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31节

  连带着东南亚,欧美一些市场,也被华夏家电企业趁机攻占。

  加之京东方肥城产线,鹏城和燕京,姑苏及蓉城四条新产线开始陆续投入生产,整个2011年,叁星半导体有望创下新的历史记录。

  嗯,亏损记录。

  因为叁星等企业也趁着经济危机期间搞逆周期扩张,钱花了不少却没收获,现在产能有了,市场突然消失不见,就很尴尬。

  一条半导体生产线,不管是6代还是8代,每天仅折旧和空置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再加上预期收入暴跌,整个三星半导体管理层都疯了。

  行业销量爆炸式增长,同行都赚得盆满钵满,掌握行业最新技术的上游企业,不仅没钱赚,还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后,得出结果。

  如果青云集团不做出妥协,叁星半导体将在2011年,出现史无前例的120亿美元巨亏???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领导,这我可不认账,叁星亏120亿美元关我屁事,不信你去找京东方王升,看看叁星之前是怎么做的,我们要在姑苏设厂,叁星说它们也要来。

  我们弄6.5代生产线(实际是生产手机柔性屏幕),叁星上来就投8代线,当地要发展,择优选择我们没意见,毕竟商业竞争各凭本事。

  技不如人没什么可说的,可叁星最后怎么做?

  总投资20多亿美元!它们就拿出800万美元糊弄人,摆明了没诚意,就是想把京东方产线排挤走。

  后来在鹏城,叁星联合LG还想故技重施,是王枢记亲自出面,才勉强让项目实现落地。

  为了扩大产能,我们是竭尽全力四处求爷爷告奶奶,钱不够,当时京东方赵焱顺赵总,都想着去找鄂尔多斯用煤矿换生产线。

  现在好不容易搞起来,您不支持就算了,还要让我们自废武功,人为阉割一部分产能让给叁星等外企,我不服气。”

  被临时召见到燕京的李泽华,哪怕当着部门领导当面,也敢拍桌子表达不满。

  只听他挥舞着手,情绪激动,“亏叁星还有脸提,它们投资上百亿美元到处建厂,货卖不出去就降价啊,卖的死贵没人要怪我咯?

  还什么今年预估受青云影响,少出货5500万片以上,经营损失高达70亿美元,加上产线折损和渠道损失多少多少,说出来想让我笑话吗?

  咦,不对啊!

  5500万片,才70亿?这里面一半以上是29寸到60寸液晶电视的显示屏吧?

  它卖给我们一片要到1400元至6000元,搞了半天实际成本不过百来美元?真特么黑啊!”

  按实际收益看,如果没有青云横空出世,叁星,夏普等企业,今年必将过个肥年,少说也能从家电和电脑行业,赚上千亿离场。

  也难怪要天天投诉,原来是真急眼了。

  负责接待他的经贸委大主任憋着笑,咳嗽一声后严肃道:“李董,涉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必须慎重考虑全局因素。

  不能因为某个行业因素介入,进而影响大局,您看,这是美利坚商务部门和欧萌,棒子国发来的问询函。

  可别小看一张纸,你不答应,人家可是有充足后手,搞不好反倾销调查就来了,到时候你们也不能顺利进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必要时,还是坐下来谈一谈,争取达成一个折衷方案嘛。”

  正说着话,京东方赵焱顺姗姗来迟,“领导,李董,刚刚在公司接待院里的大领导视察,抱歉哈来晚了。”

  他说的院里,当然是处理家国事务那个院,为首是一位副总,这消息大主任心知肚明,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这给李泽华和颜悦色交谈。

  等到各自问好落座,大主任吩咐秘书将资料给了赵焱顺一份,并询问后者看法。

  “棒子方面行动很快,我们正在谈的一条半旧产线转移,原本是准备从lg正在运转的产能里协调出来,现在被紧急叫停。”

  赵焱顺没有丝毫隐瞒,“而鹏城和燕京新厂建设,脚盆鸡和美利坚那边的设备供应暂时还没出现问题,但相关企业也传来信息。

  说近期可能接受来自主管部门的重新审核,可能会对核心设备的正常交付产生影响。”

  “这个我知道,已经委托人去游说,今早和罗斯福先生通过话,对方表示问题不大,不过后续再投资建设新厂。

  比如魔都线,星城和黄岛,羊城四条8代以上新产线,谈判可能要受到很大影响,说不定到时候有钱也未必买得到。”

  李泽华脸上神情不变,“这帮人是有便宜就上,稍微吃点亏,就要搞所谓封锁制裁限购,全球化,嘿嘿,受它们支配操作才叫全球化。

  搞不赢马上就翻脸。

  不过和脚盆鸡企业的秘密谈判,最近又有突破,东芝索尼等企业除了钱,还要某些特殊行业的入股经营权,公司正在评估利弊。”

  “只要不涉及核心,能答应就答应吧,只有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才能谈后续发展。”

  大主任喝着茶,慢悠悠道:“至于叁星这边,你们企业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要不要部委出面,对叁星在国内业务也展开倾销调查?”

  青云和京东方,是上面费尽心思扶持出来的科技招牌,在没有青云之前,燕京地方砸锅卖铁支援京东方建设。

  甚至连国企的无息贷款额度都毫不犹豫掏出来,说句不好听的话,亲儿子也就这种待遇。

  青云?

  更别提了,仅仅一个微支付互联网金融业务,就在东南亚绑定千万人利益,无数掌握资源分配大权的人物间接参与其中。

  以前模棱两可的态度,现在通通变成表面敷衍,暗中配合,总之在海量利益面前,只要东大扛得住压力,能让它们安全吃肉。

  它们就愿意积极配合,仅此一项,为国家不知节约多少资金和资源,仅粤东一地年底在报告中指出,在和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中获利无数。

  南电和国电也报告,经过自身不懈努力,已顺利打开东南亚多国电力投资市场,将来通过能源影响该地工业制造计划执行顺利。

  两桶油也有类似成绩汇报,说和李家坡,文莱,暹罗等地的能源企业建立联系,准备在新的一年中,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

  连航司控制的中航油,都破天荒拿下几家海外机场的跨国航空燃油业务。

  对外贸易体系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年底纺织业协会给上面的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仅新增经滇缅,安南,马来亚等国到欧美的转口份额。

  就比去年新增30%以上。

  纺织行业出口是对外贸易风向标,青云在去年底的棉花期货大战中,成功挫败四大粮商和买办集团企图,不仅赚取大笔利润。

  还变相帮扶起西域省,和鲁豫两省的棉花种植,销售产业链,让更多企业和农民从中获益无穷,节约了大笔国家专项扶持资金。

  可紧接着,就是欧美多国开始反制,减少分给东大的纺织进口额度,并在暗中谋划限制来自西域省的棉花产品流入。

  并试图在新一轮棉花等农产品进出口价格上做文章,好弥补之前损失。

  放平时,东大可能没有太多反制手段,因为下面人要吃饭,国内棉花产量不够,得继续外购,就免不了被四大粮商宰一刀。

  哪怕上面有先见之明,扶持国内产业链,一时半会也救不了火,因为西域省的棉花产量,通过政策调节见效很慢,没有三五七年种植面积上不来。

  可现在通过市场手段,纺织业企业通过青云平台,直接下到地里和农民签订统一采购协议,在利益驱使下,无数人挥舞着钞票。

  涌入西域承包土地,开始新一轮农业造富,有青云农业和纺织企业解决种植收购,有运运帮成熟的体系解决运输,完全一条龙服务。

  至于限制进口配额?

  难道欧美老百姓就不要穿衣服,使用纺织品了?

  只要消费市场还在,欧美高人工成本的制约还存在,当地就必须继续进口,所谓进口配额调节,转来转去承接国就那么几个。

  有了青云在东南亚的业务增长,绑定越来越多同盟军,区区一部分出口配额而已,甚至都不用在当地设厂,直接弄个贸易代办点。

  没事弄点文件和钞票交上去,再到港口转一圈,把集装箱归属地转成到当地,原本在华夏生产的纺织品,摇身一变就成了第三国产品。

  然后堂而皇之销往欧美,甚至相关出口企业,还贴心按照第三国生产标准执行,保证从里到外通通都是外国造。

  除了企业一边生产,一边骂瞎折腾,增加工序让成本略有提升外,其它一切正常。

  涨价,必须涨价,转口贸易不要成本啊?还要额外缴税,通通附加上去,由欧美消费者买单,相关合作企业也懒得计较。

  一件衣服涨几十美分而已,算什么?

  到时候拿着报关清单找税务部门申请退税,各种补贴拿到手软,压根不虚,没有好处,谁配合你搞反倾销调查?

  如此种种有利改变,上面不可能看不到,所以想动青云,怎么可能?

  和上面的沟通很顺利。

  和叁星等相关企业的谈判,相对也比较顺利。

  因为半导体行业从脚盆鸡,欧洲向棒子,东南省转移有一个过程,现如今美利坚本土和脚盆鸡,还掌握着很多核心技术。

  尤其在半导体显示屏生产设备制造上,脚盆鸡有一定话语权,它们本身就是看到且无法阻止转移趋势,才试图联合东大搞等离子技术。

  没搞成,巨亏一笔就算了,现在还不让它们在液晶技术上赚最后一笔,脚盆鸡当然不能忍。

  至于美利坚那边,卖设备和参股叁星的企业,又不是完全利益一致,就好比青云旗下各个产业基金投资人,还能因为利益打起来呢。

  分配不均,就导致相关企业很难协调统一立场,加上传统资本和鱿太资本,因为救援华尔街以后产生的裂痕,也出面加以援手。

  导致美利坚商务部门发起的防止技术扩散调查,有点虎头蛇尾意思。

  叁星很清楚,继续闹下去,有东大在背后撑腰的青云,注定不是它能轻易拿捏,双方继续打下去,仅半导体显示屏行业。

  它们就要承担数百亿美元损失,这个结果无论是叁星李家,还是背后的华尔街资本,都无法接受。

  何况青云还在积极布局半导体行业,大有一副全盘取代叁星产品的架势,别看国内技术落后一两代,可架不住有人买单啊!

  青云通过在金融,融资市场的另辟蹊径,眼看即将掌握局部地区的金融主导权,届时资金来源被完美解决。

  一家不缺钱,还特么一个人说了算,动辄愿意承担巨额亏损的企业联盟,还有一个庞大内需市场托底,谁碰见不害怕?

  大家出来做生意,图的是财,不是找罪受,更不是用爱发电。

  一方面是青云谈判团给出的在固态硬盘,显存,高端液晶显示技术,手机屏幕等行业的订单(都是青云三五年内无法突破的领域)。

  青云甚至还创造性提出,既然叁星投产的半导体产能无法消化,青云和京东方愿意出资全盘接收,以减少叁星在中低端产能过剩损失。

  “趁火打劫。”

  远在棒子国内的李在都快气死,可面对投资人的责难,他只能收起脾性,指示在国内谈判组继续谈。

  最起码要谈出一个投资人能认可的结局,比如,家电企业要采购一定数量的叁星显示屏,不能让叁星半导体出现巨亏。

  120亿,那只是账面上实打实损失,还有特么的预估市场份额降低带来的损失呢?

  叁星,LG,夏普,还有一大帮东南省,脚盆鸡和欧洲企业,预估今年能弄个上千亿美元的销售量,结果被京东方这么一冲击。

  销量搞不好要损失一半,倒是英特尔,京东方等企业要过个肥年,因为世界出货量最大的十几家企业,一多半在青云体系中。

  失去它的支持,谁做半导体显示面板,谁倒霉。

  换成京东方崛起之前,大家还能抱团联合抵制,现在谁敢?

  至于发起反倾销调查,更是无稽之谈,叁星在美利坚商务部门发起控诉的当天,就被高通,谷歌联手找上门,连英特尔,诺基亚都跑来凑热闹。

  大家组团强势围观,想看看叁星打算让他们最大客户付出什么代价。

  叁星能怎么办?

  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吃个哑巴亏以后再回来找青云谈判。

  它们不是没试过分而化之,想找家电企业,pc制造商单独谈,类似伎俩,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它们玩的贼六。

  可现在,青云横空出世,一巴掌抽过来,恶狠狠告诉他们:想各个击破,玩收买破除联盟那一套?

  不好意思,时代变了。

  青云手里有廉价代替品,有销售渠道,本身掌握着国内第一大智能手机生产,第二大pc生产份额(第一的连想正在攻略中)。

  几乎全部的家电农村销售市场,几乎一半以上的电商销售渠道,还有东南亚,国内大中城市的代工贴牌业务。

  说句不好听的,青云和京东方铁了心对付其中一家,那它不死也要脱层皮。

  谁敢私下跳反,何况外资给出的筹码,在青云面前压根不值一提,昏了头才会站错队。

  叁星很苦恼,碰上头铁娃了,空有技术优势却无法顺利拿捏。

  又顾忌在国内的销售利益,只能暂时退让,不过面对青云得寸进尺,想要趁机购买液晶显示技术和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首节上一节631/928下一节尾节目录