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话间,随行秘书立即在内部网站找出项目资料,很快整理出来递上去。
周枢记看了看,“确实偏了点。”
随后转头交流,“你说拿这个做交换,把青云大东方保险总部和注册地换过来,再加上青云新能源总部,能不能行?”
任何事一但参杂巨大的现实经济利益,再大的困难都不叫事,不就是沪昆线某个站点改道吗?
不就是多出几十亿沿线建设费用吗,那都不叫事。
青云大东方保险,和渝庆地方不对付,有意搬迁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渝庆地产虽然被迫做出让步,将绝大部分股份让出去。
但还是没能改变青云集团打包搬迁的决心,不过作为交换,青云大东方保险承诺,无论未来搬迁到何地,一半地税都由渝庆安排。
一家保险公司而已,国内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家,但完全承接青云体系业务的,只此一家。
就在和人保寿险平安谈好合作后,青云大东方保险正式涉足车险业务,一上来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拿下一百多万辆各类车辆商业险。
运运帮更是指定和青云保险合作,你可以不买,运运帮并不强迫,但你想顺利从青云体系接单?
抱歉,那种没人跑的路线,一毛钱赚不到的就给你咯,单程过去没有返程单,亏不死你。
至于私家车,则利用青云高德地图的导航市场份额,一步步渗透,加上吃了么蜂鸟旗下的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积少成多的保费。
一时间,青云大东方保险的市场份额增长速度极快,已经连续三个月登顶保险业务增长率榜首。
随着其它保险牌照陆续下发,借助整个青云体系内部资源消化,所有人都清楚明白,一家新的保险巨头即将横空出世。
未来每年做到保费几百亿上千亿为未必不行,算下来渝庆衙门赚大了,凭空捡一家纳税几亿几十亿的大公司。
其它城市也眼红,千方百计伸手拉拢,尤其以魔都,鹏城,蓉城,星城四家最有希望将其纳入怀中。
至于青云新能源,则是青云集团和比亚迪,国资委共同成立的新公司,从建立那天开始,就上了国家专项补贴名录。
依托青云动力科技,时代新能源,比亚迪三家高科技企业,未来可期,具体能做多大规模,暂时没人清楚。
可看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战略,对碳中和政策的重视程度,就不难看出,未来极有可能是个万亿规模新赛道。
衙门一直想扶持起几个核心产业巨头,奈何先天受限,有点追求的都被粤东吸引,勉强能拿出手的,只有蓝思和三壹。
等少数几家企业,现在青云主动找上门,手握庞大资源可以交换,衙门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当然要做出姿态来吸引它落地。
不假思索道:“如果能把青云总部迁回来才好。”
周枢记笑着摇头,“那恐怕不行,魔都那边连带不过去,就算李董有这个心思,也做不成。
能把保险业务和新能源业务拿过来,就是大功一件,通过挖掘时代新能源,给宁德投资5亿美元的事情,就能看出。
我们这位家乡人是性情中人,说不定真有几分成功的可能。”
星城从青云这一圈产业转移中获益良多,不仅成功截留肥城的电动车产业链,还把星城亿达规模扩大整整一倍。
又顺势弄起新能源产业园和科研体系,可相比于沿海大城市和肥城,蓉城来说得到的还不算多。
尤其最近还传出风声,青云携手京东方,准备在蓉城打造第二条专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6.5代线,投资规模在400亿以上。
肥城的生产线还没测产,又隐约传出新生产基地正在选址,神州电子也准备在肥城,江城增设产线。
种种迹象表明,青云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赚取的超额利润,正转变成实体投资,在全国完善其产业链布局。
星城想后来居上,未来甚至从周边城市抢夺竞争资源,就得另辟蹊径。
让铁总改道,顺顺利利把高铁站修到李董家门口,就是个很好的交换条件,人活一世,还能清心寡欲不要亲情啦?
李泽华侧耳听着几位大佬的嘀咕,颇有些哭笑不得,如果可以,他也想给老家带去改变,说不准地方志,族谱上能记下浓厚一笔。
到今天,还在为落户金陵还是姑苏争论不休,人家羊城虽然争,但一看没希望,立即出面帮鹏城竞争。
怎么看,也轮不到江城,就连周边也没有现成的配套产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李泽华不知道该怎么主动接话,幸好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周枢记只是先吩咐人给铁总咨询改道的可行性。
不管成不成,先把青云留下才是真的。
“李董,关于新能源产业园的远期规划,市里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您看是否有时间坐下来谈一谈?”
星城知府抓住机会,凑上来询问,李泽华拿出笔记本记录的工作安排,“今晚吧,明天上午要陪同周枢记到贫困地区视察。
您也知道,这次按上面政策,集团准备了十亿资金,专门用于当地的扶贫帮扶工作……”
扶贫,是任务。
不过不会亏,不管集团出多少钱,最终都会以补贴或税收减免形式返还(需在未来扩大投资,超额部分才能享受减免)。
具体到李泽华个人,还能享受额外照顾,比如这次工商联换选,上面特意打了招呼,副职太显眼,先安排个常务。
也好顺理成章进入民生集团担任副董事长,进而按持有股份数额执掌整个集团。
星城知府也不以为意,上午视察亿达广场和新能源产业园,主要对象就是在青云集团面前介绍优势。
晚上能和星城单独谈,足够给面子了。
想到这,知府脸上露出笑容,“那晚上我派人来接您,另外如果事关铁总改道建站,李董只管放心,星城愿意和宝庆衙门一道。
给上面提出合理建议,甚至是超出计划的建设资金,星城方面也愿意承担一部分。”
“这可太客气了。”
李泽华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可家乡因此受益,他不好明着拒绝,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留名的追求,谁能拒绝地方志单开一本的诱惑?
事情到这,基本走向历史岔道,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继续提下去,李泽华是装傻,其他人乐的配合。
反正事情做成了,顺理成章找青云要项目,李泽华也不拒绝,本身集团就要加大在川,鄂,湘,徽四省的投资规模。
做一些项目上细微的调整,不影响整体战略。
“高铁站修到家门口,也不是不行嘛,不过应该不用把我家拆掉吧?”
他琢磨着,是得抽个时间回去一趟,二哥从西北旅游回来,说当地特批了几十亩商业用地,以建设度假酒店山庄的名义。
说是给集团用,实际上暗示的很明显,就是给他翻新老家住宅的。
放眼全球,这种事都非常普遍,君不见多少亿万富翁,在老家以酒店等商业名义,堂而皇之修起庄园,高耸的围墙一拉。
大门一关,和外界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想干嘛就干嘛。
第467章 ,青云农业改变世界
“王先生,知道您不识字,我们特意把大队部的枢记请来帮您看合同……
你看,这是养殖协议,根据合同规定,由青云公司根据您家里四口人计算,我们将提供2头黄牛,4头猪……
养殖所需的饲料,疫苗,保险均由公司承担,养殖周期结束后,由公司按保底价格回收,不过需要您在这份农户贴息贷款上签字。
这已经是我们第五趟来了,王先生,希望您看在我们诚意上,就答应了吧。”
青云农业发展到今天,通过不间断吸纳行业优秀人材,学习大公司管理制度,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板。
即由公司出力,银行出钱,农户出力,青云大东方保险托底,分摊降低风险,利用农户闲暇时间,和广阔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
为困难群众增产增收,同一时间,所在地的大片土地也将流转起来,被青云集团顺势收入囊中。
除基本农田种植水稻,小麦等主粮,每年为承包地主人提供基本口粮外,其它土地将统一按照集团规划,种植其它经济作物。
具体到湘南某县某村,这里靠山的土地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用于大面积种植中药材,少部分用于种植青储,发展畜牧业。
青云农业的工作人员下乡下村,深入田间地头,和每一户未曾达成合作的农户交流,用托底保障的手段游说他们签字。
无奈只有深入过农村,才知道这里面的工作不好做,什么奇葩事情都能碰上。
不识字的还在少数,胡搅蛮缠,抱团想要占便宜的才是多数,逼迫公司每到一地不得不先和当地打招呼,得到允许。
才拉上银行一起行动,银行有托底保障,具体到每家每户发放几千元贷款,数额不多但胜在基数大,有利可图就就有动力。
有了银行做保,当地村委大队两级工作人员陪同,才勉强打开工作局面,随后的进展也不顺利,好在集团制定的战略就是慢慢来。
挑选出来做农业推广的工作人员,大多也是三四十岁富有耐心的人,这些人大多有家庭压力,又经历社会磨练,为人处世都有一套。
比如现在找上的这家,一间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茅草屋,旁边低矮的猪圈因为年久失修,在风吹雨打下早已倒塌。
户主五十来岁,没什么文化,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一口塑料普通化说的让人头疼,也只有当地村委的本地人才能勉强听懂。
“王老实,听句劝,这可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事,有了两头牛四头猪,再把你家一亩三分地租出去,每年起码有个五六千块钱收入。
加上人家公司额外提供的工作,又是一个月八百保底,比你原来自己苦哈哈种地强多了。”
面对大队枢记的劝解,王老实猛摇头,“那可不行呢,还要借钱,万一还不上怎么办?”
青云集团工作人员很无语,他很想大吼一声,别磨叽了,一整个村就你们这些钉子户没签字,导致他硬生生达不成区域制定的目标。
现在牛犊猪仔培育场都建起来了,唯独缺养殖户规模,完不成任务,他下个月奖金找谁要去?
集团投入农村地区养殖计划的资金,可不是随便给的。
先要该地参与的户数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化节约成本,避免出现因眼红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人为意外)。
其次是周边村镇必须有成规模的流转土地合作,这样才能节约物流成本,第一时间将青储送到农户手中。
针对合作的农户,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无不良嗜好,无犯罪前科,身体健康的,就可以就近安排在隔壁村镇的初级食品加工厂。
本来下面报上去是在本地工作,后来老板亲自介入,才改为安排在隔壁村镇。
按老板的原话就是,第一避免本乡本土集中抱团,增加管理成本。
第二是增加通勤距离,促进公司其它业务发展,比如电动两轮车的销售量,以及换电业务发展。
还别说,在青云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亚迪销量翻倍增长,一到上下班时间,县道上到处是跑来跑去的电动两轮车。
连带着中巴车业务也跟着好起来,最奇葩的是,连海康威视的高清监控摄像头销售量也跟着爆发。
一个是交通压力促使当地必须花钱采购,建立监控体系避免出现突发意外无法追责。
一个是养殖户多起来,进村主要交通要道,关键位置,都安装起监控设备,防止偷窃,投du等恶劣情况发生。
总之,青云农业正用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建立专属自己的农业帝国,种植养殖本身可以不赚钱,甚至可以亏损。
但依附于这个体系的合作农户,手里有了余钱,就可以消费来自拼夕夕体验店,拼夕夕电子商务等多渠道的工业品。
依靠国家专项补贴,和青云集团自己制定的优惠条款,借助友商公司的技术优势,产品渠道和青云智慧物流网络的便捷性。
青云正一点一滴建立起专属经济内循环圈,农业投入亏损不怕,工业品的超额利润足够弥补。
可惜,碰上王老实这等人,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没辙,因为人家就想空手套白狼,庄稼人没念过书,问题也不傻。
青云把牛犊,猪仔交给他们喂养,到规定的重量就来收购,按目前的喂养模式,其成本在肉牛一项上,大约可到每公斤18-22元不等。
后期可能会随着新的技术,或大规模自建饲料厂,青储种植储存基地,增加畜牧业兽医服务点等举措,再降低几元。
但留给农户的利润,大致上都差不多,一斤大约在4-5元左右,也就是收购价不超过15每斤,按800斤出栏计算。
每头牛可以为养殖户创收三到四千元,一次两头,一头两到三年出栏,净收入不超过八千,分摊到每年三千元上下。
加上养猪,每年一出栏,每头猪净收入在500元左右,确保每个农户合作后每年有保底五千元净收入。
青云集团当然不会全额承担这部分风险投入,而是拉上银行以借贷形式,向农户发放惠农贷款,以青云集团提供的牛犊猪仔为抵押。
农户向银行借贷,拿到贷款后,支付给青云,青云拿到钱以后,利用规模优势向饲料厂,青储基地索要起步180天账期。
(自建需要时间。)
中途还有青云大东方保险介入提供养殖保障,只要不出现全国性大规模流行动物瘟疫,理论上农户的损失有保险公司包赔托底。
但王老实对借贷毫无兴趣,他只想白女票,他可听说了,隔壁村有人扬言不给他免费提供牛犊猪仔,就要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