

  李泽华就笑:“黄董,几十吨现货黄金算什么?要玩我们就玩把大的,比如吃掉一千吨,怎么样?”

  黄奕宗只感觉哐当一声,像是脑袋被巨物砸中,即使是他,声音也有些发颤,“多,多少?”

  “一千吨,按今天的市场价1200美元取整,相当于每吨约3860万美元,也就是386亿美金。”

  李泽华笑眯眯的,“如果黄董单独一家能拿出这么多钱,执行这项计划,那我也没意见,现在就和黄董签字画押。”

  才怪。

  他在心里说:黄金期货市场玩霸盘,也得有那个实力才行,买一千吨黄金现货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期货市场提前锁定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你明牌告诉所有竞争对手,这里有个手握一千吨黄金期权的大玩家,大家继续看多,利润被他拿走大半。

  不如一起集体看空,先把他给吃掉,回过头大家再一起拉升赚钱不香吗?

  但如果是一二十家大玩家凑一块,那就是市场主流了,谁这么想不开,和全球最大的前二十家银行公开唱反调?

  黄奕宗听完,脸上表情那叫一个精彩,说了一通不知所谓的话语后,最终无奈妥协。

  “没有其他可能吗?哎~是我孟浪了,这种级别的交易,确实需要更多人参与保驾护航。

  看来大华银行一家满足不了李先生的需求,也罢,那就具体谈谈这份合同吧。”

  人,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此,看着钱摆在那,却拿不到。

  反过来,黄奕宗的语无伦次,也深深刺激李泽华,一位手握千亿资产的大佬面对巨额利润溜走时,尚且表现的如此失态。

  那这个计划做下去,万一真做到一千吨,会出现什么结果?

  不要怀疑金融机构的贪婪,它们只要接触到这份合同,就一定会想尽办法迫使生产商吃下更多订单。

  开采不出来,就去现货市场买库存啊,只要有利可图,它们甚至能干出高价回收金首饰,熔成金条卖给青云集团。

  反正有保底收购价格摆在那,买不起那就用青云集团抵债,不就是每盎司亏损一点吗,把青云集团的股份赔光再说。

  要是李泽华足够有钱,2010年全球黄金产量,能一口气飙升到一万吨,至于多出来的那些,各国央行愿意拿出库存变现。

  谁敢说金库里就不产黄金了?

  我们这每吨矿石含金量100%,妥妥的富矿,你就是把全世界所有的矿物专家找来验证,它也是刚刚从金库开采出来的。

  反之如果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青云集团账面上的收益就会达到一个恐怖数字,譬如到1900多时,每吨净利润2000多万美元。

  一千吨就是200多亿美元,甚至按这份合同执行下去,生产商也肯定会虚报产量,以求锁定更多份额的稳定收益。

  比如矿区每年产量10吨,胆小的报个30吨,胆大的敢报200吨,反正只要他认定金价会跌,就敢报产量,大不了届时从市场上购买。

  而且这种级别的期权交易,投资者很难走到实物交割那一步,大家都在金融机构完成账面交易。

  面对几百亿美元的巨额收益,李泽华还能保证淡定从容吗?

  他自己也不敢保证!

  真到了那天,他不愿意让出利益,不去找银行购买大量违约互换债券,不让银行吃到足够利益,那么大面积违约是肯定的。

  账面上的收益,想真正拿到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动辄将百亿美元巨额利润分出去,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坦然做到?

  李泽华一时有些迷茫,虽然他名下同样有不少资产,也有超过近6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但花钱的地方更多。

  为集团的未来,他才愿意赌上这一把,或许不应该叫赌,提前知道筹码且无法被作弊的行为,叫保本投资,只不过利润有点多而已。

  总不至于为了他这区区两三百亿美元,能让美利坚改变国策吧?

  就算鱿太资本肯,欧萌也不会同意啊,合着它们在未来三年累积投入上万亿欧元救市,就因为青云集团的蝴蝶翅膀煽动。

  就不救了?

  然后眼睁睁看着五国把整个欧萌拖下水,蒸发几十万亿欧元后,落个一地鸡毛?

  扯淡呢。

  所以只要美利坚要转移自己的危机,打压全球竞争对手,欧债危机就注定会爆发!

  黄金价格也一定会涨,只要控制好合同条款具体细节和违约金,违约担保事项,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交易。

  李泽华一咬牙,“干了。”

第380章 ,愚人节的金融狂欢

  “老板,要不您再慎重考虑考虑吧,这么大的事情~”

  林文辉表示很慌,当他从金融机构那儿得知李泽华,以集团名义公开进场大规模做多黄金时。

  还没当回事,老板早就提过进军黄金期货市场,他负责的投资团队也早在李家坡,香江,纽约等地开始陆续建仓。

  但真正看到意向合同内容后,再被李泽华要求留下负责谈判时,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涉及至少上百吨现货黄金。

  以及更多的期货期权黄金交易,让我全权负责?”

  “没信心?”

  李泽华给他加油打气,“不要怕,李家坡三大基金,三大银行共同做保,全世界的投资者给我们兜底。

  合同里不是约定了吗,期货价格在1150美元每盎司下方时,合同立即生效,并在三个月内,金价没有跌破1080美元。

  就提供五倍杠杆,即50美元差额的五分之一,每盎司10美元,相当于每吨32.15万美元保证金。

  后续根据价格波动追加或降低保证金比例,这么算,如果不考虑价格涨跌幅,三个月内3.215亿美元就可以持有一千吨黄金期权。

  为了降低风险控制合理仓位,我特意从棉花期货准备金里抽调10亿美元,再加上李家坡三大基金和东南亚友商提供的5亿美元。

  回国后,我再从其它渠道凑集5亿美元给你,一共20亿美金,你根据具体涨跌幅分配仓位,保证本金安全。”

  场外对赌这玩意一直有,比如星展银行和大华银行,长期为不同金融投资者提供个性定制化合同。

  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都能找出来,区区一份场外黄金价格锁定供货协议而已,无非是金额大了点,这难不倒它们。

  金融团队刚刚给李泽华提出场外黄金期权建议,立马就有黄金生产商闻讯赶来,现场签约一点都不耽误。

  和黄金开采公司的合同同样是定制的,双方约定在未来的十八个月内,以一个固定浮动价格供货,以1200美元每盎司为基准。

  上下允许浮动10%以内,最高不超过1320美元,最低1080美元每盎司。

  合同特别约定,当国际金价低于1150美元时,开始生效,以生效日起18个自然月内,无论金价最终走势如何,买卖双方都必须行权。

  具体行权日期由买方决定,可以一次性兑现全部约定,也可分多次提取货物,而卖方可以要求买方弥补因未提货造成的额外损失。

  这就是和正常期权交易最大的不同,比如上次购买中概股的期权,如果股票价格下跌,李泽华可以放弃行权。

  大不了用于购买期权的那部份资金全部亏损,不会额外造成其它损失,但这次不行,会穿仓导致无限连带责任。

  比如遭遇黑天鹅事件,黄金价格暴跌至800美元每盎司,那么交易一吨黄金就要面临上千万美元巨亏,收益大风险也大。

  林文辉不是很明白,“李总,现在市面上唱空黄金的声音很多,一个希拉的债务危机,恐怕撑不起黄金价格继续上涨。

  一但世界经济整体平稳向上发展,未来金价回落到09年以前价格,而我们最低购买价格是1080美元每盎司,届时被强制要求履约。

  每吨损失几百万美元,一千吨期权不得出现几十亿美元的巨亏?”

  一口气说完,又好奇道:“银行给我们的价格是1150美元,而生产商给出的是1200美元,这中间50美元差额,银行会这么好心自己贴?”

  李泽华笑着解释道:“第一个问题,1080美元的最低收购价,是基于大家对目前市场判断出现严重误差,导致绝佳历史性行情出现。

  我既然敢下这么大筹码。

  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与其相信市场上那些传闻,不如相信我一贯投资眼光,到今天为止,我亏过吗?”

  开玩笑呢,明知道欧猪五国存在巨大问题,加上这一系列主权债务牵扯到整个欧洲的金融体系安全,欧萌不救也得救。

  一但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大问题,欧猪五国开始大面积暴雷,投资人不得不想尽办法给资金增加保障,黄金不升也得升,这是主因。

  “至于第二点,银行当然没这么好心,但架不住它们求着我提前进场,担心我晚了会反悔。

  利益动人心,可定制的线下交易手续费也是真黑啊!

  不看交易交易每手的费用,而是按照总金额的万分之五计算,买入卖出双重收费。

  以1200美元的3860万一吨买入算,万分之五就是约1.93万美元。

  按卖出1900美元的6100万每吨,就是3.05万美元,合计每吨一进一出两次缴费约5万美元。

  这个真实交割税就得几千万美元。

  再加上集团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实物黄金交易,只能委托银行代为购买,以期权的方式进行提前锁定,这部分手续费也异常昂贵。

  最终谈下来委托李家坡三家银行出面,向市场购买120吨实物黄金,约定8%最终阶梯式手续费。

  约定低于1200美元时2%,在1200-1400阶段2-4%,1400-1700的阶段4-7%,1700美元以上时,最高全部按照8%进行收取。”

  说白了就是没钱,买一千吨黄金按市价得300多亿美元,卖了他也凑不齐这个资金。

  但不买还不行,因为黄金生产商不可能把生产出来的黄金一直存着,除非它们的老板也是和李泽华一样,穿越回来提前知道结果。

  不然就得将库存黄金变现才能继续投入资金开采,这个阶段初期就必须有人出面垫资买入。

  李泽华认为黄金价格会涨,所以他就必须承担这笔资金的垫付利息,以及承担安全保障责任。

  青云集团的股份抵押是一方面,银行还要额外花钱把生产好的黄金拉回来储存,并确保安全,这些都是需要开销的。

  这个钱,必须花,也花的值!

  因为银行投入这么多钱,也是要考虑回报和资金安全的,其旗下的金融机构就会进场参与真实交易,用对冲金融工具抵消风险。

  一但黄金上涨趋势成为共识,参与这次合约交易的银行,就会毫不犹豫为了更大利益冲进场坚定做多,成为上涨的强大助力。

  而收到钱加大马力开采黄金的生产商,也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期货市场对冲风险,譬如金价超过1320美元时。

  这份合同未履行的部分,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就是净亏损,比如市场价1900,你卖1320,你怎么和股东解释亏掉的580美元每盎司?

  偏偏不卖还不行,因为参与的银行集团势力太强大,加之后续卖出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债券,银行承担了绝大部分风险。

  这时候违约成本更大,所以必须在金融市场对冲这部分风险,一但价格超过1320,它们要么铤而走险疯狂做空,争取把价格打下来。

  要么就是顺势而为,加入看多队列,把风险转嫁给其它金融投资者。

  而它们参与这场对赌最重要的逻辑之一,就是有个保底收购价1080美元支撑,未来18个月的金价走势谁能看得懂?

  哪怕明面上有欧猪五国的例子摆在那,可谁也不笃定说金价就一定会上涨,比如从二月到现在,金价一直在横盘,眼看上涨无力。

  希拉倒是知道自己的问题,关键它也不知道其它国家比它更严重,全世界都盯着欧萌,它内部成员国也在竭力隐瞒真实情况。

  而做局的高盛等鱿太资本倒是有些看明白了,问题得让更多人相信才行,连高盛内部其它部门都有出面做空的,你凭什么说一定涨?

  不等到欧萌拿出实际行动救援希拉,不让德法把万亿救市计划拿出来,一点点加大投入增加沉没成本,其它国家怎么好意思张口?

  一开始把所有问题抛出去,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当然要等资金到账后,再一点点对外报告真实情况啊,等几轮救援资金一到位,两手一摊,哥们这是真不行了。

首节上一节47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