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573节

  另一方面,也是要等等看,如果微信科技顺利发展起来,加上微支付和整个青云产业生态圈支持,未来前景必然比腾达更好。

  有了这个大前提,李泽华立马变脸,张口闭口都是兄弟,朋友,自己人嘛。

  还煞有介事的重新介绍,“看看朱总,年底公司董事会重新选举,已经内定成为青云投资董事,兼任青云互联网产业基金总裁。

  东哥就更不用说了,新一届青云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董事会董事,我呢,又是京东董事,妥妥的自家人啊。

  现在张总想明白了,要加入微信科技董事会,我完全没意见。”

  刘强栋忍不住打断道:“屁的自家人,有你这么办事的?当初说好借一批人加入蜂鸟集团,帮你筹备市内运输网络。

  胡知沅加上百号最优秀的物流人才,几乎抽空当时京东物流的人才库,勉强给你配好阵容。

  现在呢,胡知沅出任蜂鸟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还能回去吗?

  我怎么感觉到你手里的,不管是不是你的,最后都会变成你的?”

  “什么你的我的,不都是兄弟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李泽华笑嘻嘻,“别说我不仗义,你也不出门打听打听,就没有比我更靠谱的,比如青云投资的事,这二位可以做见证。

  放眼全部投资人,有几个可以投2000万美元的?只有你一个啊,更别忘记,东哥,你这两千万,有一多半是我借给你的呢。

  现在好了,叫你来分钱,你还埋怨上我了。”

  张垒在旁边羡慕到眼珠子都发红,14倍啊14倍,天知道他当初为什么不多投一点,他才200万美元的份额,现如今都快变成三千万。

  天知道投资人开会时,有多少人酸溜溜表示,下次青云投资再有机会追加投资份额,一定闭着眼睛投钱进去。

  甚至还影响大家做最后决策,保留腾达股份,还是选择青云股份?

  看在最直观投资收益份上,许多人改变立场选择青云,毕竟一家永远不缺发展资金的企业,注定上限不会太低。

  刘强栋闻言笑容满面,账面价值接近3亿美元的泼天富贵砸头上,换谁都扛不住,之前许欣还试图拉他一起出面,给李泽华施加压力。

  被断然拒绝。

  “行了,再笑牙都笑掉了,这次大家聚一块,主要是集团对未来发展规划路线出现一点分歧,简而言之,首轮融资和付出不匹配。

  当着张总的面我也是这么说,你们办事不地道,伤透了集团管理层的心,往后我决定,上市之前,不再做大的外部融资。

  不过别担心,我不会把大多数人推到对立面,就算拿不到公司核心业务股份,还可以通过青云投资的基金购买份额,一起发财嘛。

  再通过青云投资的借贷和融资,变相持有青云系各大公司股份,别说我没给机会啊,总之想发财,买投资公司基金就行了。”

  这套逻辑,李泽华想了很久才最终确定下来,他有钱,但光有钱没用,不能转化成对资源的掌控分配。

  可是单纯融资,多了他吃亏,少了,就好比高岭,明日,魔投这些投资公司,出工不出力,一门心思想要更多,关键时候还不靠谱。

  想清退,怨言一大堆,搞不好还能弄出一堆潜在敌人来。

  还不如改变思路,在青云投资旗下弄出若干基金,以基金的名义持有青云系旗下公司股份,再学习如贝莱德等财富管理基金的模板。

  将基金的投资份额分出去,想拉拢谁就允许对方真金白银投进来,这样做好处多多。

  因为青云投资的管理权在自己手里,购买股份的投资人是间接股东,没办法直接对公司具体业务指手画脚。

  又因为要维护自己利益,就得出手为青云集团业务发展扫平道路,出工不出力的,提前约定好合同条款,方便随时清退。

  而投资人也方便,他们不再需要卖出股票,没有限售期,也不需要等待公司上市,能通过卖出,抵押基金份额,直接变现。

  “好比这次投资微信科技,我以拟订在青云投资旗下,成立一家青云微信科技基金,按每一股对应价值出售份额。”

  李泽华继续说道:“比如粤省某位,购买5%份额,就在该基金买入500份200万美元票面价值的基金,按实际收益计算盈利。

  作为回报,额外允许购买5份青云美股c的基金份额,这家新成立的基金,主要投资购买新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比如特斯拉。

  目前这家公司市值约20亿美元,1000万美元就是0.5%股份,后续还会加入更多其它高科技企业股份。”

  他之所以费尽心思做,就是为力争把青云打造成东方的贝莱德,通过绑定掌握资源的大人物,用他们的钱不断买入全球优质资产。

  入股上市企业,网罗全球顶尖人才,建立专属的关系网络,届时还能反哺青云集团本身,为集团扩张提供助力。

  说白了,是李泽华有些担心在国内的后路,学习段老大柳爱国它们,搞产业联盟容易犯忌讳,给上面留下拉帮结派的不良印象。

  可通过基金会模式,就没那么敏感,最关键每个人都能通过基金持有股票的价值,随时感受到增值的快乐,愈发离不开他。

  再一个风险被分摊后,竞争对手想通过打压某一家企业,让他背后投资人望而却步也不太可能。

  比如产业基金做成功后,同一支投资标,持有好几家甚至十几家不同公司股票,有亏有赚很正常,只要整体盈利就没人会下车。

  以持有的特斯拉股票为例,青云手里有动力科技,有比亚迪电子,加上特斯拉持有的技术专利,三者几乎囊括全球主流市场。

  要人有人,有钱有钱,还有广阔的销售市场,有廉价的劳动力支撑,有完整的产业链承接项目落地,想不成功都难。

  就算特斯拉无法达到历史上的巅峰,可几千亿美元市值是铁板钉钉,十年,百倍回报,谁不心动?

  青云投资旗下的基金,完全可以通过每年内部调整持有基金份额和价格,不断拉拢/清理投资人,确保每一位持有份额者都是支持者。

  长此以往,既避免付出集团股份,拉拢来一群见义忘义者,又可以在尽可能少的得罪人前提下,建立更广泛影响力。

  其它好处都不用提,大家都看得见,比如风投融资,你总不好意思找别人要盈利佣金吧?

  可基金可以啊,每年雷打不动的2%管理费,加上盈利分成,最大限度保障集团或他本人利益。

  哪怕这些股票份额,最终他一分不要,最后赚到的钱,起码三分之一能落到他口袋。

  刘强栋想了想,没拒绝,因为他是最大受益人之一,京东的业务,也不足以支持他拿到微信科技的股份。

  现在有基金,变相拿到微信科技未来发展的收益,做梦都开心呢。

  朱啸龙也不反对,之前投资时,他小投100万美元试试水,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开玩笑呢,半年14倍,目前还在赚。

  如果给他一个重新选择机会,他只会说三个字:我梭~哈!

  张垒认真思索片刻后,不得不承认他的厉害,“看起来,你已经和通达系那些人商量好了,估计连制造业企业都没放过。

  好谋划啊,哪怕你只拿出微信科技一半,不,就算只有三分之一股份,都能拉拢几百家上规模企业,以后想给谁就给谁。

  通过基金持有股份,每年一换,不影响股权最终受益方,谁不出力就按实际增值部分清退,长此以往,把大家都绑定在基金会。

  为了利益,所有人都会贡献自己力量,我敢保证,只要过两天你在聚会圈子上,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所有人都会疯狂支持你。

  因为你把圈子的入门门槛降低了,相当于割舍中间商,让我和朱总,以及某些大势力抛弃掉,直接面对投资人个体。

  以前即便持有公司股份,中间起码还隔了一层,投资人想直接套现或者抵押,得看风投或大势力脸色,现在你自己站出来直接对接。

  把资源的点集中到你身上,做成功的前景不敢想。

  而这些股份,所有权却是投资基金的,管理权和所有权还在你名下,谁也拿不走,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挤兑和世界性大危机。

  再过一百年,青云还得继续姓李,就是不知道大势力会不会同意。”

  高岭借助青云整合通达系快递资源时,趁机入股一部分,他和通达系老板们关系还不错,可一谈和青云做切割,老板们就翻脸。

  可见青云投资在以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今后,它将起到定海神针作用,再想拉拢其他人和青云作对,恐怕得先问一句。

  您持有青云投资份额吗?

  哦,是投资人啊,那不用说了,因为说也不会同意,谁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啊!

  “姓不姓李无所谓,我只要保证自己活着时,能按本心去做点实事,按照我的设想去改变世界就行。”

  李泽华一摊手,“这世界就这样,谁拳头大谁说了算,我又不想单纯做个提线木偶,又想按照自己的率性而活着。

  就只能另辟蹊径,既不让各位直接掌握管理权,又不影响各位分享利益,所以弄出这么个基金会,大家一起发财,不好么!

  至于那些投鼠忌器,忙着分出胜负的大势力,目前没工夫管我,等它们腾出手来时,基金的规模起来,也就不怕个别人怀揣恶意了。”

  “以前别人说你胆子大,我还不信,现在我服了,甘拜下风。”

  张垒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你就是天生为这舞台而生的疯子,搅局者,偏偏现在连个阻止你的人都没有。”

  心里只能感叹自己到底招惹了个什么怪物啊,还差点闹翻,盈亏很多投资人跟着拿到青云投资份额,在短期巨额利益面前妥协。

  不然真闹翻,等青云计划执行到位,取得广泛支持后,集众人之力推动青云发展,过几年,有钱有势有资源,还不把高岭吊起来打?

  “可惜咯,京东现在股东太多,牵扯太深,想学习你做基金持股不现实。”

  刘强栋只是嘴上说说,毕竟他可没有从金融市场捡钱的能力,想用基金隔绝投资人直接干涉不现实。

  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一个资源交换的方式革新,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多的利益收买更多投资人,所以被迫妥协,出让公司控股权。

  换取广泛支持。

  而青云呢,或者干脆说李泽华本人,他有重活一世的优势,具体某个公司未来走势或许会发生偏差。

  但一整个行业兴衰,却大势不可违。

  比如现在地产行业在10-15年,是注定要快速发展起来的,李泽华甚至都不需要做太多准备,只要拿着钱进场。

  整栋整栋,整个小区打包买入,不管是将来出租还是高位套现,都不会亏。

  现在有各路投资人拿钱进场,他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完成地产积累,以前是从银行,金融机构借钱。

  现在是用未来收益,拿低风险无利息,还自带资源,比如银行得知某地有地理环境绝佳的地块,就会想办法替青云拿下。

  然后大家共同合作开发,有青云托底稳赚不赔,变相的把银行资源化为己用,其它竞争者拿什么来竞争?

  李泽华亏了吗?

  并没有,他脑海里的那些记忆太多,想全部按最优选择实现落地绝无可能,因为他多吃一口都会招惹不怀好意的窥视。

  积累的仇敌多了,人家就会组团动他。

  现在拉上一大票人,在不影响核心利益前提下,一起发财,赚的越多,支持者就会更多,相应的同盟关系也会加深。

  这时候各怀鬼胎的其它集团反倒变成少数,和抱团开战的青云系打起来,注定会吃亏。

  李泽华还能通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来调整竞争决策,比如把竞争对手中核心关键投资人拉拢过来。

  付出不过是注定增值的财富而已。

  至于拉拢那些不能见光的资源,更容易,不记名基金债券了解一下,凭票即兑,管他背后站着谁,只要投资的钱是真的!

第460章 ,谁教你这么卖手机

  上百个亿万富翁齐聚一堂是什么概念?

  其中绝大部分,还掌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实体制造业资源,各自集团为地方提供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在行业拥有超然地位。

  说来可笑,一群几乎不碰金融的实体企业家,却为新一轮金融投资入股份额聚在一起,尤其听说青云投资产业基金c。

  将持有微信科技25%股分(有8%已被提前锁定),产业基金d持有微支付20%股份后,所有人都疯了。

  连三大保障基金,及其它国企央企派来的代表,都忙着将讯息传回公司,同时频频交头接耳,打听购买基金份额的方式。

  刚刚在台上致辞的总督和韩领导,这会在一块闲聊,听到动静,相互对视一眼,再看看带来的小辈跃跃欲试模样,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算计啊,一个互联网软件产业基金,一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基金,每一份投资份额都是200万美元起步,锁定期一年一换。

  按持有企业最新估值计算真实价值,募集资金投入二级市场持有其它上市公司股份,以李董能力,每年固定增值个10%不成问题。

  有微信,微支付的股份压箱底,管理权,股份所有权没变,又顺利从市场融到资,买入优质上市集团股份,既享受股票增值。

  又能在企业需要资金发展时,随时套现或抵押贷款,最关键还能让持有基金份额的各位,拼命为青云集团发展贡献力量。”

  京东方总裁赵焱顺是财务出身,一瞬间看明白,“赤果果的阳谋啊,持有股份份额一年一换,看似是给各位一个随时退出权益保障。

  实际上呢,压根就是那小子为清理持股不出力者,埋下的伏笔。”

  “看穿又能怎样?”

首节上一节57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