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25节

  他真没想出来,这些饭都吃不饱,天天开片,又极为懒惰的国度,有什么市场可言。

  “曾经我幻想着有朝一日有钱有势,要回报社会,造福更多人。

  可随着年龄增长,才发现一切都徒劳可笑,因为依靠常规手段一步步走上来的人,身上背负的因果太重。

  想在万千人堆里脱颖而出,要么奉献给资本,要么奉献给大人物,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好在重生回来,恰逢移动互联网这一普通人最后崛起的天赐良机,抓住风口提前布局。

  这一世,一定要成功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第505章 ,只有永恒的利益体

  “李先生,青云是不是做的太过了?

  您看他现在,张口闭口依靠微支付体系,一个月募集超过400亿美元,明显不太把我们放在眼里。

  也不想想,当年如果没有您仗义出手,哪有青云的今天!

  更何况,那是青云一家的功劳吗?

  屁!

  是我们超过40家金融集团联手,动用200多家银行一起出手,甚至不惜直接用储户和理财本金转入微钱包专用账户。

  才弄出这么大声势,不然以微支付自由客户规模,减个零也未必能做到。”

  黄奕宗很不满意现有利润分配模式,因为他们在微支付的股分并不算多,现在李泽华张口要把股份以代持模式转入产业基金。

  明显损害它们切身利益,因为青云持有75%微支付股份,它们的联盟才拥有25%,现在李泽华拿出30%只有分红权的股份募集资金。

  它们跟,就会丧失投票权和其它特殊权益,还要给出比第一轮贵20多倍的估值,一口气从几亿冲到100亿美元,真是让人痛并快乐着。

  不跟?

  那则意味着拱手让出主动权,以后微支付发展红利的大头和他们无关,这谁受得了?

  李益龙慢悠悠道:“我和泽华董事长谈过,他的意思是,如果大家愿意将原本持有股份注入基金,他愿意从这次出让的30%中。

  拿出25%加上之前部分,凑成微支付一半股份红利由各位分享,之前承诺特殊权益不变,还包括账户余额的一半支配权。”

  李育庆笑道:“打得好如意算盘,拿有投票权的固定股份,去换每年变更一次的分红股,万一将来和他产生矛盾。

  以基金会理财形式代持,所有权在投资公司,我们只有收益权,岂不是随时可能被清理出局?”

  “说得好像不变成分红股,就不会被清理一样。”

  才赶过来的暹罗盘古银行总裁陈志深道:“大家别忘记,入股青云集团各家子公司签署过授权文件,授予青云集团取得半数股份同意。

  就可以用不超过当前市价(估值)150%,强制发起赎回,所以理论上他可以无差别清退在座任何一家,转不转去产业基金不影响大局。

  而包括我父亲在内,许多人都认为他干得很不错,尤其是黄金,棉花两次期货战争中表现智近乎妖。

  为各位赚取大笔利润,所得分红实际上已经超过各位当初出资本金,哪怕到今天,这笔投资还在源源不断提供收益。

  我的原则很简单,一位在商业金融领域不断取得成功的强人,有资格制定规则!”

  暹罗陈家也算得上一方豪强,同样为代表许多人的想法,只要李泽华和青云能持续不断提供利益,且收益大于付出。

  那他们就愿意继续支持青云行使正当权益,包括清退其中拒不配合者。

  黄奕宗见在场众人响应的多,也就不好继续抓住不放,他是觉得主动权似乎发生转移,之前大家抱团还能勉强抗衡青云。

  现在产业基金一出,持股方变成微支付的左右手青云投资,万一出现变故,谁来保障他们的利益安全呢?

  李益龙对他的想法心知肚明,不过他不怕,因为青云控股和淡马锡控股交叉互持股份,早就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大方向一致,并不代表细节执行上没有矛盾,比如星展银行至今没开放微支付的第三方通道,就是保留筹码,方便继续交易。

  好在今天大家过来,是为求财而非斗气,在其他人劝解下,黄奕宗稍微放下成见,转头对李育庆道:“陈志深这次来。

  和你谈过香江资本进场的事吗?”

  李育庆点头,“他们那一支在香江有开枝散叶,现在做到高位,背后少不了有一群当地人支持。

  别看现在嘴上对青云表达支持,真到了关键时候,说不定会闹出多大矛盾。”

  “是咯,四五十亿突然翻倍,外面金融机构还在疯抢,如果再算是单独拿出来给我们的部分,剩下可售份额只剩5%,根本不够分。”

  黄奕宗小声说着,继续往下分析道:“据我所知,那几位顶尖集团掌门人组团南下时,李先生没有同意。

  不过听说在暹罗和马来亚取得了一些人的支持,很难说双方没有达成某种协议。

  而那位小李总学习鱿太资本搞基金会模式,又想要支持,又不愿意给出实际控制权,两头都要,也不怕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小李总还是有骨子横行无忌的劲头,再说这次入股又不用我们自己掏钱,正好微钱包专用账户里躺着大把资金。

  不用白不用。”

  李育庆胆量也随着财富增加而逐渐变大,换成以前,他是绝对做不出让大东方保险,给各国主流银行做合同信用违约保障服务。

  可现在,他仅依靠为微钱包提供托底保障一项,就给大东方保险增加超过400万新增用户,月均新增保费收入约一亿美元。

  黄奕宗执掌大华银行,其本身就是大东方保险控股股东,可执行计划越深入,了解细节越多,心理越不平衡。

  因为赚得太多太多,多到见多识广的商业大佬们,看着微钱包专户余额,都忍不住心惊胆颤。

  幸亏微钱包账户余额需要青云集团和银行,以及各国监管部门(实际都是自己人,以青云为主)联名批准才能动用。

  不然他们都指不定要拿出这笔资金干点别的。

  黄奕宗想法很简单,“按照之前规划,第一轮抬高电信,互联网等行业估值,尤其以青云系为首的各子公司要顺利拿到钱,才能继续下一步。

  可现在拿得也太多了,仅仅一个微支付就超出预期一倍,后面怎么继续玩下去?

  第二步剥离参与各方的负资产,青云还愿意拿出那么多钱接盘吗?

  再者说,第一步就给出这么高估值,第三步上市套现时,还能不能按照预期继续暴涨?”

  李育庆没回答,倒是冲他眨眨眼,“你说,我们也做一个产业基金,注入大华银行和大东方保险,及其它主营业务公司股份。

  让青云以建立生态产业链名义,溢价入股一部分怎么样?”

  黄奕宗稍微一琢磨,笑了,“好主意,可以找他谈。”

  “行,他现在应该在和业务管理团队开会,等空下来,约个时间谈一谈,总不能让我们守最后一关,看着各家喝酒吃肉吧?”

  李益龙看着他俩嘀嘀咕咕好半天,想开口却又不知该找什么角度切入。

  青云吃第一口肥肉,然后四处发起收购并购,将微支付账户的钱,通过合理合法手段投资出来,各家用劣质资产变现,实现双赢。

  到第三步就是在李家坡上市冲高股价套现一部分,收回本金保留一部分股份以降低风险。

  这一步因为李家坡收益最大,届时也许可以凭借各方默许,取代香江成就新的金融之都,所以李家坡三大主权基金和衙门。

  以及证券交易所等负责守第三道门。

  至于第四步,不好意思各凭本事,届时大家手里都有大笔资金,能不能在泡沫崩盘时,低价抢到各自心仪目标,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没听错吧,年终奖和年度任务完成奖励不仅没降低,还变多了?”

  “当然是真的,公司大老板从国内来,现在在酒店里和所有高管开会,不仅没有和大家想的那样,决定降低工资收入。

  反而还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部分额外激励,今年的年终奖和完成奖励就是最好的证明,任务完成度在60以上的员工。

  都能拿到最低两个月一次性薪水奖励,更优秀者还能拿到三到六个月薪水,甚至还有额外的福利。

  听说青云服务集团的外卖骑手,快递员甚至有一部分可以享受公司配车,配拥车证的超值福利。”

  陈俊贤是土生土长的东大闽省人,高中没毕业的他,无法忍受老家低收入大环境,为了发财毅然选择追随先辈传统,出国。

  签证是不可能通过的,依稀还记得那天,在妈祖娘娘庙里算一卦,上上大吉,当晚他就和村里几个同族登上了船。

  只要心中无惧,哪儿都能出海。

  他先后在吕宋,马来亚多国工作过,积攒了不少创业资本,后来听同族说李家坡这边做餐饮收入高,他就通过合法途径走中介渠道过来。

  收入确实挺高,就是消费水平也不低,以前在吕宋一个月赚三四百美元轻轻松松,花不了二百还能存一半。

  可烦了李家坡以后,收入是到一千多美元每月,关键存下来的钱也没多多少,主要是房租太贵,一般人真扛不住。

  他本打算在李家坡再做个一两年,存点钱准备回国娶妻生子干一番事业,没曾想,青云来了。

  陈俊贤没技术,可是能说会道,察言观色工夫一流,倒是让他成功加入进来,成为李家坡分公司一名推广专员。

  也没人知道他怎么想的,一听公司对优秀员工可以配车,配拥车证时,他第一个跳出来咨询相关内容。

  李家坡分公司区域经理郑再绩,在群里耐心给予回应,“推广专员不在配车范围内哦。”

  “没关系啊,郑总,我可以申请转网约车司机,只要能让我开车,说什么都行。”

  陈俊贤心里有个执念,那就是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车,他受够了骑着小电驴慢悠悠在路上走,稍微有所疏忽就被呵斥的日子。

  推广专员嘛,工资确实不低,1500美元每个月,做得好,两三千美元也不是梦,可陈俊贤多鸡贼,明白在李家坡,有自己的车。

  那才是真牛皮!

  他累死累活一年到头赚不到三四万美元,可如果顺利应聘上网约车司机,一张拥车证十年做下来,妥妥的百万美元富翁。

  “你确定?”

  郑再绩挠挠头,“网约车司机是兼职模式,公司不再续签就业协议和缴纳各种保险税费。

  包括住房福利和公共交通,通讯费用补贴通通没有了哦。”

  “啊?”

  陈俊贤愣住,“还有这种说法?不应该一视同仁吗?”

  郑再绩耐心解释道:“具体你可以参考公司其他地区网约车服务,国内就不用提了,在美利坚,暹罗等多地都有现成例子。

  城郊和乡村地区或许还能提供各种福利,但核心大都市圈,基本都是自负盈亏,公司只提供客源和其它信息化服务……”

  李家坡城毕竟太小了点,滥发车牌和拥车证的唯一结果,就是让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崩溃,所以用车养车成本极其昂贵。

  更尴尬的是,有车一族看不上网约车收入,能做的往往又没车。

  现在公司拟定计划,准备花一两年时间自购车辆经营,买回来后以委托,合伙经营方式招募全职司机。

  除车辆购置等成本按月支付本金(相当于由公司全额垫资的分期付款),每单固定抽佣作为公司运营收入。

  赚不赚钱无所谓,哪怕是画饼充饥只为配合资本市场运作也好,总之李家坡分公司的招牌必须打出来。

  但好的商业模式总不能天天亏本吧,所以一些针对员工的基本保障福利,在网约车业务上被取消,大家只能自负盈亏。

  郑再绩话语还在继续,“……最新消息,魏总决定在李家坡城,再招募一批兼职司机,它们要自己带车,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接单。

  另外你们也可以单独去考驾照,公司会给予一部分补贴,拿到以后再通过李家坡职能部门认证,就能申领车辆。

  推广部也在考虑范围内……”

  关于后面的话,陈俊贤没有听进去,他只知道,又一次人生抉择开始,他想开车,因为体面赚的还多。

  可没了员工福利保障,开车收入减去车辆成本,抽佣后,能不能比做推广赚得更多呢?

  还得打个问号……

  同一时间,酒店套房内的会议还在继续,李泽华首先给出自己的时间行程表,“我只在李家坡呆五天,后续还要去马来亚和暹罗。

  所以这边有什么问题,尽可能一次性解决。”

  魏克俭摇摇头,“只要解决车辆的问题,生活服务集团的各项业务都可以进行改组重编,这必然极大增加公司业务执行能力。

首节上一节625/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