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591节

  李泽华拿起桌上新送到的文件看了看,随口吩咐一句,而后又继续道:“可惜,三六一和腾达的争端,还是不可避免落下帷幕。

  有工信口的强势介入,任何民营企业都无法硬抗压力,只能老老实实接受调停。

  对了,托尼马这会应该到燕京了吧?可惜没法去现场,看看他的反应,说不定再刺激几句,都可能当场和周红衣约一架。

  啧啧,可惜哦。”

  王斐满脑门黑线,“老板,您觉得周总能打的过马总吗?

  而且马总戴副眼镜,斯斯文文,也不像是能动手模样。”

  “这你可就猜错了,别看小马哥表面人畜无害,实际上手段比谁都狠辣,平时不出手,出手要人命啊!”

  李泽华摇摇头,“你也不想想,这些年被腾达折腾破产倒闭,被迫出手主营业务后一蹶不振的企业有多少?

  腾达,或者说每家大型企业的背后,都是尸骨遍野,冤魂无数,哪个大集团的掌舵人,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说不定表面笑得越和善,背地里下手越狠毒,左右不过是显示在公众面前的面具而已,如果有需要,随时切换自如。”

  他远在贵省,却把目光投向燕京。

  事实上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在工信口大会议室里,当着领导的面,托尼马寒光毕露,恨不得把周红衣给生吞活剥。

  不是三扣大战引爆全网舆论,怎么可能给青云微信电脑端创造突围机会?

  尤其是三六一硬抗着上下压力,执意和腾达面对面打到底,哪怕丧失赴美上市资格也在所不惜,极大拖累腾达,使它腾不出手来。

  应对青云愈发凌厉的攻势,别看内部管理层在和股东沟通时,各个信心满满,实际上腾达上上下下都没底。

  腾达,此时正处在最虚弱的时期,土豪对手前所未有的金元攻势,让它们无所适从。

  “马总舟车劳顿刚下飞机,辛苦了,要不晚上我做东,安排接待宴?”

  周红衣虽然失去赴美融资的机会,却得到去李家坡上市的补偿,他原本计划在美融资约两亿美元,现如今却得到多家金融机构承诺。

  保底翻倍到4亿美元!

  因为青云的大订单,让三六一未来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

  加上青云手机杀毒软件的绑定市场份额,未来保底也有几千万用户,光收取通道费和流量分成,都是躺赚。

  更别提微支付为三六一开通的互联网金融直通车,以及其他关联业务,简单概括一句,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可以放心大胆买入。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周红衣,深知如今的腾达已经奈他不何,背后又和五军都督府研发军用系统,和青云共同研发电脑端,移动端。

  双重操作系统。

  其中移动端脱胎于安卓的操作系统,已经初具雏形,只需要耐心打磨,不出一年就能在荣威手机上使用。

  未来海量保底收益,让三六一因祸得福,周红衣一扫之前发展颓势,再加上青云微信科技的冲击,说不定未来腾达市值还没三六一高呢。

  工信口领导看着这两位冤家,除了强令双方暂时和解外,真没其它太多好办法,索性宣读完最新政策后,任由两家先谈。

  托尼马推搡着眼镜,冷哼一声,“我只和朋友喝酒,周总还是废话少说,直接签完协议,剩下的事交给法律去评判吧。

  希望下次见面,周总还能保持现在的笑容。”

  连最表面的客套都省了,足可见他此时的不耐烦和怨恨。

  腾达和三六一,已经势成水火,双方在全国多地进行的起诉和反诉讼案例,已经突破三十起,大有不死不休的意味。

  “没必要嘛,其实大家都明白,官司打下去除了浪费律师费,别的什么实惠都拿不到,不就是三五百万的面子钱嘛。

  马总身价几百亿,应该看不上这点小钱吧?又何必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呢。”

  周红衣表面笑嘻嘻的,以三六一体量,明面上输给腾达并不丢人,如果没有青云加入战斗,这会他都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更别提站在这轻轻松松调侃小马哥。

  “扣扣保镖对腾达造成的经营性损失,只有三五百万?!”

  大佬交锋,短时间内想弄死对方是不可能的,就好比之前阿狸嘲讽腾达做电商做成四不像,腾达反过来讥讽阿狸没有做社交的基因。

  双方追求的就是一个面子问题。

  腾达以开战前三千五百亿港币,位列全球第三大科技公司的庞大体量,对付一个年净利润才堪堪过亿,还没上市的三六一。

  打成这样,虽胜犹败,虽荣犹耻,外人只会说腾达仗着体量优势倚强凌弱,最关键是,特么的还没打赢,三六一还活蹦乱跳。

  “你要这么谈就没意思了,腾达和金山全盘借鉴三六一,导致我们损失四千万装机用户,又损失多少营收?”

  周红衣瘪瘪嘴,“别说什么那是金山弄出来的事,谁不知道背后带头大哥是你,没你指示,金山敢吗?

  不过我就无所谓咯,有青云集团帮忙,不小心让腾达摔个大跟头,给全世界看了个大笑话。

  对咯,今天出门时,好像看到腾达股价跌破2600亿大关,一口气跌没了900亿,马总要节哀啊!

  可别气坏了身子,你接下来,还要过青云集团那关呢。”

  也就是三个月前,他俯首甘愿做小,跑去腾达参加互联网大会,求爷爷告奶奶想让托尼马高抬贵手,奈何对方一句你没投资价值。

  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深深刺痛他,现在逮着机会,不死命报复回来才怪。

  托尼马很想撕烂他的嘴,可如此严肃的场合,再愤怒也只能强忍下来,转头和工信口领导说些场面话服软。

  等到各种协议,承诺签署一大堆以后,起身礼节性握手时,他咬牙切齿道:“都知道周总就剩嘴硬这项技能,那你好好等着。

  腾达战胜青云那天,看你该怎么说。”

  “牛皮不是吹出来的,我等着呢。

  另外李总托我带路话,说他等着腾达在电脑端的反击,正好给微信科技用户即将破亿庆典,增添一份喜庆。”

  周红衣通过青云拿到的资源,吃十年都吃不完,已是铁了心上船,压根不带虚半点。

  托尼马冷笑一句,“那就走着瞧。”

第476章 ,顶尖商贾仅此而已

  “……托尼,事情没你想象那么简单,李益龙也是我的老朋友,大家在一起合作很久,很多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

  嗯,三六一在李家坡上市的事情,我会和他沟通清楚,尽可能给你一个满意答复,你知道处在那个位置,做任何事都不是头脑发热简单拍板。

  背后是一系列其它利益驱动,如果有可能,我还是建议你多和淡马锡联系,如果能顺利引入它作为腾达最大单一外部股东。

  有许多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李半城接到托尼马从燕京打过来的电话时,一点都不意外,他在电话里耐心替托尼马,分析三六一前后态度转变的关键原因。

  青云,或者说他背后淡马锡支持,才是三六一下定决心和腾达较量一场底气所在,没有外部支持,仅凭一个三六一不敢硬抗工信口压力。

  他和托尼马沟通过程中,旁边一直有一位女子在侧耳倾听,邹凯旋,他的红颜知己兼重要幕僚。

  “听起来,马总颇有些进退失据,怒火中烧意味,可见微信确实威胁到腾达的核心存在基础,即时通讯领域或有总崩盘风险。”

  等到他安抚好托尼马挂断电话,邹凯旋缓缓开口道:“不过冒然插手腾达的内部事务,会不会惹来上面警惕?

  几年前就是如此,舆论重地尤其还带有垄断性质,上面不会允许私人集团长期持有,我怕这次费尽心思操盘,将来免不了给他人做嫁衣。”

  “应该无事,上面无法收回,又要防备外面人趁虚而入,唯今能倚仗只有我们,你看青云背后东南亚资本同样如此,只要不越过红线。

  单纯做财务性投资,每年拿一些分红享受股价增值红利,不要去试图染指主导权,理论上没有太大问题。”

  作为本港百年历史上最优秀的商人,没有之一,李半城对各方底线拿捏极为到位,英资在,他是英资在港利益代言人。

  美资来,他是鱿太资本在远东地区最重要合作伙伴,旗下大江实业掌握着香江半数水电基础。

  利用英美资本互相配合,互相竞争的空隙,趁机左右逢源,既依靠美资完成蜕变,推动港纸挂钩美元稳定汇率,得到美资青睐。

  又拉拢江河日下全球收缩的英资,帮助它们在东南亚站稳脚跟,抵消来自美资压力,借机接盘英资资源,掌握多地关键基建设施。

  最让人羡慕的还是他在互联网行业布局,前些年他小儿子以150万美元入股腾达,后因为公开持有太过高调,被迫全部清退。

  可私底下,以他为首共同持有的基金会,仍旧是腾达大股东,并陆续投资全球多家核心互联网企业,仅依靠这部分投资。

  十年后,他富可敌国。

  如此种种,完全归功于他顺势而为,助人成事,功成名就后获利离场,不试图争夺主导控制权,恪守利益均沾的为人处世准则。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火中取栗,弯道超车何其困难,英美严防死守,不给内地半点突围机会,所有敏感技术藏着掖着,只求将内地变成最大代工地。

  要我说,全球分工已成定局,大家按照实力划分各司其职,掌握绝对优势的一方制定规则,弱者屈服于现实本身无可厚非。”

  邹凯旋还是不放心,“就怕上面不接受,内地大基建计划虽然搞得如火如荼,但所有人都清楚,全球热钱在这个时间段涌入。

  将来撤出时必然百业萧条,内地同样清楚是不可违的大势所趋,可它们执意要推动科教兴国大战略,准备趁机全力支持产业升级。

  妄图利用热钱涌入,不缺资金的天赐良机,大谈特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野心勃勃想要另类崛起,这注定是一条遍布荆棘的血路。

  能合作顺利发财却不满足,妄想登顶掌握优势掀起纷争,将来必然和大资本迎头相撞,平添祸端,孰为不智。

  可惜好不容易和各方携手促成的默契,方便资本流通正是大赚特赚的美好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真是该死呀,打起来必然被迁怒。

  我们手里没有制衡能力,只能任由一小撮人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去强行捆绑牺牲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真是可笑。

  要我说,将来必然出现极端困难的经营环境,都是今日种下之苦果,怨不得别人。

  不过还是先生高明,提前看出隐患,我已按你指示,让大江实业等公司提前做好投资计划,在这两年内尽可能多的上马高周转项目。

  利用资产泡沫化形成的过程中,深度包装广泛合作,力争在泡沫最高点提前套现,届时无论北边如何选择,都无法影响公司布局。

  唯独可惜那些真正的优质资源,届时无法打包带走,甚至连腾达的股份安全都无法保证。”

  哪有什么一语成畿,无非是必然罢了,在大江实业成功撤离后第十个年头,这些既不是外资,也不算内资的香蕉资本,被毫不留情予以清退。

  披着同样的皮,说着同样的话,终归只是形似神不似,不是一条心,在关键时刻,永远别想染指核心资源。

  历史上腾达的7万亿市值,不过是最后疯狂,自此以后,和它们再无关联。

  李半城一直没开口,他在认真思考,直到听罢才缓慢开口:“所谓以空间换时间,借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夺世界资源分配主导权。

  注定是一条无疾而终的死路,大江实业发展到今天殊为不易,不能眼睁睁陷入沼泽,必须及时抽身。

  何况北边也有高人,届时接连碰壁后一定会及时止损,待到调转船头时,再看吧。”

  他有这个底气做暂时切割,因为这个世界的本质以实力为王,他依靠大江实业发展五十来年,已经成为在港华资事实上的领袖。

  能影响的资金何止万亿,能调动的资源何其庞大,只要不去触碰鱿太资本的核心逆鳞,即便是再大风浪也休想触碰他分毫。

  商人如牛羊,天生逐水草而生,辟利害而活,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远遁,等到风平浪静再回来继续舔食。

  趁着国际热钱涌入内地的天赐良机,他已经决定在高位完成套现,等北边认清现实妥协后,再回去抄底,一进一出利润何止翻倍。

  只是商人永远只是商人,永远局限在利益二字上,终身无法摆脱名利限制,不担风险如何成就伟大?

  内地有雄心壮志,隐忍谋划又岂是区区商人,可以妄图猜测?

  离开就意味着彻底出局!

  何况这一世,还有青云横空出世,如此助纣为虐者,逃到天边,也逃不过华资出海的穷追猛打。

  “也好。”

  邹凯旋理清思路,就不再去看所谓将死之人的妄想,将话题引入东南亚资本的谋划,冷笑道:“三十年前英资颓废,美资进场。

  它们就是蛇鼠两端,既享受全球化经济发展成果,又抗拒利益共享,还妄图学习欧洲搞经济一体化,抱起团来抵抗外来资本。

  结果如何,九八一场金融危机瞬间收割,到头来还不是便宜我们,本以为它们会有所长进,没想到还是烂泥扶不上墙。

首节上一节591/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